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依據本研究的過程與結果,以下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建議:第一部 分針對課程設計以及教師教學上的建議;第二部分是針對未來研究方 向進行建議。

一、 對課程設計以及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1.生物科教師可嘗試進行統整教學

從本研究中發現,將目前國二課程中原子、分子概念提前到國一 課 程 中 , 國一 學生 是 可 以 理解 接受 的 。 即 使許 多研 究 (Waheed&

Lucas,1992;Stavy & Eisen ,1992)都指出教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應該要 增加基本物質的概念,協助學生學習;但不是沒有具體的教學方法就 是整體課程設計因國情的差異,不適合用在台灣的課程中。本研究試 著針對目前教育現況以及實際教學現場所面臨的時間壓力,斟酌讓學 生理解物質的組成、原子分子的概念、物理變化以及化學變化等與光 合作用相關的概念,以促進彼此概念的連結性,研究結果也證實此操 弄的確可行。因此建議教師未來在進行光合作用概念的介紹時,可以 事先建立學生對基本物質的認識,並且利用粒子模型來協助學生對於

98

物質組成的理解。

2.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應該要整合在同一單元課程

本研究嘗試將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整合,在課程當中融 入課程組以及傳統課程組皆學習這兩個概念。在晤談過程中發現學生 可以理解光合作用的產物葡萄糖可透過呼吸作用形成能量,讓植物得 以存活。因此建議教師在教授植物如何獲得養分單元時,可以進一步 鋪陳獲得葡萄糖這個養分之後,後續葡萄糖的功能為何;目前教科書 僅提到產生的葡萄糖可轉換成澱粉或其他型式的養分儲存在植物體 內,供植物利用;或是因動物攝食植物而進入到動物體內。然而,葡 萄糖進一步可當作細胞合成纖維素的原料;或是進行呼吸作用產生養 分等功能,都是目前教科書著墨不多但是需要教師協助讓學生產生連 結的概念。

3.養分的定義以及種類需要重新定義

在本研究晤談過程當中發現學生對於礦物質、維生素的認識仍舊 太少,即使學過這些物質是維持生物體正常生理運作,但在回答植物 養分問題時,無法直接連結到植物生長需要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從 Cañal(1999)也發現到從國小到國中課程內容的問題,導致學生在回答

99

養分的概念上產生迷思概念。國小生物課程教導學生植物透過根部吸 收水分以及礦物質等養分;到了國中教授光合作用時,完全沒有提到 礦物質的部分,國中課文中對光合作用的描述僅著重在透過葉綠體中 的色素吸收太陽能使根部吸收的水分以及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 葡萄糖和水,並釋出氧氣的過程。在此強調獲得的養分是葡萄糖,導 致學生對養分的概念混淆。即使在教光合作用單元之前,曾經教過養 分的種類,由於課本的鋪陳是用有無提供能量來區分,按照營養學的 觀點,無論是有機養分或是無機養分、無論可否提供能量,只要能提 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營養皆可以稱為養分。然而,在學習植物如何獲 得養分時卻強調透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忽略了無機養分的重要 性。因此建議未來教科書的課程內容在教導植物如何獲得養分時,可 以從有機養分以及無機養分兩個面向著手;植物透過根部以及氣孔獲 得無機養分讓細胞可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養分。

4.部分生物課程可延後到國三教授

生命科學知識本身具有統整性、包含多個領域。例如光合作用是 一個複雜的生化反應,其中包含了物理與化學的概念;學生需瞭解到 物質的組成、養分的組成,能量的轉換等才能夠理解光合作用的機

100

制。因此,將某些需要統整的生物課程調整到國三實施,可配合學生 心智年齡的發展以及理化的基礎,建立概念間的連結。

二、 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1.嘗試在其他課程時間點融入基本物質概念

根據劉新、李秀玉 (2010)所提出的建議,可在國一上學期探討「生 命現象」或「生物體構造」主題時導入原子、分子與能量的概念。本 研究受限於時間以及學校課程進度的安排,在融入基本物質的概念時 間點只能提前到單元 3-3 之前,無法在學期初一開始即融入。因此建 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在其他的課程時間點切入基本物質的概念,甚至 多增加能量的概念於植物如何獲得養分的課程中,探討對學生該單元 學習的影響。

2.發展新的評量工具

本研究所發展的研究工具僅針對學生學習成效的部分;建議未來 研究者可再研發新的評量工具,瞭解國一學生對於基本物質的概念理 解情形以及在回答生物概念時,能直接反應出對基本物質的瞭解;在 情意的部分,能了解學生是否在學習基本物質概念上有很大的負荷。

101

3.量化問卷調查

可調查目前國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光合作用概念教授的現況,以做 為調整現今課程內容的參考依據。就研究者所瞭解,國一生物課程中 涉及理化的概念知識很多,許多國中教師在教學現場面臨到要讓學生 能夠理解課程內容,或多或少都會添加理化概念於課程中,奠定學生 學習生物的基礎。就本研究所增加的基本物質概念而言,課程內容的 深度以及廣度乃研究者參考文獻後,配合課程時數所發展出來,僅針 對任教班級進行研究所獲得的結果,不宜推論到所有同年級學生。若 能擴大研究對象,瞭解全國教師在該單元教授時所進行的操弄,獲得 量化的統計資料,相信可提供課程規劃更直接的參考。

