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詮釋的六個理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詮釋的六個理念"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詮釋的六個理念

妙凡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

前言

在詮釋經典的方法上,佛教自初期聖典即教導「四依止」:依 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開啟了 佛教經典在不同的人、事、時、地、物的條件因緣中,有了回應、

調整與適應不同地區、對象、文化的詮釋空間,郭朝順教授指出:

「佛教若要維持存在世間,必定在時間遷流與世事變化之間,時時 保持對其所處時代之問題,具有隨緣回應與自我調整的能力,才能 維持佛教之精神方向。」1

知見影響行為,對於過去傳統佛教在教義的詮釋上,充滿厭離 人間的思想,刻板、保守,令人望而生畏,無法生起尊敬、親近之 心,致使佛教與人生脫節,被社會邊緣化,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指 出:「佛教說法的語言與方式,如果不能順應民情,與時俱進,則 佛教不能普及於社會民間。」2因此,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的〈自 序〉中指出:佛教有必要再做一個結集,以正本清源,佛教的流傳 才會具備普及性和未來性。

1. 郭朝順:〈人間佛教的「人間性」與經典詮釋之間〉,《人間佛教的社會向度》,

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8 年 10 月,頁 258。

2. 星雲大師:〈發刊詞〉,《普門學報》第 1 期,高雄:普門學報社,2001 年 1 月,

1。

(2)

在〈星雲大師全集.自序〉3中,大師說:「我比較有表達意見 看法的,應該就是對《佛法真義》、《佛教管理學》的敘說,那是 我有感而發的言論……」4《全集》共分12 大類,《佛法真義》放 在第一類的「經義類」,可見此書的重要性。

大師對佛法真義的詮釋,在所有的作品中均有論及,《佛法真 義》共有3 本,共有 307 篇,分成四個單元:1、佛法義理:〈無常〉、

〈苦〉、〈空〉、〈無我〉等。2、佛學思想:〈行佛〉、〈五和〉、

〈不忘初心〉等。3、佛教常識:〈禮拜〉、〈過堂〉、〈供養〉、

〈往生〉等。4、佛門行事:〈課誦的改良〉、〈以清規代替戒律〉、

〈香會〉、〈佛光親屬會〉等。內容主要針對社會大眾最常接觸到 的有關佛教的問題闡述。

在教義的詮釋上,星雲大師如何透過自身的實踐與體證,經由 高度的理解與把握,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般若為佛教重新估定價值,

讓佛法深入人心,實踐於生活,發展於全球,本文試從六個面向來 探討《佛法真義》。 

一、建立正確的佛陀觀,佛陀是人不是神(自依止)

歷史上記載,釋迦牟尼二千五百多年前誕生在印度,出家前是 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名悉達多.喬達摩,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 人。佛陀涅槃後,經過時代遷流,人們思念佛陀,加上一些穿鑿附 會,到了今天,佛陀從人轉變成神通廣大、萬能的天神,佛教更變

3. 2016 年 5 月 16 日出版的《星雲大師全集》,365 本,12 大類,3 千餘萬字,

其中《佛法真義》(第16-18 冊),提供讀者更聚焦於認識佛教教義的精神理念。

4.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高雄:佛光出版社,

2017 年 5 月,頁 17。

(3)

成不只一神,還是一個神佛眾多 的信仰。星雲大師為此表示:

佛教給人譏為多神教,那麼 多的菩薩、那麼多的羅漢,

甚至都有經文根據,但是沒 有 歷 史 啊。 誰 是 他 們 的 父 母?他們生長在什麼地方?

像龍樹、無著、世親尊者,

這許多都是有歷史的。那許 多沒有歷史的,我們也不是 說否認他,實在說,他們都 是佛陀的千百億化身哦。你 為什麼不把信仰集中在佛陀 身上,還要創造出財神、城 隍、土地公、王爺、註生娘

娘、月下老人等等這許多神明?說上帝創造人,其實人也 創造了上帝。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宗教,佛陀是最偉大的,

他是人間的覺者,他是有歷史的,是真真實實的,他是人,

不是玄想出來的神明、神仙,佛教徒為什麼不還給佛陀一 個本來面目呢?可憐的佛陀,兩千多年來給很多不當的信 徒,披上了多少迷信的外衣、神鬼的面具,讓佛陀失去了 本來的樣子,不禁令人深為浩嘆。5

因為「給很多不當的信徒,披上了多少迷信的外衣、神鬼的面

5.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31。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降生印度,被 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父親淨飯王,

母親摩耶夫人。

(4)

具,讓佛陀失去了本來的樣子」,因此,還原佛教的教主是歷史上 真實存在的人物,佛陀是人不是神,是人間的覺者,每一個人都可 以以佛陀為榜樣,在人間的生活裡解行並重,自依止、法依止而成 就,這是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重要思想。如《增一阿含經》云: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

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 而得也。」6

大師在其許多著作中,一再強調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人不 是神」的歷史事實,《釋迦牟尼佛傳》、《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讓大眾認識佛陀是人不是神,其出生、成道、說法、涅槃都在人 間。在《佛法真義》中,有關論述佛陀相關的文章有〈皈依三寶〉、

〈兩足尊〉、〈佛陀也會生氣嗎?〉、〈佛陀十難〉、〈佛陀在哪 裡?〉、〈行佛〉、〈我是佛〉、〈佛佛道同,光光無礙〉等逾十 篇文章,可見大師對於還原佛陀是人的重視,以及佛的「內在精 神」,如〈兩足尊〉中說:

「佛是人成」,佛陀降誕人間修行悟道,佛陀所宣說的真 理,可以解救眾生的苦難,因此在人間所有兩隻腳的人類 當中,再沒有比佛更尊貴的了,所以我們禮拜佛陀的時候,

才說「皈依佛,兩足尊」。

因此,如果你能自知,自己與佛陀一樣具足兩隻腳,自覺 自己的尊貴、尊嚴,你也能修福修慧,把福慧修得具足,

你不也是可以成為兩足尊嗎?7

6. 《大正藏》第 2 冊,頁 694a。

7. 星雲大師:〈兩足尊〉,《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8-9。

(5)

