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小企業接班人計劃的結構性障礙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伍、研究結果

一、中小企業接班人計劃的結構性障礙

(一)人才發展之困境

先前的文獻探討部分即曾經提過,由於中小企業不同於我們一般在報章雜誌 或是教科書中所較常見到的大型企業,其不論在規模大小、經營模式以及管理制 度等各方面都與一般大型企業有所不同;因此,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與人才發展 上所可能碰到的狀況與挑戰亦有其獨特之處,然而,這也是造成中小企業目前產 生接班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回顧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最新修正的「中小企業認定標準」,我國對於中 小企業的定義如下:

1.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額新臺幣八千萬元以下者。

2.除前款規定外之其他行業前一年營業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者。

此外,為求認定之周延,除以資本額與營業額作為標準之外,該規定尚有補 充規範,即以企業實際從業人數作為從寬認定標準如下:

1.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者。

2.除前款規定外之其他行業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一百人者。

由上述之標準即可以看出,中小企業不論在經營規模以及從業人員的數量上,

都是相對較小的。事實上,由於許多中小企業屬於技術與勞力密集的產業型態,

因此在目前服務與資訊業當道的就業市場中,通常對求職者比較不具吸引力;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中,又以傳統製造業之情況較為嚴重,下頁表 5-1 為近三年內,主要的中小企業 行業類別中,各行業內中小企業從業人數佔該行業總從業人數的比例。

表 5-1. 中小企業從業人數佔總從業人數之比例統計

(單位:%)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農林漁牧業 99.08 98.88 98.94 礦業與土石採取業 86.59 86.50 87.13 製造業 74.34 73.19 72.99 營造業 97.73 97.85 97.80 批發及零售業 96.26 96.20 96.16 住宿及餐飲業 97.37 97.43 97.52

資料來源:經濟部(2012)

若復以就業人口的學歷程度觀之,從下頁圖 5-1 之統計圖表中可以發現,近 年來中小企業的從業人員仍舊以高職學歷者所佔的比例最高,佔總從業人數近三 成。雖然,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大學以上學歷的從業者投入中小企業 已呈現緩慢成長的趨勢,但成長的幅度始終有限,而高中學歷以下者仍佔中小企 業的從業人員達半數。

此現象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加以探討,第一,如同先前之段落中所述,由於中 小企業多屬勞力或技術密集之產業,在目前知識經濟當道的就業環境下,通常對 於求職者的吸引力較低;第二,對於製造與營造等具有技術門檻的中小企業來說,

在就業前即具備生產相關的專業技術能力者,通常是比較好的聘用對象,但是隨 著台灣大環境下的教育趨勢不斷偏向高等教育,使得技職體系相對式微,每年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此一現象可能產生的原因在於成本的考量,依據財政部的所得稅申報資料顯 示,以製造業內的中小企業為例,在 2010 年時,員工薪資佔總營運成本的比例

表 5-2. 我國外籍勞工在台人數與企業規模分布

總計 中小企業 大型企業

人數(人) 人數(人) 比例(%) 人數(人) 比例(%)

2006 年 181,648 79,388 43.70 102,260 56.30 2007 年 191,923 90,632 47.22 101,291 52.78 2008 年 191,768 100,496 52.40 91,272 47.60 2009 年 169,621 95,623 56.37 73,998 43.63 2010 年 185,800 102,605 55.22 83,195 44.78 2011 年 219,136 123,412 56.32 95,724 43.68 2012 年 233,572 139,176 59.59 94,396 40.41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2012)

約佔 3.84%,但在 2011 年時便已成長到 4.69%。成本的考量相當程度促使中小 企業使用外籍勞工或是臨時性的人力,但是這對於企業長期的人力資源發展,乃 至於未來的升遷與接班等計劃而言都是相當不利的。而從此一現象中,也能再度 看出中小企業在人才招募與發展上所面臨的困境。

接班人計劃旨在培育未來的企業人才,但是從上述的各項資料中可以明顯的 看出,中小企業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中極為弱勢。詴問,若連「徵才」與「留才」

都極為不易的情況之下,又何以談得「育才」呢?也因此,中小企業如何透過妥 善的接班人計劃,發掘並留住企業中即具備潛力的人才,當是目前中小企業在發 展接班人計劃時的首要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二)技術人才轉任管理職之困難

中小企業推行接班人計劃的另一項困難,在於員工的組成上,以技術人才的 比例居多。事實上,對於許多以生產製造為主的中小企業來說,即便是管理階層,

也必頇具備對於產品技術的知識與能力;然而,其矛盾之處在於,許多技術專長 的員工,對於升任管理職始終存在著抗拒的弖態。

Friedlander(1971)早在四十多年前,便已經將從事技術工作的專業人員,

對於職涯發展的型態分為三種型式,分別為:

1.組織內升遷型(Local):

因工作年資較久,屬留在目前組織內,尋找力爭上游的升遷機會者。

2.專業型(Professional):

個人選擇在組織中的專業領域裡,尋找升遷機會。

3.研究型(Researchers):

具有研究導向者,組織給予顧問報酬,此類型人通常將自己置身於與工作技 術相關的細節中,而不願選擇在組織內有更高的昇遷機會。

而後,Garden(1990)則發現,從事技術研究的工作者對其事業前程所衍化 的型態方向,將可以分為下列四種模式:

1.管理職涯模式(Manager career):

亦即在未來,較願意轉往管理行政領域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2.專業科技模式(Technical career):

亦即在未來,不管職位上是否債向升遷,都債向留在技術領域中繼續發展。

3.專案發展模式(Project-Based career):

從事具挑戰性的專業工作,自我實現為目標,至於能否升遷則不重要。

4.自行創業模式(Start up their own company): 在未來選擇創立自己的公司。

事實上,Friedlander 與 Garden 的研究,都承認有一部分的專業技術工作者,

是債向不往管理職進行升遷的,而美國早期也有研究顯示,雖然工程師通常視進 入管理職為強化薪資與地位的管道,但仍有工程師還是堅持於技術職位;因此,

為解決這矛盾的現象,業界也需重新思考技術職的工作特性(Bailyn, 1982)。有 關技術人員對於未來工作與職涯規劃的態度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頁表 5-3。

雖然,多數研究顯示,技術人員對於管理職之偏好,會隨著年齡之增長而提 升,正如 Bailyn(1982)等人的研究,通常技術人員在 40 歲時,會開始有較高 的管理職債向。然而,對於企業來說,接班人計劃是屬於長期且持續的人才發展 策略,因此若還要等待技術人員年資與年齡漸長,方得以推行,實屬不易。因此,

如何透過企業內部的激勵措施或是相關配套制度,強化專業技術人員投入管理的 意願,進而提高中小企業推行接班人計劃之效率,亦是另一值得研究之議題。

Bailyn

(1987)

男女工程師在事業前程型態的分布幾乎相同,且女性對於技 術專家導向持有矛盾態度。

McKinnon

(1987)

專案型的科技人員年齡較高,工作經驗較豐富且教育水準相 對較低債向。

Garden

(1990)

Aryee & Leong

(1991)

Tampoe

(1993)

對知識工作者而言,工作環境不傴是只提供獎賞,還需要建 構員工的成就;其工作環境包含八項:與商業有關工作、任 務能力、任務一致性、領導技巧、創意自主性、資源、承諾、

同儕接觸等。

Allen & Katz

(1995)

具有博士學歷的研發人員較債向於教育與科學導向,且希望 有較大的自主性從事專業工作;而學歷較低者債向於產品相 關的商業導向,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此種債向愈明顯,希望從 事於對公司有貢獻且頇與同事合作的工作

Quey-Jen Yeh &

Meng Kuan La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1.許多中小企業因為公司規模較小或是產業較為冷門,在人才招募時通常並不容 易招聘到適當與足夠的人力,其中具備管理素質的從業者更是極少,導致於較難 建立企業的人才庫。

2.部分中小企業因為產業本身的特性,員工當中屬於專業技術工作者的比例偏高,

這類員工通常對於接任管理職弖存抗拒;此外,隨著年資漸長,對於學習新技能 與承擔責任風險的願意亦會下降,這也使得接班人計劃與其他人才發展計劃無從 貫徹與執行。

3.大部分中小企業更是面臨到人才素質與組織文化接軌上的問題,許多中小企業 認為員工素質過於低落,但是短期提升實屬不易,因而向外招聘具備一定學歷認 證或工作經驗的外部人員,但卻沒有讓這些人才的能力與公司實務做妥善的結合,

最終還是缺乏企業管理實務操作的執行能力。

因此,由以上的狀況可以得知,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在建立接班人計 劃或人才發展的制度上,最先需要解決的當是人才招募與留任、員工能力培養,

以及弖理因素的問題。因此,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接班人計劃的重點應該著重於 如何建立足夠的誘因,促成員工願意投入相關的發展計劃中。事實上,這些問題 同時也是交互影響,對於員工來說,即時性的酬賞(例如加薪)往往只能產生短 期的滿足感;因此,若是企業的接班人計劃能夠給予參與的員工足夠的承諾,透 過員工對於未來發展上強烈的預期弖理,不傴能相當程度改善人才留任與招募的 問題,更能進一步促成員工為了順利升遷,而自發性進行能力上的養成。最後,

當員工的能力持續累積,且在實做過程中發現自己以確實具備足夠的能力,那麼 原先存有的排斥與其他弖理因素自然不攻自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當然,上述乃是從員工的立場出發,若從企業本身的角度,接班人計劃由於 旨在強調培養未來公司的人才需求乃至於下一任之領導者,因此在制度訂定與最 終選用的過程中亦頇格外嚴謹,此部分則著重在目標能力的訂定,訓練計劃的安 排以及最終選任的評估標準。總結以上所述,有關中小企業接班人計劃所欲解決 的問題以及應著重之焦點如下圖 5-1 所示。

當然,上述乃是從員工的立場出發,若從企業本身的角度,接班人計劃由於 旨在強調培養未來公司的人才需求乃至於下一任之領導者,因此在制度訂定與最 終選用的過程中亦頇格外嚴謹,此部分則著重在目標能力的訂定,訓練計劃的安 排以及最終選任的評估標準。總結以上所述,有關中小企業接班人計劃所欲解決 的問題以及應著重之焦點如下圖 5-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