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學習成就學生在成就測驗整體成績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不同學習成就學生在成就測驗整體成績分析

一、比較融入課程組以及傳統課程組學習成就高、中、低學生在 成就測驗後測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1.高分組: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1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1.35,p

=.256),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2、表 4.4.3 所示。表 4.4.2 的敘 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7.40;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8.13,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28.37、27.16。表 4.4.3 共變數分析摘要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30)= 0.73, p=.401,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 除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 後測,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4.4.1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19.02 1 19.02 1.35 .256 Error(誤差項) 366.26 26 14.09

76

表 4.4.2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描 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15 27.40 5.54 28.37 .992 傳統課程組 15 28.13 5.22 27.16 .992

總和 30 27.77 5.30

表 4.4.3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共 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10.39 1 10.39 0.73 .401 0.026 誤差 385.28 27 14.27 0.00

總和 23,945.00 30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2.中分組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4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0.03,p

=.863),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5、表 4.4.6 所示。表 4.4.5 的敘 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0.07;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0.22,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20.26、20.03。表 4.4.6 共變數分析摘要

77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55)= 0.04, p=.839,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 除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 後測,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4.4.4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0.55 1 0.55 0.03 .863 Error(誤差項) 927.90 51 18.19

表 4.4.5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描 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28 20.07 6.13 20.26 .799 傳統課程組 27 20.22 4.55 20.03 .814

總和 55 20.15 5.36

表 4.4.6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共 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0.74 1 0.74 0.04 .839 0.001 誤差 928.45 52 17.85 0.00

總和 23,874.00 55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78

3.低分組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7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0.54,p

=.467),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8、表 4.4.9 所示。表 4.4.8 的敘 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16.00;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13.73,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16.69、13.04。表 4.4.9 共變數分析摘要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30)= 5.29, p=.029,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除 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 測,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4.4.7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9.77 1 9.77 0.54 .467 Error(誤差項) 466.56 26 17.94

表 4.4.8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描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15 16.00 5.45 16.69 1.104 傳統課程組 15 13.73 4.33 13.04 1.104

總和 30 14.87 4.97

79

表 4.4.9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後測成績的共 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93.25 1 93.25 5.29 .029* 0.164

誤差 476.34 27 17.64 0.00

總和 7,348.00 30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二、比較融入課程組以及傳統課程組學習成就高、中、低學生在 成就測驗延宕測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1.高分群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10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0.75,p

=.393),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11、表 4.4.12 所示。表 4.4.11 的 敘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9.07;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7.80,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30.16、26.70。表 4.4.12 共變數分析摘要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30)= 6.48, p=.017,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除 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

80

宕測,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4.4.10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9.90 1 9.90 0.75 .393 Error(誤差項) 341.22 26 13.12

表 4.4.11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的 描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15 29.07 5.97 30.16 .947 傳統課程組 15 27.80 5.29 26.70 .947

總和 30 28.43 5.58

表 4.4.12 兩組高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 的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84.22 1 84.22 6.48 .017* 0.193

誤差 351.12 27 13.00 0.00

總和 25,157.00 30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2.中分群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13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0.00,p

81

=.992),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14、表 4.4.15 所示。表 4.4.14 的 敘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1.14;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20.11,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21.34、19.91。表 4.4.15 共變數分析摘要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55)= 1.44, p=.236,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 除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 延宕測,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4.4.13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0.00 1 0.00 0.00 .992 Error(誤差項) 1,017.21 51 19.95

表 4.4.14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的 描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28 21.14 6.09 21.34 .837 傳統課程組 27 20.11 5.17 19.91 .852

總和 55 20.64 5.63

82

表 4.4.15 兩組中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 的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28.08 1 28.08 1.44 .236 0.027 誤差 1,017.21 52 19.56 0.00

總和 25,133.00 55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3.低分群

兩組學生「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考驗,考驗結果如表 4.4.16 所示,符合迴歸係數同質性(F=0.49,p

=.491),並未達 0.05 顯著水準,未違反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的 假設,可以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以前測分數作為共變數,組別作為 固定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4.17、表 4.4.18 所示。表 4.4.17 的 敘述統計顯示融入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16.47;傳統課程組的平均數為 14.47,調整後平均數依序為 17.35、13.58。表 4.4.18 共變數分析摘要 表中,組間效果檢定 F(1,30)= 6.42, p=.017,達到顯著水準,表示排除 前測變項影響後,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 宕測,有顯著差異存在。

83

表 4.4.16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組內迴歸係數 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來源

SS df MS F Sig.

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 7.71 1 7.71 0.49 .491 Error(誤差項) 411.28 26 15.82

表 4.4.17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的 描述性統計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調整後平均數 標準誤 融入課程組 15 16.47 5.60 17.35 1.035 傳統課程組 15 14.47 4.72 13.58 1.035

總和 30 15.47 5.19

表 4.4.18 兩組低分群學生在「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成就測驗」延宕測成績的 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Sig. η

2

組間 99.58 1 99.58 6.42 .017* 0.192

誤差 418.99 27 15.52 0.00

總和 7,958.00 30 *p < .05

η

2效果量: η2>0.0099(低度)、η2>0.0588(中度)、η2>0.1379(高度)

三、結果討論

1.比較兩組高、中、低分群學生在後測成績的表現,融入課程組 的低分群學生成績明顯較傳統課程組為佳,分數達到顯著差異;而兩 組中分群、高分群學生則無顯著差異。

84

2. 比較兩組高、中、低分群學生在延宕測成績的表現,融入課程 組的高分群以及低分群學生成績明顯較傳統課程組為佳,分數達到顯 著差異;兩組中分群學生則無顯著差異。

3.從後測結果可發現,融入課程對於低分組學生有較好的學習成 效;延宕測結果則發現融入課程對於高分組、低分組學生皆有較好學 習成效。比較楊鈞媛(2007)以「自然科整合教學之研究-以能量流動與 物質循環單元為例」的結果顯示,融入基本物質的整合課程可促進高 分群學生的概念學習;而本研究結果則發現融入基本物質的課程能夠 促進高分群以及低分群學生學習「植物如何獲得養分」的單元。即使 基本物質的概念被視為是抽象微觀的概念,若教師能利用具體的模型 或適當的教學說明,國一學生仍可學習抽象概念;此也呼應皮亞傑的 認知發展第四階段形式運思期所提到:十一歲以上的孩童已可做抽象 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