六祖惠能的《壇經》裡面也曾經講「一切佛菩薩皆為表法」,

我們通過佛、通過菩薩,能夠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佛法的精神是什麼,

佛是人成,人能成佛,只要我們有「自知、自覺」,能實踐福慧雙 修,也能同佛陀一樣,成為一個真正尊貴的人間行者,在人間成佛。

而作為一個信仰者,都會盼望能看到他所信仰的教主,大師在〈佛 陀在哪裡?〉中說明了他尋找佛陀的心路歷程,並指出只要我們心 中有佛,時時心存慈悲喜捨,佛便與我們同在。

佛陀在哪裡?我十二歲出家之後,每日早晚禮拜,總希望 佛陀能現身給我看一下。……但我始終沒有看過佛陀,他 也沒有跟我講過話。直到最近二十年來,我不再去尋找佛 陀,也不問佛陀在哪裡了。為什麼?我感覺到佛陀就在我 的身邊,我走路,他跟著我走路;我吃飯,他跟著我一起 吃飯。佛陀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原來,當我心中有佛時,

佛陀就與我同在;而我自己更直下承擔:「我是佛!」

當心中存有「我是佛」,在待人處事上就會產生很大的提 示作用。例如:與人說話,想到是佛陀在說話,我就要講 慈悲的愛語;看到怯弱的眾生,想到是佛陀在面對他們,

我就要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給予信心、希望。8

星雲大師不只要還原佛陀是一個人,更透過自身的生命體證,

引導大眾回歸到「自心是佛,是心作佛」的承擔 ―「我是佛」。

因為承擔「我是佛」,如此一來,「與人說話,想到是佛陀在說話,

我就要講慈悲的愛語;看到怯弱的眾生,想到是佛陀在面對他們,

8. 星雲大師:〈佛陀在哪裡?〉,《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頁 192。

(6)

我就要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給予信心、希望」。在〈我對人間佛 教的體認〉中,大師認為:

人間佛教努力要達到「心無罣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

的境界,人間的道德、所有的善事、人格、慈悲等等善法,

我們認為通過這許多善法,可以達到自己一個更高的境界,

沒有煩惱,不懼生死,沒有憂悲苦惱,一切都隨著信仰和 自然發展。這一個更高的境界,永遠屬於自己,不需要神 明來賞賜,都是要靠自我完成。……至於過去講三大阿僧 祇劫、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等等,如能證悟般若緣起,就 會了解那都是方便說法,我的世界、我的自由解脫,佛力 可以加持,但一切會自我解決。9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大師倡導人人 要「自依止」、「法依止」,要有佛教靠我 的承擔和決心,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諸 佛菩薩:

一些信徒對佛教的奉獻,對我們的支持 與供養,應該由我來感謝,但是卻都推 給了阿彌陀佛,告訴信徒說:「你的發心,

阿彌陀佛會感謝。」為什麼要讓阿彌陀 佛來代替我們感謝他呢?我們又怎能推 諉呢?不是要由我們來感恩報德嗎?10

9. 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

19-20。

10.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27。

星雲大師一筆字〈自依 法依止〉

(7)

佛陀是人不是神之理念,可以歸納三點:一、佛是人成,人人 都有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二、因緣果報,自業自受,解脫要 靠自己,佛陀教導我們解脫的方式,但是我們的解脫要靠自己。三、

重視人間善法的實踐,從「人間的道德、所有善事、人格、慈悲等 等善法」開始做起。成佛之道的路上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回到

「自依止、法依止」,不要想依靠他力來滿足需求,解決我們的煩 惱,「各自的業力,要各自去解決,就是佛陀,他能自我解脫,教 導你解脫的方法,但他不能幫你」。11

二、對「佛說的」精神再確認(法依止)

過去一般人對佛教教義的印象大多是是消極、負面、逃避的,

例如,面對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便以無常來慨嘆人生許多事情難 以掌握;遇到困難,就產生逃避的心理,活著就一心想要往生西方 淨土。傳播佛法,不能給人恐懼和害怕,要重視給人歡喜、希望,

「天堂地獄,是供給我們在修學上勉勵自己昇華,不要墮落;但是 一些少數的無知人士,都用地獄來嚇唬人,用恐怖來度眾,為什麼 不能用天堂的美好來讓人家嚮往呢?」12

對於這些現象,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指出:

這是因為二千多年來,傳統的佛教給世間上的人,如:附 佛外道、假傳佛意者,披上了神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 迷信的言論,像看時辰、看風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 等,幾乎成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為主的佛教。所謂「法

11. 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

57。

12.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27。

(8)

久則生弊」,今日,世間多少人誤會佛教,不就是因為佛 教傳播太久,摻雜了許多背離佛陀本懷的內容。13

因為「摻雜了許多背離佛陀本懷的內容」,以致造成社會大眾 對佛教的誤解和扭曲。在〈佛法真義.序〉中,星雲大師以三鳥飛 空、三獸渡河,譬喻眾生對佛法的認識,由於深者見深,淺著見淺,

使得佛法的傳播偏離了普照世間的佛陀本懷,這都是因為「眾生因 信仰、根性的層次不同,對識見的深、淺必定有所分別,不要執著 自以為是」。14由於眾生識見的深淺認知不同,完整把握佛陀根本 教義的內容、原則和精神,就顯得格外重要。

佛教二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時空、地理、文化、語言、風俗的 不同,成立了各種佛教文獻與詮釋理論,三藏十二部經的文字般若,

