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理論 理論 理論 理論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 休閒動機理論 理論 理論 理論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及相關研究

休閒動機的定義,必須要先從休閒與動機的意涵開始了解,才能進一步解釋休 閒動機。本節將分為,休閒的意涵、動機的定義、動機相關理論及國內外學者的理 論與休閒動機相關研究。

一、休閒的意涵

「休閒」原文為 Re-crecreate,意即再造、復原之義,是隨時間環境不斷轉變的 連續動態歷程,且因每個不同背景特性的個體,而對「休閒」之認知各有不同的解 讀(曹以樂,2003)。而中文的「休」字是由「人」與「木」合成的意象,是指人 倚靠著樹木或坐在樹下休息,所以「休」有休息、休憩、休養等暫停勞動之意;中 文的「閒」是由「門」與「月」合成的意象,是指門中鑲著一輪明月,此刻必是個 與家人相聚或獨處靜思的夜晚,因此「閒」就是安閒、閒適、閒逸的意思(引自林 清崎,2002)。

文崇一(1990)認為休閒是指個人離開工作崗位,自由自在去打發時間,以尋 求工作之外精神和物質的滿足。亞里斯多德曾說:「凡是一種自由選擇,自我滿足 心態下,做一件並無特殊目的,也不感到勞累的活動,即屬休閒」。所以休閒具有 多元性,「是需要時間,是一種活動,是整體性,是需要經驗,更需要學習」(陳 振貴,1996)。另一種解釋認為「休閒」一詞的英文是 Leisure,係源自拉丁語中的 Licere,其原意是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而 Licere 又係源自 schola,是 指擺脫生產勞動以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在古希臘亦泛指「學習活動」。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休閒是自我發展和表達自由重要方法,是一種與文化 陶冶緊密契合的自由,藉此人們可以成功取得感受和體驗永恆的理想型或思想的美 與真實(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2005)。「世界休閒活動協會」(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ssociation)對休閒的解釋最為簡單,認為休閒是工作或生計活動之 外的自由時間。而從字面上直接翻譯休閒一詞,遠東大辭典對休閒所作的解釋為「不 必工作的這一段時間及中止活動後所獲得的自由時間」。但過去的休閒僅限於少數 特權或支配階級所擁有,概念偏向於特定休閒活動的追求,而現代的休閒已更加一

般化、普及化,為大眾所共有,概念也較強調休閒時間的獲得(許義雄,1980)。

休閒所涵蓋的面向很廣泛,也因此與休閒活動相關的研究,雖然已有很多,但仍難 以用單一的定義將休閒的意涵做完整的界定。

綜合上述各時期的中外學者對休閒之定義為,自我發展和表達自由重要方法,

是一種與文化陶冶緊密契合的自由,藉此人們可以成功取得感受和體驗永恆的理想 型或思想的美與真實。此乃為本研究的休閒意涵。

二、動機的理論與相關理論

動機(motivation) 一字源於拉丁文 movere,其在心理學上是一個複雜的概念;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普遍被接受的定義。有關動機的定義頗為分岐,不同時期 的社會背景或不同思考層面,都會影響學者對於動機的解釋及定義,但從文獻探討 中可發現多數學者對動機定義有以下兩個共通點。(一)涉及人類想要滿足的慾望及 需求、(二)促使人們採取行動的內在因素及外在驅力。

(一)動機定義

陳皆榮(1996)指出動機分類有許多分法,各種分法都有其道理,名稱也都未盡 相同,但內涵、性質、範圍大致都有相似之處。一般是採用二分法,把各種動機歸 納為生理性動機及心理性動機。

1. 生理性動機

以生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是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威脅到生 命的存在。而軀體成長和生理機能的發展過程中,最快的階段為幼兒期與青春期,

而青年朋友為了展現男性或女性的生理特徵,必須加強其個體的生理機能活動,並 以戶外活動或動態性休閒活動,達到強健體魄及身心健康的功能,來滿足生理發展 的需求。

2. 心理性動機

以心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亦稱為社會性動機。經由學習而獲得滿足個體心理 性需求;且大都與他人有關,具有社會性意義(包含成就動機、親合動機等)。青年 的心理特徵常有孤獨、煩惱、悲觀、傍徨、失望、缺乏自信心等,參與休閒活動可 以獲得人際關係、享受生活樂趣、學習專業技能、成就感、冒險、挑戰、好奇心等,

可滿足心理性動機的需求。

本研究整理每個不同年代的國內外學者對於動機一詞之定義詳述如下列。表 2-2

Shephard(2002) 行為、個人及環境的因素交互作用。導致特殊結果期望和信 仰都被視為動機和行為之間的重要決定因素。

AnitaWoolfolk(2006) 是一種能喚起、控制和維持外在行為的內在心理狀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 國內學者動機定義

