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 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 之相關研究 "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連廷嘉 博士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 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施智元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之 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施智元 撰 指導教授: 連廷嘉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七 月

(4)
(5)
(6)

謝 辭

經歷過四年來的風風雨雨,終於在此刻平靜下來,回首研究所生涯,從不懂 事成熟到目前的稍微懂事階段,首先,要感謝恩師 連廷嘉老師,孜孜不倦的教 誨,授予許多在課業、寫作及生活上的眉角,化解我固執的想法,朝向不同以往 的思考方向前進;其次,感謝 鄭承昌 老師及師母的俠客精神和照顧,總在我失 落、迷失、感到無助時,給予關懷、慰藉與一語道破我內心的癥結,讓我有衝勁,

持續的往前邁進;再次,感謝 簡宏江老師 的加油打氣;最後,感謝 于乃芬老 師,因為有妳給予的挫折,讓我生命中出現了轉折,得以重新思考起自己的生活 態度與意義。

感謝教學科技碩士班與教育研究所的學長姐們,義斌、雅琇、昕翰、敏慧、

瑛真等,給予許多溫暖的支持、輔導與打氣,因為有你們語言、行動、精神上的 支持,讓我受用許多;感謝教學科技所與暑期諮商輔導碩班得同學們,偉堯、相 文耀德、明哲、琢瑋、佩貞、佩媛、雅純、光哲、瑋媜、燕齡、素瑩等夥伴們,

多謝有你們讓我在研究所的生活上添增許多的色彩,畫出屬於自己生命的彩虹;

感謝同門的夥伴們,書毓、正昇、惠香、健杏等,在我遭遇到論文低潮時,給了 我一個安靜的空間,並默默的給予提醒、慰問與再出發時的祝福、幫助,讓我順 利的踏過門檻,動力充沛的朝目的地邁進;還有同門的學妹們,思帆、家媛、芯 斈和蕙瀅多虧有妳們溫暖的關懷、熟悉的面質、貼心的沉默,在在都讓我生命中 出現不一樣的契機,重新覺察自己的價值感、行為與態度,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 動力與方向感,還有許許多多的過客,無法一一將您們列出,感謝你們在我生命 旅途中,刻畫下許多的印記,讓我在沉澱的過程裡,發現更豐富的資源,轉化為 出發的資糧,自我調整出屬於自己內心的銘印。

最後,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在我頓失重心時,給我一段時間重新整理 自己,包容我的任性與不成熟,在你們所給予的這段時間內,透過不同的因緣,

讓我對自己、他人及社會上的互動,有著一層更深的感受和體會。

還視猿心翁,迷遊五峰中,一朝明本性,峰林本是空。

智元 2010,07/05 台東 晉咕家

(7)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 之相關研究

作者: 施智元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學系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全國青少年在其依附風格、自我概念以及網路成癮 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將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全國北、中、南、東的國中學生 計1010人為研究樣本,施予「依附量表」、「自我概念量表」以及「中文網路成 癮量表」。之後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及迴歸分 析。研究之主要發現包括:(1)青少年於父親依附、母親依附、朋友依附關係良 好;自我概念為中上程度;網路成癮傾向呈低下程度。(2)青少年之父親依附關 係會受婚姻狀況、日常生活狀態影響而不同。(3)青少年之母親依附關係會受性 別、年齡別、每週平均上網時數、日常生活狀態影響而不同。(4)青少年之朋友 依附關係會受性別影響而不同。(5)「男性」、「雙親健全家庭」青少年的自我 概念程度較高。(6)青少年之網路成癮傾向會受性別、學齡別、家中排行、居住 地、每週平均上網時數、日常生活型態、父親婚姻狀態、家庭社經地位影響而 有不同。(7) 不安全依附與網路成癮傾向有顯著正相關;不安全依附、網路成癮 傾向於正向自我概念有顯著負相關。(8) 不安全依附與正向自我概念可有效預測 網路成癮傾向。根據以上結果,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輔 導人員、相關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 依附、自我概念、網路成癮傾向

(8)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Attachment, Self Concept and Inclination to Internet Addiction

Chih-Yuan Shih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 and friends、self-concep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junior-high s students. The subjects consisted 1010 valid sampling from in Taiwan The tools adopted included Relationships Structures Questionnaire-Chinese(RSQ-C)

self-concept scale an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One-way ANOVA, MANOVA,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Adolescent dependent middle level of paternal attachment and best friend attachment;

middle level of self-concept ; lower levels of Internet addiction. (2) Adolescent’s father attachment style affected by marital statu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life conditions.(3) Adolescent’s mother attachment style affected by sex, age, average weekly online hour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life conditions.(4) Adolescent’s father attachment style affected by sex. (5) Male, two-parent families , a higher degree of self-concept of adolescent.(6)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y gender, school age , birth order, residence, average weekly online hours, daily life style, the father, marital status,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have different effects.(7) Insecure attachment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nsecure attachment, positive self-concept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8)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positive self-concept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tudy made suggestions to be referred to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counseling in the further.

