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文化戰略視野下的人間佛教 機遇.挑戰.抉擇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文化戰略視野下的人間佛教 機遇.挑戰.抉擇 ―"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機遇.挑戰.抉擇

─文化戰略視野下的人間佛教

李利安

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兼教授

如果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放在當代整個人類文化變 遷格局之中進行觀察,我們會發現,人間佛教是對佛教戰略地位及 其時代挑戰與歷史機遇進行深刻反思之後的智慧抉擇。如果再將這 種抉擇放在整個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佛教發展史當中進 行縱向的觀察,我們則發現,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又一次重大轉 型,並與前兩次重大轉型遙相呼應,形成中國佛教的一種內在歷史 軌跡。

中國佛教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過一千年的發展,到唐末以 後實現了中國化轉型,並最終與儒道兩家圓融共處,形成穩定、和 諧、有機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又經過一千年的延續,實 現了大眾化的轉型。但,隨著國門的打開,生產方式的變革,社會 結構的轉型,西方文化的蜂擁而至,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實踐,原 有的儒釋道三教並立互補、會通共存的文化格局迅速瓦解,新的文 化格局在新的社會體制醞釀之時也正在形成之中,佛教的文化角色 和文化定位也面臨新的調整,中國佛教的文化安全與發展命運再次 面臨嚴峻的考驗,其嚴重性可能並不亞於佛教進入中國之時。

如果說佛教在傳入中國並落地生根的歷史進程中,主要通過中 國化和民眾化來支撐起歷史的命運,那當今中國佛教或許應該通過

(2)

現代化、生活化、社會化、國際化等途徑,來實現其在新的文化格 局中的文化角色和新的社會體制下的社會價值,這也就是人間佛教 的抉擇。

一、佛教在中華文化中的戰略地位

中華傳統文化主要是由儒釋道三教構成的。今天的中華文化則 除了傳統文化之外,還有一些新的元素,尤其是西方文化元素的大 量湧入。總體上看,佛教在當代中國文化發展中具有以下戰略地位:

1. 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的載體。魏晉以後,因佛教的進 入而形成的三教並立格局,使佛教文化中逐漸匯聚了大量儒、道等 中國的思想文化,所以,佛教不僅僅是中國化了的佛教,而且是承 載著儒、道等各種中國文化元素的佛教。在儒教喪失物質載體、道 教持續凋零的背景下,我們可以說,離開了佛教,中國傳統文化的 大廈將面臨瓦解。

2. 佛教是傳統文化三大支中實力最雄厚的一支,也是目前最有 活力、最有潛力、最有前途的一支,這無論從佛教界的經濟實力、

場所的數量與規模,還是從出家僧眾的人數與文化素質,以及在家 居士的數量與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看,都是三家當中首屈一指的。佛 教的存在和發展,源源不斷地向中國傳統文化輸入鮮活的因素,激 發並帶動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沒有佛教,中國傳統文化將 會變得疲軟無力。

3. 中國佛教與東亞、南亞、東南亞,以及歐洲與美洲等地的佛 教,從古到今都是融會一體的,形成一個彼此連結、相互呼應的同 一宗教文化體系。所以,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國際性的一 支,從而也是最容易與國際接軌的一種文化體系。沒有佛教,中國

(3)

傳統文化的國際橋梁將坍塌大半。孔子學院的尷尬處境,說明儒教 文化在國際接軌方面的確存在太多問題,走向世界、融入國際文化 潮流最便捷的出路,可能是從佛教開始。(借助基督教,西方文化 融入中國社會;而借助佛教文化,中國文化融入國際社會。)

4. 儒釋道三家都包含著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理念,但總體上 看,儒家的核心理念攜帶著更多的糟粕,現代適應性差。道教核心 學說的現代價值也極強,但相對來說比較單薄。佛教理論具有更強 的普世性,緣起、因果、慈悲、智慧、清淨、平等、中道、和合、

圓融等理念,不但是古代的精神財富,也是今天乃至未來的;不但 是中國的,也可以是世界其他民族的。離開了佛教,中國傳統文化 的適應面和現代感召力將大打折扣。

5. 佛教是一種凡聖統一、政教和諧的宗教,因其寬容與和平,

而更容易獲得政治上的寬容,從而更易彰顯其文化價值,從而為中 國當代宗教樹立一種文化形象。沒有佛教,中國宗教文化的當代命 運更不堪設想。(從「宗教是文化」的概念啟動對宗教的尊重,而

