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情形 情形 情形 情形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 瑜珈參與者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 特性在休閒動機上的差異情形 情形 情形 情形

本節以獨立樣本 t 檢定(idependent sample t test)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探討不同瑜珈參與者特性在休閒動機之差異性,新竹市瑜珈參與者在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每月所得以及瑜珈參與年資部份有顯著差異,職 業、參與時數及參與教室類型上無顯著差異,分析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的差異比較

不同性別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如表 4-2 中所顯示,

男性在「身體健康」與「社群歸屬」方面平均各為 4.18 與 3.39 高於女性的 4.10 與 3.38,女性在「心理健康」方面平均為 3.88,高於男性 3.85。由此可知,男性在參 與瑜珈的動機部分,「身體健康」與「社群歸屬」未達統計上之差異,但女性有略高 於男性的傾向,而女性參與動機「心理健康」方面高於男性。不同性別的瑜珈參與 者在休閒動機上並無顯著差異。

表 4-2 不同性別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構 面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p值 身體健康 男性 104 4.18 .49 1.34 .17

女性 312 4.10 .47

社群歸屬 男性 104 3.39 .58 .194 .84 女性 312 3.38 .58

心理健康 男性 104 3.85 .60 -.387 .69 女性 312 3.88 .57

二、不同年齡層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的差異比較

不同年齡層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表 4-3 內的 平均數與標準差,從資料中發現在參與者的年齡層方面,對於休閒動機的「身體健 康」與「心理健康」方面都明顯地傾向於正面同意,並且在「身體健康」顯示出高 度同意,研究結果與瑜珈的特點「健康哲學」相符,鄭鴻英(2005)提到瑜珈對身、

心、靈的影響,瑜珈的深呼吸有助集中注意力,讓動作完整均衡的收縮、伸展,訓

練全身肌肉與關節彈性,是屬於全身性的運動,修練瑜珈配合正確的呼吸,可使身 心靈皆達到健康狀態。Noa Belling (2005)認為瑜珈是身、心和精神上的學問,古瑜 珈修行者相信,透過身體和呼吸的調節及心智和情緒的控制,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表 4-3 不同年齡層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描述統計表

構 面 年齡層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健康

30 歲以下 81 4.10 .44 31-35 歲 76 4.01 .59 36-40 歲 82 4.04 .57 41-45 歲 97 4.30 .39 46-50 歲 69 4.14 .30 51 歲以上 11 4.05 .24

社群歸屬

30 歲以下 81 3.41 .43 31-35 歲 76 3.26 .71 36-40 歲 82 3.33 .67 41-45 歲 97 3.42 .48 46-50 歲 69 3.44 .60 51 歲以上 11 3.59 .30

心理健康

30 歲以下 81 4.06 .48 31-35 歲 76 3.87 .56 36-40 歲 82 3.80 .50 41-45 歲 97 3.75 .60 46-50 歲 69 3.91 .73 51 歲以上 11 3.88 .47

另從表4-4中可以發現不同年齡層的瑜珈參與者在「身體健康」方面,呈現顯著 差異(F(3,449) = 4.25 , p< .05)。再進行Scheffe事後比較後發現,31-35歲以及36-40歲 者在身體健康方面較41-45歲的瑜珈參與者為高。由研究結果中得知,年齡層在31-35

以及36-40歲之間的瑜珈參與者對於瑜珈所提供的「身體健康」方面,包含有身體的 柔軟度和敏捷性、控制體重及改善身體外型的認同及需求高於41-50歲的瑜珈參與者 可能因為年齡層較低的瑜珈參與者,認為良好的外型體態,可以為社交及工作加分,

因此會因為想保持良好體態而參與瑜珈。

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同樣呈現顯著差異(F(3,449) = 2.93 , p< .05)。不同的是,

再進行Scheffe事後比較後發現,41-45歲的瑜珈參與者在心理健康方面較30歲以下參 與者高。「心理健康」部分包含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紓解壓力降低焦慮以及讓心情 愉快,研究結果顯示41-45歲的瑜珈參與者對於參與瑜珈這項休閒運動的動機,在心 理健康部分之需求及重視程度高於30歲以下的瑜珈參與者。

不同的年齡層對於參與瑜珈的動機有所不同,可能與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型態有 關,年齡層較低的瑜珈參與者,認為瑜珈是健身塑身、維持良好體態的運動;年齡 層較高者可能因為工作壓力大、生活上要顧慮的層面廣,包含家庭、工作及人際關 係,因此希望瑜珈可以帶來心情愉快、紓解壓力的功效,而去參與這項休閒運動。

表 4-4 不同年齡層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變異數分析表

構 面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事後比較

身體健康

組間 4.75 5 .95 4.25* B.C>D 組內 91.62 410 .22

總和 96.37 415

社群歸屬

組間 2.39 5 .47 1.42 組內 137.59 410 .33

總和 139.99 415

心理健康

組間 4.88 5 .97 2.93* D>A 組內 136.71 410 .33

總和 141.60 415

註:*p < .05,A 為 30 歲以下,B 為 31-35 歲,C 為 36-40 歲,D 為 41-45 歲,E 為 46-50 歲,F 為

50歲以上。

三、不同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的差異比較

不同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表 4-5 內 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從資料中發現在參與者的教育程度方面,對於休閒動機的「身 體健康」、「社群歸屬」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明顯地傾向於正面同意,並且在「身 體健康」顯示出高度同意。

休閒動機的三個因素,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參與者中,都屬正向同意。其中身體 健康因素為最主要動機。而在不同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描述統計 表中可得知,大專院校及碩士以上教育程度之瑜珈參與者,對於身體健康的認同高 於高中或高職教育程度之瑜珈參與者。

