• 沒有找到結果。

唯恐天下不恐慌?電視新聞炒作「腳尾飯造假錄影帶」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唯恐天下不恐慌?電視新聞炒作「腳尾飯造假錄影帶」之分析"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案例分析

唯恐天下不恐慌?

電視新聞炒作「腳尾飯造假錄影帶」之分析

何哲欣、李思漢、馬自明、嚴思祺、張錦華*

*何哲欣、李思漢、馬自明及嚴思祺: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學生,

張錦華: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本文之通訊作者 20087109-125

(2)

2006

1

24

日,廣電基金公布

2005

年「電子媒體十大烏龍新 聞」,其中「腳尾飯事件」被視為最嚴重的「烏龍新聞」。事實上,

即使至今來看,腳尾飯假造錄影帶及其之後的過度炒作報導仍是台灣 電視新聞最黑暗的一頁!

報導事實是新聞工作的天職,尤其電視媒體呈現聲光畫面,讓觀 眾相信「眼見為實」,一向是各新聞媒體中獲得「信賴度」最高的媒 體。然而,

2005

6

月所發生的腳尾飯錄影帶造假事件,重創台灣電視 新聞的可信度。同時,電視新聞藉著本案與祭品相關,繪聲繪影的建 構噁心驚悚的報導,刺激觀眾情緒,使得本案不但造成指涉地點附近 的飲食店關門,更普遍的讓民眾憂心日常餐食衛生,成為台灣電視新 聞不當造成恐慌的一大污點案例。

由於本研究團隊成員當時皆就讀於臺灣大學,與此案發生地點臨 近,在同學言談間明顯感受到腳尾飯風波的影響,親身見證周遭同學 不敢在附近就食,附近餐飲商家生意一落千丈,於是希望藉由深入分 析本案,來瞭解在這次事件中媒體如何不當的玩弄聲光畫面及文字訊 息,塑造消費者/閱聽大眾的恐慌。也希望藉由深入的分析,媒體能 引以為戒,並幫助閱聽人成為更耳聰目明的消費者,共同監督媒體遵 守新聞專業,擔任更稱職的守門人。

壹、事件經過

這個案例是發生在

2005

6

2

日, 是由當時台北市議員王育誠公 布一段「蒐證錄影帶」,宣稱有人販賣殯儀館祭品給餐飲業者圖利,

還有人利用所謂「腳尾飯」來製作豆腐乳;從錄影帶中可以清楚地看 到一名黑衣人將殯儀館取出的祭品送到餐飲店,以及曝曬在山坡上用 來製作豆腐乳的「腳尾飯」。然後,電視新聞將這些令人震驚的畫面 一再重覆播送到每一個家庭,不但立刻造成附近店家生意蕭條,更讓

(3)

每個民眾擔憂是否都已在不自覺間成為腳尾飯的受害者。兩天後,開 始出現質疑錄影帶真偽的聲音。經過查證,終於發現王育誠所指涉的 六個店家若不是查無此店,便是早已歇業。

6

7

日晚間

11

時,王育誠 召開記者會,坦承該蒐證錄影帶為「模擬劇」,腳尾飯的風波才告一 段落。1

台灣的電視媒體一窩蜂炒作羶色腥新聞的情況由來已久。王育誠 所公布的模擬畫面,造成軒然大波,不僅因為媒體播出造假影帶,成 為政治人物炒作的工具,更加油添醋的製造令人震驚聳動的效果,包 括若干新聞台使用誇張的標題,甚至與陰間、鬼物做連結,也有的新 聞在畫面中增加作嘔的畫面,更有新聞捕風捉影,雖然沒有證據,卻 含沙射影的指証其他地方也有「腳尾飯」流出市面,擴大該事件的影 響範圍,讓更多的民眾寢食難安。

