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碩士在職專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碩士在職專班"

Copied!
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 Master’s Thesis.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足球選手耐力表現之影響.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sistive loading warm-up on inspiratory muscles to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soccer players. 游銘訓 Ming-Hsun Yu 指 導 教 授 : 郭堉圻 博士 Advisor:Yu-Chi Kuo, Ph. D..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3) 誌謝 兩年的研究所求學生涯即將告一個段落。在以前,總以為大學畢業應該是我 的最高學歷,但隨著社會不斷改變、職場知識日新月異,深感自己若不想被時代 的洪流所淹沒,就得再充實自己的學識。很幸運的,我在兩年前進入了這個班級, 班上同學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菁英,由於大家都是在職學生,因此彼此間更能相互 扶持與體諒。 寫文章對我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一本研究論文的產生,看 著即將付梓,心中百感交集。就讀研究所兩年來,感謝家人的支持,為人子、為 人夫、為人父的身份,我在許多重要時刻都是缺席的,但父母與內人毫無怨言的 支持我、鼓勵我。家父望子成龍的心情,在這段日子感受特別強烈,他與朋友間, 閒談中只要提到筆者,就會露出滿足而欣慰的神情。至於我的內人,要感謝她的 成全與體諒,暫停手邊熱愛的合唱事業,一肩擔起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讓我能 無後顧之憂,專心學業。在工作崗位中,要謝謝我的主管陳校長秋月,給予我最 大的信任;此外,處室組長們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與相互支援同事情誼,也是讓 我能夠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最大原因之一。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感謝林文郁、林達興學長無條件的提供球隊學生接受測 試,甚至還幫忙安排測試的地點,感謝整個實驗過程中參與的受測的學弟們者, 沒有你們的配合,實驗無法完成;感謝學弟家祥,願意成為我跑統計數據時的最 佳諮詢委員。最重要的就是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郭堉圻老師,從剛開始的研究題目 擬定,撰寫過程中不斷協助我修正方向,其對治學的嚴謹態度與對學生的關懷用 心,皆是筆者所深刻感受到的。而口試委員陳玉英教授、王鶴森教授給予許多寶 貴的意見,也在此一併感謝。一件事情的完成,背後總有許多無私付出或給予支 持的人,謝謝在這段期間陪我一同成長的大家,感謝您們!我也將時刻保持著感 恩的心情,為社會貢獻所長。再次感謝大家,有您們真好! 2012年6月.

(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足球選手耐力表現之影響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足球選手在YYIRT間歇恢復測 驗(YYIRT)中運動耐力表現之影響,以12名高中男性足球運動選手為受試對象。 本研究採隨機交叉、平衡次序原則的實驗設計,受試者須在YYIRT前,分別接 受三種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20%PImax、40%PImax、60%PImax),每組30下, 共2組。在熱身處理後進行YYIRT,直到衰竭。每種實驗處理間至少間隔48小時。 以重複量數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s of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考驗不同時段所測得之肺功能、最大吸氣肌力、最大呼氣肌力、心 跳率、血乳酸、運動自覺量表及呼吸自覺量表等變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考驗攝氧量和跑步距離的變化。結果顯示:YYIRT測驗距離40% PImax組 (2596.67 ±390.60M) 分別和20% PImax 組(2446.67±338.05M) 及60%PImax 組 (2310.00±370.60M) 達顯著差異 (p<.05);最大攝氧量40% PImax組(58.21±3.283 ml/kg/min)分別和20% PImax 組( 56.95±2.84 ml/kg/min)及60% PImax組55.80± 3.11 ml/kg/min) 達顯著差異 (p<.05)。最大吸氣肌力在測驗結束後40%PImax組 分別對20%PImax組和60%PImax組達顯著差異 (p<.05)。運動中的呼吸自覺分數 在40% PImax (3.25)組和60% PImax (4.25)達顯著差異(p>.05),但對20% PImax 組未達顯著差異 (p>.05);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呼氣肌力、心跳率、血乳 酸及運動自覺均未達顯著差異(p>.05)。結論:以40% PImax吸氣肌熱身比其它 組別更能有效提升足球選手YYIRT測驗距離和最大攝氧量,並能降低測驗中的 喘氣感。因此,建議足球選手在運動前可以加入40% PImax吸氣肌熱身,進而 提升運動耐力表現。. 關鍵詞:足球運動員、吸氣肌熱身、YYIRT間歇恢復測驗、最大攝氧量.

(5)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sistive loading warm-up on inspiratory muscles to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soccer players.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oading levels of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 on the performance in the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YYIRT) of soccer players. In a study of randomized, cross-over, counter-balance design, twelve male high school soccer players were enrolled, grouped and instructed to perform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 at three defined levels (20% PImax, 40% PImax, 60% PImax) of two 30-breath sets, followed by YYIRT until exhaustion. Each experimental treatment interval of at least 48 hours. A model of repeated measures of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variables including pulmonary function, 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heart rate, blood lactat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and the rating of perceived breathlessness (RPB)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OVA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anges in running distance and oxygen intake. Resul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5) between the distance covered in YYIRT of 40% PImax group (2596.67 ± 390.60 m) and those of 20% PImax group (2446.67 ± 338.05 m) and 60% PImax group (2310.00 ± 370.60 m). and a similar trend is also found in maximum oxygen intake for 40% PImax group(58.21 ± 3.283 ml/kg/min) more than 20% PImax group(56.95 ± 2.84 ml/kg/min) and 60% PImax group(55.80 ± 3.11 ml/kg/min), respectively(p < .05). After of YYIRT test was maximum inspiratory muscle of 40% group more than 20% PImax group and 60% PImax group, respectively (p < .05). However, for the RPB,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noted between the score of 40% PImax group (3.25) and 60% PImax group (4.25, p < .05), but not 20% PImax group (p > .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p > .05) between different loading groups in 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heart rate, blood lactate and RPE. Conclusion: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 at 40% PImax is more effective at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covered in YYIRT and maximum oxygen intake, along with the benefit of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ertion feeling.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occer players enhance their exercise endurance by performing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 at 40% PImax.. Keywords: Soccer player, Inspiratory muscle warm-up,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Maximum Oxygen Intake.

(6)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足球運動能量代謝的特性 ………………………………………. 6. 第二節 呼吸肌功能與檢測方式 …………………………………………. 9. 第三節 呼吸肌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 11. 第四節 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9. 第二節 實驗設計 …………………………………………………………. 19. 第三節 統計分析 ………………………………………………………….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呼、吸氣肌力之影響………………. 28. 第二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肺功能之影響……………………………. 31. 第三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35. 第四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自覺及呼吸自覺量表之影響………. 39.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42.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 49.

(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50. 外文部分 …………………………………………………………………. 52. 附錄 附錄一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7.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 63. 附錄三 健康調查表………………………………………………………. 64. 附錄四 呼吸自覺量表……………………………………………………. 65. 附錄五 運動自覺強度量表………………………………………………. 66.

(8) 表. 次. 表 2-1. 呼吸肌訓練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 13. 表 2-2. 呼吸肌疲勞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 15. 表 2-3. 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 18. 表 4-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呼、吸氣肌力 PImax、PEmax 之描述性統計………………………………………………….. 表 4-2.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FVC、FEV1、FEV1/ FVC%) 之描述性統計…………………………………………………. 表 4-3. 28. 3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 YYIRT 測驗距離及最大攝氧量之 描述性統計……………………………………………………. 35. 表 4-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血乳酸之描述性統計……………….. 37. 表 4-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心跳率之描述性統計……………….. 38. 表 4-6.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測驗對運動自覺量表及呼吸自覺量表 描述性統計…………………………………………………….. 表 4-7.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 PImax 之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摘要 表………………………………………………………………... 表 4-8. 39. 57.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 PEmax 之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摘要 表………………………………………………………………... 57. 表 4-9.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用力肺活量(FVC)之分析摘要表…... 58. 表 4-10.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EV1)之重複量 數二因子統計摘要表…………………………………………. 表 4-1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及用力肺活量的 百分比率(FEV1/ FVC%)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摘要表……. 表 4-12. 58. 59.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對 YYIRT 測驗距離之重複量數單因子 統計摘要表……………………………………………………. 59.

(9) 表 4-13.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對 YYIRT 測驗距離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59. 表 4-1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攝氧量之分析摘要表………….. 60. 表 4-1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攝氧量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60. 表 4-16.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對血乳酸之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摘要表. 60. 表 4-17.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對心跳率之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摘要表. 61. 表 4-18.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對運動自覺 RPE 之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 摘要表…………………………………………………………... 61. 表 4-19.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呼吸自覺之分析摘要表……………... 62. 表 4-20. 不同負荷熱身呼吸自覺單純主要效果之統計摘要表………... 62.