在世界各地展開對話傳播佛教。而依據聖言量―佛說的,以「佛」

及佛說的「法」為主,來認識佛陀和了解佛陀所說的內容,是高僧 大德們說法論述的依據,星雲大師在〈釋迦牟尼佛傳.初版自序〉

中提到:「知道佛陀,才能認識佛教!佛教是什麼?從救世主佛陀 的言行中才可以大概的知道。」15因此,佛陀說法的方式、說法的 內容,都值得我們再來探究、反思。《長阿含.清淨經》指出︰

如來於彼過去事,若在目前,無不知見;於未來世,生於 道智。過去世事虛妄、不實、不足喜樂、無所利益,佛則 不記;或過去事有實、無可喜樂、無所利益,佛亦不記;

13. 星雲大師:〈序〉,《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 5 月,

7。

14. 同註 12,頁 26。

15. 星雲大師:〈自序〉,《釋迦牟尼佛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年 1 月,

7。

(9)

若過去事有實、可樂,而無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事有 實、可樂、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 亦復如是。16

佛陀不說虛妄、不實、不歡喜、無利益於人的語言;佛陀說法 的本懷具備「真實、歡喜、利益他人」三種條件,過去、現在、未 來都是為了示教利喜而說法,如《大智度論》云:「復次,如《釋 提桓因得道經》,佛告憍尸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 我法中。』」17

星雲大師的《佛法真義》以佛教根本教義苦、空、無常、無我 的思想,揭櫫佛陀說法是為了示教利喜,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證得

「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18的本懷。星雲大師認為:「佛教為 什麼說苦?是為了追求幸福快樂;苦是人間的現實,但非我們的目 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脫苦,尋求快樂。」19他在《佛法真義》中指出:

佛陀講的根本佛法―苦,是激勵我們要能吃苦,有刻苦 的精神,所以要用苦行來砥礪自己。因為苦能增上、能堅 強,就等於讀書人,也要十載寒窗才能金榜題名;因此,

苦,對我們人生是有意義的,也就是所謂「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16. 《大正藏》第 1 冊,頁 75bc。

17. 《大正藏》第 25 冊,頁 66b。

18. 程恭讓:〈佛陀教法思想之根本宗旨是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之辯證統一―

《雜阿含經》義理辯證之一〉,收入程恭讓、釋妙凡主編:《二○一六.人 間佛教高峰論壇.人間佛教的共識》,高雄:佛光文化,2017 年 10 月,頁 277。

19. 星雲大師:〈如何建設現代佛教〉,《佛教叢書 10.人間佛教》,高雄:佛 光出版社,1995 年 12 月,頁 419。

(10)

但是,現在的佛教徒見到人就喊:「苦啊,苦啊!不要活 了,趕快往生,趕快求來生吧!」失去了佛陀講苦,進而超 越苦、解脫苦的意義。這些不都是一種錯誤的示範嗎?20

苦樂是一體兩面,煩惱即菩提,苦是心志的鍛鍊,是一個人成 長、增上的基石,把苦當成資糧、養分,面對它,接受它,化解它,

必能更上層樓。而對於一般人最容易誤解的「空」,大師則以「空 有不二」、「真空生妙有」來闡述佛教緣起性空積極性、創造性的 中道的妙義:

像佛法裡一個「空」字,千百年來,讓社會上的人士認為 佛教「四大皆空」,就是空空如也,什麼都不要、什麼都 沒有了,這種斷滅見,我們傳教的法師,講這樣無知的道 理,能讓人家增加信仰嗎?

20.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27。

所謂「真空生妙有」,空不是沒有,而是有積極性、建設性和成就性的。

(11)

「空」是有建設性的,空了才會有。好比,沒有空的房間,

你睡在哪裡?沒有空的辦公桌,你怎麼可以做事?沒有空 地,你怎麼來建房子?你口袋不空,錢財放在哪裡?你腸 胃不空,又怎麼能活下去?「空」,太好了、太妙了,為 什麼要把「空」講得都沒有了呢?空,不但不是沒有,它 是有積極性、有建設性、有成就性的。21

如果只是負面的認識苦,便會產生逃避、厭世的念頭;如果 覺得人生到頭一場空,就會消極、悲觀,不求進步;只有改變錯誤,

探究佛法的真義,才能還給佛教的本來面目。星雲大師表示:「我 們辜負了佛法的真義,我們錯位了佛陀的苦心。所以,對於這些 佛法的真義,我們不能不重新的來加以探究、加以宣揚。佛教兩 千多年來,由於個人的私見、個人的繆誤、個人的迷信,通通都 借用『佛說』的名義,讓佛陀承擔了這許多的邪見、虛妄,實在違 背了佛陀的本懷。」22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觀念影響行為,八正 道首要即為「正見」,佛陀本懷的教義詮釋原則和方向,影響佛教 興亡至關重要,有鑑於此,大師在〈佛法真義.自序〉中指出,佛 教有必要再做一個結集,以正本清源,佛教的流傳才會具備普及性 和未來性:「本書收羅了逾三百個主題,這只是平時所遇偶感,其 實佛教的問題,豈止於這麼簡單。希望有志者,來為佛教重新做一 次結集,正本清源,讓佛陀真正的教化,普現在人間。」23 

如《雜阿含》云:「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

21.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28。

22. 同註 21,頁 26。

23. 同註 21,頁 35。

(12)

不異洲不異依。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 洲不異依。」24「佛說的」精神及要義,有四點:一、內容要依據 佛陀所說的聖言量。二、說法的詮釋要具備積極、向上,給人歡喜、