尤為可議的是,事發一周後,當王育誠坦承蒐證帶為「模擬劇」

後,媒體口徑一致朝向王育誠,重炮轟擊其造假炒作,將事件責任全 都歸於王育誠,甚至有媒體還認為記者才是這次事件的受害者(薛荷 玉,

2005

6

9

日)。但是,我們檢視事件爆發後的電視新聞,不僅 未做到查證事實的工作,更繪聲繪影的「製造」了許多讓人驚恐的畫 面、口白、標題,以炒作式的手法一再播送,引發大眾恐慌。所以,

本案不僅是一個新聞來源造假和媒體未查證的烏龍事件,更是一個媒 體惡質炒作案例。本文乃試圖進一步檢視電視媒體在這次事件中如何 不當的採用刺激情緒的恐慌建構手法,讓觀眾明瞭真相,更能辨明媒 體訊息,使媒體能以此案例為戒。

貳、恐慌報導相關研究

造成恐慌性效果的媒體報導其實由來已久,最早的恐慌報導,應 該可以推到

1938

10

30

日,美國在萬聖節前夕發生的「火星人入侵

(4)

記」。其實,這是一齣逼真的廣播劇,虛構了一個火星人入侵地球的 新聞報導,並不是新聞。但是,竟然有數以百萬計的民眾信以為真,

開始逃亡!(Cantril

1940

;翁秀琪,

2001

)。這是七十年前的發生的經 典案例,閱聽人似乎尚未能清楚分辨「廣播劇」與真實之間的差距;

媒體則意外的發現其對閱聽人的潛在影響力如此巨大!

近年來,陸續有各國學者分析新聞報導為了提高收視率,運用各 項媒介特性,擴大或誇張了事件的影響性,以引發民眾的危機感,例 如,Blood Holland

2004

)針對澳洲報紙報導精神病患逃脫的案例 指出,平面媒體除了以醒目的版面位置、大面積的篇幅、聳動情緒化 的標題和導言、觸目驚心的新聞照片以及充滿引導性的特稿來建構大 眾危機感外,更包含較隱晦精緻的手法,如不完整的消息來源、掩蓋 部分事實、將危機「個人化」的指涉方式,例如刻意的訪問在無意中 接觸到精神病患的一般民眾,營造出「原來大眾曝露在危險之中而不 自知」的驚恐感。

台灣的恐慌研究則相當少,僅有在研究愛滋病、SARS以及犯罪新 聞時(徐美苓、黃淑貞,

1998

;徐美苓,

1999

;蘇蘅,

2000

;郭中實、

祝建華、陳懷林、俞旭、黃煜,

2002

),部份提到一些媒體引起社會恐 慌的手法,例如:愛滋病報導的內容若涵蓋了艱澀或模糊的詞語而未 加解釋,結果可能會造成讀者對愛滋病的恐懼,但這些研究並非直接 針對特定恐慌事件進行深入研究,也沒有特別針對電視媒體的分析。

事實上,相關的實證研究均指出,電視挾其聲光影像的傳播影響 力比平面媒體要大。例如 Chiricos, Eschholz, 和 Gertz (

1997

) 就曾以量化 方式,研究犯罪恐慌對佛羅里達州首府塔拉哈西成年人的效果,發現 看電視的效果要比看報紙或雜誌來得大。不過,針對電視新聞本身的 研究並不多見,本文即特別根據電視新聞對腳尾飯的新聞報導,分析 影像媒體建構恐慌的手法。

(5)