(10) 圖. 次. 圖 2-1. 人體呼吸肌肉群. ……………………………………………. 10. 圖 3-1. 實驗流程圖……………………………………………………. 21. 圖 3-2.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實驗流程圖……………………………. 22. 圖 3-3. 肺部功能檢測呼吸量計………………………………………. 23. 圖 3-4. 吸氣肌機能測試器……………………………………………. 23. 圖 3-5. 電 子 式 吸 氣 肌 訓 練器 ………………………………………. 24. 圖 3-6. 攜帶型血乳測定儀……………………………………………. 24. 圖 3-7. 心跳表…………………………………………………………. 25. 圖 3-8. 最大吸氣(PImax)、呼氣肌力(PEmax)測試………………. 25. 圖 3-9. 肺功能(FEV1、FVC、FEV1/ FVC%)測試……………….. 26. 圖 3-10. 吸氣肌熱身(30下× 2組)………………………………………. 26. 圖 3-11. YYIRT 間歇恢復測驗……………………………………….. 27. 圖 4-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PImax 之結果…………………………. 29. 圖 4-2.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PEmax之結果………………………….. 30. 圖 4-3.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VC 之結果………………….... 32. 圖 4-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EV1 之結果…………………... 33. 圖 4-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EV1/ FVC%之結果………….. 34. 圖 4-6.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YYIRT 測驗距離…………………….. 36. 圖 4-7.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最大攝氧量……………………………. 37. 圖 4-8.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及不同時間下 RPE 之結果…………... 40. 圖 4-9.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呼吸自覺…….……………..………….. 41.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足球為現今國際體壇上發展最為蓬勃的單項運動,亦是運動人口最多的單項 運動,國際足總從初期的21個會員國發展至目前207個會員國。每四年一次的世 界盃足球賽、兩年一度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更是吸引全球數十億人的目光;尤其 在足球發達的歐洲、南美地區,比賽時往往造成萬人空巷的畫面,代表足球運動 有其特殊吸引人之處。 近代足球運動隨著日異月新的運動科學及運動訓練呈現新的發展趨勢,比賽 朝著高速度與高對抗性發展。因此,平日訓練技術必須與體能表現結合;選手應 具備在最短時間做出決定及有效行動,瞬間的判斷與決定必須能與技術相結合 (梁玉秋、張登聰,2005),才能達到有效的戰術運用。在比賽時,將人、球、 時間與空間,緊緊地限制在特定的環境下,壓迫持球者的空間與時間(張國強、 謝瑋,2004),使得足球比賽更有其可看性。 人體氧氣的攝取是仰賴肺部進行呼吸作用,在安靜狀態下,吸氣主要由橫膈 膜自主收縮形成,而呼氣則因腹腔壓力使其自然被動產生動作;然而,當高強度 運動時,光靠橫膈膜與腹腔壓力並無法滿足運動時的需求,因此需要稱之為呼吸 肌 (respiratory muscle) 的輔助肌群來協助運動時肺臟與胸腔更大的擴張與抬昇。 運動員為能持續保持運動能力,亦會透過阻力訓練,來訓練運動時所需的肌群, 藉此增加動作肌群的肌力及肌耐力,使其較不易因運動負荷而產生疲勞。 Wilcox, Eisen, Wiggs 與 Pardy (1988)指出呼吸肌肌群能透過特殊的訓練器材加以訓練, 且可改善呼吸肌肉的肌力與肌耐力。亦有許多研究也指出透過呼吸肌訓練能提升 耐力性運動表現(Johnson, Sharpe, & Brown, 2007; Griffiths & McConnell, 2007), 而Griffiths 與 McConnell (2007)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呼吸肌訓練中只有吸氣肌 對運動有所影響,而呼氣肌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1.

(12) 由於球賽對抗激烈,持續時間長及比賽强度與高運動量的因素,故足球比賽 常被界定為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的運動。所以有氧代謝系統,在足球比賽中佔有 重要地位,亦是無氧代謝系統的基礎。檢測足球選手有氧能力的方式有許多種, 以往最常被使用的為12分鐘Cooper 測驗(Cooper 12 minute run)、節奏跑測驗 (20 m multistage shuttle run test, MST,又稱beep test),但近幾年YYIRT 間歇恢復測 驗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YYIRT)常被採用於足球選手檢測,而 YYIRT間歇耐力測驗所測得的最大攝氧量及運動表現成績和比賽中高強度的跑 步距離、短距離衝刺的次數及移動總距離間,呈現高度相關 r =0.71(Krustrup, 2003)。從人體能量代謝路徑的觀點,運動員從事運動時,其供給能量來自於腺 嘌呤核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人體製造與儲存ATP的數量,亦 可決定人體活動量的大小與運動表現。此時攝取的氧氣量就可決定ATP的產量; 然而,隨著運動時間與強度的增加,當身體活動超過生理負荷時,身體便會產生 疲勞,使活動能力下降,此時人體為因應體力的消耗,則會引發呼吸急促等現象 的發生(Tong & Fu, 2006),一旦呼吸急促,呼吸肌的工作量將會增加,長時間的 作用,使得呼吸肌肌力下降,導致吸入的氧氣量不足,此時將無法透過有氧代謝 提供大量的ATP給肌肉利用,導致動作肌群的肌力與肌耐力下降,進而影響運動 表現。 在從事任何運動之前,進行熱身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藉由它快速的增加 周邊及中樞循環並提升肌肉溫度及核心溫度(Bishop, 2003), 並漸進的刺激心 血管系統, 讓更多的血液流至骨骼肌, 使身體在生理上可以為隨後的劇烈活動 做準備( Arnheim & Prentice, 2000)。因此,許多文獻指出適當的熱身運動可以提 升運動表現,並認為熱身時運動強度對成績表現有所影響。然就肌肉型態的觀點 而言,呼吸肌也是骨骼肌的一種,因此適當的熱身活動是有其必要性。Lin, Tong, Huang, Nie, Lu 與 Quach (2007)的研究指出,不同熱身方式分為一般熱身組、低 負荷吸氣肌熱身組15%PImax(最大吸氣肌力)及高負荷吸氣肌熱身組40%PImax, 結果顯示,吸氣肌熱身的羽毛球步法測驗(FWmax)距離,由1537±118公尺提升至 2.

(13) 1640±111公尺(40%PImax阻力吸氣肌熱身),因此該強度(40%PImax)對於羽 毛球步法測試(FWmax)的表現有提升的效果,並且具體的吸氣肌熱身後能有效降 低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喘氣的感受,改善運動忍受力的效果並提升運動表現。 在吸氣肌訓練結合呼吸肌熱身部分,Tong, Fu, Eston, Chung 與 Quach (2010)研究表示,6週的間歇跑訓練,實驗組(呼吸肌介入組)進行了4週的吸 氣肌訓練,並且在測試前加入40% PImax阻力呼吸熱身,結果對YYIRT 間歇恢 復測驗對實驗組提高測驗成績(控制組 16.9±5.5%;實驗組 30.7±4.7%);Lomax, Grant 與 Corbett (2011)的研究更指出,4週的吸氣肌訓練(每天兩次2組30次 50%PImax)增加了受試者的PImax(20±6.1%),同時加入吸氣肌熱身(2組 30次 40%PImax)更加提升PImax(26.7±6.3%) 。測驗距離部分在訓練後增加12±4.9%, 結合吸氣肌熱身更提升至14.9±4.5%。運動時的呼吸困難自覺 (rating of. perceived breathlessness, RPB)與運動強度的多寡呈正相關(Tong 等, 2004)。 從文獻中得知,呼吸肌對於人體能量需求及運動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目前大多的研究皆使用40%PImax作為吸氣肌熱身的強度,該強度的多寡是否為 最佳的負荷強度,或者提高負荷強度亦可提升運動表現,仍有其探究的需要性,。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20%PImax、40%PImax、 60%PImax)對青少年足球選手在YYIRT衰竭運動中,肺功能、最大攝氧量、心 跳率、RPE、RPB及血乳酸變化的情形。. 3.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探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之影響,研究目的如 下: 一、探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及最大攝氧量變化。 二、探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肺功能(FEV1、FVC、FEV1/ FVC%)與呼吸肌 肌力(PImax、PEmax)之變化。 三、探討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心跳率、運動自覺量(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呼吸自覺量(rating of perceived breathlessness, RPB) 及血乳酸濃度之 變化。.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一、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及最大攝氧量變化有顯著之影響。 二、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肺功能(FEV1、FVC、FEV1/ FVC%)與呼吸肌肌力 (PImax、PEmax)之變化有顯著之影響。 三、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心跳率、RPE、RPB 及血乳酸濃度之變化有顯著之 影響。.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由於本實驗設計受試者為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平日均從事規律的專項訓練。 因此,在外在效度上無法普及至其他年齡層,且研究僅限於呼吸肌力與有氧耐力 之測量,研究結果將無法推論至其他肌群與非有氧型運動項目之運動員。. 4.

