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 Discussion of Produ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ozart’s Opera “Die Zauberflöte”

Thomas Ming-Chieh W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usic,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Opera is a total art of music. It includes five elements: music (arias, recitatives, and choruses), literature (libretto, and dialogue), visual art (stage design: costumes, modeling, lighting, scenes), drama (drama and acting), and dance. It is the dream goal of every singer to sing in an opera. As an opera singer, especially a student singer, he or she has to take challenges such as vocal techniques, acting, etc. On the other hand, to cooperate with the orchestra will be a severe challenge as well. The singer’s voice has to reach the audience past the orchestra. Furthermore, as an opera singer, cooperation with the conductor dealing with articulation, rhythm, and intonation will be the main works in an opera.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sample of W. A. Mozart’s opera performance “Die Zauberflöte” in 2008 by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Music Department. The process to achieve an opera performance will be discussed.

110

前言

歌劇 (Opera) 是一種綜合藝術,可以將歌劇廣義的解釋為:這是將一部劇 本從頭到尾譜曲演出的音樂戲劇。而歌劇包括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幾點:一、音樂 因素: 由最初之單旋律音樂至複音音樂,以及由宣敘調、詠嘆調、合唱連貫劇情,

以至後來的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以主導動機(Leitmotiv) 來貫穿全劇。二、文學因素:包括臺詞及劇本。三、美術因素涵蓋服裝、燈光及 佈景等舞臺設計。四、戲劇因素:有戲劇方面及演出者之演技等。五、舞蹈因素:

大多數的歌劇都穿插以或多或少的舞蹈,有的歌劇甚至以專業舞蹈家加入以代替 歌手,舞蹈結束再技巧性的將歌手換回來。

參與歌劇的演出是每一位古典聲樂歌手的夢想,對一位歌手來說,歌劇使他 面對了聲樂技巧、戲劇、聲音張力、節奏精準、音樂技能等的挑戰,而與樂團的 合作更是另一項艱巨的挑戰,歌手的聲音必須穿越樂團將聲音送達觀眾,與指揮 無間的合作,明確的詮釋與運音(Articulation),精準的節奏拍點與音高,在在都 是歌手必須面對的考驗。

我參與的第一部歌劇演出就是《魔笛Die Zauberflöte》,時為 1978 年,一名 大二學生,演的是巴巴給諾(Papageno),曾道雄老師是導演,巴巴給諾的戲服是 自己縫製的,唱的是德語,對話是國語,演出非常成功,也開啟了我對西方歌劇 的認識。1988 年赴美攻讀碩士學位於 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幸獲得全 額獎學金於歌劇班(Opera Workshop)參與歌劇演出,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前先後演 出數部歌劇,有擔任主要角色也有擔任配角,因為仍是學生,因此除了演唱之外,

也有參與歌劇的製作,亦獲得無數製作歌劇的心得,舉凡戲服、化妝、劇本、歌 劇曲目的排定、演員走位、燈光製作、舞台設計、肢體語言、進出場方向與拍點…

等等,都必須與聲樂指導教授、歌劇伴奏、歌劇導演、以及樂團指揮充分的溝通 與協調,不容出錯,因為一旦出錯,就有可能為其他歌手造成混亂,後果是不堪

111

設想的。

製作一部歌劇需要全方位的思維,必須面面俱到,以下將製作一部歌劇需要 注意及考量的分為四大步驟,分別是選擇適當的歌劇,排練與準備、綵排、與演 出,分述如下:

一、 選擇適當的歌劇

97 學年度本系選擇以莫札特的歌劇《魔笛》為起步,以樂團來伴奏,感謝 當時的樂團指揮王雅萍老師,系主任曾善美老師的支持,還有校長劉慶中博士的 特別撥款,得以順利演出,並獲得相當好評,我也以這群學生的表現感到驕傲,