光明。三、給人接受,有佛法就有辦法,啟發人人自覺行佛。四、

生活即修行的不二法門。在佛法教義的詮釋上,彰顯佛陀示教利喜 的本懷,將佛法的美好、希望帶給人間,啟發人生,回到自我承擔,

服務奉獻,不要寄望他力來解決問題,建設一個「佛說的,人要的,

淨化的,善美的」人間淨土。

三、以原始佛教教義為根本,以大乘佛教思想為指標

《佛法真義》的內容,對於「佛說的」根本教義,如皈依三 寶、受持五戒、六度、慈悲、苦、空、無常、無我、中道、四聖諦、

十二因緣、六度、四無量心等主題作論述,這些都是原始佛教、大 乘佛教的重要思想教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星雲大師依著佛教根 本教義「苦、空、無常、無我」,融合大乘佛教來說明佛法的精神,

立基於傳統,又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又固本根源,重視傳統價值。

在〈四聖諦〉一文中,大師融合了四諦苦集滅道與悲智願行的四大 菩薩及四弘誓願的思想教義,他說:

佛教的四大菩薩可說是四聖諦「苦集」的解決者,也是「滅 道」的完成者。例如:觀音菩薩因慈悲,遊化諸方國土,

見到眾生受三毒、七難的苦,即尋聲救苦,就是實踐「眾 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

地藏菩薩以大願力,發心到地獄度眾生;其地獄的痛苦,

24. 與本經相對應的是南傳《相應部》的《自洲自依經》。

(13)

就是貪、瞋、痴、慢等聚集,而產生痛苦,地藏王菩薩發 願予以救助,讓地獄有了佛日的光輝,所以是「煩惱無盡 誓願斷」。

文殊菩薩因為有大智慧,具足種種不可思議功德,讓人從 迷取覺、從苦得樂,給予種種的方便、所學,所以是「法 門無量誓願學」。

普賢菩薩因為有大行力,鼓勵對人格的尊重,要讚美他人 的美德,有施捨眾生歡喜、慚愧自謙的實力,所以他能導 萬行而歸淨土,讓所有苦難的眾生都能得救,這就是「佛 道無上誓願成」。25

25. 星雲大師:〈四聖諦〉,《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90-91。

四大菩薩分別代表悲智願行四大德行,左起:大悲觀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智 文殊菩薩、大願地藏菩薩。(李唐/ 繪)

(14)

四 聖 諦 苦(果) 集(因) 滅(果) 道(因)

四大菩薩 慈悲 大願 實踐 智慧

觀世音菩薩 地藏菩薩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

誓願度

煩惱無盡 誓願斷

佛道無上 誓願成

法門無量 誓願學

正如《菩薩瓔珞本業經》云:「所謂四弘誓願,未度苦諦令 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 槃。」26星雲大師對「四聖諦」的詮釋,從苦集滅道到悲智願行,

從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到大乘佛教的理論思想,並融會四大菩薩的 信仰意義,展現了積極、匯通、圓融、超越的菩薩道思想。

眾生依照不同的根機、修學法門,證道的果位有所不同,一般 可分為菩薩道和解脫道,亦即俗稱的大乘、二乘之別,但事實上,

菩薩道也是解脫道,菩薩道重視自己的解脫,也重視他人的解脫,

對於「解脫道」的真義,星雲大師認為:

其實,認真說起來,並沒有什麼人束縛你,可以說,都是 自己束縛自己。自己束縛自己的是什麼呢?比方名枷利鎖,

名和利就像杻械枷鎖般束縛了我們,或者是貪、瞋、嫉妒、

忿恨;這就等於吊掛在梁上,需要人解救,才能脫離束縛,

才能獲得解脫。但是,現在並沒有人把你懸吊在梁上,也 沒有人給你杻械枷鎖,你還是要求解脫,可見得在精神上、

思想上、你的心靈上,有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把你束縛了。

例如榮華富貴,例如不公不義,例如委屈不平,例如自己 的畏懼、嫉妒,心中種種的無明煩惱都束縛了自己;但是,

26. 《大正藏》第 24 冊,頁 1013a。

(15)

這個要求助於人,別人也不能幫助你內心的解脫。所以,

怎麼樣解脫?還是要靠自己。

所謂解脫,只要自己把貪欲變成布施喜捨,你不是從貪欲 裡面解脫了嗎?你生氣忿怒,假如能轉為心平氣和,不起 瞋心、忿怒,你不是當下就解脫了嗎?假如你這時候內心 的無明、怨恨,自己可以用佛法智慧,把心上的這些塵埃 拂拭,你不就解脫了嗎?27

大師首先釐清束縛、掛礙的來源「都是自己束縛自己」,是什 麼東西束縛住我們的心呢?「名、利、貪、瞋、嫉妒、忿恨」如枷 鎖般的綑綁住我們,使得我們痛苦、難受,但究竟原因,沒有人綁 住我們,尋找解脫必須靠自己在「精神上、思想上、你的心靈上」

下功夫,「把貪欲變成布施喜捨,你不是從貪欲裡面解脫了嗎?你 生氣忿怒,假如能轉為心平氣和,不起瞋心、忿怒,你不是當下就 解脫了嗎?」只有依靠佛法智慧,才能轉化我們的煩惱塵埃。

星雲大師認為佛法的本質及意義,「就是以佛法來美化人間,

也就是把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開示,落實在生活裡,透過對佛法的 理解與實踐,增加人間的幸福、快樂及美滿。舉凡佛說的三皈五戒、

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緣起中道、無常苦空、五停心觀、三十七道 品等,皆有助於提升人性之淨化及善美的本質,就是我們人生所需 要的教理,也是人間佛教所要弘揚的佛法」。28因此,不管佛教在 哪個階段的傳播,都在「提升人性之淨化及善美的本質」,只要做 到這些,就能增進「人間的幸福、快樂及美滿」。

27. 星雲大師:〈解脫道〉,《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117-118。

2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下)〉,《普門學報》第 39 期,高雄:普 門學報社,2007 年 5 月,頁 15。

(16)

