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

侯 坤 宏

論文摘要

本文以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為題,分從:印順法師理解

「真實」與「方便」的教證依據,以及佛法因方便而衍生的現象,如何料簡「方便」

而達「真實」等面相加以探討。根據個人研讀印順法師著作發現:「真實」與「方便」

可以作為理解印順思想的一條線索,「真實」與「方便」的原則是印順判斷佛法高下 優劣的重要依據,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隨處可以發現他對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在弘 傳過程中,因「方便適應」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怪現象所作的批評,而對於如何透過抉 擇「方便」而達「真實」(究竟),在他的著作中,雖有明顯的指出,但一般讀者可能 未加留意。本文試圖探討上述所提各項問題,亦即對印順法師思想中的「真實——方 便說」,作一較有系統的歸納整理,提供給對此論題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關鍵詞:印順法師、真實、如實、方便、四悉檀

國史館協修。

(2)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第 24)1

一、前 言

前引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偈頌,據印順法師解說,「諦」是正確真實的意 思。真實有二:一、世俗的:如幻緣起的一切因果法,在遷流的時間中,沒有自性而 現出自性相,使人不能見到它的實相,所以名為世俗。二、第一義的:「第一」是特 勝的智慧,「義」是境界,就是特勝的無漏無分別智所覺證的境界,名第一義;或譯

「勝義」。2勝義諦與世俗諦,是方便相對而安立的。世俗諦,有遷變義,常會隱覆真 實;勝義諦,本性空寂,離一切戲亂相,對待世俗名「勝義」。勝義有三義:一、究 竟而必然如此的,二、本來是如此的,三、遍通一切的。故經中稱此為法性、法住、

法界。勝義諦不可想像為甚麼實在本體,或微妙不思議的實在。雖聖者的覺境,可通 名勝義,但佛法安立二諦,是著重於一切法空性。3

佛為眾生說法,須安立二諦。眾生因迷惑顛倒,所以生死不已。求勝義的佛法,

是要於世間一切法,遠離顛倒迷惑而通達實義,這是安立二諦的根本意趣。然第一義 諦,世間的名、相、虛妄分別,是不能表達的,所以說勝義諦如何如何,還得依世俗 諦「方便」說之。4 總之,二諦都是攝化眾生的方便,說有、說空,都只是世俗的假 說,「真實」是不落於有、空的不二中道。5 學佛人不能以世俗真實為究竟,應知勝

1 第一義諦 Paramārtha-satya,世俗諦 LokasaMvRti-satya, CBETA, T30, no. 1564, p. 32, c16

~19、p. 33, a2~3。

2 印順講、演培記錄:《中觀論頌講記》(新竹:福嚴精舍,民國 62 年 1 月,重版),妙雲集 上篇之五,頁 446。

3 印順講,續明記錄:《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4 月,修訂 1 版),妙雲 集中篇之二,頁 219。

4 印順著:《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6 版),頁 257~258。

5 印順法師又解說云:二諦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 就所見而說。在世俗立場說,只要人人認識以為如此不謬的,就可以安立其確實性——世 俗諦了。若是真實而非一般人所能認識的,那是聖者同證的特殊境界,是第一義諦。世俗 的真實,只要世俗立場以為真實就可以了,不必是理想所欲證達的究竟真實。印順:〈三

(3)

義諦是不能以凡情見地論證的。如何顯示真勝義諦,如何通達勝義諦而又與世俗諦不 相違,這是佛法的重大課題,6 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在印順法師著作生涯中,有一本未完成的著作《方便之道》,據印順說,本書是 從一般的方便道,來說明印度佛法的流變,表示印度佛教史的一面。7在有關《方便 之道》的撰述因緣,印順在《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中提到:

晚年多讀經典,覺得適應信增上的方便,如造塔,造像,念佛,誦經

……

, 存在於佛教中的異方便,對佛法思想的演化,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曾寫了

《佛法方便之道》十餘萬字。又覺得:如實與方便,是相互影響而演化的,所 以又想起了《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寫作。如實與方便,有佛法自身的開展,也 受到外來

——

神教思想,不同地區,政治情況

……

的影響。把握佛法特質,

理解發展中的重要關鍵,多方面的種種影響,才能完整的表達出印度佛教思想 史的真相。8

印順法師畢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印度佛教史上,讀者若想全盤掌握他對印度佛教史 研究的重要觀點與成果,除早年撰寫的《印度之佛教》,以及晚年完成的《印度佛教 思想史》外,《方便之道》乙書也是值得吾人留意的。上述引文印順所提《佛法方便 之道》,出版時易名為《方便之道》;而《印度佛教思想史》與《方便之道》,分別呈 現印度佛教史上「如實」與「方便」兩個面向。但《方便之道》一書,並沒有完稿,

在該書第 331 頁正文最後寫道:「以下沒有寫出」。9沒有寫出的,是「祕密大乘佛法」

論宗風簡說〉,印順著:《佛法是救世之光》(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4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編之十一,頁 129;印順著:《性空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4 月,修訂 1 版),頁 22。

6 印順講,續明記錄:《中觀今論》,妙雲集中篇之二,頁 208。

7 印順除撰寫《方便之道》,以作為理解印度佛教史的一個面向外,另外也從「心 citta」字,

發見、貫通了印度佛教史上的一個大問題,而寫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修 心」就是修定,也是唯心所造,唯識思想的來源。西元三世紀起,修心——修定,成為修 行成佛的大問題,越來越重要。因此,他要扼要的把它敘述出來。印順著:《華雨集》(《方 便之道》),第 2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2 年 4 月,初版),頁 10。

8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2 年 4 月,5 版),自序,頁 a6~

a7;印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印順著:《華雨集》,第 3 冊(臺北:正聞出 版社,民國 82 年 4 月,初版),頁 139~140。

9 印順在《華雨集》第一冊序文中也提到,他著作中,有寫作而還沒有全部完成的,如《方

(4)

部份,為什麼沒有寫出?可能的原因,有:1、不需要再寫,2、沒時間也不想再寫,

3、有更重要的待寫。印順對祕密大乘佛法並無好感,該說的都已說,該表達的已表 達,所以沒有必要多費口舌。

另外一個可以用來佐證的例子是,印順法師在《華雨集》第四冊所收錄之〈淫欲 為道〉,在這篇文章最後寫道:「下缺」,10可見這也是一篇未完成的作品,因為該文 談到與印度教中「性力派」相同的「無上瑜伽」,因為該談的也都談了,講多了也傷 感,就不必再多饒舌了。

印順法師以為:佛法有一切宗教的長處,有究竟,又有方便,最能適應一切根機。11 方便的適應,是不可能沒有的,但如過分重視佛法的通俗化,方便與真實不分,偏重 方便,那方便就要轉化為佛法的障礙了!這也是印順修學佛法以來,面對現實佛教,

