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萬物之愛:土地歸屬感的扎根

從上述的六篇小說,會發現各個角色能從生活的不同面向中,理解到自然與 人之間的「平等」。同時,藉由「精神演化」的概念,探討人與生物之間的共性 與差異。如此,便不會單純訴諸於人類或動物的視野,也回應吳明益所言:

自然書寫的「非虛構」、「科學書寫」、「紀實本質」,使得寫作在一段時間 後會陷入格套。而以生態之眼去觀看人類文明的一切,也會有「用同一把 刀」去拆解不同靈魂的困境。183

不只以生態或人類之眼來看世界,是延續生態整體主義的精神。同時,這與《苦

182 引上兩段引文分別出自吳明益:《苦雨之地》,頁 23,145。

183 同前註,頁 247。

42

雨之地》所參與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展覽亦有所關聯:

後自然指的是不再以傳統教育的學科分類,把自然客體化。而是認知到人 與地球上其他的生物是平等的,並且將自然與人文視為一個「整體」來探 討。184

這個展覽希望呈現「文化與生態系統共存發展」的理念,如同威爾森的「基因-

文化共同演化」。此外,「後自然」雖仍是發展中的概念,但其實這個展覽還提 及了「後人類」的思考:

後人類指的是聰明的人類不斷地改造自然,也在改造我們自己(基因工 程/器官移植/幹細胞再生)。這樣的發展持續衝擊著自然界,也似乎 慢慢在轉變「人的定義」。185

後人類研究指出,歷經三十餘年,「智慧控制領域」急遽發展,讓機器人、雲端 技術逐漸帶來「人機合體」的現象,已然脫離「人類世」的時代,刺激更多人文 層面上的省思。186可以見得,後人類所面對的,也是人類演化的問題。

雖然學界的後人類研究主題,仍多著重於人類與機器之間,但「後自然」策 展方所重視的不只有人類文化,還有其他生物,故產生不同的詮釋。援引以上的 概念,可用於分析小說中的共同事件「雲端裂縫」,以及〈恆久受孕的雌性〉中 的生化魚(仿生藍鰭鮪)。

先分析「雲端裂縫」,吳明益在後記中說明,這是「在近未來的世界,所出 現的一種病毒」。187這個時間設定本身就有「後人類」的意義。「雲端裂縫」不僅 會破解中毒者的雲端硬碟,還會分析檔案主人與其他人的關係。接著,這個病毒 會「打包」檔案成「鑰匙」,寄給別人。由於連檔案深層的秘密都會被找出來,

因此造成自殺率的提高。188分析之後會發現,這個病毒,很像是後人類研究中的

「人工生命」:

這種病毒以寄居、揭發人的記憶與心靈維生。189

184 林侑澂:〈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開展 將《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思辨探討〉,2018 年11 月 16 日,網址:https://artemperor.tw/focus/2392。檢索日期:2019 年 1 月 14 日。

185 同前註。

186 「後人類」的概要整理自凱薩琳.海爾斯(N.Katherine Hayles)著,賴淑芳、李偉柏譯:《後 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與建構》(臺北:時報文化,2018 年 7 月),頁 13。

187 吳明益:《苦雨之地》,頁 249。

188 以上整理自同前註,頁 26。

189 同前註。

43

人工生命指的是將「生命的自然形式和過程引進人工媒介中」,例如:以地球做 為系統、生物、突變、演化等類比,來讓人工系統生物化。190而「雲端裂縫」這 個人工病毒也具有自己的生命,且它的演化與生存方式,竟是仰賴人的記憶與心 靈。值得注意的是,「記憶」與「心靈」,正是複眼美學的核心元素。可以說,雲 端裂縫所象徵的近未來科技,與複眼美學的建構息息相關。

除了雲端裂縫外,吳明益也再次以近未來科技的預言,來辯證複眼美學的可 行性。在〈恆久受孕的雌性〉中沙勒沙、蘿希卡、小食與波希多一同出海時,遇 到藍鰭鮪群。在眾人努力之下,終於捕捉上船。只不過游泳技術高超的波希多指 出,這些魚是假的。之後,他們開始解剖那幾隻仿生藍鰭鮪:

一次一次用魚刀深入牠們銀白色的肚皮(那裡發達的血管網,是經過漫長 演化來的長途慢速游泳的體溫調節裝置,因此也最致命),把手伸入牠們 巨大的眼窩裡,取出不明作用的錠狀物。

沙勒沙將一片魚肉放進嘴裡嚼,「也許是可以操控的生化魚吧」。191 在這段描述中,這隻藍鰭鮪不僅有著演化來的血管網,甚至魚肉也是能食用的。

唯一非自然的,只有眼睛中的錠狀物。可以推論,仿生藍鰭鮪不是人造魚,因為 牠身上一樣具有演化而來的痕跡,不是機械所能模擬的。這裡的「魚機合體」, 也與後人類研究的「人機合體」有所呼應。

吳明益以虛構的筆法創造了生化魚,描寫〈恆久受孕的雌性〉的主題。在後 記裡,吳明益表示這篇小說與長篇《複眼人》有關。分析之後,首先發現,這四 位主角與《複眼人》的阿特烈、阿莉思、哈凡、達赫一樣,都帶有自己的故事。

再者,沙勒沙的船最後遇到颱風時,他描寫自然的力量:

在科技這麼無微不至照顧人類的年代,為什麼還沒有辦法讓這樣的一艘船 安然穿過古老地球演化至今的熱帶氣旋呢?192

這樣的結局,讓人聯想起《複眼人》中,瓦憂瓦憂島的毀滅。這些故事中揭示了,

無論是像瓦憂瓦憂島民般的生活著,或是發展出能製造生化魚的科技,始終都敵 不過自然的力量。但這不是代表自然宰制人類,因為自然是無意志的。193吳明益

190 見〈人工生命的故事〉一章,凱薩琳.海爾斯(N.Katherine Hayles)著,賴淑芳、李偉柏譯: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與建構》,頁317-345。

191 吳明益:《苦雨之地》,頁 195。

192 同前註,頁 207。

193 從《蝶道》開始,吳明益就一直相信自然的無意志。他說「生態系不需要人類『保護』,只要 求人類不去破壞某些律則。」吳明益:《蝶道》,頁 240。

44

要傳達的是,生物演化也好、人類演化也好,無論科技如何發展,仍是無法相比 於從古老地球演化至今的自然力量。194

除了意識到演化過程中的自然力量,仿生藍鰭鮪也涉及「愛」的課題:

人能造魚,能造人,人能造兩個相愛的人嗎?195

當人跟魚的生命都能創造之後,人類的能力還有什麼限制?科技所無法創造的,

正是《苦雨之地》圍繞著的「愛」。

從第一篇〈黑夜、黑土與黑色的山〉開始,擁有動物直覺的索菲發現,「人 像許多動物一樣擁有直覺,最早的直覺是饑餓和恐懼,然後才是愛。」196在她的 五歲生日時,收到了一份關於「愛」的禮物:

這個土只要加上水和愛的信念,就會孵出小魚,所以稱為「愛之土」。197

「愛」與「土」得以產生生命,這是在索菲的記憶中留存的印象,激發她開始研 究泥土與蚯蚓。家鄉的泥土對索菲來說,具有許多意義:一部份是與家人的互動,

另一部份則是與蚯蚓的相處。也因此,當她要離開時,她認為「離開小鎮只是暫 時的」,因為「她在這個地方生了太深的根」。

在〈人如何學會語言〉中,在狄子父親離開家裡後,他媽媽開始陷入情緒低 潮。狄子從鳥類的觀察中發現,「愛是一種需要強大能量,像鳥類順利換羽所需 要的那類事物。愛會鬆弛,愛會失能,愛也會被烏雲遮蔽。」198比較兩篇當中的

「愛」,會發現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人與自然的聯繫。

綜觀整部小說,裡頭出現了科學家(索菲與狄子)、業餘科學家(敏敏、小 鐵、關與妻子)與冒險者(沙勒沙等人),他們都面對著人生中關於「愛」的叩 問:索菲與狄子都失去心愛的父母,敏敏面對愛人的昏迷,關的妻子死於隨機殺 人案、沙勒沙仍惦記著分手的前女友。同時,他們也都展開了探索自然的旅途,

並在其中尋求另外一種「愛」。這種愛,可能是對蚯蚓、鳥鳴的研究,或者是爬 樹、找雲豹的蹤跡,也可能是尋找藍鰭鮪與灰面鵟鷹的過程。可以說,吳明益在 虛構的小說中試圖提供的實踐路徑是,讓人人都成為博物學家,接近自然,進而

194 在〈冰盾之森〉中,敏敏練習爬樹是先從「虛擬森林」開始,後來才轉移到真實的森林。這 個轉變有兩種詮釋:一個是代表人造的自然,能作為人接近真實自然的基礎,另一個則是批判人 造的自然。而在故事中,小鐵發現「在那句slogan 裡,真實用了不一樣的字體」,可判定「反思 科技介入自然」為作者的寫作意圖之一。見吳明益:《苦雨之地》,頁 111-116。

195 同前註,頁 203。

196 同前註,頁 15。

197 同前註,頁 12。

198 同前註,頁 46。

45

體會到「自然之愛」。199

本節所欲指出的是,當複眼美學不再以特殊的眼睛,作為隱喻的原型,便轉 向了「實踐」的層次。若以生態批評的角度來看,在美學式的實踐意義外,此處 也涉及公民科學的趨勢──「只要會使用任何工具,著重在科學測量或描寫的人,

都可以算是公民科學家。」200參與其中的人,可能是志工或科學家,就像是《苦 雨之地》中多元的角色設定。他們「持續一個值得珍惜的傳統」──他們是業餘 的博物學家,且關注自然的節奏與擾動。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工作並非「正規的科學教育,而是秉持科學與人文得以 整合的信念,加上一份投身參與管理的承諾,以及抱持充分參與自然世界能夠豐 富人類經驗的信念。」201可以發現,公民科學不但強調知識的融通,也將這個概 念擴散至所有人類身上。因此,《苦雨之地》的角色實則作者「讓寫作者重返博 物學家的行列」思維之化身。如此一來,只要人們願意去花時間去認識、瞭解,

便能與萬物建立一段有著「愛」的關係。

而公民科學的實踐面向基礎,是李奧帕德的「土地倫理(美學)」的思考。

研究李奧帕德的重要學者柯倍德指出,「如果對土地沒有愛、尊敬與讚賞,或者 不重視大地的價值,人與土地的道德關係也就不會存在。」202

愛,確實需要強大能量。此處,不只是文學式的隱喻,若以公民科學的角度 來檢視,過程中必須仰賴對於自然的持續關注。無論是知識的累積、實地的踏查、

愛,確實需要強大能量。此處,不只是文學式的隱喻,若以公民科學的角度 來檢視,過程中必須仰賴對於自然的持續關注。無論是知識的累積、實地的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