小結星雲大師融通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教義共有三點:一、圓 融五乘佛法,重視知行合一。二、展現佛性的能量與動力,不受約 定俗成的觀念左右。三、有別於過去消極的解釋法義,以積極、樂 觀的語言文字,詮釋佛法大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如大師所言:「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不要沉湎於過去 傳統的、消極的、偏差的、曲解的佛教,今天我們倡導人間佛教,

就是要把佛教還給它原來真實的面目:一個積極(走向人間)的佛 教、超越(自我提升)的佛教、自我圓滿(解脫)的佛教。」29

四、自覺於緣起之間,善巧方便詮釋經典

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在讓人歎為觀止的同時,如何讓經典走入 每一個人的生命,具備指導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幸福、生命可以更圓 滿、生死可以更自在的首要條件是,要能給人懂、給人接受,如

《毗尼母經》卷4 云:「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樸不失其義,

令人受解為要。」30然而大部分的經論,一來礙於文言文不易讀懂;

二來名相解釋名相,難以理解;三來消極的解說,讓人不喜親近。

如何自覺性的在「變與不變」中,依著緣起脈絡,善巧方便的詮釋 佛法,讓「經典重生」,是為大哉問!

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則中,大師認為,佛 教的弘揚,必須隨順世間「此有」的事實,「故」要重視應有的應 變及調整,佛教才能給人接受,立足社會,成就好的「彼有」,回 歸人間,大師說:

2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頁 138。

30. 《大正藏》第 24 冊,頁 822a。

(17)

我們弘揚人間佛教,應該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開示的真理,

如緣起、中道、因果、業報,乃至無常、苦空等人間所需 要的義理。尤其要能把握佛陀化世的精神與特質,如人間 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時代性等。甚至 我常說,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 的」,我們要確實把握這些原則與方向去推動、發展,而 不是只在一些旁枝末節的生活儀軌上計較,徒然造成佛教 徒之間的互相批評、指責,甚至彼此排斥、毀謗,這都是 在分裂佛教。31

此文中,大師提出三個要點「著重在宣說佛陀證悟開示的真 理」,並且重視佛陀化世善巧方便的精神與特質,如「人間性、生 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時代性等」,對於「一些旁枝末 節的生活儀軌」不要計較,因為這會使得佛教互相批評、指責、毀 謗,分裂佛教,只要能注意以上這些條件,佛教就能以老幹新枝的 樣貌,展現其欣欣向榮的全面開展。《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記載,

佛陀對弟子們講道:「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 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32

大乘佛教依據佛陀的精神,發展出「隨方毗尼」,依照佛教傳 播地域的不同,以及當地風俗民情之需要,對戒律有所斟酌取捨。

佛教東傳以後,中國祖師大德以清規代替了戒律,大師認為,這是 佛教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他在〈以清規代替戒律〉中說:

其實,佛教應該重視根本大戒的行持,對於小小戒,如佛

31. 星雲大師:〈總說〉,《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頁 75-76。

32. 《大正藏》第 22 冊,頁 153a。

(18)

陀 所 說, 要 隨 時 代 精 神、 社 會風俗,進而「隨開隨遮」;

可是後代一些守舊人士,卻以

「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 制戒,不可增加」為理由,阻 礙了佛教的創新發展,分裂了 佛教的團結力量。

以祖師立清規為鏡,我在開山 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據六和 敬、戒律、叢林清規,為佛光 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 種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訂定:

「序列有等級、獎懲有制度、

職務有調動」,以及「集體創

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務運作的準則。

戒律是給人自由的,希望佛教界的大家能擴大心胸,從積 極面來認識佛法戒律,才不會辜負佛陀制戒的圓融與隨機 方便的慈悲本懷。現代的僧團,也應以健全的清規、制度,

讓佛教的正法永續光大、發展。33

戒律是給人身心自由的,大師認為,隨著時代不同的因緣條件,

在重視大戒的根本上,戒律要保持其「隨開隨遮」的彈性,不同時 空,要以佛制的原則和隨機的方便,建立清規、制度,讓現代的僧

33. 星雲大師:〈以清規代替戒律〉,《星雲大師全集 18.佛法真義 3》,頁 208。

2006年6月出版的《佛光山徒眾手冊》

(後更名「佛光山清規」),內容分 為四大單元:宗門清規、宗史、宗風、

開山大師語錄等。

(19)

團維持清淨和樂(安內)的同時,又達到弘傳正法(攘外)的目的。

在信仰的層面上,大師以「觀世音菩薩」為例:

身處人世間,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做一個觀世音菩薩?比方 說:要慈眼視眾生,當你看到不喜、不悅的人或事,不要 怒目對待,要以慈眼去面對。再者,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 通,「聞」是對世間聲音的接收,接收後要善聽,不論是 惡聲、大聲、怪聲、吵聲、罵聲,都要像觀世音菩薩,化 一切音聲為梵音、清淨音,更要將別人對我們的惡言、惡 語,聽成是善意的讚美、激勵。會講話的人,都是講一些 讓人聽了歡喜的話,所以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多說柔軟語、

慈悲語、歡喜語,具有佛法的言語。34

我們習慣一味的向佛菩薩祈求,大師則從觀音菩薩的慈悲特 質,引導我們對自身要有所期許和提升,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

將世間的一切音聲化為「梵音、清淨音」,給人歡喜,多說「柔軟 語、慈悲語、歡喜語」,所謂「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 音」,將信仰的意義回歸到自身智慧和慈悲的開發。

而在教義上,「無我」一詞,向來令人難以理解或錯解,從人 無我到法無我,從我執到我所執,從人空到法空,明明有一個我,

為什麼又說無我?一般人常誤以為「無我」,是說現在這個「我」

是沒有的、空無的;事實上,佛教的「無我觀」的「我」是變化的,

在我們一生的歲月裡,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了解其中因緣變化,

就能無限擴大,去除自私自利。大師說:

34. 星雲大師:〈觀音〉,《星雲大師全集 18.佛法真義 3》,頁 118。

(20)

