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角函數的簡介

一、歷史簡介

(一)西方的三角學

埃及文獻「萊因德紙草書」中記錄著埃及人懂得利用粗略的三角學概念來測 量每個金字塔的高度是否一致及是否能保有工程中的傾斜度,但在埃及的文獻 中,並無一處談到角的概念,所以埃及人不足以用具體的公式,描述三角學中角 與邊的關係。三角學一詞最初見於希臘文,由古希臘時代傑出的天文學家西帕霍 斯(Hipparchus,古希臘,約 180BC~125BC)、梅尼勞斯(Menelaus,古希臘,

約一世紀)和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古希臘,約 100~170)等人研創的。最 先使用 trigonometry 這個詞的是德國人皮蒂斯楚斯(Bartholomeo Pitiscus,

1516~1613),他在 1595 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三角學:解三角形的簡明處理》中 創造了這個新詞。三角學由 triangulum(三角形)和 metricus(測量)兩字湊合 而成,因此解三角形問題便構成了古代三角學的實用基礎,而促使三角學產生的 主要動力來自於人們想測量和推算天體的位置和運行的軌道,藉以用來幫助報 時、計算日曆、發展航海、研究地理等,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三角學隸 屬於天文學。

雖然後期的阿拉伯數學家已經開始對三角學進行專門的整埋和研究,但並沒 有創立起一門獨立的三角學。真正把三角學作為數學的一個獨立學科加以系統敘 述 的 , 是 筆 名 為 約 翰 . 謬 勒 的 德 國 數 學 家 雷 基 奧 蒙 坦 納 斯 (Johannes Regiomontanus,1436~1476)。他在 1464 年發表了《論各種三角形》的書中,

把以往散見在各種書上的三角學知識,系統地綜合了起來,給出了作為數學的一 個分支的三角學的基本面貌。

直到十八世紀,三角學是以幾何的面貌表現出來的,這也可以說是三角學的 古典面貌。即所有的三角量:正弦、餘弦、正切、餘切、正割和餘割,都始終被 認為是已知圓內與同一條弧有關的某些線段。三角學的現代特徵,起源於尤拉

(Euler)在 1748 年所發表著名的《無窮小分析引論》一書中,把三角量看作為 函數,即看作為是一種與角相對應的函數值,書中指出:“三角函數是一種函數 與圓半徑的比值”,若令半徑為單位長,那麼所有的六個三角函數又可大為簡化。

正如尤拉所說,引進三角函數以後,原來意義下的正弦等三角量,都可以脫離幾 何圖形去進行自由的運算。一切三角關係式也將很容易地從三角函數的定義出發 直接得出。這樣,就使得從希帕克起許多數學家為之奮鬥而得出的三角關係式,

有了堅實的理論依據,而且大大地豐富了。嚴格地說,這時才是三角學的真正確 立。

(二)中國的三角學

我國古代沒有有關角的函數概念出現,只用勾股解決了一些有關三角的問 題,據《周髀算經》記載,約與泰勒斯(Tales)同時代的陳子已利用勾股定理 測量太陽的高度,其方法後來稱為「重差術」。而三角學輸入中國,開始於明崇 禎4 年(1631),由傳教士鄧玉函、湯若望及中國的徐光啟合編《大測》作為歷 書的一部分呈獻給朝廷,但大測的名稱並不通行,根據徐光啟所編的三角函數表 叫做《測圓八線表六卷》、《測圓八線表立成表四卷》。後來三角學就叫做八線,

不過早在徐光啟時代,薛鳳祚(1600~1680)和波蘭傳教士穆尼閣(1611~1656)

在1653 年合著的《三角算法》就已用三角的名稱。以後許多書都沿用這一術語,

但一直到 1935 年,中國數學會名詞審查委員會將 trigonometry 定為三角學(或 三角法、三角術)。

二、高中課程在三角函數方面有關的歷史

(一)量角制度

1. 角:根據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定義8,一個平面角就是平面上兩條相 交但不重疊的直線,彼此間的傾斜度;角的概念其實是模祾兩可的,一方面代表 兩相交的直線「分隔」的性質,另一方面也以數值代表其分隔的程度,即角的度 量。

