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交试验设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正交试验设计"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五、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表与正交试验] 正交表是根据组合理论,按照一定规律构造的表格,它在试验设计 中有广泛的应用。以正交表为工具安排试验方案和进行结果分析的试验称为正交试验。它适 用于多因素、多指标(试验需要考察的结果)、多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因素之间联合起作用)、

具有随机误差的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可以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按 其重要程度找出主次关系,并确定对试验指标的最优工艺条件。在正交试验中要求每个所考 虑的因素都是可控的。在整个试验中每个因素所取值的个数称为该因素的水平。

正交表的符号为La(bc),其中L表示正交表;下标a是正交表的行数,表示试验次数;c 是正交表的列数,表示试验至多可以安排的因素个数;b是表中不同数字的个数,表示每个 因素的水平数。例如L8(27),8 表示正交表中有8 行,即安排试验的次数为 8次;7 表示正交 表中有7列,试验至多可安排7个因素(包括交互作用的因素);2表示每个因素只有两个水 平。这种正交表称为2水平型的正交表。

又如L12(323),表示正交表中共有 12 行,4 列,其中有一列是 3 水平的,有 3 列是 2 水平的。它称为混合型的正交表,可用来安排因素水平不同的试验。

[正交表的交互列] 任意两列分别安排了两个因素之后,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可用表的 其他列表示出来,称为交互列。交互列在2水平型正交表中只有一列,在 3水平型正交表中 有两列,例如L9(34),任意两列的交互列是另外两列。通常低水平(水平数为 2 或 3)的正 交表有另外专表写出交互列,例如L8(27)的交互列表,指出第3 列与第5列的交互列即是第 6列等等。有些正交表,例如L12(211),任意两列的交互列都不在表内,对这样的正交表就不 能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了。

手册后面备有常用正交表。

) 2 ( 7

L8 的交互列表

(2)

1 2 3 4 5 6 7 列号

(1) 3 2 5 4 7 6 (2) 1 6 7 4 5 (3) 7 6 5 4 (4) 1 2 3 (5) 3 2 (6) 1 (7)

1 2 3 4 5 6 7

[正交表的正交性] 正交表具有正交性:

1° 在任意一列中,每个水平的重复次数都相等,例如L8(27)中每列的每个水平都重复 4 次。

2° 任意两列中,同行数字(水平)构成的数对,包含着所有可能(该水平下)的数对, 而每个数对重复次数相等。例如在L9(34)中任意两列构成的数对都包含着 3 水平下所有可能 的数对:(1,1),(1,2),(1,3),(2,1),(2,2),(2,3),(3,1),(3,2),(3,3),

而且每个数对重复次数都等于1。

由于正交性,使得所安排的正交试验,均衡分散,整齐可比。

[试验方案的制定步骤与安排方法]

1°步骤

(1) 确定试验中变化因素的个数及每个因素变化的水平。

(2) 根据专业知识或经验,初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哪些是必须考虑的,

哪些是暂时可以忽略的。

(3) 根据试验的人力、设备、时间及费用,确定可能进行的大概试验次数。

(4)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2° 安排方法

(1) 在不考虑交互作用时,把因素逐个安排在正交表的任意列上,那末每次试验(对

应于正交表的行)的试验条件(每个因素应取的水平)由安排因素的各列的水平确定。

例如,在试验用不发芽的大麦造啤酒的过程中,选了四个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指 标是粉粒状(%)。

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 底水(A) 浸氨时间 (B) 920浓度 (C) 氨水浓度(D) 1

2 3

A1(140) B1(180) C1(2.5) D1(0.25) A2(136) B2(215) C2(3.0) D2(0.26) A3(138) B3(250) C3(3.5) D3(0.27) 如果不考虑交互作用,可选用正交表L9(34),得试验方案如下:

(3)

L9(34)安排一个四因素的试验方案

列号(因 素)

试验号

1(A) 2(B) 3(C) 4(D)