「無我」也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能苦能樂、能多能 少、能大能小、能早能晚,無所不能、無所不是的我,這 就叫做「無我」。……因為「無我」,所以「我」不是受 神明所控制,不是上帝創造,我可以自我改變、自我修正,

自己可以做自己的醫師,做自己的雕刻師,做自己的畫家;

要想把自己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可以自己做主。

也正因為人生不一定隨著「我」而改變,而是可以透過現 在的「我」改變未來的「我」,所以「無我」的真義蘊含 無限價值,因為懂得「無我」,才能去除自私自利;也因 為明白「無我」的意義,當我們面對人生各種困難,也才 能生起超越的心態。35

大師從緣起性空詮釋「無我」的無限可能,因為無我,生命不 會定型,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創造,「可以是醫師、雕刻師、

畫家……可以自己做主」,「無我」因此蘊涵「無限」的價值;而 因為懂得無我,才能去除自私自利,面對困難才能生起超越的心 態。

大師以「自依止,法依止」為軸心,展開人與經典之間的互相 激盪,將深奧的佛理,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文字,給人接受,給人領 悟,啟發了生命,豐富了生活,和諧了社會。就像郭朝順教授認為 的:「生命與經典之間的交映,既為了擴大自身的生命經驗的內容 與深度,同時也為了使經典的內涵,透過理解與詮釋活動,得以令 經典呈現活生生的意義與價值,促成意義與理解的流動。一旦經典 不再有人閱讀與理解,經典便只是無生命的材料,故經典是藉由閱

35. 星雲大師:〈無我〉,《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80-81。

(21)

讀與理解活動而重新再生。」36

星雲大師詮釋佛法,自覺性的在緣起之間,善巧方便的詮釋經 典,隨著人、事、時、地、物的變化,恰好充分的展現了「依義不 依語,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的精神,可 以說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讓經典的意義和智慧得以重新普照人 間,而不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如程恭讓教授所言:「人間佛 教是佛教歷史與現實中的重要現象,人類未來佛教的重要現象,創 造性地詮釋了深刻而新鮮的佛教的理念、思想、學術、文化,以無 比震撼的力量讓古老的佛教精神復活,讓佛教在現代社會煥發出幾 乎使人意想不到的嶄新的智慧光芒。」37  

五、與時俱進,勇於面對社會議題

佛教自傳來中國,便與儒、道交融,成為屬於自己特色的中國 佛教,雖有隋唐時代的宗派成立,但到了禪淨共主的宋元明清,大 部分民眾對教義的認知,常常只憑隻字片語人云亦云,再加上佛教 染上神鬼的色彩,信仰者以功利之心念佛、拜佛、誦經,希望可以 求得現世安樂,來世富足,錯解佛教因果,使得佛教形象淪為落後、

迷信的信仰。

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序〉指出:「對於佛教一些錯誤的說 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 是什麼。好比,不當的放生,反而成了殺生的愚行;例如求長壽的

36. 郭朝順:〈人間佛教的「人間性」與經典詮釋之間〉,《人間佛教的社會向度》,

高雄:佛光文化、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8 年 10 月,頁 258。

37. 程恭讓、釋妙凡主編:〈在新的歷史高度再思考、再出發〉,《二○一七.人 間佛教高峰論壇.人間佛教的體認》,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 8 月,頁 9。

(22)

人要放生,就讓人來捕魚、捉鳥,捉放之間不知死了多少,這樣怎 麼會長壽呢?對因果沒有正確的了解,吃素只為了要身體健康,拜 佛是為了要發財,這都是違背了因果。發財有發財的因果,健康有 健康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種瓜怎麼要求得豆,種豆怎麼要 求長瓜呢?」38在《佛法真義》中,對於這些民間一般習俗、信仰,

似是而非的觀念,大師也著墨許多,例如〈放生與放死〉:

我們常見一些佛教徒喜歡在法會中「放生」,藉此功德祈 福消災,但往往因為「放生」不當反而造成「放死」。……

現在很多人募款放生,卻從中謀利,那是招搖撞騙,不是 真的放生。許多人更是不了解生態環保與物種平衡,到處 放生反而是破壞大自然生態平衡,遭來各界對佛教強烈的 批評。我們與其要放生,不如更積極的護生。比如:不鞭 笞牛馬、不彈射鳥雀、不垂釣魚蝦等……

總之,放生要隨緣行之,不要刻意放生。比放生更重要的,

是要能護生;而護生最大的意義是「放人」一條生路。這 個世界到處充斥著人與人鬥爭、人與人彼此較量,因此真 正的放生是:當一個人失意時,給予他正面的鼓勵、開導,

給人方便、給人救濟、給人善因好緣、助成別人的好事等 等。

由於許多人想求功德,做了許多不當的放生,如此反而是放死,

除了讓不法的商人從中謀利,也破壞了大自然生態的平衡。那要如 何放生?應該隨緣行之,不要刻意;而比放生更重要的則是平常生

38.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29-30。

(23)

活中的護生,「不鞭笞牛馬、不彈射鳥雀、不垂釣魚蝦」,而在最 大意義上則是「放人」一條生路,在人們失意困難時,給人善因好 緣,助人度過難關,這才是真正的放生。

另外,平常過年到寺院消災祈福,一般信眾最熱衷搶頭香與撞 頭鐘、頭鼓,大師對此也有看法:

燒香是一種恭敬,你有你的頭香、頭鐘,我也有我的頭香、

頭鐘,與別人沒有關係。你在正月初一燒頭香,我到三月 十五才有時間燒香,那也是我的頭香。頭香並不特定在哪 一天、哪個時間燒,比如,世界各地的時間都不同,如在 台灣是清晨,在洛杉磯則是傍晚,那麼全世界有一、兩百 個國家,寺廟這麼多,信徒這麼多,哪一個人燒的香才是 頭香?哪一個人撞的鐘才是頭鐘?哪一個人擊的鼓才是頭 鼓呢?……