「宗教是文化」主要依佛教而得到證明;今天宗教可以在經濟社會 發展中起積極作用的證明,來自佛教者可能也居多。)

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2018 年在福建莆田舉行,55 個國家地區逾千人與會。圖為開 幕祈福法會。(林恩/ 攝)

(4)

6. 佛教文化與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價值之間不但沒有衝突,

而且具有獨特的理論支撐與實踐借鑑,在與國際潮流接軌的過程 中,在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中,佛教文化不但不會遭到淘汰,而且 會如魚得水。

7. 佛教研究成果最為豐富,教、學兩界通力合作,政、教、學、

企四界彼此呼應,這既是中國佛教的歷史傳統,也是改革開放三十 多年的成果,佛教所擁有的這一良好局面是其他任何宗教都不具備 的,佛教以此無與倫比的優勢,將發揮更加廣泛、更加深遠的社會 文化價值。

二、佛教文化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佛教在古代社會曾經長期處於主流文化的地位。在那個時候,

不懂佛教就不懂當時的文化潮流,就不理解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 習俗,就可能被視為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今天,這種情況已經完全 消失了。今天的人,懂不懂佛教似乎已經不是衡量其文化程度的標 誌了,佛教已經被排擠出文化的主陣地之外。具體來說,佛教文化 在當代面臨著如下挑戰:

1. 在全球化時代,西方思想的普世性更強,傳播速度之快遠遠 超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文化一元化傾向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 之後已露端倪,冷戰結束之後,西方文化對世界其他文化的強勢擠 壓更加明顯,其他文化處於疲於應戰的處境。

2. 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官方意識形態地位及其在民眾之中的變異 性流行,對佛教形成巨大的偏見:消極遁世、愚昧落後,甚至封建 迷信,這些負面評價依然是很多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的佛教觀,這 種思想在社會上的廣泛流行,對佛教文化的傳播形成嚴重障礙。

(5)

3. 政府的 GDP 單一性衡量標準,民間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心態,

繼續打壓和腐蝕文化的復興,這是發展中國家必然遇到的一種文化 境遇,但在中國大陸,因為政府決策的偏頗(過分強調經濟發展而 忽視文化重塑)而變得極其嚴重。

4. 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斷層還在艱難地接續中。五四運動的批 判、中共建國後的排斥、文革的毀滅,造成文化百年低谷,十年中 斷,傳統文化至今尚未接續成功。佛教文化在近代艱難的復興中斷 之後,由於儒家的殘破與道家的衰落而不免兔死狐悲之感。沒有傳 統文化肥沃土壤滋潤的佛教,處於孤立應戰的境地,三家互補互 應、競爭發展的良性格局基本消失。

5. 佛教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與其他所有中國傳統文化一樣,由 近代肇端的現代轉型依然面臨艱巨的任務,古今接軌的全面性和恰 當性至今沒有完成。這種轉型的基本趨向是,在保持佛教本色的前 提下,與國際潮流接軌、與現代生活接軌,與永不衰減的精神超越 的訴求接軌,在文化繁榮、科學昌盛、經濟發達、政治不斷清明的 時代,不斷調整自己,從而繼續發揮其啟迪智慧、淨化人生、超越 現實的價值,由此開啟中國佛教的第三個歷史時代。可惜的是,中 國佛教第三期的歷史進程依然處於艱難的起步階段,傳統與現代的 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依然是決定佛教當代命運與未來走向 的主要矛盾。

6. 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多元並舉格局至今更加強烈,佛教文化 不可能獨占文化舞台,其文化輻射面和影響力再也不可能像古代那 樣幾乎是無孔不入了,今天的法師們已經無法安享文化人的當然優 待而高枕無憂了。

7. 在宗教大家庭之中,獲得超速發展的基督教在中國大陸持續

(6)

風靡,反滲透以及對家庭教會治理方面的無能為力,將在短期內依 然構成基督教發展的難得機遇。與此同時,潛力十足的新興宗教也 瞄準極其廣闊的中國大陸信仰市場,並已經開始了勇敢的突破,其 強勁競爭之力也將對佛教形成巨大的擠壓。

8. 政治領域的一些弊端、經濟領域的盲目開發、文化領域的庸 俗化現象等教內外因素,繼續腐蝕汙染佛教,保持獨立品格、批判 精神和超越情懷,成為當代中國佛教挑戰自我的必由之路。

