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之運動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設施 使用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一、運動公園設施使用需求現況分析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運動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設施 使用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一、性別

不同性別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得知,在「設施規劃適切性」、「活動與服務的感受程度」和「設施可及性與維 護」構面上,皆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但經事後比較發現,各組間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此結果與田玉瑛(1997)、郭滿洲(2003)、余俊佐(2004)、陳信衛(2005)、水心 蓓(2006)、陳正霖(2006)之研究結果有不一致的情形。郭滿洲(2003)與余俊佐

(2004)在其研究中指出:「不同性別之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設施使用滿意度有顯著差 異存在」。其中,就設施規劃適切性而言,男性較女性使用滿意度的評價較高(陳信 衛,2005);而在活動與服務的感受方面以及設施使用可及性與維護情形上,女性使 用滿意度皆高於男性休閒遊憩者(水心蓓,2006)。但根據本研究結果得知,當休閒 遊憩者在從事休閒運動時,不同性別休閒遊憩者對於「設施規劃適切性」、「活動與 服務的感受程度」和「設施可及性與維護」之使用滿意度並無顯著差異存在(方美 玉,2006;陳昭蓉,1996;葉丁鵬,2003)。此結果與上述研究發現(水心蓓,2006;

余俊佐,2004;郭滿洲,2003;陳信衛,2005)有不吻合現象,因此其中之原因仍 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二、年齡

不同年齡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結果得知,不同年齡之運動公園休閒遊憩者在設施使用滿意度之「活動與服務的 感受程度」、「設施規劃適切性」、「空間氛圍」、「設施可及性與維護」四個構 面,皆具有顯著差異存在。經事後比較發現,各組間並無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 陳昭蓉(1996)、田玉瑛(1997)、郭滿洲(2003)、葉丁鵬(2003)、王敏華(2004)、

水心蓓(2006)、廖河信(2006)之研究結果有不一致的情形。陳昭蓉(1996)在 其研究中指出:「不同年齡之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設施使用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其中,在活動與服務的感受方面,31-44 歲之休閒遊憩者對公園設施使用滿意度最

使用滿意度高於年輕人(廖河信,2006);在空間氛圍方面,年紀越大之休閒遊憩 者滿意度越低(田玉瑛,1997);最後,在設施可及性與維護情形上(如維護園區 景觀、維護運動設施的匠心與維護休憩設施的匠心),40 歲以下之休閒遊憩者滿意 度較高(水心蓓,2006)。而由本研究結果得知,不同年齡之休閒遊憩者不會對設 施需求造成顯著影響。針對此結果,研究者認為此可能與該公園平常無門禁限制,

多數設施是全面開放以及不需付費即可立刻使用有關,因而形成各年齡層之休閒遊 憩者在使用過程中並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所以,才會造成不顯著的情形發生。

三、教育程度

不同教育程度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得知,在「空間氛圍」、「設施可及性與維護」具有顯著差異存在。經事 後比較發現,教育程度在「國小含以下」對於「空間氛圍」構面顯著高於教育程度 為「高中」之休閒遊憩者;而在「設施可及性與維護」構面中,則發現「國中」高 於「大專院校」、「國中」高於「研究所含以上」,此研究結果與郭滿洲(2003)、

葉丁鵬(2003)、廖河信(2003)、水心蓓(2006)、陳正霖(2006)之研究發現 相似,顯示教育程度越低之休閒遊憩者,在「空間氛圍」與「設施可及性與維護」

構面中有較高的滿意度。針對此結果,研究者認為或許是因為運動公園規劃者在設 計過程中,有時仍需藉由空間氛圍的營造,以體現休閒遊憩者對該設施空間的心理 需求,或許正因為如此,在面對每個休閒遊憩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其使用動機亦有 所差異(廖河信,2003)。此外,由郭滿洲(2003)、水心蓓(2006)研究發現教 育程度較低之休閒遊憩者,其在設施使用可及性與維護情形較不在意,也因而導致 滿意程度較高。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得知,未來運動公園相關單位有必要對公園休閒 遊憩者之使用動機做調查以及就設施的使用可及性與維護等課題,時時加以檢視與 改善,以提升休閒遊憩者之滿意度。

四、職業

不同職業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得知,不同職業休閒遊憩者在滿意度各構面得分差異比較,「活動與服務的感 受程度」和「設施規劃適切性」未達顯著水準,此研究結果與陳昭蓉(1996)、葉

丁鵬(2003)、王敏華(2004)、水心蓓(2006)、陳正霖(2006)、廖河信(2006)

之研究結果有不一致的情形。陳昭蓉(1996)在其研究中指出:「不同職業之公園 休閒遊憩者對設施使用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在活動與服務的感受方面,

學生或學員對公共服務的滿意度是各職業群中最低的,退休或家管則對公共服務的 滿意度最高(水心蓓,2006);而在設施規劃適切性上,以家管之休閒遊憩者滿意 程度最高,學生的滿意程度最低(廖河信,2006)。而由本研究結果得知,不同職 業之休閒遊憩者在「活動與服務的感受程度」和「設施規劃適切性」之滿意度並未 達顯著水準(余俊佐,2004)。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不同,其中原因 仍有待進一步瞭解。