(1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肺功能:肺功能測量項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一 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與用力肺活量及 第一秒用力呼氣量的比率FEV1/ FVC%。測量方法皆根據美國胸腔醫學會/歐 洲呼吸學會(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2002)肺功能測驗標準作業流程。 二、呼吸肌肌力(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呼吸肌肌力是指呼吸肌對吸氣或呼 氣作最大努力收縮的力量,分為吸氣肌力和呼氣肌力,評量此肌力可藉由最 大吸氣壓力(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PImax)和最大呼氣肌力(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PEmax)測得。 三、最大呼吸肌力(maximal respiratory pressure):是指最大吸氣肌力(PImax)和最 大呼氣肌力(PEmax),單位為公分水柱高 (cmH2O)。 四、YYIRT間歇耐力恢復測驗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YYIRT):由 Bangsbo等人於1994年提出,共有YYIRT IR 1和YYIRT IR 2兩種模式。它是 一種間歇式次數最大負荷跑步測驗,受試者在相距20公尺的範圍內,隨著播 放的聲響,來回折返跑,並在相距5公尺的空間做10秒鐘的動態休息,本研 究目的為檢測足球選手有氧耐力,故以運動時間較長的YYIRT IR 1作為檢測 受試者之測驗方式。 五、最大攝氧量(VO2 max):最大攝氧量為每分鐘身體運送及使用氧的最大容 量(ml/kg/min),是用以評估個體心肺耐力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最大攝量 由測驗成績完成級數或完成總距離經由迴歸公式換算後得知(Bangsbo 等, 2008)。 六、吸氣肌熱身:本研究之吸氣肌熱身為進行YYIRT 間歇恢復測驗前的熱身方 式,以呼吸肌訓練器(PowerBreathe)做三種不同負荷(20%PImax、40%PImax、 60%PImax)的吸氣肌群熱身。. 5.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探討不同強度吸氣肌熱身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肺功能(FVC、FEV1、 FEV1/ FVC%)、最大呼氣肌力(PEmax)、最大吸氣肌力(PImax)及有氧能力(VO2 max)之影響。因此,本章將探討以足球運動能量代謝的特性、呼吸肌功能與 檢測、呼吸肌訓練對運動表現、吸氣肌熱身之相關研究。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足球運動能量代謝的特性 一、足球員基本體能 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需要長時間、高強度、高間歇性的運動(Bangsbo ,1994b) ,隨著現代足球比賽充滿了高衝擊的身體接觸和激烈的對抗、使得攻守轉換快速。 比賽的對抗隨著訓練方法的進步而變的更激烈,每個運動員不僅要有良好的速度 和體能,還要具有在比賽中多變化的情況下完成技戰術的能力,每個足球員的必 須有充沛的體能表現以應付比賽的需求。陳欣宏(1994)指出,足球所具備的專 項體能應包含肌力、瞬發力、速度、耐力、柔軟性、協調性、敏捷性、平衡性及 正確性等。而高水準的體能表現是現代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完成各種技術、戰術 的基礎。因此,對於足球運動來說,運動員體能訓練至關重要。 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包含有氧訓練、無氧訓練以及肌肉訓練。謝志君(1997) 認為不同的運動訓練對耐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耐力在足球運動訓練中極為重要, 它是足球選手在比賽中能長時間保持高速度及高品質競技狀態的基礎。鄭瑾、趙 文凱(2008)指出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長時間反覆動用磷酸系統供能,並且利用 中低強度間歇期,使有氧代謝系統能迅速恢復CP含量、消除體內乳酸的能力, 就成為足球運動員運動時的耐力表現,它直接影響著比賽中運動員反覆高強度間 歇運動的動作品質,影響著運動員技術戰術的發揮,然而決定最後比賽的勝負。 優秀足球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比賽的球員的平均跑步距離約在10至12 6.

(17) 公里之間;守門員的平均移動距離約為4公里。選手的各種動作所需的能量,是 藉由有氧代謝供給,有氧耐力是足球運動員最基本的耐力要素,同時也是無氧耐 力高度發展的重要基礎(秦志輝,2002)。而判斷運動員有氧代謝能力的優劣, 則是以評估受測者的VO2 max的生理指標為依據,而選手的最大攝氧能力的提升 和發展已成為優秀足球員的必備條件。魏景傑(2006)指出足球比賽中高強度運 動的間歇期,有氧代謝系統快速恢復高能磷酸原系統的能力是足球運動的專項耐 力特徵。 James, Alan , John 與 Carlson ( 2010) 對60名澳洲青少年實施YYIRT 間歇 恢復測驗(菁英足球員20名,一般足球員20 名、一般青少年),研究結果顯示, 藉由YYIRT 間歇恢復測驗可明確區分不同等級運動員的能力,菁英足球員測驗 距離明顯高於一般足球員和一般青少年(1910±230公尺,1438±335公尺,774±358 公尺)。研究證實YYIRT間歇恢復測驗,可以清楚地區分菁英球員與一般足球員 之間的耐力表現,此實驗結果可提供教練瞭解與評定選手的運動能力。 Ermanno 等 (2010) 對25名足球員(職業球員13名,業餘球員12名),進行 了YYIRT間歇恢復測驗第一級YYIR1與第二級YYIR2評定不同層級球員之生理 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在YYIR1測驗距離方面,職業球員優於非職業球員(2231 ± 294公尺vs1827 ± 292公尺),在最大心跳率部分,職業球員低於業餘球員(188 ± 5次/分vs191 ± 8次/分);在YYIR2距離檢測方面,職業球員優於非職業球員(958 ±99公尺vs613 ± 125公尺),但是最大心跳率則職業球員與業餘球員,則沒有顯 著差異存在。結果表示YYIR1跟最大攝氧量具有很高的相關性(r= 0.74),在 YYIR2只有一般相關(r =0.47)。所以YYIRT間歇恢復測驗為有效作為高間歇運 動的檢測方式;另對選手分級方面而言,因職業球員受到專業訓練的時間長,其 測驗結果表現也優於業餘球員。 金明央、施長和 (2006) 發現個人及團隊在比賽中的表現,與最大攝氧量及 比賽中的跑步距離,三者之間有密切的相關。而採用相當於 90~95% HRmax 高 強度,並穿插以約 60~70% HRmax 的動態休息,對於提高個人最大氧攝取量有 7.

(18) 顯著的效果。 在以往的研究大多數使用使用12分鐘跑及20公尺多階段折返跑測試(beet test)的成績,如此僅只能呈現足球運動員的一般有氧耐力,因測試過程跑動形 式的差異,並不能完整表達出足球員的專項耐力,因此Krustrup等 (2003) 研究 中發現YYIRT所測得的最大攝氧量及運動表現成績、與漸增負荷跑步機測驗的衰 竭時間,相關係數達0.79(p < .05)。YYIRT間歇恢復測驗的成績表現,和比賽 中高強度的跑步距離(high intensity running)、短距離衝刺的次數,及移動總距 離間,呈現高度相關(r=0.71)。James等 ( 2010) YYIRT有效的來區分足球員的 耐力表現,並提供教練在挑選球員時的選擇。在測試過程使用中糖酵解系統供能 較少,測試後測得血乳酸值平均值最低,與足球員賽後血乳酸最為相近,測試結 果可以與最大攝氧量的參考值進行比較,來評估選手的持續性間歇耐力與間歇恢 復能力,較適合用來評估足球專項體能耐力 (鄭瑾,2007;Krustrup 等 2003)。. 二、心跳率與血乳酸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 1.心跳率 心跳率就是心臟跳動的頻率,人類的每分鐘心跳率會隨著運動的強度提高而 增加,因此可透過心跳率的次數來掌握運動的強度。Wilmore & Costill(1994) 指出,安靜時心跳率會隨著訓練適應而逐漸下降,並可提升心臟的機能。心肺功 能優異者,安靜時心跳率比較低,在同一相對運動負荷中,心跳率上升越高者體 能越差,反之,體能就越好(林正常,1993;蔡崇濱,1990 )。 而透過心跳率得知運動負荷與運動強度的高低是非常普遍的,心跳率的指標 可以提供給教練與運動員,做為訓練或比賽的訊息,也可以做為運動監控的重要 參考指標(顏士凱、劉嘉倫,2005)。另外運動後心跳率的恢復情形也可看出身 體代謝水準的好壞,體能較佳者恢復較快體能較差者恢復則較慢(林正常,1997) 。 心跳率是反映人體生理機能最容易測定的指標,是訓練中最有效和最容易獲得的 身體機能狀態指標(陳江圳,2005)。 8.

