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液晶光電顯示實驗量測系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液晶光電顯示實驗量測系統"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液晶光電顯示實驗量測系統

Ⅰ、背景知識說明

1. 雷射二極體及光偵測器簡介:

(1) 本實驗所用的光源為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雷射二極體是一種能 發出單色、偏極化的同調光的發光二極體(LED),當二極體電流達某 一定值時,會開始發生激發輻射(stimulated emission),即雷射光。

(2) 本實驗所用的光偵測器是利用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在逆向偏壓 時,受光照射會產生光電流(photocurrent)的原理製造的。在入射光為 單色光的情況下,光電流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因此光偵測器的輸 出電壓可用來測量入射光的強度(light intensity)。

2. 液晶簡介

液態晶體(簡稱液晶,LC)是一種介於固態結晶體和非晶形液態之間的 物質。其中絲狀液晶(nematic LC)係由長條形有機分子所構成的,這些分 子的平均排列方向(經表面配向處理後)具有規則性,同時亦可以透過 施加電場驅使長條形液晶分子長軸的指向產生改變(當外加電場夠大 時,液晶分子長軸應順著電場方向排列整齊)。絲狀液晶對光具有特殊的 光學性質。光線沿著分子長軸方向傳播時,光波電場振動方向皆垂直於 分子長軸,光速皆相同,稱為尋常光,折射率 no稱為「尋常折射率」,故

(2)

分量可能與光軸垂直或平行,其中電場分量與光軸垂直的光波,也是尋 常光,折射率為 no,但是電場分量與光軸平行的光波,其光速不同於尋 常光,稱為異常光,折射率為 ne,稱為「非常折射率」。非常折射率 ne 與 尋常折射率 no之差以Δn = ne-no代表(Δn 稱之為雙折射量)。在大部分的 光電液晶元件中,均要求液晶分子的配向均勻或有預設的配向分布。本 實驗之液晶片結構如(圖一)。

使用擦鏡紙沿單一方向磨擦上圖所示之PI 膜,可在 PI 膜表面形成細微 的溝紋,它會令相鄰的液晶長分子沿溝紋方向排列整齊,並進而透過分 子間的作用,使其他液晶分子隨之規則排列,如此可獲得均勻配向的絲

圖一 液晶片結構

(3)

狀液晶片。

3. 90 度扭轉之絲狀液晶片(90oTN-LC)

90o扭轉之絲狀液晶片示如(圖二),右邊 PI 膜之 LC 配向方向,相對於

左邊 LC 之配向扭轉 90 度。故液晶分子在液晶層中亦逐漸扭轉 90 度,

如(圖二)所示。若令起偏鏡的偏振方向平行於 TN-LC 左邊 PI 膜的 LC 配向,則入射後的偏振光穿經90oTN-LC 時,其偏振方向會隨著液晶 分子的扭轉配向而扭轉,產生旋光現象使得透過 TN-LC 的光維持為線 性偏振,但其偏振方向扭轉 90 度。由於入射偏振光的電場振動方向始 終維持與液晶分子長軸方向平行,故它顯示為非常光,其折射率為ne

(圖二)90oTNLC液晶分子配向扭轉示意圖

(4)

同理若入射偏振光之偏振方向始終維持與 LC 分子長軸垂直,它也具有 90 度旋轉的扭轉效果,但它顯示為尋常光,其折射率為n0。若檢偏鏡 (Analyzer)的偏振方向設定為平行於起偏鏡(Polarizer)的偏振方向(參見 圖三),則在 TN-LC 兩邊未加電壓的情況下(即V =0時),光不能透過 檢偏鏡,此種設定稱為「正常黑色」設定(Normally black,簡稱 NB),

但若在 TN 片兩邊之導電 ITO 玻璃上外加電壓 V,且當 V 超過底限電壓

Vc時,液晶分子的長軸方向,受外加電場作用,會沿電場方向作平行排 列(液晶分子之長軸此時會受電場作用而垂直於玻璃基板排列),這將使 液晶晶胞內之液晶分子失去對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引導扭轉能力,而造成 光會透過檢偏鏡。如令V10V90分別代表透射光強度達到最大透射光強 度之 10%及 90%時的外加電壓值,則吾人可定義「光一電開關斜率」γ 為

10 10 90

V V V

γ = 。至於透射光強度與外加電壓的關係曲線則稱為「光-電開 關特性曲線」。

(圖三)NB 操作設定

(5)

4. 均勻平行配向液晶片(homogeneous parallel-aligned LC cell)