所一向注目的問題。12

本文以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為題,分從:印順法師理解

「真實」與「方便」的教證依據,以及佛法因方便而衍生的現象,如何料簡「方便」

而達「真實」等面相加以探討。根據個人研讀印順法師著作發現:「真實」與「方便」

可以作為理解印順思想的一條線索,「真實」與「方便」的原則是印順判斷佛法高下 優劣的重要依據,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隨處可以發現他對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在弘 傳過程中,因「方便適應」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怪現象所作的批評,而對於如何透過抉 擇「方便」而達「真實」(究竟),在他的著作中,雖有明顯的指出,但一般讀者可能 未加留意。本文試圖探討上述所提各項問題,亦即對印順法師思想中的「真實——方 便說」,作一較有系統的歸納整理,提供給對此論題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便之道》等。又他於民國 41 年住香港淨業林時,曾為住眾講「人間佛教」——〈人間佛 教緒言〉,〈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人性〉,〈人間佛教要略〉等 4 篇,由仁俊筆 記,但在預計中,這是沒有講圓滿的。印順著:《華雨集》(《方便之道》),第 2 冊,頁 331;

印順著:《華雨集》,第 1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2 年 4 月,初版),頁 a2;印順 著:《平凡的一生(重訂本)》(竹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94 年 6 月,新版 1 刷),頁 156。

10 印順著:〈淫欲為道〉,《華雨集》,第 4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2 年 4 月,初版),

頁 201~221。

11 印順:〈我之宗教觀〉,印順著:《我之宗教觀》(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2 月,修 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六,頁 306。

12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2 年 4月,初版),頁 37。

(5)

又,在印順法師著作中,對於「真實」與「方便」這一對名相的利用,並非完全 一致。除了使用「真實與方便」外,也出現「如實與方便」、「實義與方便」、「究竟與 方便」、「求真與適今」、「實說與方便說」等不同用語,在本文中基本上視為同義,並 未加以嚴格區分。

二、印順法師理解「真實」與「方便」的教證依據

在《方便之道》一書中,印順法師將佛教在印度 1600 年間流傳、分化、嬗變的 過程,分為三大時期:一、「佛法」:釋尊為弟子說法,制戒,以悟入正法而實現生死 的解脫為宗;二、「大乘佛法」:西元前 1 世紀,有稱為大方廣或大乘者興起,次第傳 出數量眾多的教典,以發菩提心,修六度等菩薩行,圓成佛果為宗;三、「祕密大乘 佛法」:西元 5、6 世紀起,三密相應,修天瑜伽,迅速成佛的願望流行起來,密典不 斷次第傳出。13 印順法師說,「佛法」是解脫道,「大乘佛法」是菩提道;解脫道是 甚深的,菩提道是難行的。為了宏法利生,無論是攝引初學,種植出世善根;或是適 應當時、當地的一般根機,不能不善巧施設方便 up

A

ya。但在施設方便中,常為了適 應神教的低級信行,或為了適應不務實際的信行,而使得佛法變質。14

佛教為人類最高智慧所成立,佛是一切智者。在一切宗教中,像明月在星群中一 樣,明光獨耀。在過去,佛法為了適應部分的眾生,有許多不了義的方便,但這無損 於佛法的真義。15 但問題是:修學者要能善於簡別「真實」與「方便」的分際,印 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判斷準繩就很值得我們參考。

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判斷準繩,主要係依龍樹所說的四悉檀(梵語

siddhAnta,譯義為成就,宗,理)以及覺音四論,他說:

我怎樣判攝流傳中的一切佛法呢?龍樹說到四悉檀,與覺音所作四部《阿含經》

的注釋名目,意義相當。

……

我從《阿含講要》(《佛法概論》的初稿)以來,

就一再說到四悉檀,作為貫攝一切佛法的方便。16

《阿含講要》講於民國 33 年秋,17可見印順對於判斷佛法的標準早已確立。印

13 印順著:《華雨集》(《方便之道》),第 2 冊,頁 1~3。

14 印順著:《華雨集》(《方便之道》),第 2 冊,頁 9~10。

15 印順:〈我之宗教觀〉,印順著:《我之宗教觀》,妙雲集下篇之六,頁 2~3。

16 印順:〈答楊敏雄居士〉,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275。

17 印順著:《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 月,修訂 2 版),妙雲集中篇之一,

(6)

順解說四悉檀涵義如下:

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如《智論》所說 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 出此四。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 他生歡喜心。隨順眾生的不同願欲,給他說不同的法。二、為人悉檀,以生善 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為說持戒,為說忍辱等功德,

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這與世間悉檀不同的:這不是為 了隨順眾生願欲,逗發興趣而說法,是為了增長善根。這不一定是世間所熟識 的,但必是佛法所認為合於道德的。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

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 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別觀。

……

四、第 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不信解這甚深的真 義,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義悉檀說,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

世間悉檀,是可破壞的,但在時地人的適應時,是極好的方 便。

……

依佛所說的第一義悉檀,那才是常遍的大道,照著去修證,才能出 離世間的迷惑,悟證徹底圓滿的真理。

……

佛法施教的宗旨,有此四悉檀不 同。弘揚佛法而要得到機教相契的效果,就得深切地注意四悉檀的運用才行,

把握方便(前三悉檀)與究竟的差別才行。尤其是不能誤解方便為究竟,從根 本上破壞了佛法的綱宗。18

據上文可知,世間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都屬「方便說」,只有第一義悉檀 才是「究竟的了義說」,才是「佛法的心髓」。

自序,頁 1。

18 龍樹是大乘行者,依《般若經》說,以涅槃異名——空性、真如、法界、實際等為勝義。

勝義是三乘聖者自證的,不落論議語言,所以不可破壞。反之,說一切法(自)性,一切 論議語言,都是可破壞的。因為世俗施設,都有相對性,所以都是可破壞的。第一義悉檀 真實不可破;如方便的應機設教,有相對的真實意義,所以世間、為人、對治等三悉檀可 說是實了。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臺北,正聞出版 社,民國 81 年 2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一,頁 29~32;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 史》,頁 127;《大智度論》,卷 1,CBETA, T25, no. 1509, p. 59, b18~24。

(7)

除龍樹四悉檀說外,印順法師多次提到古代巴利佛教大師覺音,為四部作注釋,

名義恰好與四悉檀相合;印順也發現,這四大宗趣,在《雜阿含經》與《相應部》中,

也是存在的。他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中歸結說:

以「法」來說,原始結集只是「四部阿含」,而這又源於「相應阿含」。「相應 阿含」的根本,是「修多羅」,甚深法義的結晶。通過一般民間的神教意識,

成立「祇夜」。分別抉擇「修多羅」與「祇夜」的「弟子所說」,普化社會的「如 來所說」,就是「記說」。這三部的總合,稱為「相應阿含」。依這三部分而開 展集成的,為「中」、「長」、「增一」,共為「四部」。依古人的傳承解說:以「修 多羅」根本部分為主的《相應部》,是「顯揚真義」

——

「第一義悉檀」。以 分別抉擇為主的《中部》,是「破斥猶疑」

——

「對治悉檀」。以教化弟子啟 發世出世善的,是「滿足希求」

——

「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越天魔 梵為主的,是「吉祥悅意」

——

「世間悉檀」。這是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 的四大宗趣,也是學者所能得的,或淺或深的四類利益。佛法的四大宗趣,從

