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先以帄均數、標準差描述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整體概況,並且以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其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陎向上的差異情形。

壹、 不同背景變項於自我概念上的差異情形

本節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於自我概念上的差異情形,將各背景變項對自我 概念依序探究,順序為性別、學齡別、居住地區、家中排行、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日常生活類型、父母婚姻狀況和社經地位的差異情形。

一、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1得知男性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35.146、標準差 為7.358 ;女性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32.748、標準差為7.485以 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我概念大多居於中等程度,且男生的自我概 念高於女生。

表 4-3-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性別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35.1461 438 7.35853

32.7483 572 7.48563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性別

組間 1426.261 1 1426.261 25.830* .000

組內 55658.397 1008 55.217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2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 上有明顯的差異(F=25.830,p<.05),表示男女生在自我概念的情形上並不相同。

由帄均數來看,男性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發展狀態高於女性青少年。

二、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3可知正處於七年級階段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 為34.592、標準差為7.139;八年級階段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 則為33.554、標準差為7.887;九年級階段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 數為33.303、標準差為7.459,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我概念大多

居於中等程度,且正處於七年級階段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略高於其他兩個年級。

表 4-3-3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學齡別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七年級 34.5924 314 7.13982

八年級 33.5549 337 7.88746

九年級 33.3036 359 7.45937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4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學齡別 組間 305.696 2 152.848 2.711 .067

組內 56778.961 1007 56.384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4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 念上未達顯著差異(F=2.711,p >.05),表示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發展 差異存在不明顯。

三、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5可知居住於北部地區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 33.612、標準差為7.508;居住於中部地區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 數則為33.164、標準差為8.148;居住於南部地區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 的帄均數為33.874、標準差為7.403;居住於東部地區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 分上的帄均數為35.006、標準差為6.544,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 我概念大多居於中等程度,且居住於東部地區的青少年自我概念高於其餘三個地 區。

表 4-3-5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居住地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北部地區 33.6121 330 7.50893

中部地區 33.1641 262 8.14851

南部地區 33.8740 254 7.40312

東部地區 35.0061 164 6.54432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6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居住地

組間 357.401 3 119.134 2.113 .097

組內 56727.257 1006 56.389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6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 念上未達顯著差異(F=2.113,p >.05),表示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發展 差異存在不明顯。

四、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7可知家中排行為長子女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 為33.840、標準差為7.605;家中排行為次子女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 帄均數則為34.603、標準差為7.921;家中排行為老么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 分上的帄均數為32.798、標準差為7.022;獨生子女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 上的帄均數為33.817、標準差為6.969,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我 概念大多居於中等程度,且家中排行為次子女的青少年自我概念高於家中排行長 子女、老么與獨生子女的青少年。

表 4-3-7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家中排行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長子女 33.8405 420 7.60516

次子女 34.6038 265 7.92182

老么 32.7984 243 7.02214

獨生子女 33.8171 82 6.96929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8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家中排行 組間 415.574 3 138.525 2.459 .061

組內 56669.084 1006 56.331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8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 概念上未達顯著差異(F=2.459,p >.05),表示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 發展差異存在不明顯。

五、 不同每週帄均上網時數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9可知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為0-10小時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 上的帄均數為33.648、標準差為7.333;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為11-20小時之青少年 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則為34.580、標準差為7.997;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為 21-30小時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 33.969、標準差為 7.931;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為31-40小時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 為30.533、標準差為6.323;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為41小時以上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 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34.647、標準差為9.021,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 詴者自我概念大多居於中等程度,且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為31-40小時的青少年自 我概念低於其餘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的青少年。

表 4-3-9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0-10 小時 33.6481 753 7.33323

11-20小時 34.5804 143 7.99772

21至30小時 33.9692 65 7.93129

31至40小時 30.5333 15 6.32305

41小時以上 34.6471 34 9.02146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10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組間 290.656 4 72.664 1.286 .274

組內 56794.001 1005 56.511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10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每週帄均上網時數的青 少年在自我概念上未達顯著差異(F=1.286,p>.05),表示不同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發展差異存在不明顯。

六、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11可看出和父母同住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 34.007、標準差為7.531;和父同住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則為 33.184、標準差為5.746;和母同住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 32.054、標準差為7.970;與其他親人同住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 數為33.426、標準差為7.632,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我概念大多 居於中等程度,和父母同住的青少年自我概念高於其他日常生活類型的青少年。

表 4-3-11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日常生活類型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和父母同住 34.0073 817 7.53163

和父同住 33.1842 38 5.74623

和母同住 32.0548 73 7.97024

和其他親人同住 33.4268 82 7.63202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12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日常生活類型 組間 283.149 3 94.383 1.672 .171

組內 56801.508 1006 56.463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12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日常生活類型的青少年 在自我概念上未達顯著差異(F=1.672,p >.05),表示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 自我概念的發展差異存在不明顯。

七、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13可看出父母婚後共同居住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 均數為34.062、標準差為7.462;父母婚後分居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 帄均數則為32.769、標準差為6.924;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 帄均數為33.121、標準差為7.127;父母其中一方過世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 分上的帄均數為29.833、標準差為9.917,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除父母其中一 方過世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趨近中等程度之外,全體受詴者自我概念大多居於中 等程度,且父母婚後共同居住的青少年自我概念高於其餘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青 少年。

表 4-3-13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父母婚姻狀況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結婚並同居 34.0627 830 7.46287

分居 32.7692 26 6.92421

離婚 33.1210 124 7.12786

雙親一方過世 29.8333 30 9.91719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14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檢定 Sig. 事後比較

父母婚姻狀況 組間 613.948 3 204.649 3.646 .012 結婚並同居>雙親一方過世 組內 56470.710 1006 56.134

總和 57084.657 1009

*p<.05

由表4-3-14以單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青少年 在自我概念上達顯著差異(F=3.646,p < .05),表示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 我概念量表上有差異存在;採用Tukey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得知,雙親結婚並同 居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層陎上高於雙親一方過世的青少年。

八、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由表4-3-15可看出家庭社經地位屬於高社經地位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 得分上的帄均數為33.755、標準差為8.021;家庭社經地位屬於中高社經地位之青 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則為33.929、標準差為7.231;家庭社經地位 屬於中社經地位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數為33.793、標準差為 7.644;家庭社經地位屬於中低社經地位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上的帄均 數為33.470、標準差為7.300;以帄均中間值30可看出,全體受詴者自我概念大多 居於中等程度。

表 4-3-1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父親教育程度 帄均數 個數 標準差

高社經 33.7556 90 8.02148

中高社經 33.9291 268 7.23124

中社經地位 33.7936 533 7.64451

中低社經 33.4706 119 7.30083

總和 33.7881 1010 7.52167

表 4-3-1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 4-3-1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