三、佛教文化的歷史機遇

星雲大師在一次講演中說:無論國家也好,團體也好,難免 有「危機」;「危機」也可以成為「轉機」,所以,不管危機還 是轉機,都是機會。但是你看到危機,才有轉機;你看不到危機,

就不知道轉機。佛教在世間流傳數千年,尤其在東傳中國二千多 年來,歷經數次教難,每次都能化危機為轉機。那麼,當代佛教 如何迎接嚴峻的挑戰,化解危機,實現轉機呢?我們先分析一下 目前佛教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總體上看,機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 面:

1. 冷戰結束後,去意識形態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復興勢不可 擋。而佛教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播與演變,已經徹底實現了中國化進 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當然成為這個時代中 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象徵之一,並將獲得自近代以來難能可貴的發展 機遇。

2. 迎接全球化的挑戰,首先就是要應對文化的一元化,保持人 類文化的多元性,這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觀念。在這個方面,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佛教,負有不可推

(7)

卸的責任。而佛教也具有這 方面的優勢:具有跨地域、

跨 民 族 文 明 交 往 的 成 功 經 驗,具有三教會通的歷史結 晶, 具 有 在 當 代 開 展 對 話 的 積 極 姿 態, 具 有 與 其 他 文化圓融會通的巨大潛力,

必 將 成 為 人 類 文 明 交 流 的 主角之一。

3. 後現代思潮的流行,

在重新反思理性、反思科學、反思現代生活秩序的過程中,包括佛 教文化在內的東方文化的價值將日益彰顯,佛教的智慧與後現代思 潮可以形成共鳴,從而使佛教在國際文化潮流方面獲得難得的發展 機遇。

4. 我們處在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歷史時代,這個時代已 經到了從經濟騰飛到政治民主化的過渡時期,而二者之間應該有一 個文化復興的階段。文化復興不是看報刊雜誌有多少,也不是文章 發表了多少,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設施建設了多少(當然這些很重 要),真正的文化復興是全民人文素質的確實提升。儘管與公民意 識的養成關係還不是非常直接,但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強 勁存在,在中國人的人文素質提升過程中,也居於當仁不讓的位置。

5. 改革開發、經濟騰飛,為文化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佛教文化資源開發儘管帶來許多問題,但同時也在經濟和社會等方 面帶來空前機遇。寺院恢復與擴建的歷史使命基本完成,業已具備 了文化起飛的現實物質基礎。

1994 年星雲大師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左一)會晤,由單國璽主教(左二)擔任 翻譯。(圖/ 佛光山提供)

(8)

6. 當代中國大陸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人文不彰的 社會現狀,引發對文化復興的強烈呼喚,佛教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 軟實力,而獲得民族文化重塑的絕美機遇。

7. 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執政黨文化基礎 的擴展要求急遽增長,傳統文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文化基礎,

於是佛教文化在政策層面,可能會獲得愈來愈寬鬆的發展環境。

8. 改革開放三十年,佛教文化發展已形成一定基礎,文化積澱 與社會影響力已初現規模,形成蓄勢待發之勢。

四、回歸佛陀本懷乃智慧的抉擇

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中說:

現在我們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就是希望重整 如來一代時教,重新審視佛陀最初說法的本懷,希望透過

「人間佛教」的倡導,能夠真正把握佛陀的根本教法與化 世的精神,藉此把各種的異說、分歧與不同,通通統合起 來,讓佛教重新走入人間。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把佛陀當 初的開示、教化,徹底落實在生活裡,讓普羅大眾都能藉 由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得以增加人間的幸福與美滿,這 才是佛陀「降世說法」的本懷。1

回歸佛陀本懷就是踐行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迎接挑戰的最好方 法。

星雲大師經過一生的努力,完成了對人間佛教理論體系和實踐 體系的完整建構。從教義來看,在繼承佛陀本懷的前提下,面對佛

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 年,頁 5。

(9)

教傳統脫離民眾、脫離主流文化、脫離現實生活、脫離正能量的怪 象,呈現出通俗化、理性化、生活化、陽光化的趨向。

從教規來看,星雲大師的修道軌則也具有強烈的個性。在尊重 傳統的基礎上,大師更加強調新的修行方法與新的教規。這些新方 法與新教規告別了古板而神祕的定制、程序的繁冗與禮儀的嚴格,