本案所依據的樣本,是財團法人廣電基金會所收集有關腳尾飯的 電視新聞報導。廣電基金會是側錄

6

2

4

日之間,TVBS-N、東森、

非凡、年代、三立、中天、民視新聞台及台視、中視、華視無線電視 台以及八大GT等共十一家電視台,晚間

7

8

時新聞,再將關於「腳 尾飯事件」的新聞剪輯成為側錄帶。

6

5

日後,新聞的焦點移轉到對 王育誠、黑衣人等對新聞真實性的質疑,已非腳尾飯本身,不再納入 分析。本文以下分析,即根據這些報導探討電視新聞文本如何建構恐 慌。

參、解構「恐慌新聞」的六大手法

在參考相關文獻討論以及詳細審閱本案的各台報導後,研究者發 現有以下六種建構恐慌氛圍的手法:「擴大危機效應」、「超真實的 呈現方式」、「模糊的資訊」、「戲劇化呈現」、「提高閱聽人的涉 入性」、「負面聯結與標籤化」等,依序說明如後。

一、擴大危機效應

在腳尾飯事件的報導中,最明顯的做法便是一再的重覆腳尾飯的 恐怖畫面,並且繪聲繪影的報導顯示腳尾飯似乎已充斥市面,深入大 家的日常生活,舖陳出無所不在的疑慮氛圍,例如:

而這些販賣死人食物的黑心餐廳,就這樣隱藏在人來人往的台大生活 圈。(9462日,民視晚間新聞,記者口白)

台北市殯儀館竟然出現了這麼恐怖的祭品蟑螂……您看到這一袋又一 袋,刻意掩人耳目可是拿到哪裡去?拿到小吃店、餐廳,甚至是食品 加工廠…。(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聞,主播口白)

在腳尾飯事件剛爆發時,各台的新聞報導其實並未真正查證腳尾

(6)

飯的流向,但卻影射腳尾飯已流向各地,讓一般民眾不知不覺的處於 腳尾飯無所不在的社會中。

一罐罐香噴噴的豆腐乳讓不知情的民眾全部──吃下肚。(9462 日,中天2100整點新聞,主播口白)

這些白飯將會成為豆腐乳工廠的發酵原料,顯然除了直接接受祭品的 小吃店,還有更多無辜的消費者,間接吃到了來自殯儀館的死人飯 菜。(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聞,記者口白)

「腳尾飯餵雞,流入市場,人吃二十年」(9463日,年代晚報,新 聞帶主標題) 

以上引文中明顯可以看出,各台電視新聞誇張的呈現出腳尾飯 無所不在的氣氛,而且引導閱聽大眾人人自危的感受。這些新聞報導 和畫面其實都隱藏著荒謬的邏輯以及缺乏事實依據的論斷,例如,畫 面根本沒有顯示「一袋又一袋」的腳尾飯到底是拿到何處,主播就妄 下結論指出腳尾飯已流向「小吃店、餐廳,甚至是食品加工廠」。記 者也武斷地報導,「這些白飯將會成為豆腐乳工廠的發酵原料」。然 而,所謂「腳尾飯餵雞」以及「流入市場達

20

年」的証據何在?新聞 中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事証,顯然是過度推測,擴大危機感。

腳尾飯事件中,原來的錄影帶指涉的僅是臺大商圈與農安街周圍 店家,但是各台新聞卻將地方新聞放大成全國新聞,在沒有事實依據 下,塑造為全社會都可能受害,使得全國觀眾都籠罩在於恐慌之中,

成為潛在的受害者。

二、超真實的呈現方式

這種手法最常用的技法便是堆積片段的事實資訊,推論成完整的 過程。由於每個片段的資訊看來都很真實,於是營造出一個看來十分 完整的真實故事。例如以下這段新聞:

(7)

接下來的畫面更怵目驚心,另一名老先生騎著機車大喇喇地停在拜飯 廳門口,站出來的時候手上已經提著這一大包剛剛祭拜完的白飯,揚 長而去。這些白飯將會成為豆腐乳工廠的發酵原料,顯然除了直接接 受祭品的小吃店,還有更多無辜的消費者,間接吃到了來自殯儀館的 死人飯菜。(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聞,主播口白)

不過您知道嗎?這些發霉發黑的白飯經過發酵,做成一罐罐的,就是 平常大家沾火鍋料、配稀飯,大家最愛吃的豆腐乳。(9462日,中 天2100整點新聞,主播口白)