也由於座無虛席,學生們不但感到非常興奮,更是獲得莫大的鼓舞。

「魔笛」的故事,老少咸宜,音樂優雅清新,對白風趣,而且十分純真(生 活化)。這部作品寓高深的哲理於童話,它雖然旨在弘揚人性的美德,說明智慧 是性靈安定與歡樂的必備條件,並提示堅忍、靜默、仁慈與勇敢,乃是修鍊心智 的要途,雖然如此,整個故事並不流於嚴肅的說教。當然莫札特的歌劇《魔笛》

本身就非常引人注目,「莫札特」、「歌劇」、「魔笛」這三個名詞,幾乎對古 典音樂稍有認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個有趣又好聽的歌劇,然而“好的演出”仍然是 它成功的要素。

以下就選擇一部適當的歌劇需要考量的就歌手、語言、與樂團三項討論:

1. 歌手

當著手選擇將要演出的歌劇時,你必須問自己,你有多少歌手可以用?男高 音?女高音?男中音?次女高音?男低音?女中音?花腔女高音?尤其是學生 歌手,可靠度一定有限,但是基於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這是必要的冒險,畢竟 這是學校,不是歌劇院,角色的分配必須審慎安排,除了外型,學生本身的聲樂 技巧也不容忽視,歌手是歌劇中的主要人物,他們扮演劇中的主角與配角,角色

112

的扮演是否恰當,並不只是考慮音域問題而已,還需要考慮音質及音色,使歌手 更能表現出劇中人物的性格。就一個普通在台灣的音樂系(約 200 至 300 名學生 及研究生)而言,主修聲樂學生約 20 至 30 人,因此幾乎是全部學生的投入,再 加上合唱團、樂團、與工作人員,那為數就至少是150 人了。製作人(或導演)也 是很重要的,他必須具備許多劇場上的專業,例如燈光、舞台…等。到了劇場上 還必須發揮控場的能力(劇場管理),並且了解學生歌手的特性,如何幫助一位學 生開發潛能,提升他的能力,這也是最難的部份。對於尚未成熟的歌手(尤指聲 樂學生)給予機會,勇敢的嘗試,讓他(她)面對挑戰,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 語言

首先,應考量我們要演出的觀眾應該都是普通民眾,有一些基礎英文,但絕 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涉獵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因此選擇一部適當的歌劇,語言 的選項並不重要,然而使觀眾瞭解歌詞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坊間確實有數 部歌劇已被翻譯成中文,但是歌劇的音樂語法是深深的根植於西方語言(拉丁語 系)裡,中文的譯詞僅止於詞意的表達,絕對無法取代原文,因此音樂部份,也 就是詠嘆調、重唱、與合唱部份應使用原文來演唱,而演唱的同時用中文字幕以 投影機投設於舞台左右兩側來使觀眾瞭解歌曲詞意是非常必要的。

歌劇原則上不穿插普通之口白台詞,其音樂應是自始至終連續不斷,但因為 台灣學生在語言方面上的差異,應該選擇較少宣敘調(Recitative)、或沒有宣敘 調、或甚至將宣敘調改為中文對白來演出,一方面減少學生在語言上的難度,亦 可以中文口白增加與觀眾的溝通,因為劇情的推進通常是落在宣敘調及對白上,

詠嘆調(Aria)卻少有推動劇情的功能,換言之,在歌劇中,多以詠嘆調為中心,

而以宣敘調來連接劇情,兩者交互輪流出現,是歌劇中最完美的搭配。

3. 樂團

管弦樂在歌劇中一直佔著很重要的地位,由最初的小編制樂團,一直到近代

113

的大規模交響樂團支撐全場,演進可說是循序漸進的。管弦樂團所扮演的角色也 由最初的簡單旋律,轉變成加強歌劇中角色個性,描述場景情緒,增加劇情張力,

進而加深觀賞者印象及感情的複雜樂曲形式,到了華格納採用主導動機的作曲方 式,管弦樂一躍成為連結整齣歌劇劇情發展的重要因素。另一值得一提的是總譜 與分譜的取得,後者取得的難度遠高於前者,分譜的取得動輒數十萬元,沒有分 譜,那幾乎就無法考慮以管弦樂來伴奏了。