(19) 2.血乳酸(blood lactate) 人體在安靜休息時,消化系統、骨骼肌、紅血球與肝臟等部位都會產生乳酸, 血乳酸的排除則透過循環系統的輸送,在腎臟與肝臟再合成葡萄糖或者直接氧化 代謝產生能量。乳酸堆積會干擾神經衝動傳導及肌肉收縮能源,因而導致疲勞, 但是乳酸也可經由不同的生理機轉作為身體的能量來源。 由於乳酸與能量代謝系統息息相關,運動員在安靜時血乳酸水準和正常人無 差異,在激烈運動後1至2個小時,血乳酸的濃度即會恢復到安靜休息時的水準(王 仁和,2004),因此血乳酸濃度的檢測是評價生理負荷強度最理想的生理指標, 可作為檢測選手的生理狀況、努力程度與是否過度訓練的重要指標。為了有效提 高訓練的效果,血液中的乳酸產生量常被用做為訓練強度評定指標,而這項生化 評定指標在對不同運動及訓練型態時會有所差異(詹貴惠、杜美華、廖學勇、許 美智,2001)。 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受試者為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並考慮足球運動基本體 能特性及運動特質。足球運動特殊性屬於長時間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在長達90 分鐘的比賽中,其活動能量供給大部分來自有氧代謝系統。所以,有氧耐力表現 在足球運動中佔有重要的角色,有氧能力的優劣相對會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 現。. 第二節 呼吸肌功能與檢測方式 一、呼吸肌功能 人處於安靜狀態時吸氣作用主要是橫膈膜自主收縮形成的動作,而呼氣時是 因體內外的不同壓力差而被動產生的;所以人們處於安靜狀態下的呼氣動作無須 多花費力氣,其中屬於吸氣肌的橫膈膜是人體最重要的呼吸肌 (Sheel, 2002;West, 2004),當橫膈膜下降便將氣體引入肺臟內,而當橫膈膜抬昇時則將肺臟內氣體 擠壓出肺臟,因此肺臟功能的表現與呼吸肌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當人體運動時,. 9.

(20) 除了橫膈膜外,需再動員其他周圍相關肌群來增加換氣量,以協助運動時橫膈膜 能擴張與恢復胸腔體積,這些周圍輔助肌群稱為「呼吸肌」(ATS/ERS, 2002)。 人體在呼吸動作時,根據通氣動力理論,將呼吸動作分為吸氣與呼氣兩種型態, 且吸氣為主動、呼氣則為被動(許樹淵,2004;West, 2004),由於分為吸氣與 呼氣兩動作,呼吸肌也因此被分為吸氣肌與呼氣肌, 吸氣肌有橫膈膜、胸鎖乳 突肌(sternoclei- domastoid)、外肋間肌(ex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斜角肌 (scalene)等肌群;呼氣肌則包含了內肋間肌(internal intercostals)、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腹內斜肌(internal oblique)、腹橫肌(transverses abdominis)、及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林正常等,2002)。. 圖2-1. 人體呼吸肌肉群. 資料來源:McConnell, A. K. (2006). POWERbreathe guide for indoor rowers. Breathing during indoor rowing: don't just do it, do it well.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8, from Fletcher Sport Science, Institute for Web site: http://www.concept2.co.uk/training/breathing.php 10.

(21) 二、肺功能與呼吸肌檢測方式 呼吸系統與呼吸肌之間關聯是密不可分,並可透過肺功能之測量與呼吸肌力 之檢測,使我們能夠進一步了解肺功能與呼吸肌之間的相關性。陳玫茵、唐憶淨、 楊宗穎與劉丕華(2006)指出使用呼吸計量計(spirometry)測量肺功能後,可以深 入了解呼吸系統之狀況是否有異常。所以,有關呼吸系統之相關實驗大多使用呼 吸計量計測量肺功能之狀況;最常見的肺功能量參數有用力肺活量(force vital capacity, FVC)、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orced expired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及 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及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率(FEV1/ FVC%)。 呼吸肌肌力的測量方法通常以最大呼吸壓力(maximal respiratory pressure)來 表示,最大呼吸肌壓力是以口對電子壓力計作自主性呼吸(Sharma & Brown, 2007),所測得之呼吸壓力數值分別代表最大吸氣肌力(PImax)與最大呼氣肌力 (PEmax),其單位為公分水柱(cmH2O)。因此,呼吸肌壓力也為呼吸功能的另一 指標,透過口部最大壓力的測量,使我們可以間接推估呼吸肌肌力 (Bilbeisi & McCool, 2000; Depalo, Parker, Bilbeisi & McCool, 2004)。. 第三節 呼吸肌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一、呼吸肌訓練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呼吸功能的意義在於進行氣體的交換,而氣體交換有賴於肺的通氣功能(魯 慧敏、施萍,2005)。肺功能應包括氣道功能、呼吸肌功能及氣體交換功能,經 由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輸送氧氣,以供生理機能之需,其中以氣道功能最具意義, 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肺功能(蕭文華,2006)。呼吸肌力已經被認為是影響肺容積 的重要因素(莊鑫裕,1998),因此呼吸肌的作用直接攸關的便是肺功能,肺功 能的優劣亦會直接影響的換氣的效率及成效,希望透過對呼吸肌的阻力訓練,期 望能提升肺功能的效益,進而提升運動時的表現。以下是近年來呼吸肌訓練對於 肺功能之影響的相關研究。. 11.

(22) Enright, Unnithan, Heward, Withnall 與 Davies (2006) 以健康成年人20名(9 名男性與11名女性,平均年齡21.9歲)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訓練組與控制組各 10名,訓練組接受8週每週3天的呼吸肌訓練,訓練強度達到80%的PImax,結果 訓練組的FVC與TLC,相對於前測及控制組皆呈顯著的增進(p < .05),說明呼吸 肌訓練對健康成年人的肺功能有改善效果。 Chiappa 等 (2009)以8位男性為受試者,研究衰竭性運動後以吸氣阻力負荷 介入運動後恢復期之運動表現。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後血乳酸濃度由10.4±3.6 (mmol/min) 降低至9.6±2.7 (mmol/min) ,故吸氣肌負荷介入縮短了運動後恢復的 時間,對於運動表現有其成效。 Volianitis 等 (2001) 研究11週呼吸肌訓練對14名女性划船選手運動表現的 效益,使用POWERbreathe® 呼吸肌訓練器,結果發現MIP(呼吸肌肌力的指標)、 6分鐘全力划成績、5000公尺測驗成績已有顯著的進步 (p < .05),結論表示呼吸 肌訓練有助於划船選手的運動表現。 Gething, Passfield 與 Davies. (2004)研究6週不同訓練強度(80%、100%. PImax)呼吸肌阻力訓練對於PImax與心跳率與運動自覺量表(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之反應。結果顯示訓練組100%PImax(29%)與80%PImax(38%)有顯 著改善;HR與運動RPE雖然只有100%PImax阻力訓練組在運動時明顯減少,但 是PImax增加對HR與RPE的改變並沒有關聯。研究發現訓練效果80%優於100% PImax阻力訓練。. 12.

(23) 表2-1. 呼吸肌訓練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學者 Enright 等 (2006). 受試者 9 名男性 11 名女性. 方式 結果 8 週每週 3 天,強 訓練後 FVC 與 TLC,呈顯著 度 80%PImax 的呼 上升,說明呼吸肌訓練對肺 吸肌訓練 功能有改善效果。. Volianitis 等 (2001). 女性划船選 11 週呼吸肌訓練 手. Gething , Passfield 與 Davies (2004). 66 名健康 男女. 6 週不同訓練強度 研究發現 100%PImax(29%) (80%、100%PImax) 與 80%PImax(38%)有顯著改 呼吸肌阻力訓練 善,且效果 80%優於 100% PImax 阻力訓練。. Chiappa 等 (2009). 8 位男性. 衰竭性運動後以 吸氣阻力介入運 動後恢復期. MIP、6 分鐘全力划成績、 5000 公尺測驗成績有顯著提 升。. 吸氣肌負荷介入縮短了運動 後恢復的時間,對於運動表 現有其成效。. 二、呼吸肌疲勞與運動表現 當身體活動超過生理負荷時,身體便自主發出疲勞訊號使身體活動力下降, 此時人體會感受到體力大量的消耗,為提供身體更多的能量,呼吸系統會產生呼 吸急促(喘氣) 等現象(Tong & Fu, 2006)。 當呼吸肌因過度活動疲勞時,會使運動中呼吸呈現速率較快而吸氣量較少, 及呼吸肌肉放鬆、無法長時間持續維持最佳的狀態 (Chetta & Aiello, 2006)。在高 強度運動時,呼吸肌群中橫膈膜疲勞的主要原因,為血管收縮及運動肌群作功使 血流下降,且伴隨著正腎上腺素分泌的改變所致 (Harms, Babcock & McClaran, 1997),此生理機轉的影響證明,當呼吸肌接近人體最大運動負荷時,會造成通 氣壓力的改變(Sheel, 2002) 。 Ozkaplan, Rhodes, Sheel 與 Taunton (2005) 比較男女性在腳踏車有氧衰竭 運動後,最大攝氧量、心跳率、最大握力及PImax在疲勞及運動後恢復期(15min) 的表現。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在PImax在每一時期中皆大於女性,運動後男性 13.