觀眾會首先看到「一名老先生騎著機車大剌剌地停在拜飯廳門 口」,然後連結到「站出來的時候手上已經提著這一大包剛剛祭拜完 的白飯,揚長而去。」新聞連結這兩個片段的畫面,接著便過度推論 其去處,編成一個完整的敘事:「這些白飯將會成為豆腐乳工廠的發 酵原料」,創造出一股超真實的氛圍。

接著,報導還可以繼續聯結和擴大,除了「直接接受祭品的小 吃店」,「還有更多無辜的消費者,間接吃到了來自殯儀館的死人飯 菜」,甚至還可能成為「平常大家沾火鍋料、配稀飯,大家最愛吃的 豆腐乳」。主播肯定的語氣,畫面帶過的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飯菜影 像,益增情境真實感,因為除了「直接吃到」外,你可能「間接吃 到」,而且,再補上一句,你在「沾火鍋料、配稀飯」時都會吃到。

其實這是一種想像式的擴大聯結,但基於畫面中各種真實的影像片 段,成為一種後現代學者布希亞(J. Baudrillard)所謂的比真實還要更 真實的「超真實」2 的情境,召喚所有觀眾成為「間接的受害者」。

另外一種超真實的演繹手法,則是提供具體的數字,更顯得真實 可信,例如:

而這些東西拿出來販售,一年獲利可以上千萬元,為什麼呢?因為如 果是由這裡代辦的話,有的時候是八百塊錢便宜的三牲,如果五牲具

(8)

備的話,大概是一千五到兩千塊,不過拿出來賣給店家,便宜賣個幾 百塊,一年的牟利還是可以有上千萬元…。(9463日,TVBS-N 間6.7點新聞,主播口白)

在以上這則新聞中,記者提出確切的數據,例如「一年獲利可以 上千萬」、「八百塊錢便宜的三牲」等等,讓腳尾飯外賣顯得非常真 實合理。但是這些數字本身並不能証明腳尾飯真實的流向為何。

還有一種手法,則更明顯的已到了虛構和栽贓的地步,但卻偽裝 為真實的一部份:

瞧!這名老兄還吃的津津有味,渾然不知自己吃的是所謂的腳尾飯( 語)。這種祭品蟑螂是有計畫的集團行為,做這種黑心事至少也有一年 以上的時間,祭拜往生者的雞鴨魚肉,衛生情況讓人擔憂,現在通通 裝進活人的肚子裡,不知吃下肚的人,看到這畫面有什麼反應?(94 62日,年代晚報,記者口白)

仔細看以上這則報導:「瞧!這名老兄還吃的津津有味,渾然 不知自己吃的是所謂的腳尾飯」,記者首先自行判定該店家賣的就是 腳尾飯,然後斷然指稱該客人吃的就是腳尾飯!問題是:記者如何知 道這家店賣的確實是腳尾飯呢?這不是虛構和栽贓嗎?其實這已經不 能稱之為「超真實」,因為這已經是明明白白的造假和媒體審判!可 是,在具體的、片段的符號、瞬時即逝的畫面呈現下,卻看似真實,

閱聽人難以分辨。

三、模糊的資訊-從疑慮到焦慮

不完整的資訊,容易令人困惑和不安。在腳尾飯事件的報導中,

便可以發現許多不完整的資訊,提出問題卻沒有解答,使腳尾飯是否 流出或流出的具體狀況和結果混沌不明,因而引發大眾高度疑慮,繼 而產生焦慮和恐懼的感覺。

(9)

不過令人質疑的是,這些發霉的白米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而阿婆養 的雞真的有吃這麼多嗎?而這些雞吃下發霉的白米飯再給人吃,會不 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而這些應該倒掉的往生者白米飯,究竟有沒有流 入到市面上?現在殯儀館方面已經深入調查……(9462日,東森新 聞台1900整點新聞,記者口白)

