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和古典詩詞的意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數學和古典詩詞的意境"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學和古典詩詞的意境

張奠宙

蘇意雯教授的 「詩情畫意談數學」(《數學傳播》 總 151 期) 一文, 將古代的一些中國數學詩 收集起來欣賞, 增加了今人學習數學的興趣, 讀後受益良多。 最近, 筆者也注意到在現代數學和 中國古詩文之間, 可以在意境上有所溝通。

數字嵌入詩詞, 早已有之。 鄭板橋有詠雪詩: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總不見。

詩句抒發了詩人對漫天雪舞的感受。 不過, 詩中儘管嵌入了數字, 卻實在和數學沒有什麼關係。

數學和古典人文的連接, 貴在意境。 早年講到數列極限, 總會用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萬 世不竭」( 莊子 《天下篇》) 與之相聯繫。 後來徐利治先生將之發展到用古詩來描述連續變數的極 限。 記得是 1993 年, 在無錫黿頭渚開過一次數學方法論的研討會。 有一天下午, 徐先生作報告。

他說了一個故事。

「我在 《數學分析》 課堂上, 先在黑板上寫了李白的名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然後問同學們哪一句可以和極限概念相通? 大家的共同回答是 「孤帆遠影碧空盡」, 這說明數學 和詩詞是可以溝通的」。 徐先生的演講觸動了我的心弦, 我似乎看到了數學和人文意境互相溝通 的隧道, 於是陸續收集了一些例子。

(一) 《道德經》 與自然數公理

老子 《道德經》 裏有名句: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91

(2)

這 13 個字, 簡直是一組中國化的自然數公理。 它透露以下的資訊:

• 自然數是一個接一個地 「生」 出來的;

• 1 「加 1」, 就能生出 2; 2 再 「加 1」 就能生出 3; 不斷地 「加 1」 就能生出萬;

• 自然數裏有1, 2, . . . 等等, 多得不得了, 沒完沒了;

• 1 前面還有一個 「道」, 在數學上用 0 代表。

一年級小學生, 不妨把它背下來。 這既不困難, 也不囉嗦。 其中有熟悉的一、 二、 三、 萬等 數字, 又有 「生」 這個極為生動傳神的動詞, 容易領會。

(二) 《道德經》 與數學歸納法

眾所周知, 數學歸納法原理是和自然數公理等價的。 一生二, 二生三, 相當於數學歸納法中 n = 1, 2 時, 命題成立的要求。 關鍵是要獲得 「三生萬物」 的結果。 然而, 要 「生」 出萬物 (自然 數全體) 來, 必須要每個與 n 有關的命題都能 「生」 出 與 n + 1 有關的命題。 這是數學歸納法 原理的精髓。

現在中學數學課堂裏常用多米諾骨牌來比喻數學歸納法。 但多米諾骨牌畢竟是有限的。 到 頭來就是因為總有第 n 塊倒下卻不能讓第 n + 1 塊倒下, 因而不得不終止。 說白了, 就是 n 命 題 「生」 不出 n + 1 命題來。

因此, 為了要三生萬物, 就必須生生不息, 即保證每個 n 命題不僅自己成立, 還必須會

「生」, 保證能夠生出 n + 1 命題來。 數學歸納法後半部分要做的不在於檢驗 「n 命題」 是不是 正確, 要做的事情是 n 命題能不能 「生」 的問題。 強調一個 「生」 的動詞, 保證每個 n 命題都 能 「生」, 正是 《道德經》 告訴我們的數學歸納法。

(三) 《登幽州台歌》 與愛因斯坦的四維時空

初唐陳子昂有一首劃時代的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一般的語文解釋說: 前兩句俯仰古今, 寫出時間綿長; 第三句登樓眺望, 寫出空間遼闊。 第 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 兩相映照, 分外動人。 然而, 從數學上看來, 這是一 首闡發時間和空間感知的佳句。 前兩句表示時間可以看成是一條直線 (一維空間)。 陳老先生以 自己為原點, 前不見古人指時間可以延伸到負無窮大, 後不見來者則意味著未來的時間是正無 窮大。 後兩句則描寫三維的現實空間: 天是平面, 地是平面, 悠悠地張成三維的立體幾何環境。

(3)

全詩將時間和空間放在一起思考, 感到自然之偉大, 產生了敬畏之心, 以至愴然涕下。 這樣的意 境, 數學家和文學家可以共有。 尤其是, 把時間和空間放在一起思考, 可以說也在意境上與愛因 斯坦的四維時空學說相銜接。