2. 60 進制:我們用來量度角的單位為「度」據傳始於巴比倫是 1854 年 欣克斯(Edward Hincks,1792~1866)研究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發現的,巴比倫的 60 進制後來為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所接受,他將圓周 360 等份,每一份又分成 60 小份,每一小份再分為更小的份,照此類推。。托勒密之後的 1400 百年,德 國天文學家萊因霍爾得(Erasmus Reinhold,1511~1553)在 1551 年開始用「°」、

「'」、「"」表示「度」、「分」、「秒」。

3. 弧度制:在1748 年,尤拉在他的名著《無窮小分析引論》(lntroduction in analysin infinitorum)中主張用半徑為單位(設半徑為 1)來量弧長,這就是現 在的弧度制。自此便將弧長和線段長的單位統一起來,這就是弧度制的關鍵所 在。而“弧度”(radian)一詞,是愛爾蘭工程師湯姆森(James Thomson,1822~1892)

在 1875 年首先創用的,由 radius(半徑)與 angle(角)兩字合成。在 1935 年 的《數學名詞》中,radian 曾譯為弳(弧與徑兩字合成,讀 jing)。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角的度量要採逆時針。這或許因為在我們所熟悉的座標系 統中,從正x軸逆時針轉90°,可以轉到正的y 軸;但如果順時針旋轉,則將正x 軸轉到負的y 軸。當然,這個選擇完全是任意的:如果當初我們最初以向左為正x軸方向,或以向下為正y 軸的方向,那麼情況自然就恰恰相反。(Eli Maor,

2000)

(二)三角函數的名稱、符號

盡管三角知識起源很早,但用線段的比來定義三角函數,是尤拉在《無窮小 分析引論》一書中首次給出。三角函數常用的有 4 個或 6 個,而歷史上曾出現 10 個以上。下面用三角圓(第一象限)內的線段來表示。

(1)正弦(sine): sinα =MP (2)餘弦(cosin): cosα =PN (3)正切(tangent): tanα =AT (4)餘切(cotangent): cotα =BS (5)正割(secant): secα =OT

(6)餘割(cosecant): csecα =OS

除了這六個函數外,還有「正矢」、「餘矢」、「外割」、「半正矢」、「古 德曼函數」、「反古德曼函數」等等十二個稱呼。這些函數的歷史長短不一,有 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有的近幾十年才出現。在1631 年的《大測》中前八種函 數已經齊備,分別叫做正弦(或弦)、餘弦、切線、餘切線、割線、餘割線、矢

(或倒矢)、餘矢。後來“八線”一度成為三角學的別名。特將現今常用的六個函 數介紹如下:

1. 正弦函數:正弦是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種三角函數,古希臘天文學 家西帕霍斯(Hipparchus,約公元前 180~前 125)為了天文觀測的需要,做了一 個“弦表”,相當於現在

d=2 sin

r α2 ( r 表示圓半徑,α 表示圓心角,d表示α 所對的弦長)

r

d

這就是正弦表的前身,托勒密在《天文學大成》(Almagest)中給0 −90 每隔 半度的弦表,其作用相當於從0 −90 每隔1

4 的正弦函數表。這是世界最早的三 角函數表。他還利用“托勒密定理”(實出自希帕霍斯之手)推出若干三角恆等式,

包括相當於正、餘弦的和差公式。到了公元約400 年的印度天文書籍《蘇利耶曆 數書》(Surya Siddhanta)中,出現了一個根據托勒密弦長表而來的半弦表。

但是最早清楚寫出正弦函數的著作,則是,阿耶波多(Aryabhata,476~550)。

他計算半弦(相當於現在的正弦線,而不是希臘人的全弦),他用 jya-ardha 稱 半弦,簡寫為jiva,獵人弓弦的意思。後來印度的書籍經轉譯成,在轉譯成拉丁 文,展轉譯成 sinus,英文為 sine,意思是胸部、海灣或曲線(月球地圖上看似 海灣的地區現在仍稱為sinus)。而在 1631 年,鄧玉函、徐光啟的《大測》將 sinus 譯為“正半弦”或“前半弦”,簡稱“正弦”,這是我國“正弦”術語的由來。

