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瞭解埔鹽鄉農業發展與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瞭解埔鹽鄉農業發展與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台灣農業發展在戰後曾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心所在,然而,在台灣創下「經 濟奇蹟」,政治、文化、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的同時,整個農業生產 結構因工商業的蓬勃發展而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在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所得 逐年下降、農業人口外流與人口老化,以及民國 91 年台灣正式加入 WTO 的影 響下,使台灣農業發展面臨一重大挑戰。

彰化縣全境地形以平原為主,從 17 世紀以來,漢人不斷進入彰化平原從事 農業開墾活動,而後因八堡圳與十五庄圳的開鑿,更加速農業活動的開展,彰化 平原也因此成為台灣重要的糧倉。

埔鹽鄉自開發以來,經濟活動一直以農業為主,如圖 1-1 所示,從民國 40

∼90 年約 50 年間,農業人口比例雖有逐年降低的現象,但在民國 90 年,農業 人口比例仍高達 72.1%,農業活動一直是埔鹽鄉居民最主要的生產活動。在台灣 經歷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過程中,埔鹽鄉居民卻依然以農業為生,在生產活動不變 的前提下,農業生產內容及農業經營型態是否產生轉變,其轉變內容為何,是筆 者所好奇的。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總人口(人) 農業人口(人) 比例(%)

圖 1-1 歷年埔鹽鄉農業人口數與百分比例 註:1.資料來源:彰化縣統計要覽

2.民國 70、90 年無數據資料,因此分別以 72、91 年資料代替

(2)

二、研究目的

由於戰後台灣農業發展深受總體經濟結構轉變的影響,為此本文選擇一個農 業人口比例極高的彰化縣埔鹽鄉為對象,進行小區域的研究,藉此想釐清幾個問 題:戰後隨著台灣總體環境的改變,農業發展有何特色?農民又如何去適應大環 境改變?其落實於地表上,土地利用與經營方式有何不同?而這背後的影響因素 又是什麼?以及施於農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變化?

經由上述內容,具體而言,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

1. 瞭解埔鹽鄉農業發展與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

2. 探究埔鹽鄉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及其影響機制。

3. 探究轉變過程中,農民的社會網絡關係。

(3)

第二節 文獻探討

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有關農業發展的問題及轉變論述頗多,根據研究主 題的不同,大致分成以下幾類:

一、 有關農業政策研究者

作者 研究內容

樊家忠1

(1995)

從實際制度的探討與統計資料的實證研究,探討土地改革對農業生 產效率的影響,其比較日治時代與土地改革後的租佃制度,認為土 地改革所實施的許多管制措施,對於生產效率的負影響主要表現在 打擊地主的投資意願,正影響則是刺激佃農的投資意願。

梁天可2

(1995)

以肥料換穀制度說明其對農工部門產出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肥 料換穀制度是對農部門課徵一筆龐大的隱稅,促使農部門付出產出 減少,成長率下降的代價,但對「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效果有限,

故其意義乃在於融通政府用糧支出的手段。

劉兆隆3

(1996)

以時間為橫軸,各項農業政策為縱軸,探討民國 38 到 79 年在台灣 經濟發展過程中,台灣農業部門的角色與衰落原因,並論證各項政 策的政治經濟效果,以及國家機關、小農階級與農會三者之間的連 結關係。

郭小喬4

(1999)

分析民國 38 年至 85 年以來,政府所施行的農業政策與農業所得變 化的關係,以瞭解農業政策對農家所得直接與間接的影響情況與程 度,研究發現影響農家所得的政策已由價格政策擴及農民福利政 策,使農家所得維持平穩的成長。

以上論著多強調各項重農業政策制定後,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其影響層面包 含農業生產效率、農家所得、農地利用及農業部門在經濟結構轉變下所扮演的角 色。從光復初期到現今,農業一直扮演不同的時代角色,其影響因素不僅是總體 經濟環境的改變,農業政策更是分析光復初期台灣農業發展的主軸,故要討論台 灣農業發展歷程,實有必要將農業政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釐清。

1 樊家忠(1995),《戰後土地改革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

2 梁天可(1995)「肥料換穀」與台灣農工部門的產出成長》,國立台灣大學濟學研究所碩士。

3 劉兆隆(1996),《台灣奇蹟下的農業部門》,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郭小喬(1999),《台灣農業政策與農家變化所得》,國立中興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

(4)

二、 有關工業化與都市化對農業發展影響研究者

作者 研究內容

鄧景衡5

(1983)

以地理觀點、區域概念來探討工業化在農業衰退過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說明台灣工業化與都市化過程中農地利用的發展,及其對北部 農地利用區域結構的影響,藉此釐清開發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農 地利用之特色、類型及結構之變遷。