均勻平行配向 LC 片是左邊及右邊之 LC 配向方向互為平行的液晶片(參 見圖四)。若經由起偏鏡入射的線性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於LC 配向時,

在液晶中光以非常光的方式前進

(圖四) 均勻平行配向液晶片

(雙箭頭為表面配向方向)

,且光呈單一的(純的)相位變化。若入射偏振光和 LC 配向呈 45 度 夾角,則由於尋常光和非常光在 LC 中波速不同,導致這兩種光間發生

「相位延遲」(phase retardation)。兩光之相位延遲δ 為:

λ λ δ =2πdΔn(V, )

其中 d 為液晶片中液晶層的厚度,Δn為雙折射量(birefringence),λ為入 射光之波長。由於Δn與入射波長λ及施加於液晶片兩端之電壓V 大小有 關,故Δn表為Δn(V,λ)。在入射光偏振方向和 LC 配向呈 45 度的設定架 構下,透過檢偏鏡之光的透射比(即透射光強度與入射液晶之光強度的 比值)分別為:

(6)

sin 2 2 sin

1 2 2

||

θ δ

=

T cos2δ2

= (when θ=45o) sin 2

2

sin2 θ 2δ

=

T sin2δ2

= (when θ=45o)

其中//及⊥分別代表檢偏鏡之偏振方向平行及垂直於起偏鏡之偏振方向 的不同設定(參見第 II 部份 Part C 中之圖五所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相位延遲δ 隨外加電場增大而減少,故當外加電場為零時δ有其最大值。

Ⅱ、實驗

1. 設備與材料

設備與材料 數量 設備與材料 數量

A 光偵測器 1 I 電池與電池盒 1

B 可轉動偏光鏡 2 J 鱷魚夾與香蕉頭電線 各1

C 可轉動液晶片支架 1 K 光具座 1

D 函數產生器 1 L 導電貼簿 1

E 雷射光源 1 M 尺 1

F 三用電錶 1 N 電線 1

G 均勻平行配向LC 晶胞 1 O 剪刀與水平儀 各1

H 90 TN-LC 晶胞 o 1 P 方格紙 5

(7)

2. 三用電表說明:

* DC/AC 開關可選直流或交流

* 用 VΩ 與 COM 接頭測量電壓或電阻

* 用 mA 與 COM 接頭測量小電流。數位顯示為 mA 電流。

* 用功能旋扭選擇適當的功能與測量範圍。V 代表測量電壓,A 代 表測量電流,而 Ω 代表測量電阻。

(8)

3. 函數產生器說明

* 電源按鍵下壓為接通電源,再壓則切斷電源。

* 用頻率範圍按鍵選擇適當頻率範圍。

* 數位顯示幕顯示頻率。

* 用粗調節鈕與細調節鈕選擇適當頻率。

* 用波形選擇最左按鍵選用方波。

* 用輸出振福調節鈕,改變輸出電壓。

(9)

4.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初步

警告與注意:(1) 請勿以眼直視雷射二極體之發光光源,以避免傷眼!

(2) 不要用手接觸液晶晶胞表面(接觸表面時須戴手套)!

一, 光徑對準

1. 雷射、液晶中心與檢光計等高,使雷射光射入檢光計。移除 液晶。

2. 放置偏振片 1(近雷射),中心對準雷射光,反射光尋原路徑反 射。(提示:可利用入射與反射光,在插入的光屏上所生之光 點(light spot)重疊的方法,確定入射光的垂直性)

3. 使用檢光計之 LOW GAIN 模式以進行下面所有實驗量測。

4. 旋轉調整偏振片 1,使檢光計輸出電壓約 3V。

(提示:檢光計輸出電壓 3 至 4V 均可)

5. 放置偏振片 2(近檢光計),中心對準雷射光,反射光尋原路 徑反射。

6. 旋轉調整偏振片 2,使檢光計輸出電壓最大約 3V(或接近 3V),必要時微調偏振片 1。此時,偏振片 1 與 2 平行。不再 旋轉調整偏振片1,選定為 0o,光強度為Io

7. 旋轉調整偏振片 2,至檢光計輸出電壓最小。此時偏振片 1

(10)

與 2 垂直。選定為 90o

8. 為簡單計,透射光強度可用由偵測器所量得之電壓做單位。 二、注意事項:壓桌面,拉扯接線,抬動光軌,會影響電錶讀值。

接線需固定在檢光計底座。

三,液晶面法線與轉軸平行調整

在兩個偏光方向互相平行的偏光鏡間,放置液晶片並逐步轉 動它,將可觀察到其反射光點隨著繞圈的現象。其原因乃因 液晶晶胞面法線與轉軸不平行所導致,即液晶面不垂直轉 軸。故液晶晶胞在安裝時需經仔細調整,即滿足容許誤差值 範圍在1o~2o以下,調整方式即液晶距雷射30cm 旋轉一圈,