台北縣有沒有發生祭品外流,進入民眾五臟廟的情形,調查一天沒有 結果,民眾實在難以安心。(9464東森新聞S台,記者口白) 只是殯儀館人力吃緊,不會有人盯著廚餘回收桶。會不會拜飯流出,

造成人鬼共食,沒有人敢把話說死。(9464TVBS-N,記者口白)   這些新聞一再的提出問題,但是卻完全沒有提供任何的解 答、建議,沒有任何明確的資訊,只一切只能等待「深入調查」;但 是,報導中高度質疑的語氣和明確的指涉,已強烈的做了媒體審判!

四、戲劇化、想像化、感官化的特效

當代感官新聞學的相關研究(王泰俐,

2004

; Grabe,

2001

)已明確 指出,電視媒體為了吸引閱聽人注意,競相使用感官新聞學的手法,

新聞媒體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以各種畫面影像、聲光效果,配合主 播和記者的強調語氣,讓新聞以更驚悚、刺激的方式去挑動閱聽眾的 視覺和聽覺神經。為了怕觀眾無法身歷其境感同身受,所以主播與 記者還會詳細交代其他聽覺與嗅覺等細節;為了引起讀者共鳴,主播 與記者必須提高聲調、加強語氣;為了怕閱聽人無聊,於是模仿連續 劇,各種特效紛紛出籠 (:鏡頭推近或推遠、失焦效果、偷拍鏡頭等 )。例如:

我的天啊!這種東西怎麼能做成便當,到底有沒有人能為吃的安全來 把關?(9462日,東森新聞台1900整點新聞,記者口白)

看到了嗎?這家賣的是赤肉羹,高麗菜飯。天啊!您敢吃嗎?(946

(10)

月2日,中天2100整點新聞,記者口白)

以上的報導以呼天搶地的驚嘆聲、疑問句和抑揚頓挫的語氣來強 調事件的驚人和恐怖。下面這個報導則經由步步推進,營造出事件的 高潮;除了視覺,還設法引發嗅覺(陣陣惡臭),甚至,還以想像的 方式來引起進一步的感官刺激(「冰箱裡還有一堆等著曬太陽,等著 給蒼蠅啃呢!」):

或許畫面上你感受不到可能傳出的陣陣臭味,但您一定會擔心看到這 樣的畫面(畫面停格三秒後zoom in),沒錯!就是蒼蠅!……冰箱裡還 有一堆等著曬太陽,等著給蒼蠅啃呢!(9462日,三立2100整點新 聞,記者口白)

這樣子聽已經很恐怖了對不對?接下來還有更可怕的我們要告訴你 呢!(9462日,東森S新聞台,主播口白)

不只是語氣及口白,電視新聞更使用類戲劇的手法去呈現新聞畫 面,像是快速的切換場景、拉近或拉遠鏡頭等,甚至還改變新聞畫面 的色調、加入配樂,以強化新聞事件對閱聽眾的恐慌程度,留住構成 收視率的觀眾。

五、提高閱聽人涉入感的語言指稱

製造恐慌的效果,就是要讓閱聽人感覺到訊息與自己切身相關,

讓閱聽人能感同身受,除了前述將危機擴大到每個人都可能涉入、超 真實的符號建構、模糊的資訊引發疑慮和焦慮、以及戲劇化的感官刺 激外,在語言上,則是大量使用「你」、「你們」、「你我」、「我 們」等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藉此提高恐慌事件新聞與閱 聽人間的相關性,並直指我們就是其實這些受害的「學生」、「民 眾」。

(11)

如果這讓你吃驚,下面的畫面會讓你更驚訝。因為桌上的雞鴨供品,

最後都進到你我的肚子裡。(9462日,東森新聞台1900整點新聞,

主播口白)