至於簡寫成sin的符號,最早是由英國的天文教授岡特(Edmund Gunter,

1581~1626)所採用。他製作刻有對數尺度的尺「岡特尺」。1624 年,sin 及 tan 兩個符號,就是在「岡特尺」的圖示說明中首次出現。幾年以後,英國的奧特雷 德(William Oughtred)在《比例圓與水平儀器》(The Circles of Proportion and the Horizontal Instument,1632)中使用了 sin 這一縮寫,同時又簡寫成 S。同時,法 國的埃里岡(Pierre Herigoae)在《數學教程》(Cursus Mathematicus,1634)中 引入了一整套數學符號,其中包括sin。雖然後來又種符號來表示正弦,到了 18 世紀中葉以後,漸漸趨於統一用sin。

2. 餘弦函數:餘弦函數的重要性不亞於正弦函數,阿利耶巴陀稱餘弦為 kotijya,這是為了要計算餘角的正弦值而來的。這函數發展得較慢,名稱也很不 統一。普拉托(Plate,約 1120)稱之為“剩餘的弦”(chorda residui),雷基奧蒙 坦納斯(Johannes Regiomontanus,1436~1476,歐洲 15 世紀最重要的三角學者 之一)稱為“餘角的正弦”(sinus rectus Complementi,約 1463)。而 cosinus(餘 弦)這個名稱是岡特首先使用的,當初他寫為co. sinus,後來由約翰.牛頓(John

Newton,1622-1678) 在 1658 年改為 cosinus,這名稱才確定下來。1674 年由英 國數學家兼測量師摩爾爵士(Jonas Moore,1617~1679)率先使用,他創用 Cos﹒

表示餘弦,到18 世紀變成現在的 cos。

3. 正切與餘切函數:這兩個函數由日圭及投影的想法,也就是日影的測 量而引起,但是把這兩種比率視為角的函數,則是由阿拉伯人開始的。古人立竿 測日影以定時間,後來發展成為日晷(如下圖)。在中國有周公測景的記載(約 公元前 1100 年),古希臘泰勒斯(Thales)利用日影確定金字塔的高度(約公 元前 600 年)。第一個呈現正切和餘切表是由梅法茲(al-Mervazi)在公元 860 年左右製作出的,而天文學家巴坦尼(al-Battani),為了研究日晷,製作了每隔 1° 的「投影表」,也就是餘切函數表(920 年左右),假設h為桿長,投影長度為s, 得出

s= sin(90 ) h sin θ

θ

× ° − 的關係式(其實就是s=h×cotθ ),

式中只用了正弦函數,這是因為其他的三角函數還 沒有名稱。

現代的名稱 tangent(正切),在 1983 年由丹麥數學家芬因克(Thomas Fincke,1561~1646)提出,至於 cotangent(餘切)這個字最早是在 1620 年由岡 特使用。正切(tangent)這個字來自拉丁文 tangege,是「碰觸」的意思,而這 個字之所以和正切函數產生關聯或許是因為以下的觀察:

現今在單位圓上定義三角函數的方法,就是利用此作圖法。

O

Q(1,tanθ

T(1,0)

h α s

4. 正割和餘割函數:正割、餘割函數出現的更晚,雖然正割、餘割約在 860 年由海拜什哈西卜首先提出,到艾布瓦法(約 980)正式使用,不過未給特 別名稱。這兩種函數沒有引起當時人們的注意,直到1551 年雷蒂克斯(Georg J.

Rhaticus,1514~1576)才在《三角學說準則》(Canon doctrinae triangulorum)中 完全收入正弦、餘弦、正切、餘切、正割、餘割這6 種函數並附正割表。sec 符 號 則 是 出 生 於 法 國 而 在 荷 蘭 度 過 大 半 生 的 數 學 家 吉 拉 德 (Albert Girard , 1595~1632)所使用,而餘割至今未有統一的符號,有 csc,cosec 等寫法。

(三)三角學的公式的發展

由早期的三角公式的發展歷史得知,托勒密、希帕霍斯等人士基於天文學計

由早期的三角公式的發展歷史得知,托勒密、希帕霍斯等人士基於天文學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