1

2

3

4

5

6

7

8

9

1(A1) 1(B1) 1(C1) 1(D1) 1(A1) 2(B2) 2(C2) 2(D2) 1(A1) 3(B3) 3(C3) 3(D3) 2(A2) 1(B1) 2(C2) 3(D3) 2(A2) 2(B2) 3(C3) 1(D1) 2(A2) 3(B3) 1(C1) 2(D2) 3(A3) 1(B1) 3(C3) 2(D2) 3(A3) 2(B2) 1(C1) 3(D3) 3(A3) 3(B3) 2(C2) 1(D1) 此表指出第1号试验的条件是A1B1C1D1,第2号试验条件是A1B2C2D2,,第9号试验的条件 是A3B3C2D1。 (2) 需要考虑交互作用时,因素不能任意安排,应利用相应的表头设计安排试验。此时 要注意不能使不同的因素(包括所考虑的交互作用)同处一列(因为分析时无法将同处一列的 不同作用分析出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需要采用更大的正交表。例如安排一个四因素A , B , C , D的试验,必须考虑交互作用AB,AC,其他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根据L8(27)的 表头设计: 列号 因素个数 1 2 3 4 5 6 7 3 A B AB C AC BC 4 A B

D C

B A

C D B

C A

D A

C B

D

4 A D C

B

AB D B

C

AC C B

D

AD

5

E D

A

D C

B

E C

B A

D B

C

E B

C A

C B

E A

D

 D A

E

因为是四因素试验,所以可将A , B , C , D分别安排在第1,2,4,7列上,第3,5列分别表示ABAC,第6列空着。如果A , B , C , D四个因素所有的交互作用都要考虑,则不能用L8(27), 应选用更大的正交表,如L16(215)。

[正交表的直观分析] 1°计算第 i 水平的水平和 Ki与水平均值 ki例如用L9(34)安排的四

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可列出直观分析表如下:

(4)

列号(因素)

试验号 1(A) 2(B) 3(C) 4(D) 试验指标y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2 2 2

1 3 3 3

2 1 2 3

2 2 3 1

2 3 1 2

3 1 3 2

3 2 1 3

3 3 2 1

y1

y2

y3

y4

y5

y6

y7

y8

y9

K1

K2

K3

) 4 ( 3 ) 3 ( 3 )

2 ( 3 ) 1 ( 3

) 4 ( 2 ) 3 ( 2 )

2 ( 2 ) 1 ( 2

) 4 ( 1 ) 3 ( 1 )

2 ( 1 ) 1 ( 1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1

k2

k3

k1(1) k1(2) k1(3) k1(4) k2(1) k2(2) k2(3) k2(4) k3(1) k3(2) k3(3) k3(4) 极差R R(1) R(2) R(3) R(4) 其中

Ki(j)表示第j列的i水平的试验指标和(简称水平和)

ki(j)表示第j列的i水平的试验指标均值(简称水平均值)

R(j)表示第j列的k1,k2,k3的极差 例如

   

) 1 ( 3 ) 1 ( 2 ) 1 ( 1 )

1 ( 3 ) 1 ( 2 ) 1 ( 1 )

1 (

9 6 3 ) 2 ( 3

9 8 7 ) 1 ( 3

6 5 4 ) 1 ( 2

3 2 1 ) 1 ( 1

, , min ,

, max

, , , ,

k k k k

k k R

y y y K

y y y K

y y y K

y y y K

) 2 ( 3 )

2 ( 3

) 1 ( 3 )

1 ( 3

) 1 ( 2 )

1 ( 2

) 1 ( 1 )

1 ( 1

3 1 3 1 3 1 3 1

K k

K k

K k

K k

2°评定因素重要性顺序 依照各因素指标均值的极差的大小排出重要性顺序,极差大的表

示该因素重要。

3°画出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图 求出ki(j)后,对于每个j以水平值i横坐标,以ki为纵

(5)

坐标描点并画出折线图,称为第 j 个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图。若 ki变化幅度大,则对应的 因素的影响就愈大。若图上描出的点很分散,则说明该因素是主要的;若点比较集中,则说 明该因素是次要的。

当需要考虑因素的交互作用时,对应某交互作用的 ki列的就表示由于该交互作用的影响 而引起的。同样可以画出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试验指标的关系图。

对于既没有安排因素,也没有安排交互作用的“ 空列” ,可以用来安排试验误差的估计。

通过同样的计算得到 ki,这可以看作是由于试验误差造成的,ki 变化的大小反映了该试验误 差的大小。也可以画出实验误差与试验指标的关系图。

4°选定最优工艺条件(最优搭配方案) 在不考虑交互作用时,只需根据该试验指标的要 求(即该指标是高者为优,或是低者为优),从每个因素的关系图中找出最优点(最高点或最 低点)的水平,将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起来就是对于该指标的最优工艺条件。

当需要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时,经过分析已知某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影响很 大,这时根据试验结果,把对应于该二因素所有不同水平组合的试验指标(若对于同一种组 合有多次试验,则应求出其平均值)进行比较,选出该二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最后,结合 其他因素或交互作用选出的最优条件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对于多指标的试验,每个指标都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分析。最优工艺条件应根据各个指标 的情况综合考虑才能确定。