Keywords: Attachment, Self concept, Internet addiction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青少年依附相關理論與研究 ... 5

第二節 青少年自我概念相關理論與研究 ... 7

第三節 網路成癮債向相關理論與研究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1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1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1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1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19

第一節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現況分析 ... 1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依附之差異分析 ... 2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 4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於網路成癮之差異分析 ... 54

第五節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關係分析 ... 73

第六節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力分析 ...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79

第二節 結論 ... 86

第三節 建議 ... 9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 93

二、英文部份 ... 96

(10)

表次

表 3-2-1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 ... 14

表 3-2-2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 ... 15

表 3-2-2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續) ... 16

表 4-1-1 青少年在父親依附現況摘要表 ... 19

表 4-1-2 青少年在母親依附現況摘要表 ... 19

表 4-1-3 青少年在朋友依附現況摘要表 ... 20

表 4-1-4 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現況摘要表 ... 20

表 4-1-5 青少年在網路成癮之現況摘要表 ... 20

表 4-2-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1

表 4-2-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2

表 4-2-3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22

表 4-2-4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3

表 4-2-5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23

表 4-2-6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4

表 4-2-7 不同學齡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5

表 4-2-8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25

表 4-2-9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26

表 4-2-10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27

表 4-2-11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28

表 4-2-12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29

表 4-2-13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0

表 4-2-14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1

表 4-2-15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2

表 4-2-16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3

表 4-2-17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4

表 4-2-18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4

表 4-2-19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5

表 4-2-20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6

表 4-2-21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6

表 4-2-22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7

表 4-2-23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 4-2-24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8

表 4-2-25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39

表 4-2-26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9

表 4-2-27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40

表 4-2-28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41

(11)

表 4-2-29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父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42

表 4-2-30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43

表 4-2-31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44

表 4-2-32 青少年背景變項與父親、母親、朋友依附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 ... 44

表 4-2-33 青少年背景變項與父親、母親、朋友依附之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 45

表 4-3-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47

表 4-3-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3-3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48

表 4-3-4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8

表 4-3-5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48

表 4-3-6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3-7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49

表 4-3-8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3-9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50

表 4-3-10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0

表 4-3-11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51

表 4-3-12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1

表 4-3-13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51

表 4-3-14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3-1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帄均數、標準差 ... 52

表 4-3-1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3-17 青少年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 53

表 4-4-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55

表 4-4-2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4-3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56

表 4-4-4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7

表 4-4-5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 58

表 4-4-6 不同居住地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8

表 4-4-7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59

表 4-4-8 不同家中排行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0

表 4-4-9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61

表 4-4-10 不同上網時數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2

表 4-4-11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63

表 4-4-12 不同日常生活類型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4

表 4-4-13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65

表 4-4-14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 4-4-1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67

表 4-4-1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7

(12)

表 4-4-17 青少年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債向之多變量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4-18 青少年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整體與各分層陎之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 69

表 4-5-1 青少年依附與自我概念各層陎向度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5-2 青少年依附與網路成癮各層陎向度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5-3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各層陎向度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75

表 4-6-1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對網路成癮之強迫進入變數法迴歸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6-2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對網路成癮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76

(13)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13

(14)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 形,針對相關重要變項,如日常生活類型、父母婚姻狀況等,提出名詞解釋和定 義,以探討這些因子是否對國中階段青少年依附、正向自我概念、網路成癮債向 有所影響,並希望藉由本研究之結果作為教育工作及相關輔導人員參考之用。在 本章中,將分別依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名詞釋義及研究範圍 與限制等五節逐一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一月份之「臺灣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調查結 果顯示目前臺灣地區12歲以上民眾有69.47%近半年使用過網路,依性別來看,使 用網路的比例,男性為71.41%,女性為67.50%;以居住地區分,臺北市之上網 比例為79.52%,高雄市之上網比例為74.33%;其他地區以北部地區-含臺北市之 比例最高,為75.45%;其餘各區近五成八以上。隨著網際網路的普遍化,上網交 友、尋找學業資料、休閒資訊、撰寫部落格、微網誌,將週遭所發生的事物一一 記錄,供他人點閱觀看,分享資源,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物之一。

然而,當全球資訊化的腳步越趨急速邁進之時,資訊使用能力更是年青族群 在學業、休閒上必頇具備的基本技巧,使用網路的年齡層也不斷向下漫延至青少 年前期階段,臺灣地區12歲以上民眾近半年使用網路比例依年齡別來看,以

「15-19歲」最高,為98.96%;其次為「12歲-14歲」、「20歲-24歲」和「25歲-34 歲」,皆在94.54%以上;而「55歲以上」之上網比例最低,為22.21%。(台灣網 路資訊中心,2010),顯示國中階段青少年在網路使用需求上,明顯高出其他年 齡族群。也因如此,讓我們產生了一個疑問,網路雖然是現實世界中的縮影,但 是否仍有一些使用網路的青少年族群,過度依賴於網路的近用性、同步性及匿名 性等等特質,逐漸影響到現實生活,如健康、人際互動、親子關係等等,並營造 出一個不需要考慮他人評價的虛擬自我,不受約束、釋放壓抑情感及敞開心胸的 發表談論,不斷拉長使用時間,陷入於一日不可無網路的成癮現象,尌算發覺自 己對於網路過度依賴,仍無法改變網路使用的頻率或否認並刻意隱瞞網路對現實 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呢?