(24) (-83±16%)與女性(-78±15%)之PImax皆較低,但男女性在運動後每分鐘恢復程度 無顯著差異性;最大握力亦無顯著不同。此研究證明在衰竭運動後,男女性在恢 復期PImax與握力並無顯著差異。 Christopher, Lisa 與 Richard (2009) 研究8名身體健康之成年男女仰臥起 坐,引起上腹部肌肉疲勞對呼吸肌力及肺功能之影響,受試者必須依照節拍器之 設定完成1組1分鐘30個仰臥起坐,組與組間休息1分鐘。直到無法執行至少15個 仰臥起坐(減少 50%)。結果顯示當受試者因仰臥起坐運動後,引起上腹部肌 肉疲勞時 MIP(最大吸氣肌力)下降6.4%、 MEP(最大呼氣肌力)下降9.4%, 在FVC則沒有因上腹部肌肉疲勞而有顯著的下降。研究發現因仰臥起坐力竭運動 引起腹部肌肉疲勞,對呼吸肌肌力MIP、MEP有顯著的影響。 Brown 與 Kilding(2011)以 10 名優秀的游泳選手,分別需接受三種不同 游泳距離測試對呼吸肌疲勞(IMF)的幅度,在測驗前、後需接受最大吸氣肌力 (MIP)測量並評估呼吸肌疲勞%(IMF) ,在測驗中也進行的心跳率(HR) 、呼 吸感知困難(rate of perceived dyspnea, RPD)的評估。結果顯示在所有的距離測 驗後的 MIP 皆低於測驗前的 MIP;在心跳率、呼吸感知困難(RPD)部分則沒 有顯著的差異(p > .05);在呼吸肌疲勞%(IMF)與測驗前之 MIP 則沒有顯著的差 異(p > .05)。故游泳比賽的距離並不會大幅影響呼吸肌疲勞(IMF)的程度。 綜合上述文獻指出,呼吸肌訓練對運動表現有所提升的效果,當使用呼吸肌 訓練器做吸氣肌訓練時,以強度最大吸氣肌力80%(PImax)的效果為最好 (Gething 等, 2004)。呼吸肌訓練藉由呼吸作用的提升進而提升通氣功能,最終 提升運動表現。當肌肉運動時,其肌肉所輸出功或速度超出其所能負荷會產生肌 肉疲勞的現象,而呼吸肌群與骨骼肌一樣會產生疲勞、甚至有衰竭的現象,當呼 吸肌疲勞時,會使運動中呼吸呈現速率快而淺及呼吸肌肉放鬆,無法持續維持最 佳的狀態(Chetta 與 Aiello, 2006),而因呼吸肌產生疲勞的現象時,將會影響到 運動表現(Verges 等, 2007). 14.

(25) 表2-2. 呼吸肌疲勞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學者 Ozkaplan, Rhodes, Sheel 與 Taunton (2005). 受試者 18 名男 性、16 名 女性之健 康男女. 方式 衰竭運動後,最大攝 氧量、心跳率、最大 握力及 PImax 在疲勞 後恢復表現. 結果 證明在衰竭運動後,男女性 在恢復期 PImax 與握力並無 顯著差異. Christopher, 8 名身體 Lisa 與 健康之成 Richard 年男女 (2009). 依照節拍器之設定完 成 1 組 1 分鐘 30 個仰 臥起坐,組與組間休 息 1 分鐘,到運動衰 竭. 研究結果發現因仰臥起坐力 竭運動引起腹部肌肉疲勞,對 呼吸肌肌力 MIP、MEP 有顯 著的影響. 10 名優秀 接受三種不同游泳距 的游泳選 離測試對呼吸肌疲勞 手 (IMF)的幅度. 游泳比賽的距離並不會大幅 影響呼吸肌疲勞(IMF)的程 度. Brown 與 Kilding (2011). 第四節、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熱身運動是為了運動員在比賽中提高表現及預防運動傷害所作的準備。從生 理角度方面來看,熱身運動不僅可以加速身體的週邊循環及活絡中樞循環、提升 肌肉溫度與核心溫度、並增加肌肝醣的分解量,使肌肝醣分解成葡萄糖,提供細 胞能量代謝的來源。藉由運動前的熱身來刺激心血管系統,讓更多的血液流至骨 骼肌(Arnheim & Prentice, 2000) ,也能減少運動初期所產生的肌肉疼痛、增加身 體和肌肉的收縮與放鬆時間、減低傷害發生的機會及提升運動表現 (黃錦裕與 陳明星,2000)。 Volianitis, Mcconnell, Koutedakis, 與 Jones (2001)研究14名優秀划船選手(7 男7女)比較三個不同的熱身效果對提升划船運動表現及呼吸自覺之研究(分為 低負荷划船熱身-SWU ,一般划船熱身-RWU,和一般熱身後加入呼吸肌熱身2 組30次40%PImax阻力呼吸-RWUplus),受試者在不同熱身後需進行六分鐘模仿 比賽衝刺的測驗。結果顯示在動力輸出、距離、換氣量部分,皆為加入吸氣肌熱 15.

(26) 身組(RWUplus)的成績較佳;在呼吸自覺部分,吸氣肌熱身組能減少運動中呼 吸急促喘氣的感覺,有效改善運動呼吸的困難度。 Tong 與 Fu (2006) 研究 10 名運動員(足球與橄欖球員) 吸氣肌熱身與運動 表現之關聯,研究者在熱身運動中加入吸氣肌為熱身項目之一(分為控制組、2 組 30 次 15%PImax 之阻力呼吸、2 組 30 次 40%PImax 阻力呼吸),研究結果發現 運動前吸氣肌熱身,能對 PImax 功能及 20 公尺多階段折返跑 (YYIRT)產生影響, 並且降低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喘氣的感受,因此建議專項運動熱身中,若能加入 40%PImax 的吸氣肌熱身,將能減少運動中呼吸急促喘氣的感覺,即提升吸氣肌 肌力與收縮功能。因此,吸氣肌之熱身運動對於衰竭性高間歇跑步,有改善運動 忍受力的效果並提升運動表現。 Lin 等(2007)研究10名男性羽毛球選手吸氣肌熱身與羽毛球步法測試 (FWmax)之關聯,研究者在運動熱身中加入了吸氣肌熱身(分為控制組、2組30 次15%PImax之阻力呼吸PLA、2組30次40%PImax阻力呼吸IMW );研究結果在 40%PImax阻力吸氣熱身對羽毛球步法測試(FW max)距離由1537±118公尺,提 升至1640±111公尺,在第一秒最大吸氣肌力流量部分由152±29(cmH2O)提升到 164±30(cmH2O),而在每分鐘的呼吸感知困難(RPB/min)的量表其線性關係呈 下降(p <.05)。研究結果羽毛球步法測試在具體的吸氣肌熱身後改善步法的運 動表現。 Tong, Fu, Eston, Chung 與 Quach (2010) 研究18名非專業運動員,(吸氣肌 負荷組及對照組),兩組參加了為期6週間歇跑步訓練,研究者在吸氣肌負荷組 加入了4週的吸氣肌訓練( 2組30次50%PImax之阻力呼吸,每週6天)及進行YYIRT 前,加入了吸氣肌熱身( 2組30次40%PImax之阻力呼吸熱身),研究結果發現對 YYIRT呼吸肌介入組提高測驗成績(控制組16.9 ±5.5 % ;訓練組30.7± 4.7 %), 並且降低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喘氣的感受,有改善運動忍受力的效果並提升運動 表現。. 16.