趙汝雄6

(1990)

說明位於都市近郊的豐原山坡地土地利用的變遷歷程,並以台灣經 濟發展、區位、人口和政策做為原因與解釋,進而對該區土地利用 予以評價,與預測未來發展方向。

郭大玄7

(1991)

由時間歷程追溯日治到光復後,台灣經濟的發展與變遷,並透過位 於都會區邊緣的農鄉---桃園縣龍潭鄉---為個案研究對象,探究台灣 農村小農營生環境與社會活動的變貌及其運作機制,作者認為現階 段都會邊緣的農村,基本上是藉由與工業部門有效連鎖,所產生的 多樣化經營而能得以繼續生存。

楊奇昌8

(1999)

探討高雄縣在光復後,受到高度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影響下,農業發 展所產生的變化,其研究結果顯示,工業化與都市化影響下,促成 農工部門轉移,農業經營型態、勞動人口組成、作物組合都產生明 顯的改變。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在台灣經濟結構轉變之下,農業發展勢必受到工業化與 都市化的影響,農村的人口結構、農場經營、土地利用、生產組織出現顯著的變 化,整個傳統農村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組,而這正是當前農業發展所面臨最大 的難題。

5 鄧景衡(1982),《台灣北部農業土地利用區域結構之變遷》,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6 趙汝雄(1989),《豐原山坡地土地利用的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郭大玄(1991) 《工業化下台灣農村的變遷---桃園縣龍潭鄉個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 學研究所博論。

8 楊奇昌(1999),《光復後高雄地區工業化與都市化對農業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 學研究所碩論。

(5)

三、 有關農業土地利用研究者

由於關於農用土地利用的論著成果非常豐碩,故將其細分成兩類:

主題 作者 研究內容

何玉雲9

(1996)

以人地、空間和區域傳統探究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 經營,藉由重建土地利用的空間架構,說明沖積扇與邊際 區的土地利用之空間特性是自然環境和人為政策長期作用 的產物。

有關農 業土地 利用的 空間差 異與經 營特性

吳秋瑾10

(1998)

以農業活動比例高而小區域環境差異明顯的竹崎鄉為研究 對象,討論農民因應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環境或人文條件 的差異,分別呈現出其農業經營的區域特色。

陳淑娟11

(1997)

將農業生態系統視為一動態系統,藉由不同時間下,各因 子間的交互作用方式的差異,來探究嘉南平原農地利用型 態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黃瓊慧12

(2001)

從比較利益的角度切入農家經營,由平原上各地區農家選 擇種植作物的差異著手,探究造成戰後屏東平原各地區種 植作物的差異與影響轉變的主要機制,研究發現,沿海與 內陸鄉鎮皆在政策與市場的影響之下,受到自然環境與農 家勞動力影響,而產生種植蓮霧與檳榔的不同經營型態。

張珀菁13

(2001)

以台南平原上位居沿山至沿海東西向軸線的三鄉鎮為研究 區,藉由外部環境、農地環境與農民個別條件等影響機制 來瞭解台南平原主要農業經營類型發展的時空脈絡、特色。

有關農 業土地 利用的 變遷及 其影響 機制

施崇武14

(2005)

將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之農業發展進程,分為傳統稻 作、工業化時期稻作及現代新式農業三個類型,再以農業 糧食鏈的概念探究不同農業類型的經營特色,以及經營過 程中所產生的社會空間,發現農業土地利用由同質性轉為 異質性,經營型態由垂直包工轉為專業分工,而其社會空 間與經營聯繫關係則持續的分散與擴大。

9 何玉雲(1996),《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經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吳秋瑾(1997),《嘉義縣竹崎鄉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淑娟(1996),《嘉義平原的農地利用》,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黃瓊慧(2000),《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 年代---以蓮霧檳榔為例》,台灣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張珀菁(2000)《台南平原農業經營之區域類型---以官田、麻豆、將軍為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施崇武(2005)《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經營特色》,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6)

地理學者跟其他學科之間的主要差別不在於研究客體的有異,而在於研究及 回答問題時所持的觀點有別。地理學中所謂的人地、區域及空間等三大傳統代表 了地理學家研究及回答問題時所持的觀點(施添福,1980:204)。而以上論著皆 為地理學界針對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藉由相異之地理區,以不同角度切入,著 重於區域內農業土地利用之空間差異與經營特性,探討其背後的影響因素,並由 不同時期的發展來研究人與地的互動關係。而關於這些前輩研究的切入角度與研 究內容給予筆者許多的引導與助益。