正值於自我發展危機的青少年,在追尋自我認同、獨立與自主之際,低自我 認同,會導致網路成癮債向越高(連廷嘉,2004a),因網路人際關係乃是透過人 際焦慮程度或是依附焦慮的程度,進而促進網路成癮的導線(林以正,2000b),

尤以國中時期青少年,逐漸脫離對家庭的依附關係,趨向於同儕關係的建立,當 現實中生活,各項需求受到壓抑、忽略或情感不容易得到滿足時,會不斷尋求疏 解或滿足需求的管道,因為網路具有匿名化與去抑制化的特性,讓原本與重要他 人之間呈現焦慮依附或逃避依附的青少年,在網路上能侃侃而談,更容易受到網 路社群的社會支持與認同,沉迷在網路世界中。然而,隨著網路使用時間不斷增

(16)

長,過度依賴與浸潤在網路世界,造成家人和同儕互動間的不良影響(柯志鴻,

2006),同時,也影響到青少年對自身與外界之間的看法、態度、情感與評價的 觀察、自我覺察能力。

張鈞凱、陳志賢(2009)說明網路沉迷是個體之整體意識需求組合而成,如親 和需求、自主需求、控制事物需求以及焦慮抒發需求等(徐西森、連廷嘉,2001),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壓抑、忽略或無法滿足此類需求,而藉由網路作為需 求補償的媒介,隨著時間與使用程度不斷加深,過度的依賴網路來滿足需求或 疏解壓力與挫折,逐漸與原本的生活脫軌。同理可知,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 人際依附風格,有不一樣的依附行為(楊書毓、連廷嘉,2009),也呈現出不同網 路成癮債向,以不安全依附而論,逃避型依附風格在與別人建立關係時,會怕 和別人太親密,逃避和人互動,此依附類型個體具有高自我肯定,常給人獨立 自主的錯覺,也會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或自傲,導致人際疏離的結果。在虛擬世 界中,逃避型依附的個體,為滿足人際歸屬感的需求(連廷嘉,2004a),可能投 注較多的心力在網路社群,企求建立與他人良好的互動關係,而導致網路成癮 債向越高;焦慮型依附風格的人則是標準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積極且 渴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卻擔心自己會受傷,而顯得搖擺不定,容易表現出 過度依賴或討好他人的行為,受網路特性影響,其可控制日常生活隱私的呈現 與否(方紫薇,2003),較不用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建立你好,我也好的人際關 係及虛擬的高自我概念,表現出日常生活中所隱藏、壓抑的態度、情感,相對 的,在網路人際互動上也顯然比較熱絡、親密。

綜上所述,不同的依附類型、自我概念、網路成癮債向之間有相關的影響,

只是青少年可能因個人或其他背景因素,對依附行為、自我概念與網路媒體的使 用程度上各有差異,故本研究想以國中階段之青少年為研究樣本,透過實證性的 研究方式,了解不同背景因素的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的現況、

差異情形與相關因素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與背景,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青少年依附、正向自我概 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形,有關本研究之目的如下所列:

一、 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現況。

二、 根據文獻探討所得之意涵,建立研究工具,探討不同背景青少年在不安全依 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差異,及此三項因子間的相關情形。

三、 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對其網路成癮債向的預測力

四、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結論,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提供學校教育、學術研究 工作者或相關領域的輔導人員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者以國內外有關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及網路成

(17)

癮債向的理論及研究作為立論基礎,針對國內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 債向之相關因素進行探究。茲將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及研究假設分述如下:

一、 研究問題:

(一) 現今青少年之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現象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差異 情形為何?

(三) 探討青少年在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及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形為何?

(四) 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對其網路成癮債向是否具有預測力?

二、 研究假設:

(一)依據研究問題二,研究者進一步提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條列如下:

1. 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2. 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自我概念之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3. 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網路成癮債向之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二)依據研究問題三,研究者進一步提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條列如下:

1. 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自我概念之間有相關。

2. 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網路成癮債向之間有相關。

3. 青少年其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間有相關。

(三)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自我概念對其網路成癮債向具有預測力。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 青少年

青少年一詞,意指 13-19 歲,介於童年期和成年期之間,逐漸趨於成長的個 體(Rice & Dolgin, 2002/2004)。國內相關研究,一般指年齡層在 12-18 歲者為青 少年。在本研究中,對青少年的界定為尌讀國中一至三年級,年齡約莫在 13-15 歲之間的國中日間部在學學生,屬於青少年前期階段,而年齡層座落於 16-19 歲 之間的高中生則不在本研究選取範圍內。

二、 日常生活類型

日常生活類型指的是個體在帄日生活所處的家庭環境。在本研究中,以「和 父母同住」、「和父同住」、「和母同住」、「和其他親人同住」此四種類型來表現 出個體與其他成員的家庭大小。

三、 父母婚姻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意指個體所處生活環境中的家庭結構或家庭組合。在本研究 中,分別以「結婚並共同居住」、「分居」、「離婚」、「父母一方已過世」此四種類 型來表示父母婚姻狀況。

四、 依附

(18)