(27) Lomax ,Grant 與 Corbett(2011)研究吸氣肌的訓練及熱身對最大衰竭運動 之影響,研究者以12名男性進行實驗計畫,進行了4週的的吸氣肌訓練(實驗組: 每天兩次2組30次50%PImax之阻力呼吸,控制組:每天兩次2組30次15%PImax 之阻力呼吸),在呼吸肌4週訓練後進行測驗前,則加入呼吸肌的熱身(2組 30 次40%PImax呼吸熱身)。研究結果在呼吸肌介入阻力訓練的前後測驗有顯著相 關,增加測驗距離的(p <.05),在訓練結束後在實驗組PImax增加20±6.1%(p <0.01),結合訓練及呼吸肌熱身更增加26.7±6.3%PImax值(p <.01);在測驗距 離部分實驗組在訓練後增加12± 4.9%(p <.01),結合訓練及呼吸肌熱身則提升 14.9±4.5(p <.01)。所以,研究顯示在吸氣肌負荷訓練及呼吸肌熱身都可以增加 測驗的距離提升運動表現,將吸氣肌訓練結合吸氣肌熱身更能提升其運動表現, 增加的幅度都會比單一介入有效。 綜合上述文獻指出,吸氣肌熱身有效降低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喘氣的感受, 有效改善運動忍受力的效果並提升運動表現(Tong與Fu , 2006;Lin 等, 2007; Tong 等, 2010) ,且吸氣肌訓練結合吸氣肌熱身更能提升其運動表現(Lomax 等, 2011),目前使用呼吸肌訓練器做吸氣肌熱身的研究,多以最大吸氣肌力40% (PImax)的研究為最多;在吸氣肌訓練的部分,目前大多的研究指出使用最大吸 氣肌力80%(PImax)的阻力訓練,能有效提升呼吸肌的肌力。當增加更高強度 PImax進行熱身時,是否會提升運動的表現或者會誘發呼吸肌疲勞並影響身體活 動及運動表現仍未知,本研究使用三種不同阻力強度吸氣肌熱身(20% PImax、 40% PImax、60% PImax),瞭解青少年足球員吸氣肌熱身的最佳強度,研究 結果未來可提供教練及選手更能瞭解如何在訓練課程的安排及提升比賽時的身 體素質及運動生理表現。. 17.

(28) 表2-3. 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學者 Volianitis, Mcconnell, Koutedakis, 與 Jones (2001). 受試者 14 名划 船選手. 方式 不同的熱身對提升 划船運動表現(SWU 、RWU、RRWUplus -40%PImax). 結果 動力輸出、距離、換氣量部 分,皆為加入吸氣肌熱身組為 最佳成績;吸氣肌熱身組能減 少運動中呼吸急促喘氣的感 覺,有效改善運動呼吸的困難 度。. Tong 與 Fu(2006). 10 名運 動員(足 球與橄 欖球員).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 身後(控制組 15% PImax、實驗組 40% PImax),進行 Yo-Yo 間歇恢復測驗. 40%PImax 的吸氣肌熱身,將 能減少運動中呼吸急促喘氣 的感覺,提升吸氣肌肌力與收 縮功能,有效改善運動忍受力 的效果並提升運動表現。. Lin 等(2007) 10 名羽 毛球選 手.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 身後(控制組 15%PImax、實驗組 40%Pimax),進行羽 毛球步法測試 (FWmax). 40%PImax 熱身提升了 FWmax 的測驗距離,每分鐘 的呼吸感知困難(RPB/min) 量表其線性關係呈下降(P <0.05) 。呼吸肌熱身後改善步 法的運動表現。. Tong, Fu, Eston, Chung, 與 Quach (2010). 18 名非 專業運 動員. 6 週間歇訓練,並加 入 4 週的吸氣肌訓 練,進行 Yo-Yo 間 歇恢復測驗前加入 吸氣肌 40%PImax 熱身. 呼吸肌介入組提高了的測驗 成績,並且降低受試者在測驗 過程中喘氣的感受,有改善運 動忍受力的效果並提升運動 表現。. Lomax, Grant, 與 Corbett (2011). 12 名男 性. 4 週的吸氣肌訓 練,測驗前加入吸氣 肌 40%PImax 的熱 身. 訓練後 PImax 增加 20±6.1%, 結合熱身更提高 PImax 增加 26.7±6.3%;距離在培訓後增加 12± 4.9%,結合熱身更提高 14.9±4.5,發現效果最好為吸 氣肌訓練結合吸氣肌熱身,其 次為單獨吸氣肌訓練,最後是 單獨的吸氣肌熱身。. 18.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受試者為某高中足球運動員12名,平均年齡16.67 ± 0.49歲,平 均身高167.2 ± 4.15公分,平均體重59.8 ± 5.26 公斤。. 第二節 實驗設計 一、實驗流程 (一)、每位參與者在參與實驗前,研究者針對本次實驗目的與流程對所有受 試者做說明,以達到研究共識,並簽署受試者同意書與健康調查表。 (二)、所有受試者以隨機交叉平衡次序法分配,均須接受吸氣肌熱身(2 0% PImax,30次×2) 、吸氣肌熱身(40%PImax,30次×2) 、吸氣肌熱身(60% PImax,30次×2)三種實驗處理,每次至少間隔一日以上。所有受試者在 不同熱身後進行YYIRT 間歇恢復測驗之VO2max值,測驗過程中及運動 後監測受試者心跳率、RPE、RPB及血乳酸濃度。受試者於運動前及運動 後5分鐘進行、肺功能(FEV1、FVC、FEV1/ FVC%)及呼吸肌肌力(PImax、 PEmax)。 (三)實驗步驟 1. 吸氣肌20%PImax熱身 5分鐘慢跑→5分鐘動態伸展→5分鐘靜態伸展→吸氣肌熱身 20%PImax,30次 × 2組 2.吸氣肌40%PImax熱身 5分鐘慢跑→5分鐘動態伸展→5分鐘靜態伸展→吸氣肌熱身 40%PImax,30次 × 2組 3.吸氣肌60%PImax熱身. 19.

(30) 5分鐘慢跑→5分鐘動態伸展→5分鐘靜態伸展→吸氣肌熱身 60%PImax,30次 × 2組 4.檢測方法: YYIRT 間歇恢復測驗 (YYIRT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是由 重覆20×2公尺來回在起點、轉回點及終點線,以由手提錄音機所發 出的〝嗶〞聲,來控制漸增速度的跑步測驗(Bangsbo, 1994b)。受試 者每來回跑一次,就有10秒的主動休息時間(active rest period),可 作5×2公尺的小跑步,當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有累計兩次不能在 規定時間內到終點線,則紀錄其跑步距離,並呈現跑步結果。YYIRT 間歇恢復測驗成績以完成級數或完成總距離來表示,完成距離以公 尺為單位,計算VO2max迴歸公式如下: VO2max = YYIRT distance in meter × 0.0084 +36.4(Bangsbo 等,2008) 5.血乳酸:於測驗前後(YYIRT) ,使用掌上型血中乳酸測定器檢測安靜值、 結束後立即及結束後第5分鐘的血乳酸變化。 6.心跳率:使用心跳率記錄器檢測安靜值、測驗中、結束時、及結束後 5分鐘恢復情形。 7.肺功能、呼吸肌力檢測:於實施測驗前及測驗結束後5分鐘(YYIRT 間歇 恢復測驗)檢測肺功能(FEV1、FVC、FEV1/ FVC%)及呼吸肌肌力 (PImax、PEmax)。 8.RPE、RPB量表檢測:於測驗距離1000公尺(第7級數第6循環)及測驗後 立即檢測運動自覺量(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呼吸自覺量 (rating of perceived breathlessness, RPB)變化情形。. 20.

(31) (四)實驗流程圖: 實驗流程主要內容如下圖: 1、蒐集相關資料 2、填寫同意書 3、填寫健康問卷 4、實驗流程說明 5、建立基本資料. 測驗前 1.測驗前安靜時血乳酸濃度、心跳率檢測。 2.測驗前肺功能與呼吸肌力檢測。. 吸氣肌 20%PImax 、40%PImax 、 60%PImax 熱身 ★ 標準熱身. 5 分鐘慢跑→5 分鐘動態伸展→5 分鐘靜態伸展 ★吸氣肌20%PImax、 40%PImax、 60%PImax熱身 測驗前需完成兩組,每組30次的吸氣肌熱身,吸氣時間為1.5 秒與吐氣時間為3秒,組間休息1分鐘 ★YYIRT 間歇恢復測驗測量. 測驗中 測驗距離 1000 公尺(第 7 級數第 6 循環)檢測 RPE 及 RPB。. 測驗後 1.測驗結束後立即檢測血乳酸、心跳率、RPE 及 RPB。 2.測驗結束後 5 分鐘後檢測肺功能、呼吸肌力、血乳酸及恢復心跳率。. 實驗資料處理與分析. 圖3-1 實驗流程圖. 21.