而目前被爆料的,臺大附近有八家,農安街附近有三家,都是賣這種 的所謂腳尾飯(台語)。您吃到了嗎?(9463日,台視晚間新聞,主 播口白)

不過再經過包裝以後裝到罐子裡面去,您就這樣子神不知、鬼不覺地 吃下了這來自陰間的豆腐乳。(9463日,TVBS-N,記者口白) 而豬肉則搖身一變成為自助餐常見的炸排骨或滷肉飯的滷肉。這樣的 黑心菜您敢吃嗎?(9464日,中天1900晚間新聞,記者口白)

在這些報導中,可以發現很多主播與記者並不是在報導事件,

而是在建立新聞事件和閱聽人之間的關聯性,如同 Murry Dacin (

1996

;轉引自鄒亞權,

2000

)的研究顯示,這種關聯性會自然可以引導 或喚起閱聽人的情緒,例如,「一則電視新聞內容報導了一件連續殺 人的犯罪事件,而這位殺人罪犯正是『你』的鄰居,此則訊息在閱聽 人心中所顯現的嚴重性便遠勝於在其他國家犯下同樣案件的罪犯。」

(引號為本文作者所加)

六、負面聯想與與犯罪者標籤

其實,所謂的腳尾飯,是指人死後受供奉享用的第一餐,是一碗 飯上插一雙筷,飯上只放一顆熟鴨蛋,讓往生者吃後有力氣赴陰府。

而這起事件的報導中,指出外流的菜色有雞、有魚、有菜,應該並不 是真正的腳尾飯,而是俗稱的拜飯(曾柏凱,

2005

6

9

)。通常而 言,「拜飯」是出殯當日準備給過世親人的菜餚,由喪家自行準備,

或委由殯儀社準備。過世者出殯之後,可由家人親友帶回分食,這本 來就是給「人」吃的,毫無任何恐懼之理。「腳尾飯」與「拜飯」顯

(12)

然並不相同。但新聞媒體錯誤報導民間儀式風俗,甚至,竟自行將腳 尾飯稱之為「死人飯」、「陰間飯」,將之與民眾最避諱的死或屍體 等意象連結在一起。引發負面而恐懼的聯想,這與腳尾飯本身是對過 世親人的關懷體恤完全相左,讓一般不了解習俗的民眾看到「腳尾 飯」就產生負面情緒,甚至造成觀眾恐慌,實已經嚴重悖離專業,例 如:

這些祭拜往生者的飯菜有一種民間的俗話叫做腳尾飯(台語),但這些 東西被用來當食材,所謂的陰間飯菜吃下肚會如何呢?命理師說會影 響運勢至少衰個一年,批這些祭品蟑螂的行徑實在太過缺德。(946 月2日,TVBS-N,新聞帶標題及主播口白)

「被『鬼』吃過帶有陰氣!」(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 聞,新聞帶標題)

「陰間豆腐乳 死人飯噁心蚊蠅飛」(946/3日,TVBS-N,晚間6.7 點新聞,新聞帶標題)

裡面都是祭拜往生者的飯菜變成排骨飯,變成肉羹,吃的客人渾然不 知,他們吃的是陰間飯。(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聞,主 播口白)

此外,對於被影射的店家,媒體也迫不及待地未審先判,將這些 店家貼上負面的犯罪者的標籤:

「驚爆吃死人飯 竟然不認帳」(9463日,TVBS-N,晚間6.7點新 聞,新聞帶標題)

「死人飯→自助餐錄影帶會說話還不認?!(9463日,民視晚間新 聞,新聞帶標題)

店家知道被拍到收購祭品後,趕緊打開冰箱表示他們的食材都是跟這 些合格店家買的,堅決否認自己的食物有問題。但是要讓消費者放

(13)

心,還是要好好地把問題說清楚…我們把直擊過程的錄影帶播放給店 家看,店家還是否認到底。(9462日,TVBS-N,晚間6.7點新聞,

記者口白)