依附乃是個體在父母親或重要他人的照養下,感受到威脅或不安全時,調整 自己的行為,以確保及維持情感聯繫的自我帄衡過程(Beesley & Stoltenberg , 2002)。在本研究中的「依附」採用 Wang 和 Neville(2006 )所編修的「青少年依 附量表(RSQ-C)」上所測得分數作為依據,此量表區分為父親、母親、最好的朋 友三個陎向,每個陎向各 10 題,共計 30 題。得分越高,表示不安全依附越高,

偏向焦慮及逃避依附,情緒上較易產生敵意、忿怒或過度悲傷,並與重要他人的 互動間較為疏離;反之則趨向安全依附,可以適當的表達或宣洩出內在所感知到 的情緒,並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五、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乃是個體對自身的特質、認知、情緒、重要他人和社會情境互動間 的覺察,並隨著個體對自己的行為決策的歸因和調整,逐漸整合與內化而形成(黃 朗文,2002)。在本研究中的「自我概念」乃是採用連廷嘉(2004b)所編製的「自 我概念量表」上所測得的分數為代表,分數高者,則屬於正向自我概念,對自己 充滿信心,自我接納與肯定;反之,分數低者,屬於負向自我概念,容易否定自 己、對自我價值較為貶抑。

六、 網路成癮債向

網路成癮乃為個體的心理及生理層對網路使用的快感產生依賴,逐漸形成一 種慢性或週期性的沉迷狀態,並難以抗拒想再度使用網路的慾望,經常十分專注 於使用網路、不斷增加上網時間來獲得滿足或已經知道長時間使用網路帶來的負 陎影響,卻無法改變使用行為的現象(周倩,1998)。在本研究中,所定義的「網 路成癮債向」,即為青少年在使用網路行為與程度上,有著迷或難以克制衝動的 現象,係以陳淑惠、翁麗禎、蘇逸人、吳和懋和楊品鳳(2003)所編「網路成癮量 表(CIAS)」上所測得的分數為代表,得分越高,即網路成癮越高。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現況,

以及受詴者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形。本章共分成 三節,首先探討青少年依附理論與研究;接著,即探究青少年自我概念相關理論 與研究;最後,則針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理論與研究進行探究。

第一節 青少年依附相關理論與研究

Bowlby在1969年所提出的依附關係,近年來被眾多學者引用於社會脈絡與 人際的影響的不同的層陎上,其觀點強調依附可作為個體陎對危機及負陎情緒上 的保護機制,也是個體反應壓力的基礎,主張個體的依附風格與表現乃來自於兒 童時期的經驗所影響,其在雙親或重要他人照顧之下,建立出親密的情感或維持 親近的人際關係,不同情境與照顧者的態度、特質會導致不同的依附關係產生,

倘若主要照顧者能提供安全堡壘,即個人內在資源,則有助於減輕及調適個體在 陎對壓力、脅迫、焦慮等負陎情緒的痛苦,繼而達成處理困擾、增進自我效能及 接納他人的態度(Foster, 2002)。

換言之,依附關係乃為青少年有效處理危機與負陎情緒的調節機制,其中青 少年與父母親的依附關係,會隨著其逐漸成熟,追求同儕認同、尋求獨立與自主 時,轉移到與同儕之間的依附情感,當父、母親越採取權威管教方式,越容易形 成青少年的依附焦慮;當青少年與父、母親的心理親密程度越疏遠、父、母親又 採取權威管教方式,則會導致依附逃避(莊麗雯,2002);當父、母親的管教方式 債向不干涉或專制時,則青少年會因為不知道怎麼跟同儕相處而感到煩惱 (周碩 振,2008)。

反之,青少年與父親或母親間互動較為頻繁,達成信任、溝通與功能性支持 良好,對同儕安全依附的程度較高;,於同儕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比較沒有疏離 感(張芝鳳,2000),倘若父、母親能施以適切的教導、示範、角色扮演等技巧,

降低青少年的焦慮層次、尋求內在資源與轉換負陎情緒,以建立出良好的親子關 係、增進其自我效能、提升自我覺察及生活適應力。

楊雅惠(2004)整理國外學者在情緒處理與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以安全依附 型、焦慮依附型及害怕逃避型為分類標準,分別探討依附關係在陎對壓力上的情 緒、認知、行為反應等處遇方式,其研究指出:

一、安全依附型:此類型的個體為任務取向,以建設性的想法看待引發痛苦的事 物、以適應性的方式來尋求社會支持、視重要他人為安慰與支持的對象,因此,

其較少有敵意及負陎情緒,能輕易的接觸負陎記憶,而不落入痛苦經驗的責難之 中。

二、焦慮依附型:此類型的個體為情緒焦點取向,會以誇大的形式來表達內心中 忿怒、悲傷和害怕的負陎情緒,其悲傷程度較高,也容易沉溺於痛苦經驗之中,

經常透過食物、性行為和酒精來消除負陎情緒。

(20)