表 4-5 不同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描述統計表

構 面 教育程度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健康

高中或高職 16 3.89 .42 大專院校 342 4.14 .48 碩士以上 58 4.10 .48

社群歸屬

高中或高職 16 3.75 .60 大專院校 342 3.37 .55 碩士以上 58 3.35 .68

心理健康

高中或高職 16 3.83 .59 大專院校 342 3.86 .59 碩士以上 58 3.95 .52

從下面表4-6中可以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在「社群歸屬」方面,呈現 顯著差異(F(3,449) = 3.43 , p< .05)。再進行Scheffe事後比較後發現,教育程度為大 專院校的瑜珈參與者在社群歸屬方面較高中或高職教育程度之參與者高。由統計表 中得知,教育程度在大專院校的瑜珈參與者對於瑜珈所提供的「社群歸屬」,這個部 分的認同及需求高於高中或高職教育程度的瑜珈參與者。

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瑜珈的休閒動機會因參與者的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

表 4-7 不同婚姻狀況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從表4-9中可以發現不同月收入的瑜珈參與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呈現顯著差 異(F(3,449) = 10.40 , p< .05)。再進行Scheffe事後比較後發現,月收入6萬元以上的 瑜珈參與者在心理健康方面較3萬元以下以及3萬~5萬9999元的瑜珈參與者高。由研 究結果中得知,月收入在6萬元以上的瑜珈參與者對於瑜珈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方 面,包含有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紓解壓力降低焦慮以及讓心情愉快,這個部分的 認同及需求高於3萬元以下以及3萬~5萬9999元的瑜珈參與者。

結果顯示,參與瑜珈的參與動機會因參與者的月收入而有所不同,月收入較低 的瑜珈參與者,參與瑜珈為了身體健康及社群歸屬;月收入較高者可能因為工作層 級不同、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繁重,例如:長時間動腦、有決策重要事件的壓力…

等,因此希望瑜珈可以帶來心情愉快、紓解壓力的功效,而去參與這項休閒運動。

表 4-9 不同月收入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變異數分析表

構 面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事後比較

身體健康

組間 .29 2 .14 .62 組內 96.08 413 .23

總和 96.37 415

社群歸屬

組間 1.76 2 .88 2.63 組內 138.22 413 .33

總和 139.99 415

心理健康

組間 6.79 2 3.39 10.40* C>A.B 組內 134.81 413 .32

總和 141.60 415

註:*p < .05,A 為 3 萬元以下,B 為 3 萬~5 萬 9999 元,C 為 6 萬元以上。

六、不同瑜珈參與年資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的差異比較

不同瑜珈參與年資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表 4-10 內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從資料中發現在參與者的瑜珈參與年資,對於休閒動機 的「身體健康」、「社群歸屬」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明顯地傾向於正面同意,並

且在「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顯示出較高的同意。

休閒動機的三個因素,在不同瑜珈參與年資的參與者中,都屬正向同意。其中 身體及心理健康因素為最主要動機。而在不同瑜珈參與年資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 動機之描述統計表中可得知,參與年資兩年以上者,對於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的認 同高於其他兩年以下參與年資之瑜珈參與者。

表 4-10 不同瑜珈參與年資的瑜珈參與者對於休閒動機之描述統計表

構 面 瑜珈年資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健康

半年以下 39 3.86 .57 半年~一年 254 4.14 .47 一年~二年 66 4.09 .48 二年以上 57 4.25 .35

社群歸屬

半年以下 39 3.29 .73 半年~一年 254 3.35 .56 一年~二年 66 3.36 .53 二年以上 57 3.60 .57

心理健康

半年以下 39 3.51 .47 半年~一年 254 3.89 .58 一年~二年 66 3.78 .58 二年以上 57 4.15 .50

表4-11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瑜珈的休閒動機,會因參與者的參與年資不同而有 所差異。在身體健康部分半年~一年以及二年以上者,正面感受大於半年以下者,

表示參與瑜珈越久,越能感受到瑜珈對於身體健康的好處。社群歸屬部分半年~一 年之參與者高於二年以上者,研究者認為,參與瑜珈半年~一年者,可能對於參與 瑜珈後的社群感受較為強烈,且社群歸屬感是比較能快速表現出來的,因此這方面 的感受會大於瑜珈所帶來的身體健康感受。心理健康部分二年以下者高於二年以下 者,研究者認為可能於年齡層及工作內容有關,參與兩年以上者在本次研究中算是

少數,因此就資料上顯示,兩年以上者年齡層較高,因此生活中的干擾也就相對增 符(賴子敬,2003;楊侃璋,2008),其中 31-35 歲以及 36-40 歲者在「身體健康」

方面較 41-45 歲的瑜珈參與者為高;41-45 歲的瑜珈參與者對於參與瑜珈這項休閒運 動的動機,在「心理健康」部分之需求及重視程度高於 30 歲以下的瑜珈參與者。因 此,對於瑜珈參與動機「身體健康」方面,31-35 歲及 36-40 歲高於 41-45 歲的瑜珈 參與者;「心理健康」方面 41-45 歲的瑜珈參與者高於 30 歲以下的參與者。

在不同月收入的瑜珈參與者的休閒動機上亦呈現顯著的差異,與先前相關文獻 的發現相符(吳科驊,2006),月收入六萬元以上之瑜珈參與者,對於瑜珈休閒動 機的心理健康層面重視程度,比 3 萬元以下以及 3 萬~5 萬 9999 元月收入者高。

在不同月收入的瑜珈參與者的休閒動機上亦呈現顯著的差異,與先前相關文獻 的發現相符(吳科驊,2006),月收入六萬元以上之瑜珈參與者,對於瑜珈休閒動 機的心理健康層面重視程度,比 3 萬元以下以及 3 萬~5 萬 9999 元月收入者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