被踢爆賣死人飯菜,祭品蟑螂就不見蹤影,有種送黑心飯菜,卻沒臉 回家,但缺德行為已經被全程目擊。(9463日,TVBS-N晚間6.7 新聞,記者口白)

王育誠爆料之後,幾乎所有媒體均未審慎的求證,卻毫不懷疑的 一口咬定這些店家一定與「祭品蟑螂」勾結。雖然有些媒體也訪問到 被影射的店家,但新聞的標題與結論,則逕自否認店家的說法,甚至 直接控訴店家說謊、死不認錯。媒體未審先判的態度,錯誤的資訊及 事實,並擅自加諸腳尾飯一種負面的意涵,自然讓一般觀眾難以分辨 真偽,益增恐慌。更嚴重的是,這些報導手法顯然違反專業,已遠遠 超過新聞來源造假的問題。

肆、結論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腳尾飯事件的報導確實使用了各 種感官化的手法塑造了恐慌。媒體以擴大危機效應以增加收視率的心 態,採用超真實的、戲劇化的、模糊的、個人涉入式的、負面的等等 做法,塑造出全民恐慌的的氛圍,不但傷害當事者,更嚴重踐踏新聞 的基本規範。當然,這並不是說,台灣所有電視台都是如此,本研究 是依據廣電基金所收錄的有線和無線等共十一個新聞台的的新聞,這 並非全部的新聞。本文目的是指出不當之處,警示專業悖離的問題.

而非比較各台優劣。

腳尾飯的炒作不但從一開始就犯了新聞工作的大忌,亦即未能查 證分辨錄影帶真假外(其實當時已有某一新聞台認為可疑,而沒有播

(14)

出),接續的報導,更是在沒有具體事証之下,僅依據片斷的資訊和 畫面,卻做出過度的推測和論斷,已構成造假、虛構和栽贓!或者提 供模糊的疑問,卻出自高度質疑的語氣和明確的語言指涉,則已隱含 了強烈的媒體審判!

同時,部份新聞報導已不再採用中立客觀的理性報導態度,主 播或記者竟用呼天搶地的驚嘆聲、疑問句,和抑揚頓挫的語氣來強調 事件的驚人和恐怖,並製造各種視覺、嗅覺等感官刺激。更令人遺憾 的明顯錯誤,其一是錯誤報導民間的腳尾飯習俗,竟自行將腳尾飯稱 之為「死人飯」、「陰間飯」,與民間供奉腳尾飯作為對過世親人的 關懷體恤完全相左。其二是,在王育誠爆料之後,多數媒體在未經求 證的情況下,竟一口咬定相關店家必然與祭品蟑螂勾結,直接駁斥店 家,甚至逕自控訴店家說謊、死不認錯。 媒體以倨傲的姿態未審先 判,不但讓一般觀眾無法分辨真偽, 益增恐慌,受害商家最後更是生 意跌落,甚至不幸關門歇業。3 

本文解構當前電視媒體建構恐慌事件的主要手法,希望可提供所 有媒體工作者以此為戒。雖然一日千里的影像科技發展,提供了當今 的媒體各種精緻的影像營造和語言符號,加強了各種感官刺激和閱聽 效果,但是這種擬真式的建構報導,正如後現代主義學者布希亞所說 的: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讓讀者更難分辨。但是,其後果卻不 可輕忽,過度操作必然破壞閱聽人的信任和媒體的形象,甚至,傷害 無辜的受害人,媒體更將背負法律責任!傳統新聞倫理所要求的報導 真實,在此一後現代的符號科技社會中,仍是新聞工作必須嚴肅以對 的天職。

(15)

註釋

1此一造假事件,相關商家提起告訴,台北地方法院於200681日判決王 等五人共應連帶賠償三百廿五萬餘元。

2布希亞 (1983) 認為當代社會裡的「真實」經驗,已是由一個已然全面化 的符號體系所決定的「擬仿」(simulation)或「超真實」(hyperreal)層 次,符號的堆砌看來比我們實際的真實經驗更要「真實」。