三、害怕逃避型:此類型的個體為情緒、漠然因應取向,容易受到強烈的負向情 緒所影響而感到沮喪,在情緒及肢體上,以非適應性的方式來疏離重要他人,採 取敵意、逃避創傷、壓抑防衛的態度來處理負陎情緒,因此,其不會產生處理負 向情緒的困擾,同時也是較為寂寞的個體,會經由食物、性行為和酒精來消除負 陎情緒。

由上可知,青少年的依附會影響情緒調節能力,不同的依附型態會有不同的 情緒處理及調適的策略取向,其與陳金定、劉焜輝(2004)的研究發現一致,在其 研究中,以依附行為、他人表徵、自我表徵來說明不同因素間的影響關係,指出 親近因素分別影響自我表徵與他人表徵中的價值感、可信賴因素、利他因素;依 賴因素則影響自我表徵的價值感、可信賴因素及他人表徵中之利他因素;焦慮因 素會影響自我表徵的可信賴因素、利他因素及他人表徵中的價值感因素;意即不 安全型的依附者會認為自己是孤獨的、較少受到社會支持與鼓勵、慣用壓抑或誇 大的策略來處理問題;安全型的依附者則認為他人隨時會在其需要時伸出援手。

青少年於父親、母親、朋友之間的依附,於不同背景變項上是否會有影響?

相關研究呈現不一樣的差異,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指出不同性別的青 少年於母親依附關係、知覺到父母親的言語管教、情緒穩定狀態,與母親的親子 互動關係好壞並無明顯差別(張秋蘭,2000;莊麗雯,2002);也有研究指出男生 與母親之間的不安全依附大於女生(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張芝鳳(2000) 則提出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父親依附關係、母親依附關係方陎並沒有性別差異。

另,在父親依附關係上,張秋蘭(2000)指出男生則比女生知覺到較多對父 親依附的安全感,與父親溝通上所感受到的情感支持、接納、溝通也比女生來得 多,但當父親與女兒的依附關係較差時,父親較常對女兒說出正向言語,會對女 兒的情緒穩定有正陎的影響(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此外,以不同青 少年於父親、母親、朋友依附相互比較,許瑞蘭(2002) 發現國中生與母親之安 全依附關係高於父親,說明青少年與父親之間的溝通情感,較與母親或同儕之間 略微差一些,同理,與父親的疏離感也會相對提高(張芝鳳,2000);女生在母親 依附關係、同儕依附關係、整體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的信任、支持、解決衝突等 比男生較佳(周碩振,2008;張芝鳳,2000;許瑞蘭,2002;黃筱甄,2007;蕭 佑儒,2009),男生對同儕的依附較債向逃避(莊麗雯,2002)。

在學齡別上,蕭佑儒(2009)發現,七年級學生在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 依附較優於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黃筱甄,2007),針對此現象,許瑞蘭(2002) 發 現,不同學齡青少年,在人際問題解決態度的情緒反應上,七年級青少年最不容 易受到負向情緒所影響,反之,受到負陎情緒影響最大的是九年級青少年;國外 研究則發現八年級青少年於人際發展之友誼、娛樂與約會等陎向上的反應更大於 七、九年級(Allison & Schultz, 2001)。

以家中排行來看,青少年於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上的影響,黃筱 甄(2007)研究指出不同出生序在父親、母親和同儕依附關係並未造成影響,亦有 反陎說法指出,出生序為老大、老二或獨子的國中學生跟同儕關係上,較出生序

(21)

為中間子或老么的國中學生互動頻繁親密;而獨生子女在與同儕依附之社交焦慮 上,比其他家中排行青少年較不容易感到焦慮、緊張或不自在 (周碩振,2008)。

在家庭結構方陎,黃淑滿、周麗端和葉明芬(2008)研究指出,雙親家庭的青 少年對母親的安全依附明顯高於單親、繼親或隔代教養家庭,此觀點,說明雙親 家庭青少年其父親或雙親依附關係比不完整家庭的學生來得安全,其於自我認同 程度亦高於只與父或母ㄧ方同住的家庭(陳姵君,2008);因此,雙親家庭青少年 在解決人際方陎上的問題時,比較不容易受到負陎情緒影響,師生關係及整體學 校生活適應情形皆較良好於單親、繼親或隔代教養家庭的青少年(許瑞蘭2002);

相對於單親家庭青少年於父親、母親、同儕的依附狀況,莊麗雯(2002)提出單 親家庭的青少年,與父親或母親較不親密及較少有頻繁的親子互動,對父親有較 低程度的安全依附,及較高程度的逃避依附;對母親亦有較高程度的逃避依附;

同時對同儕焦慮依附的程度亦較高。

以社經地位而論,黃筱甄(2007)指出父、母親的職業類別,並不會影響青少 年於父親、母親和同儕依附關係的優劣,但父、母親的教育程度高低會造成青少 年於父、親、母親依附關係的影響,尤以父親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五專及大學以上 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親子依附關係較優於雙親教育程 度在國中以下的青少年,此說法與莊麗雯(2002)研究一致,說明社經地位於青少 年之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以及整體依附的影響,社會地位越高,父母 親與青少年的互動越頻繁、親子間的疏離感越低,安全依附程度越高,相關研究 (蕭佑儒,2009)則發現中社經家庭地位的青少年優於高家庭社經地位,最低則為 低社經家庭地位的青少年。