(四) 葉紹翁 《遊園不值》 與無界變數

宋朝葉紹翁有詩云: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貴州六盤水師專的楊光強老師對我說, 他在講無限大和無界變數時都會引用此詩, 學生每 每會意而笑。 實際上, 無界變數是說, 無論你設置怎樣大的正數 M, 變數總要超出你的範圍, 即 有一個變數的絕對值會超過 M。 於是, M 可以比喻成無論怎樣大的園子, 變數相當於紅杏。 無 界變數相當於無論怎麼大的園子, 總至少有一支紅杏會越出園子的範圍。 詩和數學的意境如此 切合, 竟把枯燥的數學語言形象化了。

(五) 杜甫的名詩 《登高》 與實無限、 潛無限

《登高》 詩云: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滿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我們關注的是其中的第三、 第四兩句 :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前句指的是

「實無限」, 即實實在在全部完成了無限過程的結果。 例如區間 [a, b] 中具有無限多個點, 就是一 種實無限。 杜甫所說的 「無邊落木」 是指 「所有的落木」, 那是一個已被我們一覽無餘的實無限 集合。 後一句則是指所謂的潛無限了。 儘管到現在為止, 長江水還是有限的, 卻永遠不會停止。

它沒完沒了, 不斷地 「滾滾」 而來。 數學的無限顯示出 「冰冷的美麗」, 杜甫詩句中的 「無限」 則 體現出悲壯的人文情懷, 但是在意境上, 彼此是溝通的。

(六) 賈島的 《尋隱者不遇》 與純粹存在性定理

賈島有一首五言絕句云: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4)

這首小詩在人文意境上和數學存在性定理彼此相通。 事實上, 這種只知其 「有」, 卻並不知 道具體是 「誰」 的數學存在性定理很多。 如在小學裏就有抽屜原理出現。 M 個蘋果放到 N 個 抽屜裏 (M > N), 那麼必有一個抽屜裏的蘋果至少為兩個, 但是究竟是哪一個抽屜? 裏面確切 的蘋果數目是多少, 我們並不知道。 其餘如代數基本定理, 微積分裏有連續函數的介值性定理, 以及微分中值定理等等, 都是只知根或某個介值、 中值的存在, 但是不知道它們究竟在哪裡。 賈 島的詩句斷定隱者 「只在此山中」, 卻 「雲深不知處」。 這與數學的意境何等契合! 如果說文學家 欣賞 「雲深不知處」 的蒼茫意境, 而數學家則會關注難以名狀的一種不確定性。

(七) 蘇軾的 《琴詩》 與反證法

蘇軾有一首哲理詩云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數學上常用反證法。 要證明一個命題, 只要先將此命題的反面假定為正確, 然後據此推出 明顯錯誤的結論, 就可以從反面證明原命題的正確性。

《琴詩》 的意境與此相通。

命題: 琴聲不在琴上。

證明: 用反證法。 假設 「琴上有琴聲」, 那麼琴放在匣中應該 「鳴」。 這和琴放在匣中不鳴的事實

矛盾, 因此假設 「琴上有琴聲」 是錯的。 原命題正確。 證畢

由此可見, 人文的論辯和數學的證明, 都需要遵循邏輯規則。

(八) 李商隱的詩句 : 「相見時難別亦難」 與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課上, 說說唐詩宋詞, 別有一番風味。 初中學習 「因式分解」 內容, 沒有什麼實際 背景可以依靠, 學生學起來很枯燥。 如果我們把兩個因式的相乘和分解, 用兩個人的 「相見」 和

「分別」 作 「擬人化」 的比喻, 那麼就有許多詩句可以聯想了。 李煜詞有 :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 見時難」。 李商隱的詩句有 : 「相見時難別亦難」。 這樣一來, 我們不妨說 「相乘容易分解難」。 事 實上, 兩個因式相乘有演算法規則可循, 依次去做就是了。 比較容易。 但是給一個多項式, 要拆 成兩個因式, 卻並非一定有章可循, 往往要動腦筋, 使用技巧才能解比較困難。 更進一步, 聯想 到當今的密碼技術與大素數的分拆困難有關, 正是相乘容易而分解難, 在意境上可以有所借鑒。

(5)