「四部」聖典的特性中表現出來。19

上段引文,點出了兩種「悉檀說」,前半段說明:以「一切事相應教」為根本的

「相應阿含」(《雜阿含經》),本身具足四悉檀義。若依此四大宗趣觀察,「相應修多 羅」是「顯了真義」;「八眾」(諸天記說‧祇夜)是「吉祥悅意」;「弟子所說」是「破 斥猶豫」;「如來所說」是「滿足希求」。後半段則指出:原始四部阿含也具足四悉檀 義:《相應部》「顯揚真義」,屬「第一義悉檀」;《中部》「破斥猶疑」,為「對治悉檀」;

以教化弟子啟發世出世善的,是「滿足希求」

——

「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 越天魔梵為主的,是「吉祥悅意」

——

「世間悉檀」。20所以印順認為:四部阿含的 四大宗趣,對於法義的抉擇,「真實」或「方便」,應該是有權威的指導作用。21而印 順對《相應阿含》又特別重視,認為是「甚深法義的結晶」,一切教法均由此流出。

19 印順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3 年 1 月,修訂 3 版),頁

877~878;印順著:《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78 年 10 月,4 版),頁 72~73;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3 年 7 月,

7版),頁 250~251。

20 印順又說:佛法的四大宗趣,成立非常早;四部阿含就是依此而分別集成的。對此四大宗 趣,如能明確了解,權實分明,那末「佛法皆是實,不相違背」。否則,以方便為真實,

顛倒曲解,就難免會迷失佛法宗本。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251。

21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五冊,頁 35。

(8)

另據說一切有部《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傳說:「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 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禪 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這一「四阿含」的分 別,與覺音、龍樹所說,大體相合。22

依龍樹論義,四悉檀可以用來判攝一切佛法,也可以「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 四千法藏」。23 四悉檀中,有適應俗情,方便誘導向佛的「世界悉檀」;有針對偏蔽 過失而說的「對治悉檀」;有啟發人心向上向善的「各各為人悉檀」;有顯示究竟真實 的「第一義悉檀」。此四悉檀通攝一切佛說,「皆是實,無相違背」。24 除此之外,印 順法師又進一步將四悉檀運用到印度佛教思想史之分期上,由「根本佛教」、「原始佛 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若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 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如下:一、以《相應部》為主的「四部阿含」,是「佛法」

的「第一義悉檀」。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以遣除一切情執,契 入無我空性為主,重在「對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後期,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教,

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而為生善解脫成佛的本因,重在為人生善悉檀。四、「秘密大 乘佛教」流行,「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著

……

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 法」,這是重在「世間悉檀」。這是將龍樹四悉檀義運用到更廣義的一切佛法上,可以 包括整個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順總結說:

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裏,直接於 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教聖典的不斷傳出,一直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教聖典,不 應該有真偽問題,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25

印順除依龍樹「四悉檀」,以解說一切經義,更引無著《攝大乘論》立「四意趣」

與「四祕密」,用來輔助說明此中涵義。按無著所立之四意趣即:平等意趣、別時意 趣、別義意趣與補特伽羅意樂意趣;四秘密為:令入秘密、相秘密、對治秘密、轉變

22 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251。

23 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250。

24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26。

25 印順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中也說:初期「佛法」是第一義悉檀;初期的「大乘佛法」,「為 離諸見故」說一切空,是對治悉檀;後期的「大乘佛法」,明自性清淨心,是為人生善悉 檀;「秘密大乘佛法」是世間悉檀。印順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頁 878~879;印順:

〈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五冊,頁 35。

(9)

秘密。印順說:對於經典,不能依文解義,望文生義,而要把握佛法的真實意趣,去 解說一切,貫通一切,26如此方能「一切無礙」。

上面所論,係有關印順法師以龍樹「四悉檀」及覺音「四論」、無著「四意趣」、

「四祕密」,以作為辯明「真實」與「方便」的分際,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印順法師有 關「般若與方便」的論述。

印順比較「般若」與「方便」之同異說: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據《大智 度論》比喻,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煉了的金,可作種種飾物。菩薩初以般若慧觀一切 法空,如通達諸法空性,即能引發巧用,名為方便。所以,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

般若側重體證法空性,方便則側重救濟眾生的大行。所以《大智度論》說:「般若將 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27 般若智慧悟入畢竟空時,即 離一切的分別戲論,離一切見;而當方便智從空之中現起有時,則「嚴土化生」,可 以莊嚴清淨的國土世界,度化眾生,這是方便善巧。28

印順以為,方便有多種意義,對般若的「體真」,而論悲願利濟的「涉俗」,方便

26 無著云: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 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 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 意趣,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意樂意 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

如是名為四種意趣。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諦理說有補 特伽羅及有諸法自性差別。二、相秘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三、對治秘密,謂 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四、轉變秘密,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如有 頌言: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 起源與開展》,頁 642;印順講,演培、妙欽、文慧記:《攝大乘論講記》(臺北:正聞出 版社,民國 81 年 2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上篇之六,頁 289

292;《攝大乘論本》卷 2,

CBETA, T31, no. 1594, p. 141, a18

b3

27 印順又說,大乘的修行,一切依般若為導;然得無生法忍菩薩,重於方便,所以說:菩薩 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其實「方便即是智慧,智慧淳淨故變名 方便。般若是體,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利他巧用,如真金與真金所造的金飾一樣。羅什法師 也有如是譬喻。印順講,演培、續明記錄:《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3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上篇之一,頁 7~8;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35~

136;印順:〈慧學概說〉印順著:《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3 年 12 月,重 版),妙雲集下篇之二,頁 172~173。

28 印順:〈《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華雨集》,第 1 冊,頁 133。

(10)

與般若是同樣重要的。所以《維摩詰所說經》說:「智(般若)度菩薩母,方便以為 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29 智慧、慈悲、方便三門,可總攝為般若、方便

——

二智。般若要義在無我,照一切法性空。不破我、我所執,終非智慧。方便中以巧方 便迴向為最上方便。方便即善巧妙用,從般若來,經稱先得般若,後得方便。今總攝 為般若、方便兩門,其慈悲一門,即為方便所攝。因慈悲由般若生,與方便同也。30

般若與方便,是成佛的兩大因素,而且是相助相成的,所以說:「無方便慧縛,

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沒有方便的慧

——

般若,是要證實際而成 小果的;沒有般若的慈悲方便,只是人天善業,對佛道來說,都是繫縛。只有般若與 方便的相資相成,才能實現大乘的不思議解脫。31

印順據《大般若經》兩番囑累及智者大師判《金剛經》為般若道與方便道,用以 解釋《般若經》。印順說: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

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 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

所以名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32可知,般若道與方便道在此,

是有時間先後的。

又印順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有關「文殊師利法門」的論述中,

對於「般若與方便」的關係,特別提到:

方便,梵語 up

A

ya-kauZalya,竺法護譯為善權,或善權方便。「原始般若」中,

菩薩的般若

——

諸法無受[取]三昧,是「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的。「不為 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則墮聲聞、辟支佛地」,只是為了「取相」。「上品般 若」說:「無所得為方便」,說明了般若波羅蜜,為菩薩的殊勝方便。「下品般 若」說觀空不證,提到了「不捨眾生」的「大願」。末後說到「具足方便力」;

