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阿永接任協會理事長之初,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改變現狀,也沒有馬上組織志 工大隊,畢竟社區的習性與協會長久以來的經營模式,不是這麼輕易就能改變。

你看我上任五年了,到第三年我才敢大力推廣……你上任就要組志工什 麼的,誰理你?鄰近的社區有遇到這個問題,他一上任就組志工了,到 最後被念到臭頭。(訪-阿永-20130420)

────────────

9阿永於 2001 年 8 月接任昌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一直到 2007 年 8 月改任理事長為止。

剛開始還沒有組織志工大隊時,也就無法舉辦需要大量志工支援的活動。這 時理事長阿永所採取的策略是培養人和、累積能量,因此他謹守老二哲學。

我是覺得老二哲學啦,我剛上任啦,我老二哲學做得不錯啦。我各方面 我會問村長,村長我要辦什麼活動……。我也會給我們主委尊重一下,

主委我們要辦什麼活動,那慈玄宮一起配合這樣,久而久之喔,你不要 怕能力被埋沒啦,久而久之你會覺得慢慢的你就脫穎而出了,就都變成 你在主導了。(訪-阿永-20130420)

(二)舉辦活動爭取認同

接任協會理事長之後,阿永首先要獲得庄內居民的認同,於是他以社區發展 協會的名義舉辦或協辦了幾項大型活動,包括民視「綜藝大贏家」錄影、社區中 秋節晚會及明華社區參訪等。

2008 年 3 月 3 日,民視「綜藝大贏家」節目到昌榮社區錄影,可說是昌榮 社區庄內的盛事,甚至說是屏北地區的盛事也不為過,民視錄影活動在阿永及協 會多方聯繫、奔走、策畫下完成。

像這邊我們理事長剛接理事長時,他們有辦那些像胡瓜他們有來這邊,

綜藝大贏家之類的,那也是很多人……那是有四、五千人來這邊看。有 的很遠的都來了。(訪-阿信-20130407)

也許在我們看來,電視節目錄影並不是什麼特別的大事,但以昌榮社區這樣 一個僅七百餘人的鄉村聚落,錄影當天竟能湧入超過四、五千人到現場(慈玄宮 廟前廣場),庄內居民甚至以「咱庄內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來形容,其盛況可 見一般。錄影活動造成的轟動,打響了新任理事長阿永的名號。

阿永接任理事長之初,有感於庄內幾乎沒有居民共聚交流的活動,於是策畫 舉辦「社區中秋節晚會」,第一年規劃的中秋晚會活動是社區烤肉,反應熱烈。

但阿永不以此而滿足,為了能達到「全庄參與」的目標,第二年的中秋晚會,協 會特別舉辦摸彩聯誼活動,全庄每一戶,戶戶都有摸彩券。

每戶都有一張摸彩券,然後他們就會在那邊等啊,不會說我今天吃完就 走了。……然後大家就會在那邊等啊,然後等就不會像人家之前那樣吃

完就走啊,參與率也比較好啊。(訪-阿萍-20130811)

除了全庄每戶都有摸彩券之外,而且是戶戶有獎、獎品豐盛,因此社區中秋 晚會當然就在眾鄉親們相當滿足、開心的氣氛下進行。

像中秋,中秋我就每一戶都有,甚至那一年我還辦一個,我四處去募集 獎品啊,摸彩券一百四十幾張嘛,全庄每一戶都有。我募集了二十幾台 腳踏車,差不多十個就有一輛腳踏車,不用十個……大家都有,人人有 獎,從一百塊到兩千多塊的。(訪-阿永-20130420)

就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與意涵而言,基本上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社區以摸彩、

餐會或舉辦自強活動的方式來動員民眾。但這種數十年來,吸引社區居民參與社 區活動的傳統動員方法,目前在大部份社區依然有效(林奠鴻,2006)。

嚴格說來,能吸引幾乎全庄參與,摸彩活動人人有獎是很大的誘因,但至少 希望「全庄參與」的目標是達成了。無論如何,讓從未參與過任何社區活動的居 民都走出來,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新任理事長試圖改變社區的企圖心。

當初他(理事長)有這個晚會的構想,我們後來有了解一下,他希望說 集中社區的向心力,你如果說沒在辦的話大家都散散的,有在辦的話,

多少辦一下,社區會比較常出來走動。(訪-阿義-20130811)

仔細觀察這些活動,大多仍屬「聯誼性質」,但參與的對象已經從協會的理 監事及幹部轉變為全庄居民。阿永舉辦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在擴大社區參與、爭 取庄內居民認同並藉此凝聚社區向心力。

那時我才剛上任第一年喔,所以我第一年都幾乎辦活動啦,讓向心力凝 固啦……(訪-阿永-20130420)

有社區來問我,我也是跟他們講,他們也是要組志工大隊,要鋤草要做 花園。我說先等一下,你一定要先凝聚社區向心力,你現在 call(叫人 參與)的那二十幾個,最後也是那二十幾個。(訪-阿永-20130420)