二、 排練與準備(Rehearsal and Coach)

1.舞台設計(Stage Design):

舞台設計的作用為表現時代背景、表現劇中地點與季節、表現人物身份地位、

表現劇本、情緒、與主旨。以學生為演員的歌劇,應該是以教學演出為主,通 常就近以學校現有的演藝廳或劇場為舞台,場地當然沒有活動舞台,也沒有旋 轉舞台,更沒有伸縮舞台。以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為例,我們有一個相當不 錯的演藝廳,雖然沒有伸縮舞台,但我們卻擁有一顆伸縮的心,場景的更換較 費時,但學生們也非常合作,二三十個人大家齊心協力,倒也不難。

2.燈光設計(Lighting Design):

先有舞台設計,然後才有燈光設計,即以舞台設計為主,燈光設計為輔。舞 台上,根據歌劇劇情和演出形式以及舞台空間的特點所進行的專業化的照明藝術 設計,是結合劇情内容,表現主題。燈光的設計無非是想創造一種演出的環境,

照亮舞台和表演者以及製造特殊效果,舞台上打燈要注意的有:

(1) 要均勻:要是不均勻人移動時會忽暗忽亮,影響觀眾的視覺。

(2) 要夠亮:畢竟是要幫助表演,演員的臉一定要夠亮。

(3) 影 子:有光就有影子,不要讓影子在地上亂七八糟的顯現。

114

NO.1,Tamino & 3D

序曲最後一小節幕開,中聚光

Tamino ,3D,Papageno 全亮(1-3) 森林場景(樹&石頭右後方) 下幕,換「殿堂場景」

NO.6,Pamina,Papa,摩爾 全亮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石椅正中央)

對白P.50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石椅正中央)

NO.7,Pamina,Papa,

合唱準備 全亮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石椅正中央) NO.8,3G, Tamino,

合唱(幕前)

NO.10,Sarastro 先開燈再上幕

中聚光燈給Sarastro 與 2 祭司

P99(1-1)~P102(5-6)關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有石椅正中 央)

對白P.103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有石椅正中

央)

NO.15,Sarastro 聚光在薩拉斯托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有石椅正中 央)

Sarastro 唱完幕下換森林場景(樹

&石頭右前方)

116 央)

Papa 對話完幕下改殿堂場景(石 柱左右,沒有石椅)

NO.21,

21a-3G ,Pamina 21d-Tamino, Pamina 21e1-合唱(幕後) 21e2-Papageno 8 個小朋友準備 21f-Pageno,Pagena 8 個小朋友上場 Pamina

21 e2 全亮

P141 左右小燈(3-1)紅光 P142(4-1)藍光 唱歌時關掉 21Ep145 全亮

21Gp159(1-1)左右小燈 P163(3-2)全亮

殿堂場景(石柱左右,沒有石椅)

以及非常經典的記錄演出,最後決定由樂團的短笛(Piccolo)擔任。

火炬-“火”在舞台上是絕對被禁止的,感謝現代科技的進步,替代品維妙維 肖,製作時稍用點心即可解決。歷史上付之一炬的歌劇院不勝枚舉,其中多與未 能謹慎處理火燭有關。位於義大利威尼斯,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鳳凰歌劇院

117

(Teatro La Fenice),這座 1792 年誕生的歌劇院前後經歷過三次祝融之災,最後 一次在1996 年,許多威尼斯人流淚看著自己心愛的鳳凰付之一炬。近年來,歐

118

6.臺詞、劇本、翻譯、字幕

歌劇劇本有別於其他戲劇腳本的原因在於其創作的語言與形式,必須考慮到 音樂的要素及性能,而歌劇劇本一經作曲家譜曲後,作品的風格即已確立,隨後

歌劇劇本有別於其他戲劇腳本的原因在於其創作的語言與形式,必須考慮到 音樂的要素及性能,而歌劇劇本一經作曲家譜曲後,作品的風格即已確立,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