29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01;《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藏,第 14 冊,頁 549c。

30 印順:《往生淨土論講記》,《華雨集》,第 1 冊,頁 399~400。

31 印順法師又說:該如何做才能使得眾生安住於道?即是要有方便及智慧。佛法中的智慧大 略可以分成兩類,一為般若慧,一為方便慧。二者之不同,在於般若慧重於啟悟,證悟諸 法的本性;方便慧除了悟證諸法本性之外,更能發動種種妙用。有了這兩者,才能使眾生 安住於大乘道上。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01;印順:〈《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 頌講記》〉,《華雨集》,第 1 冊,頁 102。

32 印順講,演培、續明記錄:《般若經講記》,妙雲集上篇之一,頁 16。

(11)

「中品般若」的「後分」

——

方便道,由此發展而來。《大般若經》的前三分,

與此相對應的,立「方便善巧品」。「中品般若」重視般若以外的行門,所以般 若與方便,漸有相對別立的傾向。「文殊師利法門」,般若與方便的對立情形,

更為明顯。33

就般若思想之發展言,「般若」與「方便」有逐漸對立的傾向;就行門而言,

「般若道」與「方便道」有時間先後的不同。然菩薩發菩提心,以大悲為根本,而大悲 所發之菩提心,非般若空無我慧,不得成就,即要以般若為方便。如《般若經》所說: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

——

即般若空慧為方便」。34 所得是般若慧,不住一切相的真空見。孕育於悲願中而成長的空慧,不是沈空滯寂,

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果。35就「般若與方 便」兩者相互作用言,根本智(般若)證真,方便(後得智)達俗,方便是般若的妙 用,是般若成就以後所引發的。論理,方便不異般若,即般若的妙用。36但甚深的「般 若波羅蜜法門」,要勸發一般人來信受,並不容易,所以除了適應當時寫經的風氣,

以讀、誦、書寫、供養經卷為方便,更廣說現世功德,以適應一般信眾的需求。37為 適應世俗,有以讀誦《般若經》來代替民間咒語,於是般若波羅蜜多成為「是一切咒 王」,有一切咒術的作用,又勝過一切咒術。此外,誦大乘經,稱念佛、菩薩名號,

其作用與持咒相同,於是此類方便行便大大流行起來,38 使得「般若」與「方便」

的關係變質,此時的「方便」已不再是「以金製成的莊嚴具」,其「成色」已不純矣!

論到佛法中的「方便與真實」,《法華經》是不能忽略的。印順對《法華經》(亦 名《大方便經》)〈方便品〉亦有特別的解說。印順說:

方即是方法;便是便宜,即適應義。方便是適應環境根性的方法。眾生的根機 不一,如到處都用真實法門,是不一定被信受的。必須用方便去接引,然後歸 到真實。方便的定義,依《法華論》說:佛法唯是大乘,為適應眾生的根機,

說聲聞、緣覺、人天乘法,這些都是方便。方便可由二方面去說:從法的方面 說,這是不究竟的;如從說法的人說,方便即是善巧,比執實無權是更不容易

33 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頁 955。

34 印順講,演培、續明記錄:《般若經講記》,妙雲集上篇之一,頁 38。

35 印順:〈學佛三要〉,印順著:《學佛三要》,頁 66–67。

36 印順:〈即是空‧空即是色〉,印順著:《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篇之十一,頁 198。

37 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642。

38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425。

(12)

的。如果只說唯有一佛乘;或為二乘根性說聲聞緣覺乘法,而不能會歸到一乘,

這即是不夠巧便。佛有巧妙的方便,唯一佛乘而能夠隨機分別說三乘,說三乘 而能會歸於一乘。為實施權,又會權歸實,這真是無比的大方便。今本經也是 這樣,初說於大乘出生二乘及人天法,次又會二乘入一佛乘。二乘法不單是方 便假說,還是趨入一乘法的大方便。39

上述之「方便」,可視為「正方便」,是三乘共修的方便。《法華經》另有所謂「異 方便」,如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異方便,也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勝 方便」,其意義可解說為特殊或差別。《攝大乘論》大乘的「十種殊勝」,古譯為十種 差別。玄奘譯阿賴耶「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古人譯作「勝功能」。所以異方便,勝方 便,差別方便,為同一梵語的不同譯法。40 「異方便」在大乘中特別受到重視,如 修塔供養、興建廟宇、畫佛圖像,乃至一低頭、一舉手、或一稱南無佛,皆可成佛道 等。異方便很多,《法華經》所列舉的如何如何「皆可成佛道」均屬之。異方便如過 於發展,而不知抉擇,就會引生諸種病端,所以要有「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 智慧與勇氣。41

三、佛法因方便而衍生的現象

印順法師認為,佛法在長期流行中,從印度到中國,或為適應世俗,或為方便曲 引鈍根,佛法漸傾向於神秘化、形式化。表現在學佛者的解行,漸漸有了與日常生活

39 《法華經》說:「正直捨方便,為說無上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意思是說:

釋迦佛現出家相,而化厭離的聲聞根性,說二乘究竟,是方便門;這樣的方便,現在要 捨除,顯出大乘的真義。但不能沒有方便,要用特殊的方便法門。大乘新起的異方便,

據經上說:即是修塔廟、供莊嚴具、禮佛、念佛、讚佛等。如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 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大乘的異方便,是以佛為中心而修禮拜、供養、懺悔、

迴向、勸請。這即是《十住毘婆沙論》的「易行道」。印順講,演培、續明記錄:《勝鬘 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0 年 9 月,修訂重版),妙雲集上篇之三,頁 15~16;

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年 2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一,頁 69。

40 印順:〈念佛淺說〉,印順著:《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2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四,頁 93。

41 印順:〈念佛淺說〉,印順著:《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篇之四,頁 93~94。

(13)

脫節的現象,佛法因此產生了種種流弊。42弘揚佛法,不能不有「方便」,但方便是 有時間性,有空間性,在某一階段可能很好,過了些時,時、空不同,也許方便反成 為障礙。43以下將依「印順觀點」,對印度與中國佛教因方便適應,而產生的種種異 化現象,加以分別敘述。

(一)關於印度佛教

首先就印度佛教言,印順法師說:

「佛法」從緣起入門,「初期大乘」是直顯諸法的本性寂滅。諸法本性是無二 無別、無著無礙的,在「佛」的懷念中,傳出一切眾生有如來(胎)藏,我,

自性清淨心的「後期大乘」經。這樣,「正法」由緣起論而發展為法法平等無 礙的法(本)性論;又由法(本)性論而演化為佛性(如來藏)本具論;再進 就是本來是佛了。這是佛教思想發展中,由法而佛的始終歷程。44