每一個人在新年伊始到寺廟上的第一炷香就是頭香。(陳樂賢/ 攝)

(24)

佛法是給人方便的。所以,過年到了,大家燒一炷香,那 個年香就是頭香。我們的心不要給時空、地理錯亂了,燒 頭香是沒有時間標準的。所以說,燒香、敬佛,不可以用 世俗之心與聖者接觸;只要你心意真誠,任何地方、任何 時刻,即使是在家中的佛堂,獻上心香一瓣,也可稱為「燒 頭香」,就是到寺院裡敲鐘、擊鼓亦是如此。

我認為宗教不可以走向商業化,不能買賣,宗教是純粹的 信仰,宗教是神聖的。每一個人只要在一年當中到寺廟插 的第一炷香就是頭香,敲的第一鎚鐘就是頭鐘,擊的第一 陣鼓就是頭鼓,如此才符合佛法平等的意義。39

大師首先說明頭香的定義:「燒香是一種恭敬,你有你的頭香、

頭鐘,我也有我的頭香、頭鐘,與別人沒有關係。」全世界的時間 都不同,「過年到了,大家燒一炷香,那個年香就是頭香。我們的 心不要給時空、地理錯亂了,燒頭香是沒有時間標準的」,讓宗教 回歸到純粹的信仰,不要商業化,只要心意真誠,每一支香都是頭 香,如此「才符合佛法平等的意義」。

大師在〈佛法真義.序〉中也指出,只一味的祈求,不重視行 為的落實,又如何符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法則呢?「不 如法的撞頭鐘、燒頭香,假借這許多迷信來招謠撞騙,殊不知,鐘 聲是警醒之用,不是要錢的;燒香是敬佛之意,不是買賣的。求籤、

問卜、斷人的吉凶,不重視行佛,只重視祈求,這怎麼符合因果 呢?」40由於人性的急功好利,貪生怕死的心態,讓有心人假佛教

39. 星雲大師:〈頭香與頭鐘、頭鼓〉,《星雲大師全集 18.佛法真義 3》,頁 47。

40.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 16.佛法真義 1》,頁 30。

(25)

之名,趁隙而入。

星雲大師面對社會議題的態度,有三個重點:一、凡事要符合 因果,要考慮前後關係,整體因緣。二、佛教要回歸人間,就要打 開佛教通往社會的道路,要勇於面對社會上各種似是而非的議題,

以佛法的思想回應,引領提升社會大眾的思想。三、所有外在的行 為,要回歸到人與自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在

《佛法真義》中,對於嚴重影響我們行為的一些觀點,如鬼、神明、

器官捐贈、八敬法、耶輸免難消災障等,本書均有論述,大師藉此 讓社會大眾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引導人心向上、向善,開啟佛教 給社會大眾認同、接受的因緣,也發揮佛教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同 樣的,佛教如果回避人類生存的現實需求,便無法走入人心,走入 社會。

六、跨越性別、僧信、宗教,建立同體共生的平等觀

佛陀證悟緣起法,說明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因緣互相成就,

彼此相關,並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平等思想,如《華 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 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41心、佛、

眾生等無差別,平等,是佛教的立場,也是人類普世的價值,共尊、

共榮才能創造世界和平。  

星雲大師在〈男女平等〉一文中,就提到人我之間「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彼此相依,共生共存的。能明白此中道理,才能從差別、

矛盾中取得平等。例如,人類有智愚、有胖瘦、有貧富、有貴賤的 差別,但是仔細研究,在人格本性上,人人具有的佛性,都是平等

41. 《大正藏》第 10 冊,頁 272 下。

(26)

圓滿的」。42

佛教平等的議題,包含生佛平等、男女平等、僧信平等、宗教 平等……,平等才有和平,平等的落實也關乎佛教未來的發展,程 恭讓教授認為:「性別問題、僧信問題,是現代人間佛教著力思考 並合理化的兩大重要問題,也是迄今為止的佛教僧團遠未在理論上 徹底釐清的敏感話題。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兩個問題上能 否運用理性,能否合理化,將決定佛教慧命的未來。」43事實上,

平等不僅是佛教的主張,也是普世追求的價值。

平等,已經成為佛光山的生活文化,僧眾日常的五堂功課,如 上殿、過堂、開會等,都是男女兩序大眾並列,男眾在東單,女眾 在西單;出家僧眾可以弘法護法,在家信眾也可以護法弘法。佛光 山和佛光會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僧信、男女平等的落實,不僅 增加佛教的信仰人口,也擴大了佛教弘法的隊伍。

而在宗教和平上,大師更是極力倡導尊重與包容,每年十二月 二十五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辦的「神明聯誼會」,旨在促進宗教之 間的交流與互相學習,各宗教進而將所見所聞,發揮於各個地區。

星雲大師在〈天地人〉中,提出對於宗教平等的看法:

天、地、人是自然的一切,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 道,各有所道,應該彼此各有因緣,各有依靠。過去中國 人說「靠天吃飯」,其實我們不只靠天,也靠大地供應萬 物,天地之外,生活各方面須仰仗各行各業的幫助。比如,

42. 星雲大師:〈男女平等〉,《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頁 37。

43. 程恭讓:〈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1 期,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16 年 1 月 16 日,頁 61。

(27)

要靠工人織布,才有衣服可穿;要靠農夫種植耕作,才有 食物可吃。日常所需,我們都要依靠他人的辛勞,才能存 活下來。由於天、地、人相互的因緣,人類才能永續存在 世間。……

要把天、地、人融入到我們的心裡。如,有天的心包太虛、

對人的寬容,有地承載萬物的敦厚,有仁慈、愛人的和諧。

天地人這一切都是我們心裡的世界,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如此擴大自我渺小的生命,自然能頂天立地,繼往開來;