[正交表的方差分析] 设在正交表中因素A被安排在第j列,该列的水平数为bj(或bA),

每个水平的重复数为rj,试验次数为n(行数)(显然有rjbj=n),则因素A的平方和SA(或称 为第j列平方和Sj)为

 

2

1 2

1 ) ( 2

1

) ( )

( 1 1

)

( 

 

 

  

n

i i b

l j l j b

l

j j l j j

A y

K n k r

k r S S

j j

总平方和S

  

 

 

n

i

n

i i n

i i

i y

y n y

y S

1

2

1 1

2

2 1

)

(

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的平方和S也按其所在列的平方和计算(公式同因素 A 的平方和 SA的计算公式)。

误差平方和S等于S与所有安排有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的平方和S之差,即

作 用 的 列 )

( 安 排 交 互 素 的 列 )

( 安 排 因

S S S

S j

正交表的方差分析表 离差

来源 平 方 和

自 由 度

均 方 统 计 量

置 信 限 统 计 推 断

(6)

A

B

B A

 误差

SA

SB

B

SA

S

bA1

bB1

) 1 )(

1 (bAbB

n

1

A A

A b

s S

1

B B

B b

s S

) 1 )(

1

(  

B A

B A B A

b b

S s

n sS

s

FAsA

s

FBsB

s

FABsAB

) , 1

(b n

F A  ) , 1

(b n

F B

) ), 1 )(

1

((b b n

F AB

F

F  时,认为 相 应 的 因 素 影 响显著;

F

F  时,认为 相 应 的 影 响 不 显著 总平

方和

S n1

表中

作用的列安排交互 素的列安排因

( (

) 1 )(

1 )

1 (

1 bj bj bi

n n

对正交表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定量地给出因素的主次关系,可以判断哪些因素是重要因素,

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此时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只要考虑重要因素,至于那些次要因素的水 平,可根据其他条件确定。

六、抽样检验方法

[抽样验收的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从整批产品中随意抽取n件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进而对整批产品作出“ 接收”或“ 拒收”的判断时可能出现两种错误:把可接收的整批产品错 判为不合格而加以“ 拒收”,这种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把质量不合要求的整批产品错判为合 格而加以“ 接收”,这种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

制定抽样检验方案的目的就是合理地确定尽可能小的样本容量 n 和作为判断的标准区间

(L , H),使得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都尽量地小。以下只讨论样本容

n和整批产品的量N(或称批量为N)满足 0.1 N

n 的情况。

[单式抽样检验] 单式抽样的验收方案是指只进行一次抽样,从而对整批产品作“ 接收”

或“ 拒收”判断的方案。

1°单式计件(对产品质量指标的检验只考虑“ 好品”与“ 次品” )的验收方案(n , c)。

根据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收付双方协商定出两个小于 1 的正数p0p1(p0p1),当次 品率pp0时,则接收这批产品;当pp1时,则拒收这批产品。p0p1分别叫做“ 可接收”

的质量水平和“ 批容许废品率”。

设样本容量为n,其中次品个数为kk可作为判断批量为N的产品质量的指标。现在是

(7)

如何合理地选取n和小于n的正整数c,使得按照“ kc”或“ kc”分别决定“ 接收”或“ 拒 收” 该批产品时,犯第一类或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都不大于预先给定的和。

对于方案(n , c),从次品率为p的总体(批量为N)中抽取 

 



10

n N 件产品,其次品数c 的概率为

k n k

c

k

p k p

c n n p

L

 

 

(1 ) )

, , (

0

L(p,n,c) 称为方案(n , c)的示性函数。

给定p0,p1,和后,n,c是下列方程的解:



 )

, (

1 ) , , (

1 0

c n p L

c n p L

ur满足

r x e

ur x

21 2 d

2

n当比较大时,c

 

nH (即nH的整数部分)由下式决定:





 

 

n p u p

p H

n p u p

p H

) 1 (

) 1 (

1 1 1

0 0

1 0

2° 单式计量(对产品质量指标要测量出具体数据)验收方案(n,L,H)

假定衡量产品好坏的数量指标是遵从正态分布,其方差2为已知。当 (或相反)

时,认为产品合格;当 (或相反)时,认为产品不合格。

设样本容量为n,样本均值为x,x可作为判断总体质量的指标。现在是如何合理的选取nL , H,使得按照“ L<xH”和“ xLxH” 分别决定“ 接收” 或“ 拒收” 整批产品 时,犯第一或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都不大于预先给定的和。

