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國互聯網專案

自 1999 年開始,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傳播政策 研究中心啟動“全球互聯網專案”(World Internet Project),旨在通過 問卷調查的方法,瞭解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中國互聯網項目”為“全 球互聯網專案”在中國的合作專案,開展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至 少五年的同組調查和國際資料比較:

· 瞭解中國互聯網用戶的人口分佈、使用狀況、變化和特徵

· 發現互聯網對於中國的人際交流、大眾媒體使用以及人的觀念 和行為的影響

· 提出有利於中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截至 2007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已經實施了四 次“互聯網的使用及影響問卷調查”。調查在中國不同規模的城市內進 行,並比較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互聯網使用特徵。四次調查的簡要情 況為:

2000 年底至 2001 年初,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長沙分 別對成人(3000 個樣本)和青少年(5000 個樣本)實施了問卷調查。

並於 2001 年 5 月發表了研究成果。本項研究的初衷是通過對同組 研究物件的逐年追蹤調查,發現網路對人的影響。但是,由於研究經 費的限制,未能真正實現逐年的追蹤調查。

2003 年,在美國馬克基金會的贊助下,本項研究得以繼續進行。

研究從城市規模、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準以及實際操作的可能性等 因素出發,選定北京、上海和廣州 3 個大都市、成都、長沙、西安 和瀋陽 4 個省會城市,以及廣東南海、河南義馬、山東即墨、湖北 廣水和河北豐南 5 個小城市進行調查。樣本設計總量為 4,000 份

(600×3+300×4+200×5),最終獲得有效樣本 3,941 個。當年 9 月,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了中文版調查報告。

在馬克基金會的繼續資助下,2005 年的調查覆蓋北京、上海、

廣州、成都和長沙五個城市,樣本總量為 2,376 個。2005 年 7 月,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了中文版調查報告。

2007 年,為了與此前的調查進行比較研究,選取了前三次均調 查過的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長沙 5 個城市,同時考慮到城市 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準以及 2003 年的樣本等因素,又增加西安 和瀋陽兩個城市。使用電話進行訪問,通過實施問卷調查,最終獲得 有效樣本 2,035 個,經加權後的樣本為 2,001 個。其中,線民樣本 為 1,315 個,非線民樣本為 686 個。報告於 2007 年 11 月發佈。

1、郭良、卜衛(2001),“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2000 年 關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互聯網使用狀況及影響的 調查報告(成人部分)”

此項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城市互聯網用戶(指從調查之日 起,在過去半年內使用過互聯網並且使用頻次在每週 1 次及以上者)

的特徵、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徵、用戶與非用戶在人際交流、大眾媒 介(電視、報紙、廣播、書籍、錄影帶/VCD/DVD、雜誌、錄音帶 /CD/MP3、電話等)接觸以及觀念、行為上的差異等,由此考察互聯 網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研究採用社會調查的方法,由調查員進入

對被訪問物件的家庭,對其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將總體定義為北京、

上海、廣州、成都和長沙五城市中市區居住家庭戶內 17 歲—60 歲 的男女居民,其中線民比例最低限制為:北京:50%;上海和廣州:

40%;長沙和成都:30%。樣本在五城市平均分配為 600 個樣本/城 市,共計 3000 個樣本。抽樣資料來源於 1998 年北京、上海、長沙、

廣州和成都五市的戶籍基礎調查,抽取的最終單位為家庭戶,每戶一 人。具體抽樣實施方法如下:(1)每個城市居委會抽樣辦法:PPS 抽 樣。根據所在城市所轄居委會名單及相應戶數,每個城市按等概原則 隨機抽取 66 個居委會,每個城市訪問 660 個樣本。(2)居委會內 住戶抽樣辦法:等距抽樣。(3)戶中被調查者的抽樣辦法:簡單抽樣。

調查員入戶先詢問該戶是否有互聯網使用者(線民),如有,即確定 為調查樣本,如有兩人或兩人以上符合線民條件,則選取其生日離調 查日最近的一個線民為調查樣本。如該戶沒有線民,則同樣選取其生 日離調查日最近的一個非線民為調查樣本。正式調查入戶訪問時間為 2001 年 1 月 20 日至 2 月 5 日,實際發放問卷 3300 份,成功訪 問 3145 個樣本,其中包括線民樣本 1429,占成功訪問樣本總體的 45%。北京線民樣本比例為 60.5%;上海線民樣本比例為 45.4%;廣 州線民樣本比例為 42.8%;長沙線民樣本比例為 36.6%;成都線民樣 本比例為 42.2%。研究的概念框架如下頁表所示。

研究得出了以下六個方面的結論與分析:

結論一:互聯網用戶的特徵

與非用戶相比,用戶大都是男性(60.7%),年齡較輕(平均年齡 為 27 歲),高學歷(超過 50%的用戶有大專以上學歷),單身(超過 60%的用戶無配偶),其職業主要為在校學生或研究生(42.6%),管理 幹部(16%)和科教文衛工作者(11.2%),收入較高,且大都擁有電腦與 上網資源。因此,目前即使是在城市,電腦/網路也還沒有真正普及。

結論二:互聯網使用的現狀

(1)基本情況:65%的用戶從 1999 年開始使用互聯網;65%

的用戶通過 MODEM 上網。用戶上網地點比例最高的是在家裏

(66.9%),其上網時間平均每週約 8 小時 44 分鐘,其次是在網吧

(27.9%,平均每週 6 小時 59 分鐘)和工作單位(26.8%,平均每

週 10 小時 41 分鐘)。用戶經常使用的門戶網站為新浪、網易 163.com、搜狐、yahoo.com 和首都線上 263.com。用戶使用的網站 語言分別為:75.82%的時間用於大陸中文網站,14.54%的時間用於海 外中文網站,9.14%的時間用於外文網站。