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對人、對事也會保有仁慈之心。天、

地、人的精神是我們的老師,值得我們效法、學習。44

我人生命的存在是靠「天、地、人相互的因緣」,大師除了 要我們感念眾緣成就之外,也指出「要把天、地、人融入到我們 的心裡。如,有天的心包太虛、對人的寬容,有地承載萬物的敦 厚,有仁慈、愛人的和諧」。大師論議天地或宗教等各種議題,

均以吾心作為中心展開,也以吾心作為歸宿回向,世間萬象雖有 各種不同的差異,卻都是生命共體,在平等共識下,大師倡導尊 重與包容,「心佛眾生,等我差別」,不用比誰大誰小,男女平 等、僧信平等、宗教平等。在〈宗教三寶―各有各的爸爸〉中,

大師也表示:

我主張「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在「同」的裡面,宗教 的目標一致,都是勸人向善;但是「同」中也有「不同」,

各個宗教各有教義,彼此說法也有不同。如同你要到台北,

44. 星雲大師著,〈天地人〉,《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義 2》,頁 170-173。

(28)

可以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不論坐飛機、高鐵、火車、汽 車,都能抵達,但功能性不同,宗教也是一樣。

現在的人很習慣將一切分作「二分法」;好的壞的,真的假 的,善的惡的,喜歡不喜歡……,但這樣的分法,容易導 致分裂,不能和諧。像過去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講究「判 教」,但我對各種宗教的看法,覺得不應該去分誰大、誰 小、誰高、誰低,彼此各有所專。就像兒童文學、青年文 學、婦女文學,不必去分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各有特 色。最好就是建立「能分能合」的宗教觀,才合乎中道。45

45. 星雲大師著,〈宗教三寶―各有各的爸爸〉,《星雲大師全集 17.佛法真 2》,頁 166。

宗教聯誼會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盛大展開,各宗教代表同聲肯定此盛會和諧包容,

有助於促進世界和平。(徐世經/ 攝)

(29)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對信仰的需求也不同,星雲大師 認為,每個宗教的「功能性不同」,只要能夠勸人向善,安撫人心,

就不要去分誰大、誰小、誰高、誰低,這樣會導致磨擦紛爭,不能 和諧,就像「兒童文學、青年文學、婦女文學,不必去分哪一個好、

哪一個不好,各有特色。最好就是建立『能分能合』的宗教觀,才 合乎中道」。大家各信各的,不要分別、不要對立,彼此尊重與包 容,互相學習,在社會每個角落淨化人心,就像燈光一樣,這個也 亮,那個也亮,彼此光光無礙,何其美好,正所謂「各美其美,美 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小結大師對平等的看法,有二點:一、在平等的前提之下,尊 重各別差異,「同中存異,異中不必求同」。二、世間萬象,千變 萬變,始終一心,有容乃大。平等有多重要?世界上凡是偉大的人 事物,都懂得「平等」,例如太陽普照萬物,大地普載一切,流水 普潤眾生,空氣普供的大眾呼吸,所以每個人都要讓自己「偉大」

起來,也就是要有「平等心」。46在《佛法真義》中,關於平等的 文章,如〈男女平等〉、〈平等的重要〉、〈白衣上座是末法時代 嗎?〉,都是相關這方面的議題。

結語

《佛法真義》是星雲大師透過文字般若展現「佛說的,人要的,

淨化的,善美的」詮釋學說,以眾生平等為基石,以緣起性空為經 緯,以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為導航,以善巧方便為方法,以淨化人 心為歸趣。四川大學的陳兵教授認為,星雲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

46. 星雲大師於印度安德省「佛教論壇」的發言,2006 年 10 月 15 日。

(30)

改善明清佛教非人間化的傾向:「將對人間的厭離轉為對人間的關 注、改良、淨化、建設、莊嚴。對於人們的需求,應予隨順,令其 獲得佛經所說的『現法安現法樂』。」47創造歡喜快樂,如此的信 仰才有價值。

佛教的義理浩瀚艱深,跟隨星雲大師逾一甲子的慈惠法師提到,

大師常說,他一生中最辛苦的就是要「給人懂」:「這個『懂』字,

以佛法來講,『懂』,就是契理、契機。」48李中和教授則認為:「星 雲大師因對人性的了解,講的都是心裡的話,他替眾生鋪了一條與 佛溝通的橋樑。」49

307 篇的《佛法真義》,在此論文中無法一一論述,僅提出六 點特質來論述星雲大師詮釋佛法的精神;透過《佛法真義》,讓我 們對佛法有著正面意義的認識,讓佛教在我們的生活、生命中發揮 淨化人心、和諧社會的作用,正如南京大學賴永海教授所言,星雲 大師的演講和解答問題「無處不充滿著人生的哲理和佛法的智慧,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去挖掘 和總結,讓更多的人了解,讓更多的人來分享」。50

47. 陳兵:〈正法重輝的曙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2001 年佛學研 究論文集―人間佛教》,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年 10 月,

76。

48. 慈惠法師:〈告訴你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總結講話〉,程 恭讓、釋妙凡主編:《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宗要》,高雄:佛光文化,

2015 年,頁 11-12。

49. 星雲大師:〈感動的修行〉,《星雲日記 25》,1997 年 8 月,頁 141。

50. 賴永海:〈星雲大師與現當代人間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高雄:佛光文化,2013 年 8 月,頁 6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相關夢境的闡釋,除了《釋迦牟尼佛傳》第二夢和《阿難七

This essay primarily discusses Xufa’s opening commentary in the Annotated Commentary on Mahāsthāmaprāpta’s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rough Mindfulness of the Buddha, which states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當 面 取 證、追蹤觀察、寫出報 導。 9 透過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步 驟,他在 1966 年出版了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如來使:經上說,誦持《法華經》、說《法華經》者,即使只是說一個偈頌,「當知 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註 19] ,「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