上述引文,將印度佛教思想史上由「佛法」以迄「初期大乘」、「後期大乘」的發

展脈絡清楚標出。「初期大乘」著重勝義法性的契入,所以能不離煩惱、不著煩惱,

在生死海中利益眾生。本著這種信念攝化眾生,就處處可行方便。45 又為顧及通俗 普及,以信為先的方便道,就逐漸發展起來。46大乘經的音聲佛事:唱字母,稱佛名,

誦經,持咒,是「大乘佛法」能普及民間的方便。修持秘密咒語,以咒力方便應化,

也往往能引導一分人信佛。47「入法界品」描述善財童子的參學,表示出大乘方便的

42 印順:〈道在平常日用中〉,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269~270。

43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66;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 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妙雲集下篇之一,頁 44。

44 印順以為,諸法的實相,本來是無我,但因一分眾生聽說無我,誤認為斷滅,便生恐怖。

本來是一切法性空,可是眾生不能接受法空的道理,而離開佛教。所以,要攝引眾生到 佛教來,非方便說法不可。於是佛在「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諦理」,方便「說有補 特伽羅」,與「諸法自性差別」。但這只是一時的方便,不是佛教的勝義。印順著:《印度 佛教思想史》,序,頁 a2;印順講,演培、妙欽、文慧記錄:《攝大乘論講記》,妙雲集上 篇之六,頁 288。

45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序,頁 a4 及正文頁 105。

46 印順解說,「大乘佛法」的菩薩大行太難了,故一般傾向於重「信」的「易行道」。印順著:

《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16~117。

47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序,頁 a3;印順:〈福嚴閒話〉,印順著:《教制教典與教學》

(14)

特色。菩薩的示現殘殺,示現淫欲,示現為鬼、畜、外道、魔王,也是大菩薩利益眾 生的方便。但法身菩薩,為了攝化眾生,如維摩詰長者那樣大菩薩的善巧方便,並不 是一般初學者所能行的。48

菩薩發菩提心,久在生死修難行大行,精神極偉大。但在一般人,心雖嚮之卻無 力承擔,於是繼承「佛法」的方便,在佛前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等便成為信 受大乘法的方便行。49 《法華經》說:「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異方便」是特 殊的方便:念佛、造佛舍利塔、造佛像,供養、禮拜佛塔與佛像之風大行;稱念佛名 為主要成佛的特別方便。50所以印順法師說,「方便」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性,

應該特別加以重視。51

印順以為:如來藏說,是「大乘佛法」的佛道論,適應世俗而興的通俗說。52如 來藏說有印度神學意味,其教典之傳出,正是印度教復興的時候。所以可以解說為適 應信仰神我的一般人的方便。53《楞伽經》也明白的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 來藏」。為了攝化外道,所以說如來藏我。依佛法說,這是適應世間的妙方便,但在

(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3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八,頁 218。

48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03、142。

49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序,頁 a3。

50 印順說:什麼是「異方便」?依經文所說,是:修菩薩行的六波羅蜜;佛滅後造佛舍利塔,

造嚴飾的佛像,彩畫佛像;以華、香、幡、蓋、音樂,供養佛塔與佛像;歌讚佛的功德;

向佛塔、佛像,禮拜、合掌、舉手、低頭;稱南無佛。這些就是成佛的「異方便」,是釋 尊涅槃以後,佛弟子懷念佛,在神教化的氣運中發展起來的。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 教〉,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25;印順:《方便之道》,印順著:《華雨集》,第二 冊,頁 62~63。

51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02。

52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57。

53 印順又說:如來藏說的興起,是「大乘佛法」的通俗化。如來,也是世俗神我的異名;而 藏 garbha 是胎藏,遠源於《梨俱吠陀》的金胎神話。如來藏是眾生身中有如來,也可說 本是如來,只是還在胎內一樣,沒有誕生而已。大乘以成佛——如來為目標的,說如來 本具,依「佛法」說,不免會感到離奇。但對一般人來說,不但合於世俗常情,眾生身 中有如來,這可見成佛不難,大有鼓勵人心,精勤去修持實現的妙用。稱之為「藏」,又 與印度傳統神學相呼應,這是通俗而容易為人信受的。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23;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頁 162。

(15)

一般人可能無法辨別到底是神還是佛了!54

據印順說法,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在理論上,指出眾生本有的清淨因,人人可以 成佛的可能性。在修行上,不需向外馳求,依於自身的三寶性——如來性,精進修持 求其實現。這一「為人生善」的切要方法,在宗教的實踐精神上,有很高的價值,而 有頭陀風格,傳如來禪的達摩門下,在中國佛教界,正是繼承這一方針。55 但唯心論,

依龍樹說,只是入道的方便。說境唯心現,因為眾生偏執外境為實有,偏執主觀心識 會隨客觀環境而轉。為針對此種偏執,使眾生了達外境非實,故特強調主觀心識,這 只是對治悉檀。若因此而執為真實心或真常心,那不過是婆羅門教的舊思想而已!56

西元三世紀起,印度梵文學復興,印度教也漸漸興起。在「大乘佛法」的方便道,

及如來果德的傾向下,適應外在情勢,多與神(天)教相通,而發展為「秘密大乘佛 法」。57「秘密大乘佛法」念天的影響更深,如倣五部夜叉,及帝釋在中間,四大天 王四方坐的集會,而有五部如來的集會方式。忉利天與四大王眾天的男女交合而不出 精,也成為實現大樂,即身成佛的修證理想。欲界天神的融入佛教,不但有五甘露(尿、

屎、骨髓、精、血),五肉(狗肉、牛、馬、象、人肉)等鬼神供品;而「佛法」所 禁止的咒術以外,占卜、問鏡、觀星宿,火祭(護摩),這些原本屬於印度神教的,

都納入「秘密大乘」。印順感慨地說:念天而演變到以「天(鬼神)教」方式為佛法 主流,真是世俗所說的「方便出下流」了!58

54 印順法師認為,照《楞伽經》說,由於「眾生畏無我」,為了「攝引計我外道」,所以方便 說有如來藏。眾生迷了如來藏,受無量苦;若悟了如來藏,便得涅槃,一切常住的,本 具的清淨功德,圓滿的顯發出來。中國佛教界,特別重視這一方便,大大的弘揚。但是,

如忽略了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便不免類似外道的神我了。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

頁 163;印順:〈佛教之涅槃觀〉,印順著:《學佛三要》,妙雲集下篇之二,頁 239~240。

55 印順著:《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78 年 10 月,4 版),頁 130。

56 印順講,續明記錄:《中觀今論》,妙雲集中篇之二,頁 242。

57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序,頁 a4。

58 印順更指出,菩薩法的發揚,含有天行的一邊。印度的一般民間,重視世間的積極利他,

但他們一向在神教的熏陶下,神教的觀念極普遍。所以佛法普及到一般民間,為了避免 與舊有的神教起衝突,人間為本的大乘法,在日見發展的過程中,也就多少融攝了神教,

天行也就逐漸發展起來。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

頁 27~28;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頁 67。

(16)

(二)關於中國佛教

印順法師說,佛教在中國,為了融攝孔、墨、老、莊,「廣大是廣大了,可不免 有點不純粹」。59這是就中國佛教的特質而言,如就佛教在中國流傳過程中產生的現 象,略可歸納為如下數端:

1、中國佛法每因寬容而引出流弊:印順法師認為,中國佛教為「圓融」、「方便」、

「真常」、「唯心」、「他力」、「頓證」等所困,已奄奄無生氣;「神秘」、「欲樂」之說,

日有泛濫之勢,「無往而不圓融」、「無事而非方便」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60中國佛 教徒雖多,但多只信「佛」及「僧」,信「法」的不多。因不信法,所以神佛不分,

對佛、阿羅漢、菩薩,大多數是神秘仰信,只希望佛、菩薩能夠加被,能夠讓自己健 康、長壽、富貴、家庭和樂、事業發達。此雖可說是方便適化,卻偏於向外祈求,不 向身心檢點。61 又中國固有的求籤、看風水等,嚴重的滲入佛教中。62 所以印順法 師說:東方的精神是寬容的,但佛法每因寬容而引出流弊,這是佛教徒不能把握佛陀 創教精神而導致的後果。63

2、子孫制與經懺法事過於氾濫:子孫制的出現,是受了儒家家庭本位文化的影 響。徒弟繼承師父,也許俗人以為是很合理的,習以為常,但其實是違反佛法的。印 順以為,子孫制與經懺法事的氾濫,為中國佛教沒落變質的主要原因。64為適應中國

「人死為鬼」與「慎終追遠」的孝思,「水陸齋會」、「瑜伽燄口」、「蒙山施食」等超 度鬼魂的法事,得到了異常的發展。65以上所列種種現象,也普遍存在於當今臺灣佛 教界,實在令人擔憂。

3、對中國佛教過分重視「念佛、吃素、誦經」的反省:印順法師認為,中國佛 教徒所修的一般法門,念佛、吃素(放生)、誦經,確為菩薩行的初方便。然修學者,

每以誦經為功德,反輕視義理的研究,這就失去了慧學方便的作用。素食放生的,儘

59 印順:〈青年佛教參訪記〉,印順:著:《青年的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2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五,頁 33~34。

60 印順著:《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3 版),自序,頁 a1、a7。

61 印順:〈道在平常日用中〉,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273~274。

62 印順:〈道在平常日用中〉,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274~275。

63 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妙雲集下篇之一,頁 50。

64 印順:〈中國佛教瑣談〉,〈叢林與小廟〉條,《華雨集》,第 4 冊,頁 172。

65 印順:〈中國佛教瑣談〉,〈經懺法事〉條,《華雨集》,第 4 冊,頁 137~138。

(17)

管吃素放生,於現實人間的種種苦迫,少有能本著慈悲心而起來救護。念佛雖能培養 信心,但卻常流於迷信,急求自了,少有能因此策發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 他的並不多。印順說,學佛學菩薩行,必須從這些妙方便中,認清目的。不是為念佛 而念佛,為喫素而喫素,為誦經而誦經,而是為了策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喫素,

為了引生智慧而誦經。66

4、對中國佛教淨土念佛法門的反省:印順主張密部的念咒和淨土的念佛,同是 以口發聲,作為修行的方便。67若根據佛法正義來說,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法 門,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現生樂;西方阿彌陀佛淨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眾生希求 後世樂。但這二者,都同以此為方便,引導趣入大乘,同以究竟解脫為終極。本來,

無論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誰也不曉得,都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才 知道的,所以這都是釋尊大悲救世的善巧方便。68 古人說:「諸經所讚,盡在彌陀」,

這是的確的。大乘經廣說十方淨土,但特別著重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阿彌陀的 淨土,可說是大乘淨土思想的歸結。中國佛教特別弘揚西方淨土,然依佛法說,佛法 是平等的,一切佛所證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願,一切是平等的。所以,如說 阿彌陀佛立四十八願,或說彌陀特別與此土有緣,也都只是方便說而已。69

印順法師說,有人為了讚揚淨土法門的易行,就強調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徑 路修行」。如從激發念佛來說,不失為方便巧說;但若依佛法實義,實誤解易行道為容 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這並沒有經論根據,全屬人情曲說。70 又念佛為心念——緣佛 的功德而專念不捨,是策發信願的妙方便,一般的口頭念佛,更是方便的方便了。71

66 印順批評說,今日的誦經念佛,超度亡者,是祖師傳下來的,說起來也是人生重要的事;

但問題在佛事的營業化,已失去佛法方便拔濟的意義。印順:〈學佛三要〉,印順著:《學 佛三要》,妙雲集下篇之二,頁 79~80;印順:〈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印順著:《佛 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篇之十一,頁 108。

67 印順講,妙峰、常覺記錄:《藥師經講記》,妙雲集上篇之四,頁 24。

68 同上,頁 3。

69 印順:〈淨土新論〉,印順著:《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篇之四,頁 21。

70 印順法師以為,一般所說的「橫出三界」,「帶業往生」,「隔陰之迷」,「四句料簡」,是淨 土行者,用來讚揚淨土法門的。依法義說,都含有似是而非的成分,但在弘揚淨土來說,

確有接引初學的作用。所以這種說法,雖缺乏真實意義,卻有「為人生善」的宣導價值。

印順:〈念佛淺說〉,印順著:《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篇之四,頁 92;印順:〈中國佛教瑣 談〉,〈四句料簡〉條,《華雨集》,第 4 冊,頁 187。

71 印順:〈學佛三要〉,印順著:《學佛三要》,妙雲集下篇之二,頁 78。

(18)

歸結本節所述,可知佛教在印度與中國流傳因過於「方便」所衍生的問題相當多。

當然,熱心的佛徒為了佛法能夠深入民間,便提倡一些最簡單的道理,最簡單的修持;

或者利用歌唱、影視等為工具,這自然是引導信佛的大方便。但從遠大處著想,要使 社會人士對於佛法有真確的信解,要攝受現代的知識人士,單憑通俗說教,並不能達 到佛教中興的目的,72而需要具有料簡「方便」以達「真實」的睿智與良知。

四、如何料簡「方便」以達「真實」?

早在民國 30 年,印順法師就寫了〈佛在人間〉、〈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法海 探珍〉等文章,都以闡揚佛法的人間性,反對天(神)化,進而探求佛法本質,捨棄 佛法在流傳過程中的種種方便為主旨。73到了講說《阿含講要》的時候(民國 33 年),

印順更清楚地表明說:

弘通佛法,不應為舊有的方便所拘蔽,應使佛法從新的適應中開展,這才能使 佛光普照這現代的黑暗人間。我從這樣的立場來講《阿含經》,不是看作小乘 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於舊有的抉發,希望能刺透兩邊,讓佛法在這人 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74

40年之後(民國 73 年),印順在〈遊心法海六十年〉又說:

我的修學佛法,為了把握純正的佛法。從流傳的佛典中去探求,只是為了理解 佛法;理解佛法的重點發展及方便適應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經怎樣的過程,而 到達一百八十度的轉化。如從人間成佛而演進到天上成佛;從因緣所生而到達 非因緣有;從無我而到達真常大我;從離欲梵行得解脫而轉為從欲樂中成佛;