(32) (↓血乳酸採集點). (五)實驗步驟. (▲RPE、RPB檢測) 1、吸氣肌熱身(20%PImax、 40%PImax 、60%PImax,30下× 2組) ↓ ←3min→. ▲ ←5min→. ←15min→. ←6min→. 靜鐘 坐後. 肺壓 功力. 一 般. 吸 氣. 休測 息量 十心. 能測 與試 呼. 熱 身. 肌 熱 身. 分跳. 吸. 圖3-2. ↓. ←30min→. 實測 施驗. ▲. ↓. ←5min→. 肺壓 功力. 檢血 測乳. Y Y I. 能測 與試 呼. 運酸 動、 結心. R T. 吸. 束跳 後率. YYIRT測驗流程圖. (六)實驗儀器 1、肺功能檢測 肺部功能檢測利用呼吸量計(MIR-Spirolab II, MIR, ltaly)(圖3-5),測驗數 據FEV1、FVC、FEV1/ FVC%之值,並依照ATS/EPS (2002) 之測量方法。在FEV1 及FVC 的測量,必須連續測量三次以上,至少三次的差異在5%以內取最大值, 並且吹氣時間需達6 秒以上,測驗數據才可被接受。. 22.

(33) 圖3-3. MIR-Spirolab II肺部功能檢測呼吸量計. 2、呼吸機能測試器 呼吸機能測試器 (Micro Medical; MPM, UK) (圖3-6)測量PImax 做 為吸氣肌的功能指標,依據ATS/EPS (2002) 測量方法,測量10次且三次數值差 異在5%以內取平均值,即可被接受 (ATS/EPS, 2002) 。. 圖3-4. 吸氣肌機能測試器 23.

(34) 3、吸氣肌訓練器 使用(POWERbreathe ® KINETIC K-3, Birmingham, UK)電 子式 吸 氣 肌 訓 練 器( 圖 3-7), 依 受 試 者 所 測 得 不 同 的 之 PImax進 行20%PImax、 40%PImax及60%PImax阻 力 負 荷吸 氣 肌 熱 身 , 受試 者 在 測 驗 前 需 完 成兩 組 , 每組 30次 的 吸 氣 肌 熱 身, 吸 氣 時 間 為 1.5秒 與 吐 氣時 間 為 3秒 , 時間 比 例 為1:2為 佳 。. 圖3-5. 電 子 式吸 氣 肌 訓 練器. 4、血乳酸分析 本研究使用Lactate Pro(圖3-8)攜帶型血乳測定儀,以指尖採集血液,測 量運動前安靜時、測驗結束後及運動後5 分鐘之血乳酸值,以供監測受試者體內 之血乳酸值之變化。. 圖3-6. 攜帶型血乳測定儀 24.

(35) 5、Polar 心跳錶及感應帶 本研究使用Polar (圖3-9)心跳表,全程監測受試者安靜時心跳率、測驗中 最高心跳率及運動後5分鐘恢復之心跳率。. 圖3-7. 圖3-8. Polar心跳表. 最大吸氣(PImax)、呼氣壓力(PEmax)測試. 25.

(36) 圖3-9. 圖3-10. 肺功能(FEV1、FVC、FEV1/ FVC%)測試. 吸氣肌熱身(20%PImax、40%PImax、60%PImax,30下× 2組). 26.

(37) 圖3-11. YYIRT間歇恢復測驗(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第三節 統計分析 本研究以SPSS for windows 17.0 中文版之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及統 計分析。實驗測得各項資料,以重複量數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repeated measures of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考驗三次測驗(吸氣肌熱身20%PImax、 吸氣肌熱身40%PImax、高強度吸氣肌熱身60%PImax),於不同時段所測得之肺 功能、PImax 、PEmax 、心跳率等變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三次的攝 氧量和跑步距離的變化。若分析結果有交互作用,則以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來進行 分析,若達顯著(p <.05),再進行事後比較,顯著水準訂為p <.05。. 27.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不同吸氣肌熱身對最大呼、吸氣肌力之影響 本實驗結果在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前及運動結束後 5 分鐘,其描述性統計結 果如表 4-1 所示。. 表 4-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之最大呼、吸氣肌力 PImax、PEmax 之描述性統計 20%PImax 前測 後測 PImax (cmH2O). PEmax (cmH2O). 125.42 ±16.64 134.75 ±27.01. 114.75 ±17.95 129.17 ±29.73. 40%PImax 前測 後測. 60%PImax 前測 後測. 130.25 ±17.39. 124.50 ±20.67. 123.42 ±14.74. 116.00 ±21.37. 137.58 ±27.56. 140.50 ±27.31. 136.50 ±26.59. 128.25 ±30.50. 28.

(39) 一、最大吸氣肌力(PImax)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114.75±17.95 cmH2O)組、40% PImax(124.50±20.67 cmH2O)組與 60% PImax(116.00±21.37 cmH2O)組,不同組別下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 PImax 在前後 測不同時間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差異(p >.05)(圖 4-1) (附錄-表 4-7)。 在不同組別下達顯著差異,以 LSD 進行事後比較,結果發現 PImax 40 %比 PImax 20 % ( p < .05)及 PImax 60 % ( p < .05)的吸氣肌熱身較能趨緩 PImax 的下 降;但 PImax 20 % 與 PImax 60 % ( p > .05)間無達顯著差異。. (cmH2O). PImax. 160 150. 140 130 120. 前側. 110. 後側. 100 90 0 80 20% PImax 20%Pimax. 40% PImax 40%Pimax. 60% PImax 60%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圖 4-1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PImax 之結果. 29.

(40) 二、最大呼氣肌力(PEmax)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 組、40% PImax 組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 下 PEmax 在前後測不同時間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 用未達顯著差異(p >.05) (圖 4-2)(附錄-表 4-8)。. (cmH2O). PEmax.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0. 前側 後側. 20% PImax 20%Pimax. 40% PImax 40%Pimax. 60% PImax 60%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圖 4-2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PEmax 之結果. 30.

(41) 第二節 不同吸氣肌熱身對肺功能之影響 本實驗結果在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前及運動結束後 5 分鐘,其描述性統計結 果如表 4-2 所示。. 表 4-2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FVC、FEV1、FEV1/ FVC%)之描述性統計. FVC (L). FEV1. 20%PImax 前測 後測. 40%PImax 前測 後測. 60%PImax 前測 後測. 4.39 ±0.59. 4.33 ±0.57. 4.49 ±0.63. 4.27 ±0.58. 4.40 ±0.54. 4.34 ±0.69. (L). 3.95 ±0.50. 3.99 ±0.58. 4.10 ±0.50. 3.92 ±0.53. 3.98 ±0.51. 3.90 ±0.54. FEV1 /FVC%. 90.28 ±5.76. 90.37 ±8.35. 91.63 ±5.73. 92.23 ±6.76. 91.65 ±5.86. 91.94 ±5.50. (%). 31.

(42) 一、用力肺活量(FVC)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 組、 40% PImax 組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 FVC 在前後測不同時間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 著差異(p >.05)(圖 4-3) (附錄-表 4-9)。. (L). FVC. 6.00 5.50 5.00 前側. 4.50. 後側. 4.00 3.50 0 3.00 20% PImax 20%Pimax. 40% PImax 40%Pimax. 60% PImax 60%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圖 4-3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VC 之結果. 32.

(43) 二、不同負荷熱身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EV1)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 組、 40% PImax 組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 FEV1 在前後測不同時間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 著差異(p >.05)(圖 4-4) (附錄-表 4-10)。. FEV1. (L)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3.60 3.40 3.20 0.00 3.00. 前側 後側. 20%Pimax 20% PImax. 40%Pimax 40% PImax. 60%Pimax 60% 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圖 4-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EV1 之結果. 33.

(44) 三、不同負荷熱身第一秒用力吐氣量及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率(FEV1/ FVC%)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 組、 40% PImax 組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 FEV1 / FVC%在前後測不同時間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 未達顯著差異(p >.05)(圖 4-5) (附錄-表 4-11)。. (%). FEV1/ FVC%. 100. 95 前側 後側. 90 85 0 80 20%Pimax 20% PImax. 40%Pimax 40% PImax. 60%Pimax 60% 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圖 4-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肺功能 FEV1/ FVC%之結果. 34.

(45) 第三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本研究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YYIRT間歇恢復測驗、最大 攝氧量、心跳率及血乳酸之影響,其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4-3、4-4、4-5所示。. 表 4-3.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YYIRT 測驗距離及最大攝氧量之描述性統計 20%PImax. YYIRT (m). VO2max (ml/kg/min). 40%PImax. 60%PImax. 2446.67 ±338.05. 2596.67 ±390.60. 2310.00 ±370.60. 56.95 ±2.84. 58.21 ±3.28. 55.80 ±3.11. 一、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YYIRT 間歇恢復測驗距離 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組別下 YYIRT 測驗距離之差異, 各組平均數和標準差,20% PImax (2446.67±338.05 公尺)組、40% PImax (2596.67 ± 390.60 公尺)組、60% PImax (2310.00±370.60 公尺)組,且組間達顯著差異 (p <.05) (附錄-表 4 -12),接著進行主要效果檢定,事後比較的結果顯示 40% PImax 分別和 20% PImax 及 60% PImax 達顯著差異 (p <.05)(圖 4-6)(附錄-表 4 -13)。. 35.