王克先(1987) 是指有機體內的一種生理或心理的需慾(need)或驅力(drive)

對環境中相關的目標或刺激,產生了有效的活動,達到目標其有

張少熙(2003) 動機是個體對某一項活動的反應程度(intensity)及方向(direction)。

張治文(2007) 動機是促進個體活動的內在因素,參與動機在個人行為中有決定 性的影響。

表 2-3 國內學者動機定義(續) 作者/年代 動機定義

曾光華與饒怡雲

(2008)

一種在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下所引起的需求。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國內外學者對於動機的定義,皆有不同重視的層面,以及不同切入的角度主要 分為三大方向。1、內在因素與內在狀態,2、外在刺激與反應程度,3、滿足需求。

這三大方向會影響個體的行為,激勵個體從事某項活動。

(二)動機之相關理論

國外學者提出的理論重點,如下。

1.需求層次理論 (need-hierarchy theory)

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 於 1943 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基本需求理論

(Hierarchy of needs),他對於行為動機的看法是需求層次理論中重要且最具代表 性的一部份。動機是源於某些需求未獲得滿足,而這些需求可能來自於生理方面,

或說是一種內在驅力,普遍存在於人類的人格特質中 (Maslow, 1954) 。

Maslow 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因為「需求」而產生動機的,並因動機而產生出行為;

此外人類的需求是有層次性的,他將人類的需求區分為五個層次,並以金字塔型的 方式,照重要性與迫切性由低至高依序排列說明。最基本的需求,在呈現在金字塔 的最下方。

Maslow 所歸納出來的五種基本需求如下: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分泌等。如果這些需要(除性 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 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因此,生理需求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Maslow 認 為,這些最基本的需求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 激勵因素。

(2)安全感的需求(safety needs)

此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及免遭痛苦、疾病等,主要是尋求安全上的滿 足,免於害怕、焦慮、混亂、緊張、危機及威脅,使個體能在安全、穩定、秩序下,

獲得依賴和保護。

(3)社會性的需求(social needs)

包括對友誼、愛情與隸屬關係的需求,希望被他人接納能成為團體的一分子,

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4)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

指獲取或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穩定的社會地位,

此項需求分有兩種,一為成熟需求,二為威望需求。前者指尊重自己,例如:相信 自己有能力、有自信、獨立及勝任感。後者則指需要受人尊重,例如:有聲望、有 地位、受人注意及受人賞識。

(5)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能力到最大程度,

此需求意指完成個人目標、發揮潛能,充分成長,最後達到自我要求的最大目標,

成為自己期望的人。例如:具接納自己、面對問題、自動自發的思考、富創造力、

幽默感、民主價值等特質。

2. ERG 三因子理論(ERG theory)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Clayton, 1972)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 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本主義需要理論。

奧爾德弗認為,人們共存在 3 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關 係(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發展(Growth)的需要,因而這一理論被稱為“ERG”

理論。此理論中指出,個人在追求需求滿足的過程中會有「推進的滿足」,即追求 較高層次的滿足;但若是遭遇挫折將轉向追求較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但各需求之間 沒有絕對優先之順序差別(楊彦秀,2005)。

3. 成就動機理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成就動機理論是 McClelland 所提出的理論,它包含了三種需求:

(1)成就需求(need of achievement)

成就需求是一種讓人去做出承擔責任,努力克服障礙,盡心完成目標的需求。

(2)權力需求(need of power)

權利需求是指個人希望能影響他人,依其意願行事之需求。

(3)親和需求(need of affiliation)

親和需求是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中,需要他人關心支持、友善親密的內在需要。

McClelland 的研究主要在探討成就需求的高低與工作行為之關係,而研究結果顯示 成就動機確實與工作表現有重要的相關性。通常每個人都有這三種基本需求;但強 度因人而異,且會因不同的環境導致不同的動機,因不同的動機而產生不同的行為。

所以對不同強度的人,應該找出最適宜的工作性質及需求,較易達成個體的滿足(林 佩穎,2000)。

4. 驅力論(drive theory)

驅力理論以 Hull (1943)為代表,認為動機是學習發生的必要條件,而學習則是 適應環境的根本所需。驅力理論之主要原理是均衡作用(Homeostasis):指身體內部 有保持各種身心狀態平衡的作用,任何身心狀態的不平衡會產生緊張(即引起驅 力),直到因調節的產生及消除這種緊張為止,所以個體在生理需要產生不平衡時,

驅力理論以 Hull (1943)為代表,認為動機是學習發生的必要條件,而學習則是 適應環境的根本所需。驅力理論之主要原理是均衡作用(Homeostasis):指身體內部 有保持各種身心狀態平衡的作用,任何身心狀態的不平衡會產生緊張(即引起驅 力),直到因調節的產生及消除這種緊張為止,所以個體在生理需要產生不平衡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