五、交通工具

不同交通工具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結果得知,乘騎不同交通工具之休閒遊憩者在「設施規劃適切性」、「設施 可及性與維護」構面上具有顯著差異存在。經事後比較發現,各組間並無顯著差異。

此研究結果與郭滿洲(2003)研究表示不同交通工具之休閒遊憩者其公園設施使用 滿意度有顯著差異之結果不同。

六、頻率

不同頻率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結果得知,不同使用頻率之運動公園休閒遊憩者在設施使用滿意度之「活動與服 務的感受程度」、「設施規劃適切性」、「空間氛圍」、「設施可及性與維護」四個構面,

皆未達顯著,此研究結果與陳昭蓉(1996)、田玉瑛(1997)、郭滿洲(2003)、方美 玉(2006)、水心蓓(2006)、陳正霖(2006)之研究結果有不一致的情形。陳昭蓉

(1996)與郭滿洲(2003)在其研究中指出:「不同頻率之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設施使 用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每週使用一次頻率之公園休閒遊憩者,其分別對 設施適切性規劃的滿意度較低,而在設施空間氛圍的營造滿意度較高(田玉瑛,

1997);另外,在活動與服務的感受方面,可能取得資訊較少,而導致休閒遊憩者使 用頻率愈低滿意度愈低的情形發生(方美玉,2006;水心蓓,2006;郭滿洲,2003);

休閒遊憩者使用滿意度則以使用頻率在14次以下,43次以上兩者之間,具有顯著差 異存在(水心蓓,2006)。而由本研究結果得知,不同使用頻率之休閒遊憩者不會對 設施需求造成顯著影響。針對此結果,研究者認為或許是因為大部分休閒遊憩者前 往公園從事休閒運動之頻率較無規律,因而導致多數休閒遊憩者未能真正深入瞭解 運動公園設施情況與獲得較多的參與感,而造成其在使用滿意度情形不顯著的情形 發生。

七、時段

不同時段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得知,僅「設施可及性與維護」構面具顯著差異存在。經事後比較發現,在「設 施可及性與維護」構面中,「下午 4:01 到 8:00 點」高於「上午 8:01 到 12:00」,此研 究結果與郭滿洲(2003)、王敏華(2004)、陳正霖(2006)之研究結果頗為一致。

換言之,公園休閒遊憩者在使用設施之狀況中,對於設施可及性與維護情形而言,

下午時段滿意度會高於上午時段之滿意度。針對此結果,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天 氣、參與活動之時間點之影響,而造成休閒遊憩者滿意度之差異(王敏華,2004)。

而以目前運動公園使用情況而言,因其較少遮蔽場所以及區位較偏僻之原因,導致 上午時段之休閒遊憩者可能會礙於炎熱的天氣以及所需花費的時間較長等因素之影 響,而形成休閒遊憩者對於設施可及性與維護狀況上的滿意程度較下午時段之休閒 遊憩者差。再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亦可顯示休閒遊憩者在從事休閒運動過程中,

來自於不同的使用時段,對其可支配的時間與情緒的感受亦會有所影響。綜合以上 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下午時段之休閒遊憩者除了使用時段所造成的影響外,亦有 可能是因為下午時段較無上下班之壓力,所以會有較高之滿意程度發生。因此,公 園相關單位如能針對此時段,提供效的管理策略,相信對設施使用可及性與維護情 形均能有所提升。

八、友伴

不同友伴之運動公園設施休閒遊憩者在其滿意度之四個構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得知,僅「空間氛圍」構面具顯著差異存在。經事後比較發現,在「空間氛圍」

構面中,「家人」高於「同學(朋友)」,此研究結果與郭滿洲(2003)、王敏華(2004)、

方美玉(2006)、陳正霖(2006)之研究結果有不一致的情形。方美玉(2006)在其 研究中指出:「公園休閒遊憩者與同學(朋友)一同前來滿意度會較高」。且因為同 學(朋友)的興趣領域較為相同,所以休閒遊憩者在言談中可以抒發壓力情緒,更 可藉由公園空間氛圍的營造,令其心靈得以慰藉,並得到較高的滿意度(王敏華,

2004)。

而由本研究結果得知,當運動公園休閒遊憩者在公園內從事休閒運動的時候,

大多數是以家人陪同滿意程度最高,針對如此現象,研究者認為其可能是因為與休 閒遊憩者共同參與對象不同之原因,而造成其對於公園空間氛圍的感受情形有所差 異。如陪同對象為家人之休閒遊憩者,其以放鬆身心為目的而使用的比例會較陪同

大多數是以家人陪同滿意程度最高,針對如此現象,研究者認為其可能是因為與休 閒遊憩者共同參與對象不同之原因,而造成其對於公園空間氛圍的感受情形有所差 異。如陪同對象為家人之休閒遊憩者,其以放鬆身心為目的而使用的比例會較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