四、 有關彰化農業發展或埔鹽鄉研究者

針對彰化農業研究者,除有關於農業政策、農業經營與產銷之外,還有關於 彰化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八堡圳的研究,簡單說明如下:

主題 作者 研究內容

農業 政策

陳育貞15

(1987)

以彰化縣為個案研究對象,探討國家是如何以政策為中 介,經由經濟與社會之過程,賦予空間功能與意義,強調 農業政策的推行對區域地景變遷的影響,各地區透過生產 與消費方式,反應地區功能之變遷,呈現出東北角地區的 非農化及非正式化以及西南角地區的農業商品化與貧窮 化。

趙珮儀16

(2001)

說明八卦地區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農業墾殖活動的開展,

並探討伴隨時代、經濟結構之變遷,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 及其影響機制。

陳秀芬17

(1985)

應用擴散理論,以文獻資料整理與田野調查重建彰化平原 鮮食葡萄栽培的擴散過程,並藉由區別分析及逐步迴歸分 析,探討個人差異和地區差異對擴散過程的影響。

農業 經營 與產

蔡燦傑18

(2002)

探討彰化縣與薩爾瓦多 Las Pilas 蔬菜生產專業區的蔬菜產 銷班之基本資料、班組織運作、產銷模式及其成功條件,

進而提出改進策略與建議,以促進薩爾瓦多蔬菜產業之發 展。

15 陳育貞(1986)《變遷的區域地景與臺灣農業政策:彰化縣個案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土木 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趙珮儀(2000),《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秀芬(1984),《彰化平原鮮食葡萄槷培的擴散》,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蔡燦傑(2002)《台灣彰化地區與薩爾瓦多 Las Pilas 蔬菜專業區之產銷比較之研究》,屏東科 技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陳世達19

(2004)

以田尾花卉產業為例,根據市場導向之策略規劃為基礎,

探討如何提升地方產業經濟價值,並藉由內、外部的環境 因素,來分析其成長空間,整合出未來田尾花卉產業的成 長模式。

劉俊龍20

(1993)

以八堡圳為主體,來論述灌溉系統的建立與經營對開拓彰 化平原所扮演之角色,並論述其所造成的農業經營型態之 轉變。

水利 設施

(八 堡圳 的貢 獻)

顧雅文21

(2000)

以環境史的角度作縱向的切入,探討彰化平原上的開發者 及居住群與水資源---八堡圳,長時期的互動與變遷,並說 明水圳的開發所衍生或影響的人文活動和自然現象,是人 類與自然因果回饋循環的過程。

施見德等

22(2003)

說明埔鹽鄉的開發歷程,並對各村的歷史沿革、地名作詳 細的介紹。

施坤鑑23

(2004)

介紹有關埔鹽鄉的文史書籍、人文故事采風,及作者個人 的散文著作。

關於 埔鹽 鄉的 著作

陳炳耀24

(2005)

針對農畜牧事業廢水來分析瓦排水污染情形,並將排洩 戶資料加以建檔並進行統計分析,來建立一套追蹤污染源 的管理辦法,以期能管制污水排放。

整體而言,在彰化地區以小區域農業土地經營方式的研究似乎還不夠全面,

著眼於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彰化縣埔鹽鄉的研究,能做為彰化平原,甚者是台灣 農業土地經營方式變遷的初探。

19 陳世達(2004)《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研究-以彰化縣田尾鄉花卉產業為例》,中華大學建築 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20 劉俊龍(1992),《水圳建設與彰化平原的開發》,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顧雅文(1999)《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22 施見德等(2003)《埔鹽鄉文史專輯---再現往日風華》,埔鹽鄉公所。

23 施坤鑑(2004),《埔鹽鄉文史專輯第二冊---戀戀埔鹽文史風情》,埔鹽鄉公所。

24 陳炳耀(2004),《農畜牧事業廢水排放管理研究---以彰化縣埔鹽鄉瓦瑤排水污染防制為例》,

彰化: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8)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一、研究概念與與理論

根據民國 62 年 9 月 3 日公布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指出,所謂農業係

「指利用自然資源暨農用資材,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動植物生產之事 業」。此即廣義的農業,包含了農、林、漁、牧等第一級產業。但本研究所指的 是狹義的農業,單指在土地上耕耘,從事作物的種植。

農業土地利用是農民與土地長期交互作用下,表現於地表上的景觀,而農業 經營方式的轉變則是農民受到環境刺激所呈現的反應。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以追求 最高利潤為原則,故農民會依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所給予的限制,加上農民本身 性質特性,根據比較利益的原則來選擇最適合的農業經營方式。然而,「一區域 的當代景觀,是過去某一景觀的連續變化過程反映,故只有透過過去及其變遷過 程的探索,才能真正獲得目前景觀的理解」(陳國川,1995:176)。因此本文將 透過戰後不同時期的農業環境來探究埔鹽鄉農業土地經營方式的變遷。