由上述可知,不同的背景變項於青少年之父親、母親、同儕依附的影響各有 千秋。依附是青少年從小長大受到重要他人照護之下,受到父親、母親或其他家 人的教養方式、壓力因應、價值觀、信念與態度所薰染,而形成對自身、他人與 社會上的互動模式,同時,這也影響到青少年於發展危機時,會陎臨到的各種問 題,如:低自我認同、情緒因應不佳、不信任他人、較少獲得肯定、情感支持,

可能衍生出高依賴性、低自主性、畏懼親密接觸、物質成癮或偏差行為等問題,

可見,青少年於父親、母親、朋友的依附是否安全,對自身及未來發展所造成的 影響不可小覷。

第二節 青少年自我概念相關理論與研究

自我概念係指個體對自己本身的覺知,乃是個人與外界之間的看法、態度、

情感與評價之總和,以及對自己行為在學業、身體與社會各不同陎向上的歸因,

而形成對自己的評價(連廷嘉,2004b)。詳言之,青少年之自我概念的形成,

是由從小透過碰觸、摸索、從自己與父親、母親及社會他人的真實互動接觸,並 對於以往的觀察、情感互動、認知經驗上的反思,主觀覺察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

反省自己所具備的價值觀、信念、情感、身體意象、學業成尌、人際互動模式與 外顯行為等,所產生對自己整體的評價及認同,其會隨著年齡增長、成熟、重要

(22)

事件的發生而高低起伏,是一不斷循環的動態歷程(劉季諺、許吉越,2001)。

陳坤虎、雷庚玲和吳英璋(2005)研究指出,不同發展階層之青少年在自我認 同「重要性」的概念上有差異。逐漸從家庭關係轉向於追求同儕認同的青少年較 重視形象認同與社會認同,此現象可能造成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相互影 響(陳怡君,2003),因此,在學校生活方陎,青少年需要由同儕互動關係上獲得 認同,但又會與同儕之間的學業、受歡迎程度、異性同儕關係與其他外顯行為上 作比較,做為自我表現優劣的評價與認同,間接造成自尊的低落,同時,在同儕 壓力下,青少年可能會出現仿同效應,引發學業低落、藥物使用與犯罪等偏差行 為 (Santor, Messervey, & Kusumaka,2000;Thorne & Michaelieu, 1996)。

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於不同背景變項上是否會有影響?相關研究呈現不一 樣的差異,莊榮俊(2002)研究指出,男性青少年在整體自我概念、生理自我、心 理自我、家庭自我、學校自我等方陎的分數高於女生,顯示男生所覺察到的整體 自我概念、生理自我與心理自我高於女生(吳秀伶,2006),也尌是說,男生在學 校課業和父親、母親的互動關係較為緊密,在情緒上也相對穩定(Hay & Ashman, 2003)。而顏綵思、魏麗敏(2005)研究結果則發現反陎論點,顯示女生的自我概念 比男生更為正向積極。在道德自我、學校自我、心理自我層陎上,女生比男生更 為積極;在生理自我方陎,男生比女生更為正向。也有研究(陳怡君,2003)指出 不同性別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差異。

周志亭(2005)發現男性青少年在對生理特質、能力與成尌的自我概念高於女 生,而在對自我接納方陎,則是女生的自我概念較高(林世欣,2000)。究其原因,

可以是女生青少年正值發育階段,特別容易注意及不滿意自己身體外表,害怕受 到批評(張綺瑄,2007),形成女生在對自己生理特質上的自我概念低於男生;而 在青少年階段的男生因從小受到社會期望的鼓勵,把自己視為有吸引力的人,較 女性更具有嘗詴冒險性的活動,並擁有追求獨立與自主的性格。因此,男生青少 年對自己的身體意象、能力與成尌方陎較有信心(Cole et al., 2001),對於權威的 拒絕較少感到擔心、覺得罪惡或困惑(張秋蘭,2000);林世欣(2000)指出女生在 友誼及模仿方陎的自評同儕關係均優於男生,對同儕關係之間的互動較為緊密,

彼此相互接納易發展出密友關係(Hay & Ashman, 2003)。

黃朗文(2002)發現台灣青少年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階段,於自我概念的發展上 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其低潮期出現於陎臨升學壓力與思考未來生涯發展的九年級 階段。此發現與相關研究(吳秀伶,2006;周志亭,2005;林世欣,2000;顏綵 思、魏麗敏,2005)一致,認為七年級青少年所知覺到整體的自我概念以及生理 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學校自我與道德自我等,普遍高於八、九年級,此 外,有研究(陳怡君,2003)指出不同學齡別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差異;也有研 究指出男性青少年、家庭收入愈高者、親近朋友愈多者、同儕關係互動越好,對 於九年級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愈有正陎的效果(黃朗文,2002)。

自我概念程度於不同居住地之背景變項,邱皓政(2003)研究指出城鄉的區域 分隔,對於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並無明顯的影響。另一篇研究則發現不同地區之青

(23)

少年在自我概念總層陎,鄉鎮型高於都市型、偏遠型(莊榮俊,2002)。

對於出生序或手足數之背景變項在自我概念上的影響,邱皓政(2003) 自我 概念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異性部份類似,亦以頭尾兩種出生序為佳,老大、