(46) YYIRT 距離. 距離(M). 3400. * *. 3200 3000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0 20%PIMAX 20% PImax. 40%PIMAX 40% PImax. 60%PIMAX 60% 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註:*表示 p <.05。 圖 4-6.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 YYIRT 測驗距離. 二、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攝氧量 (VO2max)的影響 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組別最大攝氧量之差異,分析為 20% PImax(56.95±2.84 ml/kg/min) 組、40% PImax (58.21±3.28 ml/kg/min)組 、 60% PImax (55.80±3.11 ml/kg/min) 組,結果顯示組間達顯著差異(p <.05)(附錄表 4 -14),接著進行單純主要效果檢定,經事後比較的結果顯示 40% PImax 組分 別和 20% PImax 組及 60% PImax 組達顯著差異 (p <.05) (圖 4-7)(附錄-表 4 -15)。. 36.

(47) ml/kg/min. VO2max. 66 64. *. *. 62 60 58 56 54 0 20%PIMAX 20% PImax. 40%PIMAX 40% PImax. 60%PIMAX 60% PImax. 不同負荷最大吸氣肌力熱身. 註:*表示 p <.05。 圖 4-7.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之最大攝氧量. 三、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血乳酸之影響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40% PImax 與 60% PImax 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血乳酸在安靜 時對結束時及結束後 5 分鐘下達顯著差異(p < .05) (表 4-4),結束時及結束後 5 分 鐘未達顯著差異(p >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差異 (p >.05) (附 錄-表 4-16)。. 表 4-4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血乳酸之描述性統計. 安靜值. 2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血乳酸. 3.30. 12.18*. (mmol/L). ±1.46. ±2.04. 8.70 # ±1.30. 4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12.23* ±2.69. 9.12 # ±1.69. 6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11.84*. 8.04 #. ±2.68. ±2.09. 註:*安靜時與結束時達顯著差異(p <.05) ; #安靜時與結束後 5 分鐘達顯著差異 (p <.05)。 37.

(48) 四、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心跳率之影響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40% PImax 與 60% PImax 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 (p >.05),組別與不同時間下心跳率在安靜 時對結束時及結束後 5 分鐘下達顯著差異(p < .05) (表 4-5),結束時及結束後 5 分 鐘未達顯著差異(p >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差異 (p >.05) (附 錄-表 4-17)。. 表 4-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心跳率之描述性統計. 安靜值. 2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心跳率 59.83 193.17* 118.83 # (次/分). ±5.95. ±9.77. ±11.95. 4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60%PImax 結束時 後 5 分鐘. 194.33*. 118.92 #. 193.67*. 121.33#. ±8.60. ±10.75. ±8.07. ±12.42. 註:*安靜時與結束時達顯著差異(p <.05) ; #安靜時與結束後 5 分鐘達顯著差異 (p <.05)。. 38.

(49) 第四節.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運動自覺及 呼吸自覺量表之影響. 本研究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YYIRT測驗中、運動自覺量 表(RPE)、呼吸自覺量表 (RPB) 之變化情形,其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4-5所示。. 表 4-5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測驗 RPE 及 RPB 描述性統計 20%PImax 運動中 運動後. 40%PImax 運動中 運動後. 60%PImax 運動中 運動後. RPE. 12.00 ±1.81. 15.25 ±1.66. 12.08 ±1.16. 15.50 ±1.21. 12.25 ±1.14. 15.08 ±1.44. RPB. 3.67 ±1.23. 6.33 ±1.15. 3.25 ±0.97. 5.67 ±1.30. 4.25 ±1.06. 5.58 ±1.00. 39.

(50) 一、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 YYIRT 測驗中及後運動自覺量表(RPE)之影響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在 20% PImax 組、40% PImax 組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p >.05),在 20% PImax(運動中 12.00±1.81、運動後 15.25±1.66)組、40% PImax (運動中 12.08±1.16、運動後 15.50±1.21)組與 60% PImax(運動中 12.25±1.14、運動後 15.08±1.44)組,組 別與不同時間下 RPE 在運動中、結束後不同時間下達顯著差異(p <.05),在時間 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差異 (p >.05) (圖 4-8)(附錄-表 4-18)。. RPE. 運動自覺(分數). 18. #. #. 17. #. 16 15. 運動中 運動後. 14 13 12 11 0 10 20%Pimax. 20% PImax. 40%Pimax. 40% PImax. 60%Pimax. 60% PImax. 註: #不同時間達顯著差異(p <.05)。 圖 4-8.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及不同時間下 RPE 之結果. 40.

(51) 二、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 YYIRT 測驗中及後呼吸自覺量表(RPB)之影響 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負荷熱身,20% PImax 組、40% PImax 組 與 60% PImax 組,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 (p >.05),20% PImax(運動中 3.67 ±1.23、運動後 6.33±1.15)組、40% PImax(運動中 3.25±0.97、運動後 5.67±1.30) 組與 60% PImax(運動中 4.25±1.06、運動後 5.58±1.00)組別與不同時間下 RPB 在運動中及結束後不同時間下達顯著差異 (p <.05),在時間與組別間的交互作用 達顯著差異 (p <.05) (附錄-表 4-19)。 從 RPB 在不同時間之變異數分析摘要得知,RPB 在 20% PImax、40% PImax 與 60% PImax 各組在不同組別下未達顯著差異 (p >.05),顯示在運動中的 RPB 與運動後一樣。單純主要效果考驗在不同組別下,運動後無顯著差異,但運動中 有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結果得知,60% PImax 組別(4.25±1.06)的 RPB 呼吸 困難分數高於 40% PImax 組別(3.25±0.97)達顯著差異 (p <.05) (圖 4-9) (附錄表 4-20)。. 呼吸自覺(分數). RPB. 8 7 *. 6. □. 20%PImax. 5. 40%PImax. 4. 60%PImax. 3 02 運動中. 運動後. 註:*表示 p <.05。 圖 4-9. 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呼吸自覺 RPB. 41.

(5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一、不同負荷吸氣肌熱身對最大呼、吸氣肌力之影響 本研究經由比較不同吸氣肌負荷(20% PImax、40% PImax 及60% PImax)之 YYIRT間歇恢復測驗前後最大呼、吸氣肌力發現,以PImax 40 % (前130.25 cmH2O、後124.50 cmH2O)運動前、後皆高於比PImax 20 %(前125.42 cmH2O、 後114.75 cmH2O) 及PImax 60 %(前123.42 cmH2O、後116.00 cmH2O) 在不同組 別下達顯著差異(p <.05),在運動後的最大吸氣肌力40%PImax組比20%PImax組和 60%PImax組減少下降了8.4%及7.3%的最大吸氣肌力,但在不同吸氣肌負荷對最 大呼氣肌力沒有顯著差異(p >.05)。 最大吸氣肌力和最大呼氣肌力的測量是瞭解整體呼吸肌肉功能最快且最容 易作的方法。且最大吸氣肌力是測量吸氣時肌肉作功的綜合表現,正常人平靜呼 吸時,吸氣肌僅須使用橫膈肌即足夠。當運動換氣量增大或進行最大吸氣肌力的 測量時,所有之吸氣肌均參與呼吸作功;同理,當呼氣時所有呼氣肌均參與呼吸 作功。張毅舲、施玫如(2000)指出,正常青少年的最大吸氣肌力平均值為96±35 cmH2O,若低於此平均值範圍,即表示有呼吸肌無力的問題,本研究受試者在實 驗期間所測得之最大呼、吸壓力皆在正常值以上。 在吸氣肌熱身研究中,Volianitis 等 (2001b) 以划船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進 行不同的熱身運動處理,以最大吸氣肌力 40%進行 2 組 30 下的熱身,結果發現 呼吸肌熱身 (RWUplus),在呼吸肌熱身後,對於吸氣肌肌力有所改善; Tong 與 Fu (2006) 同樣在運動前加入吸氣肌熱身,隨後進行 YYIRT 間歇恢復測驗的結果 顯示,實驗組在吸氣肌肌力的提升、呼吸急促感覺的降低與運動表現的改善,皆 顯著高於控制組。另外,在不同強度負荷吸氣肌熱身的研究中,分別以強度 40% PImax 與 15% PImax 的吸氣肌熱身,皆需完成 2 組 30 下,另控制組不進行吸氣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irstname: Jung-Hui Lastname: Su Hospital/Institution: Yuan's General Hospital Address: County/State: Taiwan Postal Code: 80249 Country: Taiwan Phone: Email: gmail.com Protocol: The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比較不同「神經性腸道訓練護理方案」對改善脊髓損傷病人 排便之成效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