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寺廟的祭祀文化活動

祭祀文化活動乃為對自然萬物或敬天祭鬼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包含有收 丁錢、迎神、神明繞境、賞兵犒將。因此許多地區舉行迎神、神明繞境等祭祀文 化活動來拉近村民與神靈的距離,使其生活和心靈得到慰藉。在台灣的農業社會 時期,廟宇節慶或神明祭拜等祭祀活動是民眾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地方 上「社會動員」的一種具體表現。由於村民們準備各式祭品至廟中參拜,等待儀 式完成的過程中便成為民眾聯絡感情、交換生活經驗的時間。藉由神明的供奉活 動,居民因主動積極的參與投入,可凝聚村民的向心力及情感,並對產生某種程 度的社會規範與地方認同。

祭祀文化活動是台灣傳統漢人社會諸多動態文化中的一類,又可通稱為「廟 會」,就廟會的性質來說,主要有依據傳統宗教功能的祈福、解厄、超度等所舉 辦者;或結合現代文化活動而兼具教育、休間等社會、藝術功能的現代化廟會活 動。若依類型區分,則可分為祭拜、迎神和儀式三大類(謝宗榮,2003)。廟會活 動通常以祭典儀式的舉行為主,廟宇方面委託專業宗教執事人員作為祭司,如道 士、法師等,信眾則準備豐富祭祀供品和用具來表現對神祇的虔敬,此外,為營 造廟會歡慶氣氛,常有迎神繞境、陣頭與演戲等表演活動,以達到娛神、娛人的 目的,而在廟宇四周則容易形成臨時的市集交易,帶動了周邊地區的藝文及經濟 活動。

圖:2.2 廟會結構圖

資料來源:謝宗榮,2003

廟會活動中,參與進行的各種表演形式隊伍總稱為「陣頭」。「陣頭」可以說 是臺灣民間表演藝術的總稱,這些表演藝術隊伍出現在神明遶境之時,行走在神 轎的前面為神明護駕,邊走邊表演,用以娛神娛人,有著「行陣」之「頭領」的 意味,所以稱之為「陣頭」。這些民間藝陣除了具有藝術及娛樂功能外,在早期 的臺灣社會,這些還有凝聚民心保衛鄉里的功能,例如武陣中的宋江陣就是屬於 這類的藝陣。陣頭的組成早期是由廟宇內信徒的自發行為,把對神祇的崇敬心理 轉化為神明服務的具體行為。依表演性質,可區分為:文陣、武陣、趣味陣頭、

宗教陣頭、藝閣及香陣等(謝宗榮,2003),分述如下:

(一)、文陣

不需武術根基的表演團體,一般有音樂性陣頭與戲劇性陣頭兩類。音樂性陣 頭為各種曲藝組成的曲館,常見的有:南管團、北管團、十音團等。近代則有西 樂團、電子琴花車等加入。戲劇性陣頭主要為小戲陣頭,由民間歌舞與說唱藝術 發展而來並有戲劇情節表演,常見有:車鼓陣、牛犁陣、採茶戲、高蹺等。

(二)、武陣

早期移民社會,由於政府公權力不彰,社會秩序與安全多靠民間自行維持,

故習武風氣盛,農家子弟多於閒暇時練武強身,需要時組隊保衛鄉里,並於迎神

賽會時表演,種類有:宋江陣、獅陣、龍陣、拳術、刀術等。

臺灣迎神廟會中,宋江陣是最不可或缺的大型陣頭。宋江陣相傳源自於小說 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的武陣,原始的宋江陣是由一○八人所組成,以喻三十六天 罡,七十二地煞。但宋江陣師傅認為水滸傳一○八好漢皆死於非命,仍不祥之陣,

所以現在多為七十二人或三十六人陣為主,一般民間以三十六人陣最為普遍,具 有驅邪祭煞、開路解厄的功能;在民俗廟會中是一種強勢的陣頭。清末民初的臺 灣,幾乎每個庄頭都會有宋江陣,他們擔負保鄉衛民的責任,是自衛武力,持與 兵器的團體;從光復後至民國四十年間,是宋江陣最興盛的時期;後來隨著時間 更迭,宋江陣漸漸沒落了,僅變成廟會中保護神明的角色。

(三)、趣味陣頭

帶有逗趣性質的表演團體,有固定的組成團體與練習模式,偏重娛樂性質,

如:跳鼓陣、鬥牛陣等。

(四)、宗教陣頭

可分為官將團,如:八家將、什家將、五營神將等與神將團,如:范謝將軍 和太子陣等。這類陣頭和純表演性質陣頭最大差異在於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參 與成員必須經過一定的宗教儀式後方能出陣。

(五)、藝閣

藝閣起源已久,早期多由兒童裝扮為故事人物,近代則以車輛取代,將一組 組的人物故事呈現裝置於車上參加踩街,依規模可區分為裝台閣和蜈蚣閣兩種,

前者獨立成一台的小型藝閣,於台上設樓閣、布馬景物,以真人或模特兒扮成古 裝人物參差其間;後者由多閣串聯成一個主題,現已獨立成陣,稱為蜈蚣陣。

(六)、香陣

為參加進香隊伍陣頭的總稱,常見有儀杖隊、繡旗隊、報馬仔等,多由信眾 組成。

除上述活動之外,更有酬神戲,早期常見戲種有北管戲、南管戲、歌仔戲、

布袋戲、皮影戲等,又可分為日場與夜場。日場開演前,先有扮仙戲,專門向神

明祝壽的戲齣,再演出正戲;夜場則多以較熱鬧的民間傳說或歷史故事為主,除 娛神外,兼具娛樂信眾功能。

民間信仰宮廟多離不開廟會活動,因此其經營事業常以舉辦盛大廟會活動為 主軸,媽祖繞境出巡:如台中縣大甲鎮瀾宮、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出巡;迎 王造船,如屏東縣東港東隆宮的東港迎王;王爺代天巡狩,如台南縣南鯤鯓代天 府王爺巡狩、麻豆代天府的迎香祭,這些廟會活動代表地方民俗與民間信仰交融 而成道教文化的特色(引自施沛琳,2005)。

而近年來各大寺廟更盛行將此傳統的廟會活動結合藝文活動,形成持續一段 時間的文化季活動。如台北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台南鹿耳門天后宮網站上 所稱「臺灣新廟會文化活動」長達三個月的文化季、屏東慈鳳宮的「阿猴媽祖文 化季」(陳振甫,2005)等。而就這些寺廟舉辨的文化季內容來看,除了傳統的廟 會藝陣活動外,都融入了當地歷史或地理文化特色,如「保生文化祭」相當有當 地歷史傳承意味的「家姓戲」演出及「放火獅」的習俗;「鹿耳門天后宮文化季」

有漁村古風篇、農村懷舊篇和當地自然生態保護區週邊為活動場地的動靜態活 動;「阿猴媽祖文化季」有古早阿猴城文化導覽和老照片展、全臺八家將官將首 比賽及屏東農漁米食產品美食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