從菩薩無量億劫在生死中,演變為即身成佛;從不為自己而利益眾生,到為了 自己求法成佛,不妨建立在眾生苦難之上。這種轉化,就是佛法在現實世間中 的轉化。75

72 印順:〈論僧才之培養〉,印順著:《教制教典與教學》,頁 153。

73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 5 冊,頁 13。

74 印順著:《佛法概論》,自序,頁 a2。

75 如彌勒惹巴為了求法成佛,不妨以邪術降雹,毀滅一村的人、畜及莊稼。印順:〈遊心法 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54。

(19)

印順法師面對現實的佛教,總覺得與佛法有一段距離。他的發心修學,只是對佛 法的一點真誠,希望從印度傳來的三藏中,理解行持與義解的根源與流變,把握更純 正的佛法,這是他開始寫作以來,不敢忘失的方針。76據印順觀察,因時、地適應之 方便,時過境遷,「有昔之為妙方便者,今則轉為佛法之障。」方便應視為導入真實 之方式,如若偏讚方便,每陷於喧賓奪主。方便為適應特殊可以偶而使用,但若誇大 而屢用之,無不成為反佛教者。77 然則印順如何料簡「方便」而達「真實」?略可 歸納如下五項原則:要能掌握佛法的特質、據考證以抉示純正的佛法、要掌握佛教在 世間融攝的原則、要能「正直捨方便」、要重視理智信仰等。

(一)要能掌握佛法的特質

佛法的真義,當然是超越時空的。但自釋迦佛證覺說法以來,起初是流布於印度,

後來又傳入中國。佛法既活動於現實的時空中,義理、教典、宗派、制度等,便被時 空所局限。中國所承受於印度的佛教,自然也有時代與區域的關係。78

佛陀說法立制,就是「世諦流布」。緣起的世諦流布,不能不因地、因時、因人 而有所演變,有所發展。儘管法界常住,而人間的佛教卻在息息流變過程中。由微而 著,由渾而劃,是思想演進的必然程序。因時、因地的適應,因根性的契合,而有重 點的或部分的特別發達,也是必然現象。對外界來說,或因適應外學而有所適應,或 因減少外力壓迫而有所修正,在佛法的流行中,也是無可避免的事。但佛法有所以為 佛法的特質,怎麼變,也不能忽視佛法的特質。如有部分過分發達起來,偏激起來,

就會破壞佛法的完整性,導致不均衡的發展,損害佛法的特質。對於外學,如適應融 攝,不重視佛法的特質,久久會佛魔不分。79 可見,對於佛法特質的掌握至關重要。

76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37;印順著:《空之探究》,

序,頁 a1。

77 印順著:《印度之佛教》,頁 331~332。

78 印順:〈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印順著:《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

民國 80 年 1 月,13 版),妙雲集下篇之三,頁 218。

79 印順以為,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弘傳,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

而給以適宜的教導。所以方便多門,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可能是矛盾的。適應不 同根性的不同教法,如萬花筒一樣,若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將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52~53;印順著:《說一切有 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7 版),序,頁 a2

~3;印順著:《成佛之道》(增注本)(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3 年 6 月,初版),自

(20)

甚麼是佛法特質?據印順說:在一切法中最要的,又是佛法特質的,而且可以稱為佛 法中最究竟的,就是智慧。80又說:從流轉、還滅二門的有無生滅關涉的現象中,直 接體現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這是第一義的中道教說,也為 佛法特質——緣起性空的真義所在。大乘學者常說的「當體即空」,就是如此。81

(二)據考證以抉示純正的佛法

印順研究佛學用心所在,是教理與教史並重的

他對佛教思想理論的闡發,大都 本於教史的演變而著筆。他希望透過教史,尋求教理如何發展,並分析同時代的思想 文化與佛教相互影響情形,尤其重視佛法在流傳過程中,有那些是變了質的。82考證 方法是印順法師研究印度佛教、中國佛教最主要的方法,但他的考證,不同於一般學 者的考證,而「是想通過時地人的演化去理解佛法,抉示純正的佛法,而丟下不適於 現代的古老方便」。83印順說,佛法與古代印度文化有重要的關係,必須了解這點,

才能不受其拘束,不以適應印度古代文明的契機法,誤解為十方三世常住的真理。84 同樣的,佛法與古代中國文化也有重要的關係,必須了解這個道理,才不會以適應中 國歷代文明而發展出來的佛教,誤以為是最高明、最究竟、最圓滿的教法。在抉示純 正佛法的過程中,嚴謹、客觀的考證方法,無疑是一項極為有效的利器;而恰恰印順 法師是一位善用此項利器的研究者。

印順法師認為:從現實世間的一定時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根源與流變,就不能不 注意到佛教的史地。85可見佛教史之研究,在釐清「真實」與「方便」的重要。印順 主張,現代佛教的研究,不該是宗派主義的。需要從佛教前後的發展,彼此同異中,

掘發釋迦真諦。吐棄不適於時代的附著物,淨化佛教,接受各部、各宗、各派的教義

序,頁 a1。

80 印順:〈談修學佛法〉,印順著:《教制教典與教學》,妙雲集下篇之八,頁 172 。

81 印順:〈談中道之佛教〉,印順著:《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篇之十一,頁 151。

82 演培法師贊歎印順法師對佛法義理的探究,固有極精緻的周詳體認,就是對於佛教歷史的 考據,亦有極為縝密的獨到觀察,並說稱許印順是「當代龍樹論師再來!」演培:〈印順 導師對印度佛教分期的詮述——為慶祝印順導師八十嵩壽而寫〉,藍吉富編:《印順導師 的思想與學問》(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4 月,4 版),頁 10。

83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50。

84 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妙雲集下篇之一,頁 44。

85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 5 冊,頁 14。

(21)

精華,以適應新時代,實現釋迦化世本懷。86想要達到此項目標,實大有賴於綿密細 緻的考證功夫。

(三)要掌握佛教在世間融攝的原則

印順以為,佛陀開示、制立的佛法,早是一種人間的、具體的佛教活動。必須從 佛教的完整發展過程中,去理解一切。以前觀後,察其發展的別異性;以後觀前,究 其發展分化的可能性。就部派佛教言,應多理解其多邊發展傾向,掌握其抉擇,發揮 與適應,如此才能認識大乘佛法所以開展的真義。87大乘佛法重人間救濟,以方便善 巧,融攝咒術,神化內容增多,應以佛法淨化之,以免障蔽大乘的真精神。88佛教在 世間,融攝是應該的,方便是不可缺的,但問題在無論如何融攝,都不能離開以下兩 個原則:一、佛教的根本特質,不容許因融攝而轉變,否則可能成為反佛者。二、融 攝不是盲目的適應,必須是擴展人性,淨化人生的。適應低級趣味的神化、巫術化,

應該要加以指責並唾棄。89所以印順強調:

大乘佛教者披起神化的偽裝,實行即人事以向解脫的大道。我們要把握這一 點,要從神化的形式中,把大乘真義洗鍊出來。不然,學佛不成成鬼神,這就 太難說了!90

86 印順:〈與巴利文系的學者論大乘〉,印順著:《無諍之辯》(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3 月,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七,頁 169。