轉變為修行的清朗與方法的便捷;懲戒的森嚴與恐怖,也轉向了積 極宣導的輕鬆與快樂。

從體驗來看,星雲大師指導下的信眾修行體驗與心理氣質也別 有滋味,且自成情趣,風範感人。

從組織來看,星雲大師領導下的佛光山這一團體,立足台灣,輻 射全球,以既統一又多姿多采的形式,架構起遍布全球的組織體系。

從道場來看,星雲大師主導下的道場建設既突破了佛菩薩供奉 地的局限,也超越了傳統寺院的範圍,既具有人性化的特徵,也具 有開放性的氣魄。

從活動來看,星雲大師主持和宣導的佛教活動,具有豐富多采 的形式和極其廣泛的內容,涉及與佛教相關的各個領域,極大地推 動了佛教向社會各個領域的傳播。

以上六個方面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人間佛教的理論。星雲大 師在《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中,專門開闢一章〈人間佛教 的根本教義〉,對佛教的核心學說進行了全新的解讀,使早已被歷 史煙塵層層蒙蔽的佛法真義鮮亮而清爽起來,呈現出理性化、生活 化、陽光化、通俗化的特徵。

所謂理性化,這是近代全球宗教的一種重要發展趨勢,是面對 科學理性成為人類思想主流背景的一種自我調整。宗教的理性化不 同於科學的理性化,星雲大師遵循佛法的根本精神,即智慧與慈悲

(10)

的精神。在尊重所有佛教思想遺產的同時,以悲智雙運的菩薩胸 懷,宣導積極入世、福慧共修這一根本旨趣,強調心靈的淨化和心 性的覺悟,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在充滿神 祕的傳統佛教氛圍中,開闢出一條面對現實、勇於擔當、既清爽明 亮、又自信自尊的佛學理路來,呈現出明顯的理性化色彩。

所謂生活化,就是突破學理的層面,面對現實的人及其現實的 生活,解釋人心,應對人心;解釋苦樂,應對苦樂。在直面生活中 提升生活;在提升生活中實現理論的價值,不再於哲學和邏輯當中 周旋,不再於概念的辨析與論證中自我沉醉。星雲大師將全部的注 意力都投放於最實在的日常生活中來,他對人心的觀察準確到位,

對世道問題的把握清晰明了。他提出的解析之理與解脫之路,更是 直契生活,直接收效,體現了菩薩救世的一片悲心。

所謂陽光化,就是告別傳統佛教當中普遍存在的苦難渲染,關 注快樂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正面的、向上的氣象,呈現出喜樂化 的佛學趨向,傳遞給信眾樂觀向上、勇敢無畏、輕鬆活潑、祥和溫 馨的信息。

所謂通俗化,就 是告別理論之高深,

打破理論與生活之間 的阻隔,徹底克服理 論脫離民眾的怪象,

要使佛法的智慧從艱 澀的理論包裹中掙脫 出來,從深奧的哲學

範疇轉變為簡單明了 學佛要學得歡喜自在,積極向上。圖為國際佛光青年 會議,青年展現活力。(佛光青年團提供)

(11)

的心語,直接而酣暢地滋潤信眾的心田。

這是一件極其偉大的事,也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非得有大智 慧和大慈悲的人才可以做到。星雲大師勇敢地承擔起這個使命,使 二千多年來讓無數人望而生畏、學而生厭的佛教理論,成為一種輕 鬆愉悅的智慧啟迪,使佛教的學說真正回歸了佛陀的本懷。

五、人間佛教將實現中國佛教第三期歷史轉型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在這 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佛教不斷遇到各種問題,形成一個又一個的 危機。但正如星雲大師所說,佛教每一次都能化危機為轉機,智慧 地抉擇,勇敢地轉型,為佛教的發展尋找新的出路。以回歸佛陀本 懷為旗幟的人間佛教,將支撐中國佛教實現又一次歷史轉型,引領 中國佛教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總體上來看,在人間佛教出現以前,佛教在中國經歷了兩次重 大轉型,各自延續了一千年的時間,形成兩個千年先後相依的歷史 轉換。

中國佛教第一期,從秦漢到隋唐,長達一千年。在這一歷史過 程中,佛教史的主體內容是引進、消化、吸收印度佛教,不但播下 佛法的種子,而且完成了本土化轉型,實現了理論扎根與實踐的拓 展,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弘揚的歷史進程中,形成文化型 與學術型佛教的高度繁榮。其歷史主脈是,印度佛教向中國的傳 播,通過多種途徑的努力,最終在中國完成了學理的辨析、理論的 建構、思想的推廣,形成從學派到宗派的發展與繁榮,實現了輸入 與理解、接受與篩選、消化與吸收等一系列過程,基本解決了中外、

