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孟德爾頌鋼琴作品《無言歌》探究

受限於論文集的篇幅,研究者僅概述《無言歌》的創作緣起及個性小品的沿 革,同時淺析作品的音樂形式、音樂曲趣、樂曲標題、調性特質和速度。

(一) 作品背景 1. 創作緣起

歐洲的音樂在十八世紀末三十年至十九世紀前半迅速蓬勃的發展,音樂演出 頻繁、樂譜出版興盛、音樂學習人口增加,中產階級成為音樂活動的主要支持者。

Barry Brook 論及此種景況,他說:「...在這個過程中,音樂從為教堂、市 鎮、和宮廷服務的半封建的手藝行業,轉變為主要資產階級市場的一種自由事業 之職業」(鄭夙玲,2009:39)。此外,鋼琴性能的加強,它逐漸成熟的發展,

82 Taubert 的影響,尤其是 Field 的夜曲是早期獨立的抒情作品,孟德爾頌的《無言 歌》有許多的素材特色都是從 Field 的夜曲學習來的(Tischler & Tischler, 1947)。

2. 個性小品

個性小品是十九世紀前期發展出來的新樂種,它經常是鋼琴獨奏作品,用以 表達作曲家一個標題性的創作或是一種特定的情感表現。其實早在巴洛克時期作 曲家拉摩和庫普蘭的大鍵琴作品中,就有以大自然當作創作題材,寫出一些描繪 性的作品,這已顯現出個性小品的影子。在古典時期,貝多芬寫了多首的《短曲》

(Bagatelles),即是個性小品的前身。然而,十八世紀的「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 追求主觀的情感藝術,除了影響文學摒棄古典時期的規範外,也間接影響十九世 小品(黃郁惠,2009;張育瑄,2009)。

相較於古典時期注重樂曲形式的規範,浪漫樂派的作曲家擁有較為自由的創

又如舒曼因為閱讀文學作品受到啟發而寫出《克萊斯勒魂》(Kreisleriana, 1838);

或如舒伯特的《樂興之時》(Moments musicaux,1828)與拉赫曼尼諾夫的《瞬間音 樂》(Moments musicaux,op.16),每首樂曲雋永簡短,但卻都有它特定的音樂概念

(黃郁惠,2009),由這些曲子更加顯示出個性小品曲種被廣泛的運用。 是49 首《無言歌》(Gordon,1996)。最後一首的作品編號,根據美國 Shirmer 音 樂公司出版的《無言歌》將它歸於最後一組編號為 Op.102 no.7;然而,在邵義 強(2008)的書中卻編為 Op.109,在本研究中只分析原有的 48 首《無言歌》,

不包括後來發現的遺作。最早出現《無言歌》這個名稱是在孟德爾頌的姊姊1828 年12 月的日記裡:「孟德爾頌最近在寫一些非常美好的曲子,我稱它們為《無言 歌》『Songs without words』, of which, he has made a few very beautiful ones recently.」(Tischler & Tischler,1947:4)。孟德爾頌直到 1830 年 2 月 10 日寫信給 Klingemann 才正式使用「Songs without words」形容他的作品。八組《無言歌》

大多數都在他生前就出版了(op.19, 30, 38, 53, 62, 67)。第一組《無言歌》Op.19 在 1832 七月首次出版,以「Original Melodies for the Pianoforte」名稱由倫敦 Novello 公司出版,然而 1833 年,英國 Simrock 公司卻以「Songs Without Words」

84

重新出版第一組Op.19 的作品。第二組作品 Op.30 於 1835 年在巴黎首次出版命 名為「Six Romances」,同年又交給 Simrock 公司再次出版,其餘的六組《無言 歌》也都交由Simrock 公司出版,並一直沿用「Songs Without Words」這個名稱 (Tischler & Tischler,1947)。孟德爾頌也會將已公開出版《無言歌》的樂曲手稿題 獻 給 他 認 識 的 女 性 友 人 , 其 中 包 括 舒 曼 的 妻 子 克 拉 拉 舒 曼(op.62) (Reichwald,2008)。

表 1《無言歌》首次出版年代表

作品名稱 出版年代 題獻友人

Op.19 1832

Op.30 1835 Elise von Woringen Op.38 1837 Rose von Woringen Op.53 1841 Sophy Horsley

Op.62 1844 Clara Schumann Op.67 1845 Sophie Rosen

Op.85 1851 Op.102 1868

2.樂曲標題

《無言歌》是孟德爾頌旅行時「寄給家人的愉快素描,將輕鬆而感受敏銳 的印象,以生動的筆調描繪出來,[是]充滿無限魅力的作品」(卲義強,2008:

315)。多數的《無言歌》是沒有標題的,僅少數樂曲標題是由孟德爾頌親自命名,

例如三首威尼斯船歌(Venetian Boat-Song, Op.19 no.6, Op.30 no.6, Op.62 no.5)、民 謠(Folk-Song, Op.53 no.5)和二重奏(Duet, Op.38 no.6)。大眾所熟悉的春之歌 (Spring Song, Op.62 no.6)、紡織歌(Spinning-Song, Op.67 no.4)、送葬進行曲 (Funeral March, Op.62 no.3)和獵歌(Hunting-Song, Op.19 no.3),這些標題則源自於 孟德爾頌的朋友們(Tischler & Tischler,1947)。大多數的樂曲擁有適中的專業演奏 技巧,但是要在小巧的樂曲達到樂曲結構平衡的美感、樂句的表現以及靈活節奏 的精確彈奏,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Gordon,1996)。孟德爾頌的友人 Andre Souchay 曾經問他為何樂曲命名為《無言歌》,孟德爾頌說: 優秀的作品(Sternberg, Ed, 1915)。Karl Klindworth (李斯特的學生)非常尊崇孟德 爾頌,他說孟德爾頌已是一位大師了,但還是講究作品完美的藝術性,每一個和 聲進行都必須讓聲音聽起來是清楚悅耳的呈現(The Musical Times, 1898)。

《無言歌》包含了典型藝術歌曲的心境抒發,彈奏時演奏者必須同時注意到 歌唱式旋律和伴奏的表現。它的曲體是兩段體或三段體,樂曲經常附有導奏或尾 奏,樂曲結構簡單、質樸精巧,也直接易懂,是許多平民家庭鍾愛的器樂曲 (Gordon,1996)。在《無言歌》中經常出現三種基本樂曲創作型式:Solo Song 獨 唱歌曲形式、Accompanied Duet 有伴奏的重奏形式、和 Choral Song 合唱歌曲 (Tischler & Tischler,1947):

(a) Solo Song 獨唱歌曲形式

這是最簡明的曲式,高聲部充滿情感的歌唱式旋律,中聲部是快速流動 的音群,以及安靜的低聲部。這曲式型態非常受大眾的歡迎,因為一般家庭 常在家裡唱歌作樂,這是他們熟悉的音樂形式。但是《無言歌》中的獨唱歌 曲形式與一般聲樂歌曲形式不同之處是在曲式上的不同。一般聲樂曲都是一

86

段體或是二段體的歌曲形式,但是孟德爾頌喜好以一個動機或主題發展成一 個完整 A-B-A 三段體的架構,他非常精熟這多樣性的結構變化,因此每一個 曲子都能有它的獨立性、適當合乎邏輯的長度和美好平衡的聲部發展,例如 作品Op.19 no.1、Op.38 no.3、Op.53 no.1 都是此種形式的樂曲。

(b) Accompanied Duet 有伴奏的重奏形式

孟德爾頌寫了許多二重唱的歌曲,他也將二重唱形式成功的轉移到鋼琴 品Op.53 no.5「民謠」即是此類型作品,作品 Op.19 no.4、Op.30 no.3 也是相 同的形式;此種曲式同時都附有數小節的前奏與尾奏,或插入間奏。

4.音樂曲趣

孟德爾頌創作《無言歌》並沒有使用絢爛的藝術技巧,而是如同和老朋友說 話一般使用簡單親密的語言(Sternberg, Ed,1915);他的創作構思結合藝術歌曲和 個性小品,「由於它們是以一種詩意的的音樂形象為基礎,又有純樸的音調作依 據,因此很容易就被人們接受」(許鐘榮,1999:224)。它的音樂曲趣時而抒情 優雅(op.85.no4)、平靜(op.102.no.2)、生動活潑(op.67.no.4)、興奮熱情(op.38.no.5),

88

的他會遭遇的生活經驗。許鐘榮(1999:231)評論孟德爾頌的音樂風格時,他 認為「孟德爾頌的音樂,雖甜美流暢具有動人魅力卻缺乏深厚的感情,雖然盡善 盡美的旋律與節拍,卻沒有令驚奇讚賞的特質。這是孟德爾頌的個性使然,也可 能是由於他一生在平順富裕中度過,從不曾遭遇世間愁苦的緣故」。

6.速度

孟德爾頌《無言歌》最佳修訂主編的Karl Klindworth 指出,正確合宜彈奏《無 言歌》的速度是要考量旋律的音樂表現,不論是明亮、熱情、還是感傷,最重要 的是這個速度能夠表現出樂曲的精神(The Musical Times, 1898)。研究者整理 48 首樂曲的拍號和速度,得知共有30 首曲子使用單拍子,其中 4/4 即占了 15 首,

幾乎是全部的三分之一;僅18 首曲子使用複拍子,其中孟德爾頌甚至使用平常 較為少用的6/16 和 12/16 兩種拍號(參閱表 3)。

表 3《無言歌》拍號分析

拍號 數目 拍號 數目

2/4 9 6/4 1

3/4 3 6/8 9

4/4 15 9/8 2

3/8 3 12/8 4

6/16 1

12/16 1

總計 單拍子 30 複拍子 18

在速度分析表中(參閱表4),行板(Andante)就有 19 首,佔了全部的三分之 一,反映出孟德爾頌高貴優雅的個性在速度的使用上。而甚快板與急板的曲目總 數19 首亦佔全部的三分之一,亦可感受到孟德爾頌明快流利的音樂風格。

表4《無言歌》速度分析

速度 數

目 曲 目 Adagio 3 9,22,44

Andante (con moto) 19 1,2,6,7,11,13,16,18,19,25,27,29,31,33,37, 40,43,46,48

Moderato 2 4,35 Allegretto (non troppo) 5 12,30,36,41,42

89

Allegro (Molto)

Allegro (non troppo) 13 3,8,10,14,17,20,23,24,26,28,32,38,47 Presto/Vivace 6 5,15,21,3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