(2)互聯網的功能:超過 50%使用率的功能有:流覽網站、收 發電子郵件、閱讀新聞;下載娛樂文件、聊天等。

(3)網上交流:超過 70%的用戶使用電子郵件,有將近 30%

的用戶沒有使用電子郵件。如此高比例的用戶,連互聯網的這一最基 本的功能都沒有用,說明互聯網的應用水準還不高。五城市用戶平均 每週使用電子郵件 2 小時 27 分鐘, 平均每個用戶常用的電子郵件位 址為 2.26 個,經常保持電子郵件聯繫的人平均為 5.72 個。用戶平均 每週收、發私人郵件各 4 封左右,工作郵件各 2 封左右。平均每週 轉發新聞內容的郵件 1.03 個。51.6%的用戶經常使用聊天室,平均 每週約 4 小時 15 分鐘;32.8%的用戶使用網上尋呼,平均每週約 4 小時 48 分鐘,23%的用戶使用 BBS,平均每週約花 2 小時 34 分鐘。

(4)超過 84%的用戶沒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可見,目前中國

電子商務的水準還很低。少數用戶從網上購買的產品主要是書籍和電 腦軟硬體。

結論三:對互聯網的態度

(1) 用戶對網路新聞和資訊的信任程度。在留言板、聊天室、

電子郵件和廣告中,用戶最信任電子郵件的資訊。認為可靠和比較可 靠的比例為 38.2%;最不信任的是聊天室的資訊,認為可靠和比較可 靠的比例為 13%。就新聞來源而言,用戶信任大陸傳統媒體網站的 比例最高, 非常信任的占 18.1%, 比較信任的占 57.4%, 其次是 大陸門戶網站, 非常信任的占 12.4%,比較信任的占 55.3%。用戶 也比較信任海外中文新聞網站和海外門戶新聞網站,但信任的百分比 不如大陸傳統媒體網站和大陸門戶網站的高。

(2)用戶比非用戶對互聯網有更積極的態度。用戶對互聯網的 態度比非用戶更為積極和肯定。對互聯網的正面影響,用戶作肯定回 答的百分比遠超過非用戶,並不那麼看重互聯網的負面影響。

結論四:互聯網使用與大眾媒體接觸

(1)媒介接觸時間。用戶接觸時間最長的媒介是電視(13 小時 2 分鐘/周),其次是互聯網(10 小時 11 分鐘/周)和電腦(10 小時 14 分鐘/周)。非用戶接觸時間最長的媒介是電視(16 小時 41 分鐘/

周),其次是報紙(5 小時 5 分鐘/周)和書籍(4 小時 35 分鐘/周)。 但非用戶讀書的時間沒有用戶多(8 小時 35 分鐘/周)。均值差異檢 驗說明,用戶比非用戶使用音樂錄音帶、電子郵件、電腦和書籍的時 間更多,非用戶比用戶看電視更多。60%~70%的用戶認為互聯網使 用沒有減少他們接觸大眾媒體的時間, 20%~30%的用戶報告說減少 了大眾媒體使用的時間。

(2)資訊來源。均值差異檢驗說明,非用戶比用戶更依賴電視、

廣播、家庭獲得資訊資源,用戶比非用戶更依賴互聯網、單位或學校 以及俱樂部或社團組織來獲得資訊來源。

(3)傳統媒體新聞來源與網路新聞來源的信任度比較。調查發 現,儘管用戶重視從互聯網獲得資訊資源,但他們還是更信任傳統媒 體新聞。對新聞來源的信任度依次排列如下:國內電視新聞和報紙新 聞、廣播新聞、國外電視新聞、網路新聞。

(4)娛樂來源。均值差異檢驗說明,非用戶比用戶更依賴電視、

廣播、報紙和家庭獲得娛樂資源;而用戶比非用戶更依賴朋友、互聯 網以及俱樂部或社團組織獲得娛樂資源。

(5)媒介需求。 本項研究列出了 8 種媒介需求: 瞭解國內外 新聞事件; 獲得有關個人生活資訊;獲得有關學習資訊;滿足娛樂 和個人愛好;表達個人意見、觀點或發表自己看法;與別人交流觀點 和看法;參與社會活動;增進個人感情。調查發現,用戶均使用互聯 網來滿足自己的上述需求。對五種傳統媒體的使用與滿足,一般而 言,非用戶更依賴電視、廣播和報紙來滿足上述需求,用戶則更依賴 雜誌和書籍。

結論五:互聯網使用與人際交流

本調查基本上否定了“使用網路會減少了人際交流”的看法。統計 表明,用戶比非用戶有更多的朋友交往和電話交往。70%~80%的用 戶自述使用網路前後的人際交流沒有變化。將近 60%的用戶說明,

網上交往增加了他們經常保持聯繫的朋友的數量。調查也發現,一些 用戶增加了與同事、同學或朋友的交往,減少了與父母、兄弟姐妹和 親戚鄰居的交往。總的說來,在人際交往方面,用戶更重視朋友,非 用戶更重視家庭。用戶將朋友作為重要的資訊來源和娛樂夥伴,非用

網上交往增加了他們經常保持聯繫的朋友的數量。調查也發現,一些 用戶增加了與同事、同學或朋友的交往,減少了與父母、兄弟姐妹和 親戚鄰居的交往。總的說來,在人際交往方面,用戶更重視朋友,非 用戶更重視家庭。用戶將朋友作為重要的資訊來源和娛樂夥伴,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