由於彰化縣與埔鹽鄉皆是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區域,早期的農業經營方式 受限於自然環境條件,多維持長久以來不變的傳統生產方式,其具有封閉性特 徵。但近年來,知識、資訊快速流通與市場的開放,埔鹽鄉的農業發展也面臨到 如何維持或提高其農業生產優勢條件的問題。以下提出本文主要的研究概念與理 論,來解釋說明戰後不同時期埔鹽鄉農業發展與經營方式的轉變。

(一) 農業地理學的研究主題 1. 傳統農業地理學:

傳統農業地理學的研究主題在「農業活動的空間分佈」,並把焦點放在農業 土地利用方式與變化和農業土地利用的分類上。(施崇武,2005:3)因此邱念 理論成為研究農業區位理論的基礎。

1826 年,德國學者邱念(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發表了「孤立國」(Der isolierte Staat)一書,在假設條件下的孤立國,其農業區位與農業集約度皆受到 市場距離遠近的影響。由於農產品的市場只有一個,且價格市場一定,故距離 都市愈遠的地區,需要負擔的運費愈高,利潤也就愈低。當距離延伸到都市外 某一點,運費增加到種植某種作物無利可圖時,該點即成為該作物的耕作界限。

由於所投入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並不相同,因此各種作物的耕作界限並不一 致。另外,關於農業經營的集約度,因距離都市愈近的地方,負擔的運費愈少,

所以愈可從事農業集約度較高的農業活動,反之,距都市愈遠的地方,農業集 約度較低,結果,整個農業的集約度自中心都市向外圍逐漸降低,構成同心圓 狀的圈狀結構,此即所謂的「邱念圈」

(9)

在台灣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中,「距離」是影響生產方式的主要因素,距離 農舍較近的田地,因易達性較高,投入的生產成本較低,故會選擇栽種經濟價 值高或生活需求較強的作物。同樣地,農民也會因距離消費市場的遠近,而調 整農業經營的方式。以彰化縣為例,早期的貨物運輸有賴縱貫鐵路,因此員林 鎮、永靖鄉成為彰化縣蔬菜的主要集散地。但在中山高速公路中部路段以北通 車後,蔬菜運輸的交通易達性提高,運輸時間大為降低,彰化地區蔬菜的集散 地轉變為以溪湖鎮為中心,也因為溪湖蔬菜集散地的形成,帶動了埔鹽鄉蔬菜 的種植。而在民國 67 年,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溪湖果菜市場的銷售地更進一 步延伸到南部各縣市。。

2. 新農業地理學:

隨著時代進步,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產生改變,傳統農業地理學已不能完全 解釋農業的生產,故近代農業地理學調整了研究方向,著重於下列五大主題(莊 惠如,2003:4-6;施崇武,2005:4-6):

(1) 強調社會組織與人際網絡關係對現代農業的重要性,其以「糧食供應體系」

(food supply system)的概念來整合農業活動的上下游部門關係。

(2) 探討都市化對農業經營及農村產生的影響。

(3) 探討農業與環境的關係,多強調農業的永續發展概念。

(4) 以政治經濟學的途徑來詮釋農業的再結構,發現非農資本家與政府的角色 愈見重要。

(5) 以農業工業化的觀念,用「集約化、集中化、專業化」來討論現代農業轉 型。

過去的農業地表景觀習慣用「距離」去解釋,透過這五大主題,可以清楚 地發現,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距離」不再是影響發展的主要因素,其解釋 力逐漸減弱,但沒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都市化、工業化、運輸革新與生產技 術的影響,因此農業地表景觀產生改變,農業地理學者的研究方向也隨之調整。

而根據埔鹽鄉農業發展特性而言,本文重點主要由傳統農業地理學的角度解釋 埔鹽鄉農業的土地利用,再由新農業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觀念,進一步探究埔鹽 鄉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及其影響機制,以及農民社會網絡關係的變化。

(二) 農業經營理論

由傳統農業地理與新農業地理學的研究概念,可以歸納出兩種農業經營型 態的理論,一為生態系統經營理論,另一則為經濟系統經營理論。由時間的角 度來看,農業經營型態是由傳統的生態系統,逐漸轉入現代的經濟系統,其間 會有模糊的過渡型態出現。而此兩種農業經營理論透過生產資材、生產過程與 生產成果這三個過程的交互作用後,產生差異極大的的生產關係與社會關係。