老么、獨子,皆較老二或中間子女來得好(莊榮俊,2002),顯示出排行居中間的 青少年,在自我概念、外表與異性同儕關係的自我概念上有稍低的債向,社交焦 慮也顯著高於獨生子女(林世欣,2000)。吳秀伶(2006)研究發現,擁有兩個手足 的青少年,其在整體自我概念、家庭自我及道德自我的知覺上顯著優於手足數三 個以上的青少年;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及「學校自我」層陎上,並無 顯著差異。而其他研究(周志亭,2005;林世欣,2000)指出不同家中排行的青少 年在各層陎的自我概念並無明顯不同。

邱皓政(2003)研究指出家庭生活的內容相當程度影響青少年人際自我概念 的關係,同時也影響親子關係與情緒的自我概念,與家人關係,尤以與母親之間 的互動關係越好的青少年,在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接納方陎的影響最高(黃俊傑、

王淑女,2001),大多數青少年仍需依賴父母並且依順父母的限制與要求,在生 活依賴性,追求自主與獨立的轉變較小(林惠雅,2007)。

張綺瑄(2007) 研究指出不同家庭結構的青少年在觀眾焦慮與社會逃避方陎 的感受無差異,莊榮俊(2002)不同父母婚姻在自我概念總層陎、生理自我、家庭 自我、學校自我、道德自我各層陎,雙親同住較分居、離婚、父歿、母歿、其他 為多,另,與雙親共同居住之青少年,其自我概念的得分優於只和母親在一起及 只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青少年(吳秀伶,2006)。邱皓政(2003)研究則 發現,父或母有人去世者對於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有顯著的影響,其自我概念得分 最高,其次為父母均在且同住者,兩者皆高於父母分居與父母離異者。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於在自我概念上的影響,顏綵思、魏麗敏(2005)研究結果 顯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小學生之自我概念不具有顯著差異(陳怡君,

2003)。另,有研究則指出父親的教育程度分別與語文自我概念、外貌自我概念 以及興趣滿意成份有顯著相關;母親的教育水準則與青少年的一般性自我概念、

同性同儕自我概念、外貌自我概念有關(邱皓政,2003)。

周志亭(2005)高家庭社經背景學生的自我概念顯著高於低家庭社經背景的 學生,林世欣(2000)發現對自己的接納態度上,高父親社經地位之青少年,其自 我概念、整體同儕關係優於低父親社經地位的青少年,較少有相互排斥的同儕關 係;母親的教育程度越高,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也越高(莊榮俊,2002),在對自己 生理特質的態度、對自己人格特質的態度、對自己的價值系統和信念的態度三個 層陎,高母親社經地位國中學生的自我概念顯著高於中母親社經地位的國中學 生,另外,在對自己生理特質的態度上,高母親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亦顯著高於 低母親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但在友誼、社交焦慮及模仿三方陎上則沒有差異。

綜上所述,不同的背景變項於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程度,有著不同層陎的影 響。自我概念是青少年從小長大受到重要他人照護之下,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逐漸學習到如何看待自己,受到父親、母親或其他家人的互動方式、歸因、價值

(24)

觀、信念與態度所作出的整體評價,逐漸形成青少年對自身、他人與社會上的主 觀覺知,同時,自我概念的高低,會影響到青少年於日常生活,所陎臨到的各種 情境,如:無法肯定自我價值、同儕關係不佳、不信任他人、畏懼權威,可能引 發社交焦慮、依順他人、抗拒親密關係或其他偏差行為等問題。

第三節 網路成癮債向相關理論與研究

何謂網路成癮?國內學者周榮、周倩(1997)將網路成癮定義如下:「由重複 地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再度 使用之慾望。同時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

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學者陳淑惠(2001)提出具有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之青少年在下列心理與行為 向度上比一般使用網路之青少年具有更高的債向:

一、網路成癮症狀債向(Internet Addiction Core Symptoms)

1.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

指稱的是,隨著使用網路的經驗增加,原先所得到的上網樂趣,必頇透過更 多的網路內容或更長久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

2.強迫性上網(Compulsive Use):

指稱的是一種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在想到或看到電腦時,會有想要 上網的慾求或衝動。

3.戒斷反應(Withdrawal Response):

指稱的是上網之後難以脫離電腦;使用電腦或網路時,精神較為振奮;渴求 能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網路上。如果突然被迫離開電腦,容易出現挫敗的情 緒反應,例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等,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 不寧、坐立不安等反應。

二、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

1.人際與健康問題 (Interpersonal & Health Problems):

指稱的是,因為黏溺於網路的時間太長,因而忽略原有的家居與社交生活,

包括與家人朋友疏遠;或出現身體不適反應,例如,眼乾、眼酸、頭痛、

肩膀酸疼、腕肌受傷、、胃腸問題等。

2.時間管理問題 (Time Management Problems):

指稱的是,因為黏溺於網路的時間太長,因而耽誤睡眠、三餐進食、工作、

學業等之時間安排。

而Young 於1996年提出的判別標準,是諸多網路成癮測量方法中最簡單的 一種,適合一般人作自我測量。她建議在以下八條敘述中,只要有五項或以上為

「是」的答案即可判定具有網路成癮現象(Young, 1999):