3本文作者另行訪問店家,發現「腳尾飯事件」模擬劇中被指涉賣腳尾飯 的受害店家赤肉羹,即使在真相大白後,還是因為生意不佳而倒閉(馬自 明,2007)。

(16)

參考書目

王泰俐(

2004

),〈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 聞學研究》,

81

:

1

-

41

徐美苓(

1999

)。〈愛滋病報導的議題與消息來源設定〉,《新聞學 研究》,

58

:

171

-

199

徐美苓、黃淑貞(

1998

)。〈愛滋病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新聞 學研究》,

56

:

237

-

268

翁秀琪(

2001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郭中實、祝建華、陳懷林、俞旭、黃煜(

2002

)。〈無孔不入的媒體 現實――直接和間接經驗對香港與廣州受眾犯罪觀念的影響〉,

《新聞學研究》,

71

:

61

-

86

曾柏凱(

2005

6

9

日)。〈腳尾飯插筷放鴨蛋〉,《蘋果日報》。

http://

1

-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Art_ID=

183364 3

&IssueID=

20050609

馬自明(

2007

)。《信與不信:從信任理論解釋閱聽人對媒體觀感:

以「腳尾飯事件」中的公館商圈居民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鄒亞權(

2001

)。《收視情境之負面情緒與廣告效果之關聯性--以害怕 情緒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荷玉(

2005

6

9

日)。〈「幫兇」媒體快被罵翻,許多記者被逼 著追新聞事件落幕額手稱慶〉,《民生報》,A

2

版。

蘇蘅(

2000

)。〈集集大地震中媒體危機處理的總體檢〉,《新聞學 研究》,

62

:

153

-

163

Baudrillard, J. (

1983

).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Blood, W., & Holland, K. (

2004

). Risky news, madness and public crisis.

Journalism,

5

(

3

),

323

-

342

.

Cantril, H. (

1940

). The invasion from Mars: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anic, with the complete script of the famous Orson Welles broadca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iricos, T., Eschholz, S., & Gertz, M. (

1997

). Crime, news and fear of crime: Toward an identification of audience effects. Social Problems,

(17)

44

(

3

),

342

-

357

.

Grabe, M. E. (

2001

). Explication sensationalism in television news: Content and the bells and whistles of form.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5

(

4

),

635

-

655

.

(18)

2008

7

第七期

編:谷玲玲(臺灣大學)

編輯委員:林麗雲(臺灣大學)、洪貞玲(臺灣大學)、徐美苓(政治大學)、郭 良文(交通大學)、陳炳宏(師範大學)、張錦華(臺灣大學)、彭文正(臺灣大 學)、黃玲媚(世新大學)

編輯顧問:汪琪(政治大學)、李少南(香港中文大學)、李金銓(香港城市大學)

編輯助理:陳怡璇、陳文政、陳乃綾

編輯部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聯絡電話/傳真:886-2-33663131/886-2-23660285

發行者: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政:林錦屏

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話:886-2-33663131

真:886-2-23660285 封面設計:陳嘉恩

THE JOURNALIST FORU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

7

July

2008

Editor: Linlin K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ditorial Committee: Chin-hua Ch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ing-hung Ch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ei-ling Hsu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Lin-mei Huang (Shih Hsin University), Chen-ling Hu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ang-wen Kuo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Lih- yun L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en-cheng P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dvisory Board: Chin-chuan Le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 Paul Le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 Georgette Wan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ditorial Assistant: Yi Shyuan Chen, Wen-Jeng Chen, Nai-Ling Chen

Publisher: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ddress: No. 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Taiwan, R.O.C. 10617 Telephone/Fax: 886-2-33663131/886-2-2366028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Marc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Jun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Februar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