) ( ),

( 0 1 1 1

1

0  p   p

 其中1(x)是正态概率积分

x x e

2 d ) 1

( 2

2

的反函数。

单式计量验收方案表

条 件 方案代号 方案参数满足的

方程组

统计推断

(8)

0 1

) , (n L





n

u L

n u L

 

 

1 1

0xL时,拒收 当xL时,接收

0 1 (n,H)





n u H

n u H

 

 

1 1

0xH时,拒收 当xH时,接收

2 0

1  

   (n,L,H)









n u L H

n u L

n u L

 

 

2 2 0

1 1

2

xLxH 时,拒收

LxH时,接 收

[复式计件抽样检验] 单式抽样验收方案为了确保两类错误的相应概率不超过,,常常

需要抽取容量很大的样本。对于同样的四个数据p0,p1,, ,复式抽样的平均抽样件数比单 式抽样较小。

复式抽样验收方案的做法是:先抽容量为n0的样本,设其中的次品为k0,与事先确定的

三个数c0c1c2相比较作判断:若k0c0,则整批接收;若k0c1,则整批拒收;若

1 0

0 k c

c   ,则继续抽取容量为n1的样本,记其中的次品数为k1,将两个样本合在一起,若

2 1

0 k c

k   ,则整批接收;若k0k1c2,则整批拒收。其中n0,n1,c0,c1,c2的决定与单式抽 样方案类似,要保证抽样验收方案当整批产品的次品率pp0时,拒收的概率不超过,当

p1

p 时,接收的概率不超过。

记方案(n0,n1,c0,c1,c2)的示性函数L(p;n0,n1,c0,c1,c2)为 L(p;n0,n1,c0,c1,c20 0(1 ) 0 0

0 0

0 k n k

c

k

p k p

n

 

 

 

 

  

 

 



 

1

0 0

0 2

1

1 1 1

0 0 0

1 0 1

1 0

0 (1 ) (1 )

c

c k

k c

k

k n k

k n

k p p

k p n

k p n

它事实上是抽取第二样本,经检验后,整批接收的概率,即概率P(k0c0,(次品率为p)与

2 1 0 1 0

0 ,

(c k c k k c

P     (次品率为p)之和。

p0,p1,,已知,n0,n1,c0,c1,c2满足下列方程



 )

, , , ,

; (

1 ) , , , ,

; (

2 1 0 1 0 1

2 1 0 1 0 0

c c c n n p L

c c c n n p L

该方程的求解是困难的,且不是唯一的,必须根据实际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另外合理的限制

(例如令n1 2n0等等),并制定专门的统计表来确定n0,n1,c0,c1,c2

[序贯计件抽样检验] 本方法比上面的抽样方案更经济,更能减少检验次数。

对于给定的p0,p1,,,序贯抽样的方法是:

(9)

第一步 先抽取容量为n1的样本,设其中次品数为k1,计算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

1

1 lg1 lg

1 lg1

1 lg1 lg

lg1

1 h sn

p p p

p

p p n

p p p

c n p  









 

 

  +

1 2

0 1 0

1

0 1

1

0 1 0

1 ,

2

1 lg1 lg

1 lg1

1 lg1 lg

lg1

1 h sn

p p p

p

p p n

p p p

c n p  









 

 

  +

若样本的次品数

,1

1

1 c n

k  ,则整批接收;若

,1

2

1 c n

k  ,则整批拒收;若

1

1 2,

,

1n k c n

c   ,则不作

决定,继续抽样。

第二步 再抽取容量为n2的样本,设其中次品数为k2,计算

) (

1 lg1 lg

1 lg1 )

( 1

lg1 lg

lg1

2 1 1

0 1 0

1

0 1

2 1

0 1 0

1 ,

1 1 2 h s n n

p p p

p

p p n

n p p p

c n n p   









 

 

) (

1 lg1 lg

1 lg1 )

( 1

lg1 lg

lg1

2 1 2

0 1 0

1

0 1

2 1

0 1 0

1 ,

2 1 2 h s n n

p p p

p p p n

n p p p

c n n p   









 

 

 

