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分別從社區感的城鄉差異、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來說明主體社區感的 構成基礎。

一一一、、、、社區感社區感社區感社區感的城鄉的城鄉的城鄉差異的城鄉差異差異 差異

社區形成生命共同的關係,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與心理 的聯繫;另一是人們與生活所在的環境之間,形成社會與心理的聯繫。這種社會 與心理的聯繫關係,稱之為「社區感」(曾旭正,2007:13)。

曾旭正(2007:38)以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里數的比例,說明都市社區與鄉村 社區之間社區感的差異,其統計來源為內政部社會司 2005 年的資料。本研究為 反應較新的統計數字,於是引用內政部統計處 2011 年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 查報告的資料來說明此一觀點(內政部,2011)。

表表

表 4-4 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里數比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里數比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里數比較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里數比較

地區/項目 社區協會數 村里數 協會/村里

新北市 437 1006 43.44%

臺北市 360 452 79.65%

臺中市 597 634 94.16%

臺南市 670 755 88.74%

高雄市 774 900 86%

五都合計 2838 3747 75.74%

各縣合計 3812 4088 93.25%

臺灣總計 6650 7835 84.88%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2011 年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查報告。

分析此資料,五都的協會與村里數比例約為 75.74%,但在五都以外的各縣 市,比例則高達 93.25%,呈現相當程度的城鄉差異。

都會區因工業化而快速發展,眾多人口來自各地的城鄉移民,儘管集居卻是 鬆散而缺乏社區意識,因而較不易自發地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相對的,都會區之 外的農業縣,其社區普遍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基於血緣或地緣條件,也較能維繫 社區凝聚力(曾旭正,2007:38)。

二二二二、、、、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

草根資源豐富的鄉村傳統社區中人際關係較為穩定,容易凝聚社區意識,對 於社區傳統文化也較能珍惜與尊重(吳文彥,2002)。社區信仰中心除了保佑庄 內安寧,也就是所謂的合境平安之外,更建立人對社群的認同感,進而讓庄內居 民有「我們」的一體感,也就是社區感。

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主要為傳統人際網路及祭祀圈的影響力。

(一)傳統人際網路

由於農業社會的低人口流動性,親屬與鄰居遂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人際網路

(林振春,2000:9)。傳統人際網路是鄉村社區的特色之一,本研究中的昌榮社 區,長久以來庄內通婚盛行,根據庄誌統計,庄內各戶聯婚即有二十八例,以一 個人口僅有七百餘人的鄉村社區來看,比例不可謂不高。

除了血緣關係外,昌榮社區居民多集居於平和路與昌榮路兩側,接觸往來頻 繁,庄內居民間或為同學、或為朋友、或為鄰居,彼此認識的情況相當普遍,就 以協會成員為例,慈玄宮主委(兼任協會出納)與協會理事長的父親是舊識。

他(協會理事長)爸爸跟我同歲數。他老爸,他老爸如果還在……他 老爸多我一歲而已,和我一樣啦,大家都認識啦,他老爸和我也很好

。(訪-阿榮-20130407)

協會志工大隊副隊長是理事長的學長,且和理事長的兄長是好友。

有多熟呢?他算我學弟呢,他哥哥算是我換帖的。(訪-阿義-20130417)

社區型態對其成員的互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傳統鄉村社區因其地理環境與 生活型態的特性,提供居民較高頻率的互動機會,再加上傳統固有的人情味,有 助於促進彼此的認識(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2011)。就以協會志工招募為

例,庄內許多家庭或家族彼此「相招」,才讓志工招募得以如此順利。

我們就要參加的人就來報名就對了,所以我們就相招(互相邀請),

我們一家人差不多都有啊。(訪-阿義-20130417)

(二)祭祀圈的影響力

祭祀圈是指一種地方組織,以神明信仰來結合與組織地方人群的一種方式。

它有一定的範域,其範域也就是表示一個地方社區涵蓋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居 民以共神信仰結合為一體,有某種形式的共同祭祀組織,維持例行化的共同祭祀 活動(林美容,1986:105)。

昌榮社區的信仰中心-慈玄宮,在昌榮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發 揮相當大的影響力。由於協會的幹部與慈玄宮的管理委員多所重疊,協會與廟關 係密切,許多社區事務藉由慈玄宮的配合帶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是說到昌榮社區,都是比最好的,沒人像你們昌榮社區,廟跟社區這 麼合作的。(訪-阿榮-20130407)

透過祭祀活動或儀式,人與人的關係、人與村落的關係得以建立(李丁讚、

吳介民,2005)。祭祀圈為昌榮社區社區感的基礎之一,昌榮社區發展協會結合 祭祀圈的影響力,對於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有相當大的幫助。

伍 伍

伍 伍、 、 、 、小結 小結 小結 小結

本節首先介紹昌榮社區及昌榮社區發展協會,接著透過主體眼中的社區總體 營造,闡明「行動」是鄉村社區發展協會詮釋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藉由探究主 體社區感的構成基礎,說明城鄉社區的社區感差異及鄉村社區的社區感基礎。

研究者搭配訪談內容,建構本研究中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動主體-昌榮社區及 昌榮社區發展協會的輪廓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