(三)與不同意見者溝通

感受到自己協會理事長的角色逐漸受到社區居民的認同之後,阿永開始嘗試 讓協會與社區居民之間有更緊密的連結,他熱切地想把「協會可以為社區做更多 事情」的想法付諸實現,但沒想到,剛開始的反應卻不如預期。

那時候也是有人在說,社區不用辦成這樣,以前也沒有人在辦啊,何必 要這樣呢?(訪-阿永-20130814)

社區發展協會前身為官方色彩濃厚的「社區理事會」,雖然 1991 年「社區 理事會」改組為人民團體「社區發展協會」,但協會中的公部門積習仍在,在「多 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麻煩」的心態下,協會老幹部對於阿永所謂「協會

可以為社區做更多事情」的想法,反應顯得消極被動,甚至有些抵制的味道。

那些老人家說老人會用好就好,社區那需要用成這樣?什麼活動什麼 的,大家不是多累的?(訪-阿永-20130420)

這些協會老幹部普遍認為,按照既有模式運作即可,不需要再「多做」。在 眾多說法之中,「多累的」大概最能代表他們的想法,與其說這是「反對」或「批 評」,倒不如說是「怕麻煩」或「安於現狀」。

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究其原因,應該從社區發展協會的角色與定位談起。

社區發展協會較像是一個由政府計畫組成並受政府委託辦理部分地方事務的民

間社團,一方面政府對它沒有約束力,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不會給它壓力,加上 協會本身缺乏財源,在缺乏經費的情形下當然就盡量少辦事了(張維彬,2003)。

面對這樣的社區生態及協會長久以來的運作模式。阿永對這些持相反意見的 人,自有一套應對溝通的方式:

我就去跟他們解釋,比如你反對的嘛……我都會跟他說你先聽我講,我 都先不要聽他解釋啦。有人跟我說你反對,但是我跟那個人說你不是反 對,你是怕我做不好,但是我知道你很支持我。他聽我這樣講,他就會 換一個方向去講了啊。(訪-阿永-20130420)

協會理事長的頭銜還是有其影響力,加上鄉村地區人際關係密切,人情味濃 厚,庄內居民習慣「以和為貴」,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10」。況且阿 永舉辦的這些活動並無爭議性,在阿永的安撫與說明下,多半能夠平息。

我能擔起來我先擔起來,沒有擔起來我去解釋他們會給我三分薄面,不 然我當初在推的時候反對力量也是很大啊。(訪-阿永-20130420)

反對者通常在聽到阿永說出「你不是反對,你是怕我做不好,但是我知道你 很支持我」這樣的話語時,原本反對的態度就會和緩許多,並且漸漸地,反對者 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

最早之前是用反駁(吐槽)的,說辦辦那些要做什麼?不過到現在他們 已經改變成,阿永啊,辦那個好嗎?我就說那你有什麼意見嗎?他既然 講了就會講……(訪-阿永-20130420)

從直接否定的「辦辦那些要做什麼」到間接質疑的「辦那些好嗎」,過程中 態度與語氣的轉折,顯然反對與批評的力道已減弱許多。

────────────

10台語諺語,意指凡事不要太過,給自己和對方都留點餘地,給人留一條後路,日後相見才不會 傷了和氣。

(四)創造「好做代誌」的環境

當然,不同意見者表面上停止批評,或改以婉轉語氣表達反對意見,未必代 表內心真正認同。但對阿永來說,創造一個讓他「好做代誌」的環境,讓他能放 手去「做」,就是他最需要的。

若是不認同的啦,他不會給我扯後腿,給我提反對意見,這樣我就很好 做了啦,這樣是不是就很好做了?(訪-阿永-20130420)

阿永本身是房仲公司負責人又是九如鄉公所調解會主席,應對進退、談話技 巧自然不在話下,但想要真正讓批評者心服,獲得庄內居民認同,感受到新任理 事長「有在做代誌」,終究還是得要做出成績來才行。阿永的策略就是去「做」,

做出成績來,讓「多累的」變成「累得有價值」。

二二二、、、、志工大隊志工大隊志工大隊志工大隊

志工應該是這任理事長他下去組的,不然之前都沒有。你沒有志工,社 區動不起來,那很重要,你社區的志工很重要,你整個社區要有活力一 定要有志工,我的感覺是這樣。(訪-阿世-20130414)

按照阿永的計畫,舉辦大型活動獲得庄內居民認同之後,接下來要進行的工 作就是組織「志工大隊」,志工大隊的組成,成為協會滲透到基層的開端。

當居民透過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時,會將此感受分享給其 他人,並邀請、鼓勵社區中的居民共同加入服務的行列,一起為改善社區環境而 努力,漸漸地,如此感染的力量,將會使參與其中的居民更具動力,還未參與的 居民也產生了參與的動機,並讓接受幫助的人更加感恩,因此,參與社區志工會 讓居民更加認同社區,進而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汪憶伶,2004)。

(一)志工大隊招募

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單靠協會幹部是一定不夠的,阿永舉辦的幾項活動,

已經成功獲得庄內居民的認同。但,獲得認同是一回事,要讓庄內居民親身參與

已經成功獲得庄內居民的認同。但,獲得認同是一回事,要讓庄內居民親身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