大小乘、三教、政教、僧信等幾種關係,其總體態勢呈現出學術化、

(12)

理論化、精深化、菁英化等特徵。

中國佛教第二期,從五代到明清,又是一個一千年,在這一歷 史時期內,佛教的中國化在前一期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深化與擴 展,更為重要的是在廣泛流傳與滲透過程中,信仰的神聖性與修持 的實踐性不斷強化,形成宗教信仰型佛教的繁榮。同時,中國佛教 因為信仰性需求而進一步簡易化,並因此而真正實現了民眾化。這 一時期的轉型,主要表現為會通儒道、圓融各派、簡化理論、強化 信仰、深入底層、注重修行等,總體態勢上呈現出會通化、圓融化、

簡易化、實踐化、民眾化、神聖化等特徵,說到底,是一種信仰性 佛教大興的時代。可惜的是,隨著社會政治的不斷專制與封閉,社 會文化的不斷箝制與停滯,佛教自身理論情趣與創新能力的不斷衰 弱,佛教日益退隱山林,遠離社會,沉陷神祕,自甘粗糙與簡易,

到後期呈現出一派沉悶消極景象。

為了對治佛教的這種衰敗之相,人間佛教應運而生。經過太虛 大師、趙樸初居士等人的努力,人間佛教開始為一部分先進分子所 接受。但總體上看,人間佛教在大陸的發展與普及還十分有限。可 喜的是,星雲大師繼承太虛大師的事業,並在新的層面開始新的理 論建構和新的實踐拓展,初步實現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 五大洲」的宏偉目標。

總體上看,人間佛教所帶動的這次佛教轉型的核心,是不斷生 活化、現實化、實效化、世俗化,從而形成人間佛教的潮流。這一 轉型的基本趨向,是與國家命運接軌、與現代文化接軌、與現實生 活接軌、與心靈訴求接軌、與全球進程接軌。其歷史的主線就是人 間佛教的潮流,尤其是佛光山人間佛教不但在台灣建立了堅實的基 地,而且在全球基本形成對外傳播與文明對話的態勢,尤其可貴的

(13)

是,在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方面完成了基本的建構。從這種建構中 我們可以看到,人間佛教的人間性在佛教現代轉型的過程中,主要 體現為:

1. 回歸佛陀本懷的合法性。

2. 深入社會生活的實用性。

3. 淨化世道人心的操作性。

4. 創造嶄新輝煌的普世性。

5. 立足當代現實的現實性。

6. 突破傳統束縛的開放性。

7. 形成廣泛共識的凝聚性。

8. 迎接各種挑戰的競爭性。

從中國佛教三期歷史轉變的基本特徵和核心主線來看,第一期 的突出特徵是學術性,歷史的主脈是實現中國化,解決了域外與本 土的關係;第二期的突出特徵是宗教性,核心的使命是實現大眾化,

應對的是菁英與民眾的關係;第三期的突出特徵是人間性,努力推 進現代化轉型,主要處理的是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正如星雲大師在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中所說:

倡導人間佛教,這才是佛教未來的前途,這才是人間世界 的一道光明。不要沉緬於過去傳統的、消極的、偏差的、

曲解的佛教,今天我們倡導人間佛教,就是要把佛教還給 它原來真實的面目:一個積極的佛教、超越的佛教、自我 圓滿的佛教。2

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頁 98。

(14)

人間佛教是積極的、超越的、自我圓滿的佛教。圖為2012 年佛光山舉辦的喬達摩 梵唄音樂會,以音聲作佛事,以梵唄弘佛法。(莊美昭/ 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然而另一方面,蒙古人的統治,相對其他文化而

佛教作為滿足人類精神追求的一種信仰文化,與其他信仰形式一樣,必須通過適時的理

With regard to transmission modes of Buddhist culture, useful explorations in diversity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find ways for traditional Buddhism to develop and survive

人物、佛教哲學、區域佛教、佛教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其中佛教史的研究尤為突出,有

不論是禪宗的「人間佛教」,還是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都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即 主張不離世間求佛法,強調即世間法是佛法。惠能就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 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clarifies tha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accepted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wisdom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