87 印順以為:一切佛教乃同依本教流變而來。本教即釋尊之遺言景行,弟子見聞而受持者。

大乘道孕於其中,然就歷史而論,初期以聲聞行果為所崇,故名之為「聲聞為本之解脫 同歸」。此後之佛教,莫非據此本教,內為理論之開發,外為方便之適應,而次第發達而 成。理論開發與方便適應,有正常者,有強調而失佛意,附會顛倒而無當者,故有抉擇 洗鍊之必要。印順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頁 8;印順:〈敬答《議 印度佛教史》〉,印順著:《無諍之辯》,妙雲集下篇之七,頁 117。

88 據印順觀察,初期佛教以聲聞乘為中心,中期以人(天)菩薩為中心,後期以天(菩薩)

為中心。中期的大乘佛教,一方面傾向天菩薩,同時又傾向人菩薩。人菩薩法,在印度 的中期佛教,有著充分的表現;為了適應於印度神化極深的環境,佛教就更攝取婆羅門 教的方便,發展到天菩薩去。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

頁 43、71。

89 印順:〈與巴利文系的學者論大乘〉,印順著:《無諍之辯》,頁 167。

90 印順又說,大乘法確是深隱的,不容許空談,也不同情守文作解的經師。大乘佛法是比喻 的、象徵的、神祕的,它是一幅畫,一首詩。要理解其真義,得拿出超脫的手眼來,從

(22)

印度外道生天究竟的方法,或重在祭祀,但真有正見的究竟解脫,決不從祭祀得 來。佛雖為了避免無意義的爭執,從世間悉檀的立場,容許供天,施鬼,但佛教的出 世法,是絕對用不著祭祀的。真淨的出世法,要從正知正行中來,決不能從神化的祭 祀與咒術中來。91這種見地,很值得當今學佛者多加考慮。

(四)要能夠「正直捨方便」

印順法師以為,過去佛教為了適應部分的眾生,有許多不了義的方便,但這並未 損及佛教真義。「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本是佛教應有的精神。92但問題在:怎 麼取捨呢?依印順之意,就是達到了某一階段,如有更好、更適合的就提倡,不適合 的就捨掉。印順承認自己「帶點書呆子氣」,也不專門批評,也不講好聽的奉承話,「總 是以究竟佛法為重」。93印順認為,佛法的流行人間,不能沒有方便適應,但不能刻 舟求劍停滯於古代的。印度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並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大 乘的應運而盛行,雖帶來新的方便適應,「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但大乘的真精 神,要能「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94 印順說:

我對印度佛教的論究,想理解佛法的實義與方便,而縮短佛法與現實佛教間的 距離。方便,是不能沒有的;方便適應,才能有利於佛法的弘布。然方便過時 而不再適應的,應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闡揚佛法真義,應用有利人間,

淨化人間的方便。希望誠信佛法的讀者,從印度佛教思想的流變中,能時時回 顧,不忘正法,為正法而懷念人間的佛陀!95

這裏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印順「人間佛教」精神與抉擇「真實與方便」的密切

象徵神祕的形式中,體會其平實的中道。印順:〈青年佛教參訪記〉,印順著:《青年的佛 教》,妙雲集下篇之五,頁 30、68~69。

91 印順:〈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印順著:《佛在人間》,頁 53。

92 印順:〈我之宗教觀〉,印順著:《我之宗教觀》,頁 2~3。

93 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印順著:《華雨集》,第 5 冊,頁 66。

94 印順法師說:佛教的寬容性,在有利於大乘流通的要求下,種種「方便」漸漸融攝進來,

終於到達「天佛一如」的境界。我不反對方便,方便是不可能沒有的,但方便有時空的 適應性,也應有初期大乘「正直捨方便」的精神。印順著:《佛法概論》,自序,頁 a1~

a2;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印順著:《華雨集》,第 4 冊,頁 65。

95 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頁 a7。

(23)

關係。

(五)要重視理智信仰

大乘法方便多門,門門可以入道。舉要說,不外三類:信增上人(以信樂十方淨 土精進而入佛道的)、智增上人(以智慧解悟而入佛道的)、悲增上人(以悲濟眾生而 入佛道的)。眾生根機不一,應機設教,入門方便,當然會有不同。然論及圓成佛道,

信願、慈悲、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世間決無沒有信願、慈悲、智慧的菩薩,而可 以成就無上菩提的。所以,應三類機而有三類方便,但到底只是初門的方便。96印順 特別關心信增上人學佛過程可能產生的流弊,因為適於信行人的法門,容易流於通俗 普及,但也容易因適應低級趣味而俗化、神化。97 印順比較重視理智信仰,因為凡 是一個理智的信仰者,決不會陷於愚昧的形式崇拜,而會吐棄那暫時容許的因襲部 分,忽視那些適應時代的方便;他們不但積極的闡發獨創的真生命,還會使潛在的新 意見,從舊形式中解放出來。儘管真正的理智信仰者,看起來似乎比形式崇拜者遠離 了佛陀,其實卻開顯、履行了佛陀的本懷。98

五、結論

依印順法師解說,從佛陀證悟的甚深境界中平等流出的,稱為「法界等流」,其 本質與貪、瞋、癡等流的凡夫妄議不同。又經、律、論三藏中記載而流傳下來的教法,

無論是思想還是制度,常隨學派、時代與區域而有所變化,可用「世諦流布」形容之。

99由「法界等流」到「世諦流布」,釋尊的教法,不論從它的「真實」或「方便」適 應上看,是無限深廣的。但在佛法演變過程中,「真實」與「方便」都有偏重發展的 傾向。從眾緣和合的一體中,演為不同的思想體系,構成不同的理論。但其中難免有 畸形偏頗的發展,成為病態的佛教。100以下謹就:由三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印順法師評

96 印順:〈《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序〉,《華雨集》,第一冊,頁 1;印順著:《印度 佛教思想史》,頁 136。

97 印順:《方便之道》,印順著:《華雨集》,第 2 冊,頁 57。

98 印順:〈派?搏?文集序〉,印順著:《華雨香雲》(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4 月,

修訂 1 版),妙雲集下篇之十,頁 246。

99 釋昭慧著:《初期唯識思想——瑜珈行派形成之脈絡》(臺北:法界出版社,民國 90 年 3 月,初版),頁 63~64

100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印順著:《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下篇之三,頁 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故致譏論。如來於此都無所闕。是故無畏。又如法論者不可破壞。佛即是也。如阿

  此中邊分別論名義如前說。甚深祕密義。非覺觀等境界故。真實堅義諸說不可破

可是,接下來的世紀,卻盡顯這份樂觀心態 的短視。老實說,只要看得深遠一點,便可以見

In his article “Cultivation of Mind an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Mind-Only and Esoteric Vehicle,” Master Yin-Shun relies on historical texts to justify his claim that cultivation

This essay primarily discusses Xufa’s opening commentary in the Annotated Commentary on Mahāsthāmaprāpta’s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rough Mindfulness of the Buddha, which states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利用這種說法一個 vector space 的 一組 basis 利用 Proposition 1.5.4 便可以說成就是該 vector space 中所有 spanning set 的 minimal element; 也可以說是該 vector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