反射光點繞半徑1cm 圓圈 △θ~ (1/30) ~ 5% 以下。

Part A 實驗:90oTN-LC 的光-電開關特性

(1) 在兩個偏光方向互相平行的偏光片間,放置90oTN-LC,逐步轉動 LC (每次轉動約 5-10 度,共轉 360 度),你會發現光穿透率在四個特定 角度時有極小值出現,注意這四個角度之關係並回答以下問題。

◎ 問題 A-(1):

在下圖中,以雙箭頭線段畫出在透射光強度為極小值時,尋常光及非常 光之電場Er0

Ere

在出射面(或在離開檢偏器前)的振動方向(須註明Ere

Er0

),並在括號中填入你所選畫的角度。(四個角度之間關係正確即可)

(11)

下圖中的雙箭頭線段,表示起偏鏡與檢偏鏡的偏光方向(兩鏡偏光方向平行)

(2) 將90oTN-LC 設定在「正常黑色」模式,使用函數產生器以 100Hz方 波的方式加電壓於LC 試片兩邊的 ITO 導電電極上。令電壓值Vrms0 逐步增至 7V。

提示:電壓變化每次約增加 0.1-0.2V,在關鍵點附近宜縮小增加值。

提示:關鍵點附近電壓之增加量建議為 ~ 0.04 V 以下。

◎ 問題 A-(2):

畫出90oTN-LC 的光電開關特性曲線,並求出其光-電開關斜率γ 。

◎ 問題 A-(3):

求此液晶光電元件的底限電壓Vc。(關鍵點 Vc附近應取較多數據,並將 數據圖放大以利觀察)

提示:當外加電壓超過底限電壓後,光透過率將開始急遽上升。

(角度: ) (角度: ) (角度: ) (角度: )

P,A P,A P,A P,A

(12)

Part B 實驗:均勻平行配向 LC 的光-電開關特性

(圖五)實驗示意圖 (L 為配向方向)

* 重複實驗初步三,調整此平行配向液晶晶胞面法線與轉軸平行。

(1) 設定 LC 配向與起偏鏡之偏極角方向呈 45 度,在實驗上即在偏光 片與檢光片垂直時,旋轉液晶試片直到穿透率達最大值時,此時

45o

θ = 。已知θ 角為 45o後,分別測量TT// (在外加電壓V =0

時),以求得相位延遲δ 。

◎ 問題 B-(1):

已知λ=650nmd =9.0μmΔn≈0.225;由TT//之數據求δ 之精確值。

(2) 如(1)之實驗,在θ =45o的設定下,使用函數產生器以 100Hz 方 波加電壓於均勻平行配向之LC 試片兩端的 ITO 電極上,測量T//

在外加此電壓下(Vrms)於 0V 到 10V 之間的光-電開關曲線(測量

(13)

光穿透率T之結果可有助於T//在量測時之準確性; T之量測結 果無需作答)。

提示:*電壓大於5V 時,控制每次電壓變化量約增加 0.3-0.4V。當電壓小 於 5V 且在關鍵點附近時,宜縮小電壓的增加值—建議關鍵點附近 電壓之增加量為 ~ 0.03 V 以下。

◎ 問題 B-(2):

畫出T//之光-電開關關係曲線。

◎ 問題 B-(3):

根據前一題(B-(2))之數據或從圖中,找到δ =π時之電壓Vπ。(關鍵點Vπ附 近應取較多數據,並將數據圖放大以利觀察)

提示:可考慮用內插法

◎ 問題 B-(4):

由問題(B-(2))之光-電開關曲線數據中(或從圖中),求使透過LC 晶片之 光為圓偏振之最大外加電壓。

提示:關鍵點附近電壓之增加量宜為 ~ 0.05 V 以下; 可考慮用內插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接續之前的例子,若原為 0.288 pF 的液晶 電容 C LC ,再並聯一個亦為 0.288 pF 的電 容C st ,則電位保持的變化值為.

右圖中,以紅色虛線標示的區域為 741 運算放大器的偏壓電路及其電 流鏡 (current mirror) 。741 運算放大器內部各級所使用的偏壓電流(bias current)均來自此區,而這些偏壓電流的源頭是 39KΩ

按 trace and render,選 Analyses/Polarization Spot Diagram,然後將 background color 設為白色。可以看到光通過 len

[r]

[r]

[r]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