(10)

1. 生態系統經營理論

強調生態系統的農業經營,其生產方式趨近於原始的傳統農業,如:傳統 稻作農業、游耕等經營型態。以傳統稻作農業為例:農家透過「用糞」的過程,

將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結合成一個結構完密,能量能夠不斷再生和自我維持的 人文生態系統。(施添福,1991:60)這種農業經營型態,其生產資材是自然環 境中所提供的空氣、陽光和水等能量,並藉由生產過程中各種勞力的投入,進 而產出的生產成果是作物本身的生產量,亦或是少量售出所得的金錢。其所建 構出的生產過程是家戶式的包工生產,透過自家勞力的付出,以降低生產成本,

並因距離農舍或市場的遠近,而會去選擇最有利潤的作物栽種。

2. 經濟系統經營理論

在經濟系統中,經濟要素逐漸增強,農民講求效率、技術,以垂直與水平分 工的生產方式來完成經營過程,並藉由市場、資訊的獲得,來改變其生產內容或 生產方向。而此種生產模式不僅著重農作物的生產量,更強調在生產過程中所產 生的隱形性商品(如:教育文化、觀光休閒等),以及產品的再生能力等。因此 在經濟系統中,「距離」不再是影響生產的主要因素,透過市場與資訊的流通,

產品的流動性增加,作物的生產不是農業經營的唯一目的。

透過以上研究概念,本文首先就自然與人文環境與水利建設,探討埔鹽鄉的 農業環境背景。而受到土地改革、工業化、現代化不同階段的影響,埔鹽鄉的農 業經營內容、型態產生轉變。故本文將埔鹽鄉的農業發展分成三個時期,來討論 其農業土地利用與經營型態的特色。三個時期分別是民國 40∼50 年代的戰後初 期、民國 60∼70 年代的工業化時期、民國 80 年代後的現代化時期。然而區域結 構的轉變,不只是農業地表景觀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態度、社會網絡空間也會隨 之改變。因此本文將從農民在土地上勞動,以及作物的栽培來檢視人與地的密切 關係;至於人與人、地與地的關係,則是經由農民在栽培作物過程中所發展出來 的社會網絡空間來解釋。

二、研究方法

針對以上研究目的與研究概念,本研究將透過下列方法完成:

1. 官方統計資料:

為瞭解埔鹽鄉各時期農業經營型態的演變,利用民國 40 年後彰化縣政府編 印的彰化縣統計要覽取得各項作物栽種的演變情形,並藉由行政院主計處出版 的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進行補充說明。

2. 田野調查:

由於埔鹽鄉相關文獻資料較少,因此將透過田野調查來輔助本研究的進 行。藉由訪問不同年齡層的農夫,以瞭解在台灣經濟結構轉變之下各時期農業 經營方式,以及如何選擇作物的種類和影響經營概況之因素等。訪談個案的選

(11)

擇並非以抽樣方式決定,主要是透過認識介紹或是在農民休閒集會場所(如涼 亭、寺廟)隨意訪談農民。訪談個案基本資料如下:(訪談個案分布位置詳見附 錄一)

表 1-1 所有訪談個案基本資料

從事農業活動 代號 現在年齡

(歲)

住址

(農場位址)

40-50 年代 60-70 年代 80 年代至今 甲 1 84 豐澤村  9  9  9 甲 2 68 西湖村  9  9  9 甲 3 65 西湖村  9  9  9 甲 4 65 永樂村  9  9  9 甲 5 58 瓦磘村  9  9  9 乙 1 57 崑崙村    9  9 丙 1 50 埔鹽村      9 丙 2 43 大有村      9 丙 3 52 埔鹽村      9

甲 1∼甲 5 農民於民國 40 年代開始即有從事農業活動至今;而乙 1 個案則 於民國 60 年代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丙 1∼丙 3 農民則是民國 80 年代才投入 農業生產活動。因此甲 1∼甲 5 農民屬於「戰後初期」的研究個案,甲 1∼甲 5 與乙 1 農民屬於「工業化時期」的研究個案,甲 1∼甲 5、乙 1,以及丙 1∼丙 3 農民則是「現代化時期」的研究個案。

圖 1-2 研究架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今年因疫情影響,將實體拓銷活動改 為線上方式辦理,作法包括辦理線上

從 7000 年前至 10000 年前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定理 10.2-1 座標平面上兩點距離公式 座標平面上兩點距離公式 座標平面上兩點距離公式 座標平面上兩點距離公式 ... 33

[r]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

提要: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始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矛盾、衝突,爾後隨著佛教積極變身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