102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林寶山 (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達森(2004)。運用「概念構圖科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科生物能量教學的實 徵研究。南大學報:教育類,38(2),45-67。

邱上真 (2003)。Bruner 發現式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分析。載於張新仁(主編),學 習與教學新趨勢(頁 189-216)。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上真 (2003)。Ausubel 有意義的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 習與教學新趨勢(頁 217-248)。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慧珠、李長燦 (2003)。Vygotsky 社會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分析。載於學 習與教學新趨勢(頁 105-158)。台北:心理出版社。

涂志銘、林秀玉 (2008)。符合建構論理念的教學策略對植物的養分與能量概念 學習的成效。科學教育學刊,16(1),75-103.

陳淑敏 (1994)。Vygotsky 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學院報,7,121-143。

郭怡立 (2001)。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康軒版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冊第一本(2012):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康軒版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三冊第一本(2012):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103

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余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 (2001)。促進 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台北:心理出版社。

賈本惠 (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光合作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

董美津 (2004)。光合作用科學史融入國中生物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鈞 媛(2007)。自然科整合教學之研究-以『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單元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 (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 : 心理出 版社。(S. M. Glynn, R. H. Yeany & B.K. Britton, )

歐陽鍾仁 (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劉炳輝、劉世雄(2004)。全球資訊網融入教學與其教學設計之應用分析—以鷹架 理論發展教學設計 EXPERT 模式為例。現代教育論壇,11,35-44。

劉伊祝 (2009) 。從認知發展理論淺談小五因數與倍數單元之學習策略。國教之 友,60 (1),54-59。

劉新、李秀玉 (2010)。大家來找教科書的碴──「粒子與能量」觀點適時融入國 中一年級生物課程必要性之探討。臺北市第十一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 究,294-303

鍾聖校 (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有限公司。

西文文獻

Arnone, V. C. (1971). The nature of concepts: A point of 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10(2), 101-108.

Arnon, D. (1982). Sunlight, earth, life: the grand design of photosynthesis. The

Sciences, 22(7), 22-27.

104

Ausubel, D. P.(1968).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point.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ker, M., & Carr, M. (1989a).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photosynthesis. Part 1:

An assessment in terms of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1), 49-56.

Barker, M., & Carr, M. (1989b).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photosynthesis. Part 2:

A gen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2), 141-152.

Barman, C., Stein, M., McNair, S., & Barman, N. (2006). Students' Ideas About Plants

& Plant Growth.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68(2), 73-79.

Bell, B. (1985). Students' ideas about plant nutrition: what are they?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19(3), 213-218.

Bloom, B. S., (Ed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Bruner, J. S. (1964). The course of cognitive grow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1), 1-15.

Cañal, P. (1999). Photosynthesis and'inverse respiration'in plants: an inevitable misconce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4), 363-371.

Driver, R. (1994). Making sense of secondary science (Vol. 2): Psychology Press.

Eisen, Y., & Stavy, R. (1993). How to make the learning of photosynthesis mor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5(2), 117-125.

Finley, F. N., Stewart, J., & Yarroch, W. L. (1982).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science content. Science Education, 66(4), 531-538.

Stavy, R., Eisen, Y., & Yaakobi, D. (1987). How students aged 13‐15 understand photosyn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9(1), 105-115.

105

Stavy, R.Eisen, Y. (1992). Material Cycles in Nature.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Photosynthesi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4(6), 339-342.

Haslam, F., & Treagust, D. (1987). Diagnosing Secondary Student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1(3), 203-211.

Littlejohn, P. (2007). Building Leav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Photosynthesis.

Science Scope, 8(30), 4.

Osborne, R., & Wittrock, M. (1985). The 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2(1), 59-87.

Viiri, J., & Savinainen, A. (2008). Teaching-learning sequences: A comparison of learning demand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Lat. Am. J. Phys. Educ.

Vol, 2(2), 80.

Waheed, T., & Lucas, A. M. (1992). Understanding interrelated topics: Photosynthesis at age 14 +. [Article].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6(3), 193-199.

Wood, D.,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2), 89-100.

106

附錄

107

附錄 A

基本物質教案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附錄 B

基本物質學習單

114

116

在植物細胞的構造中,我們 發現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

纖維素是一種多醣,由許多 葡萄糖所構成。請在框中填 入構造名稱。

二、物理變化

自然界中,我們常可見到冰塊融化變成水,水凝結為冰,水蒸發變成水蒸氣等現象;這種物質 相態的變化,僅分子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而沒有舊的分子分解或新的分子產生,稱為物理變化。

以水的三態為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物質的本質改變:原有的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反應前 後各原子的數量都一樣。

______ ______ ________

117

附錄 C

融入課程組與傳統課程組「植物如何獲得養分」教案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附錄 D

「植物的養分以及能量」學習成就測驗

126

植物的養分與能量概念評量試卷

植物的養分與能量概念評量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