(九) 古詩的對仗與數學的對稱: 變化中的不變

中國古詩講究對仗。 這是指上句變為下句之後, 雖然位置變了, 可是許多性質不能變。 例如 王維 《山居秋暝》 中的名句: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其中的上句雖然變為下句, 但是, 字數不變, 名詞對名詞, 動詞對動詞, 形容詞對形容詞, 意 義上相通, 都是自然景色。 存在著許多不變性。 聯想到數學的軸對稱, 對稱軸的左右兩邊, 翻折 過去。 圖形位置是變了, 但是大小形狀都沒有變, 由此看來, 數學的對稱和文學的對仗, 可以說 是異曲同工。

對聯和對仗, 是漢字獨有的文化現象, 現在居然和西方數學有如此的關聯, 令人叫絕。

(十) 蘇軾 《題西林壁》 詩與勒貝格積分

蘇軾有名句云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將前兩句比喻黎曼積分和勒貝格積分的關係, 相當有趣。 蘇軾詩意是 : 同是一座廬山, 橫看和側看各不相同。 勒貝格則說, 比如數一堆摞好了的硬幣, 你可以一疊疊地豎著數, 也可以 一層層橫著數, 同是這些硬幣, 計算的思想方法卻差異很大。 從數學上看, 同是函數 y = f (x) 形成的曲邊梯形面積 M, 也是橫看和側看不相同。 實際上, 如果分割函數 y = f (x) 的定義 域 [a, b] 然後作和

Pn i=1

f(ξi)∆xi 用以近似 M, 那是黎曼積分的思想, 而分割值域 [m, n] 作和 Pn

i=1

yimE(x, yi−1 ≤ f(x) ≤ yi) 近似表示 M, 則是勒貝格積分的思想 (這裏的 m 是勒貝格 測度)。

同是橫看和側看, 數學意境和人文意境竟可以相隔時空得到共鳴, 發人深思。

(十一) 韓愈名詩 《早春》 與數學中的 「大範圍」

韓愈有詩句云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突然想到, 詩的第二句當是拓撲學上局部和整體的一種文學意境描寫。 就曲面來說, 遠看 可以有整體的區分, 例如球面和環面彼此不同。 但是, 近看卻都差不多, 都是一個 「圓片」 : 二

(6)

維的歐氏平面的局部。 這正如整體的草色只能 「遙看」, 一旦近了, 到局部狀態, 那種 「草色」 就

「近看無」 了。

除了以上的十一例之外, 數學活動中的人文意境, 還會有許多其他的方面。 例如王國維用 宋詞來描述做學問的三重意境 :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 晏殊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柳永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 辛棄疾

這同樣適用於數學學習。 確實, 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數學解題意境, 數學大概 是學不好的了。

—本文作者任教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

2016 Pan Asia Number Theory Conference

日 期 : 2016 年 7 月 11 日 (星期一) ∼ 2016 年 7 月 15 日 (星期五) 地 點 :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天文數學館 6樓演講廳 詳見中研院數學所網頁 http://www.math.sinica.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怎樣把一真分數分解成若干個相異的 「單位分數」 (即分子為 1的分數) 之和是一個古埃及 的數學問題。 雖經歷數千載, 然而其吸引力絲毫未減, 至今仍然是一個有研究價值的題材。

和 Dedekind 幾乎同時, Georg Cantor (1845–1918) 也提出了另一套實數理論。 他注 意到每個實數都可以看成收斂的有理數列的極限。 在沒有無理數的條件下, 收斂於無理數的數 列雖然沒有極限,

學數學宜讀數學史。 本文亦將描述 一些歐拉相關的數學史, 回應108 數學課綱, 「壹、 基本 理念」 中 「三、 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 宜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 所描述的 「· · ·

美國加州大學 Berkeley 校區教授 Hartshorne 在教了幾年古典幾何之後, 認為 20 世紀 的數學家對於 「幾何原本」 應該有新的看法, 應該繼續發展 「幾何原本」 的數學。 他在參考資料

第一幀作品 (圖1) 使用簡單的二次函數完成, 主角 「楊柳」 是以多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所描繪, 透過調整不同的頂點、 焦距與函數的定義域, 即可構造型態各異的柳條。

2-1-1 複變數的概念.

無限起源於古代人的直覺, 後來經過人 們的思維加工而逐步形成數學中的潛無限和 實無 限概念。 自從古希臘時代起, 逐步在哲學 家和數學家中分裂 而成潛無限派和實無限派, 例如, 亞里斯多德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