若两次抽样的积累样本的次品数

2

,1

1 2

1 k c n n

k   ,则整批接收;若

2

,1

2 2

1 k c n n

k   ,则整批拒 收;若c1,n1n2k1k2c2,n1n2,则不作决定,继续抽样。

照此法进行下去一直到作出判断为止。应注意的是,若每次样本的容量为ni,其中次品

数为ki,则在第 m 步时,积累样本的容量为

m

i

ni 1

,积累次品数为

m

i

ki 1

。可以证明,经有限 次抽样可以作出判断。

序贯抽样验收方案可以有两种直观的表示方法:

1° 序贯计件抽样的图解法 以积累样本的容量

i

ni

n 为横坐标,以积累次品数

i

ki

k 为纵坐标,两条平行线

sn h k sn h

k1 与  2

把整个平面划成三个区域:接收区,拒收区和继续抽查区(图16.7)。每检验一件产品后,看 它是不是次品,然后在图上画一点(n , k),如果点落在接收区内,

就接收这批产品;如果点落在拒收区内,就拒收这批产品;如 果点落在继续抽查区,就继续抽检。经有限次抽查,点(n , k)总 会跑出继续抽查区,这时便可作出接收或拒收的判断。

2° 序贯计件抽样的列表法 对给定的不同的p0,p1, 和

 ,列出积累样本的个数

i

ni

n 和所对应的判断标准c1,n

(10)

c2,n 的 表 。 当 积 累 次 品 数

i

ki

k 越 出 区 间(c1,n ,c2,n ), 就 可 作 判 断 。 例 如 下 表 列 出

% 5 , 08 . 0 , 01 .

0 1

0p   

p , 10%的序贯抽样方案。

n c1,n c2,n n c1,n c2,n n c1,n c2,n n c1,n c2,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







 0 0 0 0 0 0 0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表中n:积累样本的个数。

c1,n :可以作出接收的最高次品件数。

c2,n :可以作出拒收的最低次品件数。

表示不作决定。

七、质量评估(工序控制)方法

一件产品的制作往往要由好几个工序来完成。每个工序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 此必须在生产过程的每个工序设有控制图,及时评估生产过程的质量。

[计量评估] 被评估的产品质量是一物理量。设它在正常生产时遵从正态分布N(,2)。

用样本x1,x2,,xn的均值x 和极差 R 来评估总体的和 是否发生异常,分别称为x 评估图

(图16.8)和R评估图(图16.9)。

图中E(R)表示极差R的数学期望,cn ,dn是与n有关的经验常数。

经验常数cn ,dn数值表

n 2 3 4 5 6

cn 1.128 1.693 2.059 2.326 2.534

(11)

dn 0.8525 0.8884 0.8798 0.8641 0.8480

n 7 8 9 10 11 12

cn 2.704 2.847 2.970 3.078 3.173 3.258

dn 0.8330 0.8200 0.808 0.797 0.787 0.778

如果产品指标规格未知,可从最近正常生产过程中抽取20多个容量为nn<10,一般n=5

或6)的样本,由各样本的均值x 和极差R再作平均得xR,则x 的控制限为x

n c

R

n

3 ,

R的控制限为 R c d

n n 

 

13 。

在连续生产的过程中于某时间间隔内抽取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算出xR,然后在评 估图上画点,如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次抽样算得的x

R都在控制限内,点的变化又是随机的(没有一定规 划和趋势),就表示生产正常。

[计件评估] 被评估的产品质量是次品率的大小,

其方法与计量评估类似。如果工厂里规定产品的次品率

p,在某时间间隔内,抽取容量为n(>50)的样本,作

次品个数m的评估图(图16.10)。

如果产品次品率没有规定,可从近期正常生产过程中抽取 20 个小样本,用各个样本的次 品率的平均值p作为p

n p p p(1 )

3 

[计点评估] 被评估的产品质量是一件(或一组)产品的疵点的 个数。如果产品在正常生产时的平均疵点数为c(它可通过对 20 多批产品的抽查,在每批产品中抽查一件或一组,算出每批产品的 平均疵点数ci ,然后从20多个ci中算出一个平均数c),那末作疵 点数c的评估图(图16.11)。其控制限为c3 c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时间内任抽取一件产品,数出其疵点

个数c,并用点画在评估图上,当点在控制带内随机变动,则表示生产在正常状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设A为定义在实的希尔伯特空间H中的某线性稠密集合MA上的线性算子.若对于MA的任意非零 元素u,v,成立 Au,v=u,Av 则称A为对称算子.若对任意非零元素u成立 Au,u0 则称A为正算子.如成立更强的不等式 Au,u≥ r||u||2 r>0 则称A为正定算子.此处u,v表示希尔伯特空间的内积,||u||2=u,u.. 变分原理与广义解 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