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學初階作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學初階作業"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學初階作業

格物致知

124 班 3 號林于舜

(2)

講到格物致知,就不能不提到宋朝的兩大學者:朱熹和陸九淵,這兩個學者 的主張各不相同,朱熹主張以「主敬」的工夫保持心靈之專一,以便對事物有正 確認識。並且認為天下的物理精髓已蘊藏於聖賢之書,因此畢生注解儒家典籍,

並建立書院,形成「道問學」的傳統。陸九淵和朱熹的思想方向不同,朱熹以「理」

為最高概念,陸九淵則以「心」為最高概念,提倡「尊德性」為思想宗旨。兩人 曾有「鵝湖之會」,爭執焦點即在「理」與「心」之孰輕孰重,並且創下開宋明 理學的程朱學派與陸王學派。

說到鵝湖之會,這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事件之一,就在現在的江西省鉛山 縣中有一古寺,寺雖不大,其像貌也不驚人,但卻因南宋時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居 住於此,並在這裡發生了「鵝湖之會」,因而遠近聞名。

宋淳熙二年(西元 1175 年)六月,呂祖謙(字東萊,是當時有名的史學家)

是朱熹最要好的朋友,也恰好做過陸九淵的考官,很欣賞陸九淵的學問和才華,

他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希望朱、陸兩位能 夠溝通意見,融合彼此的長處,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 陸九齡、陸九淵兩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 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就是著名的“鵝湖之會"。

這次會議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關於這一點,陸九淵門人朱亨道 有一段較為詳細的記載:“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 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 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陸九淵集》卷三六

《年譜》)所謂“教人"之法,也就是認識論。

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 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並認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認識的兩個方面。主 張先多學博覽,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而陸九淵則主張先要能把握自己的本心、性善,落實在行為上,再去讀書印證這 些道理。

最後朱認為陸的方法太簡單,容易流於空洞狂妄;陸認為朱的方法太困難,

2

(3)

將會使學者在眾多的學問中只得到片段的知識,反而找不到求學目的所在的德行 根本,所以不認為朱熹的為學方法是對的。

之後,朱熹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太著重於研究學 問,而忽略了道德本心的自我覺醒?他不希望自己是這種情況。他非常虛心,但 也非常實在;他覺得天理、性善固然是在人心中,絲毫不缺乏的,但如果沒有經 過讀書學習、探討、磨練和反省的種種工夫,怎麼知道自己的「心」是合乎天理 的「本心」,而不是因為所學的東西有限、性格有所偏差,或被欲望所驅使所產 生的「私心」呢?

一般平常人的心,往往隨著環境和接觸的對象而變化無常,人的氣質又並不 是都是好的,物欲更是層出不窮,如果貿然相信當下的心都是性善本心的流露,

便付諸行動,那豈不是太危險了?所以朱熹考慮的結果是:為學的路徑還是要經 過「持敬涵養」來陶冶氣質,以「格物致知」來獲得知識、深明義理,不能單單 只憑一個自己的「本心」來作主,而是要用上述的方法來讓自我的「本心」提升。

我覺得朱熹和陸九淵的說法都很有道理,朱熹主張「道問學」,陸九淵主張

「尊德性」,前者說應該多讀書,因為讀書是認識理的唯一方法,不讀書的話,

根本不可能認識道理,連自己的缺陷過失也看不清楚;後者說較應該注重的是發 展自我本心,而非只是單純多讀書,讀書的目的只是幫助人明白本心而已,若一 味講求讀書,不從自心的靈明智慧中去反求,不但無用而且有害。但是朱熹認為,

不讀書就講本心,不但不知尊重學問、不知尊重聖賢,一副前無古人、唯我獨尊 的樣子,只會徒然助長自信狂妄的蔽害罷了。

我認為,這兩個學派各有自己主張,也都能言之成理。我覺得「尊德性」強 調人的重要;而「道問學」重在知識的精進。基本上,「知」與「德」應該相互 為用而不是對立的關係。西方有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說「知即德」、「德即知」,

因此兩者不可偏廢。但是,人畢竟是知識的主體,人應該役知而不役於知,知識 有光彩是因為有了人的應用,也就是說德性是學問的根本,由德入知,可以將知 識作最好的運用不致偏頗,所以,「德為學之本」、「學為德之用」,德性是學問的 根本,學問是德性的實踐。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及 至就學年齡, Leonhard Euler 被送 到 Basel 的學校就讀, 這期間他與外祖母同 住。 這是一個貧瘠的學校, 學不到什麼數學然 而他對數學的認識則是由於他父親的教導與 自己的獨立學習。 Paul

歐拉將信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 他認 為這絕不是一個普通遊戲, 而是一個頗有價 值的數 學問題。 在以後的思考中, 他首先想到 的是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 (Leibniz, Got- tfried Wilhelm)

例如, 從歷史的角度看, 數學對象的實 在性問題 (本體論問題) 和數學的真理性問 題 (認識論問題) 可以被看成數學哲學研究 的兩個基本問題;

印順長老的著述之多而且廣,在世界佛史上是難得一見的,但他 既不是為了做學問而著述,也不是為了生活負擔而煮字療饑,更不是 為了求名眩世而寫作,乃是為了正法住世,為了正本清源,為了闢邪

本問題乃英國數學史家 Ivor Grattan- Guinness 於1995 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 行的一個國際數學史研討會中提出的。 他的 兩篇論文考慮了 α : β = 1 : n 的情況, 並為本文中定理 3 和推論

本作品在研究圖的 IC-著色, 這是一個由郵票問題變化出來的圖著色問題. 整體而言是相當完整的作品,

尺 規作圖的問題早在古時已是數學家的研究題目, 當中包括構作正多邊形的問題。 名數學 家高斯在他 19歲的時候提出能用尺規構作正多邊形的條件, 指出正七邊形是不可以用尺規來構

這個實驗是做最久的一個實驗。第一,做實驗的時候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