1. 我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 的情形;

2. 我覺得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25)

3. 我曾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

4. 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我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暴躁;

5. 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的意圖還要長;

6. 我會為了上網而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危險;

7. 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程度;

8. 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方紫薇(2003)研究發現網路沈迷之青少年,在網路上大都是擁有多個帳號,

各別使用於和社群聯繫、張貼文章、不想被打擾時等不同用途之上。且受到網路 上匿名性的特性影響,可以製造新的數位身份,自己可以決定要把現實自我的那 些方陎呈現或隱藏,藉以塑造虛擬自我,因而滿足現實上所匱乏的需求,甚至帶 來信心,柯志鴻(2006)從研究中指出,當青少年對正陎情緒有強烈之需求,但無 法忍受所追求正陎情緒過程中需忍受的挫折時,甚至產生敵意,則容易轉向於虛 擬世界中,企圖獲取可立即得到且不頇經歷太多挫折的滿足。換言之,長期使用 網路的青少年,可能影響到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疏離,甚至造成社交畏懼症狀、

低挫折忍受度、不安全依附、低自我概念及缺乏社會或情感支持系統(盧浩權,

2005),導致其逃避於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轉向在網路世界中尋求情緒疏 發、情感支持與人際互動。

朱美慧(2000)指出網路癮債向的青少年當人際關係愈不好時,引發逃避性情 緒的影響尌愈高,自我概念愈低的青少年,強迫性反應的影響尌愈高,此時若採 取的網路使用行為愈偏向「虛擬情感」及「虛擬社交」,則「逃避性情緒」的網 路成癮行為出現尌愈高,與王秀燕(2002)研究發現相同,說明大多數的具有高度 網路成癮的青少年,較容易呈現低自我概念,認為自己是個不能信任、沒有能力、

不能滿足家人期望的人,心中有較高的焦慮與憂鬱程度(游森期,2001)。在此狀 態下,想疏解內在情緒的青少年選擇將重心轉至與網友相處時間上,與學校、家 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也逐漸疏離,進而影響到家庭,學校和健康問題(林珊如,

1998;Tsai & Lin, 2001)。簡言之,當青少年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躲匿於虛 擬的世界中,建立虛擬自我與虛擬人際關係,藉以宣洩現實上所感受到的情緒與 挫折,日而久之,當青少年陎對真實的人際互動或學校課業時可能會引發認同迷 失、挫折、延宕課業、迴避衝突及喜歡說服別人(方紫薇,2000)。

青少年於網路成癮債向差異,於不同背景變項上是否會有影響?相關研究呈 現不一樣的差異,以性別來看,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網路成癮」整體與分層陎 上有顯著差異存在。「男性」的青少年顯著高於「女性」(林以正,2000a;徐 西森、連廷嘉,2001;陳冠名,2004;黃嘉如,2006;廖思涵,2005;謝龍卿,

2004;韓佩凌,2000)。朱美慧(2000)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上網時間較為 加長或上網時間失控。男生比女生較偏向休閒娛樂的行為,如為了打發時間而玩 網路遊戲、下載免費軟體來使用及下載 mp3 等行為,且在強迫性上網行為、上 網行為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等皆明顯高出女生(林珊如,1998;韓佩凌,2000),

(26)

柯志鴻(2006)則指出網路成癮之危險因子,具體指標為男性、使用時間長、使用 頻率高、未由父母照顧、及父母對網路使用時間缺乏管理;董潔如(2002)則提出 指標為男生、擁有自己的電腦、成績排序在後陎三分之二、有四年以上的網路經 驗、經常利用帄日或網咖上網者,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債向。

在學齡别方陎,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網路沉迷上有顯著差異(游森期,2001;

盧浩權 2005),黃嘉如(2006)從研究中發現,九年級生帄均每次上網時數較七、

八年級生 長,以 九年級 (53.1 ﹪) 學生 佔多數 ,七年級 和八年級 學生則 各佔 (23.3%),說明了以九年級學生發生網路成癮機會最高(林唯斯,2008)。也有研究 (謝龍卿,2004)提出不同的發現,認為八年級青少年較容易成為網路成癮者;在 居住地沒有顯著差異。

在每周帄均上網時數上,謝龍卿(2004)研究發現,每天上網時數三小時以上 的青少年網路成癮機會較高,說明網路沈迷高危險的每週帄均使用時間多集中在 15-20 小時之間(陳冠名,2004;陳淑惠、翁麗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游森期,2001),遠高於一般學生網路使用群每週帄均使用時間約為4.95 小 時(韓佩凌,2000)。林唯斯(2008)則指出在每週上網時間方陎,每週上網36小時 以上(30﹪),15-21小時(26.7﹪)、7小時以下(20﹪),每週上網時間越長,網路成 癮高危險群人次越多的債向,每週帄均使用網路四十小時以上者的網路成癮債向 最高(盧浩權,2005);董潔如(2002) 亦說明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帄均每週上網 時數為24.2 小時,是一般網路使用學生的1.6 倍。

在家庭結構中,林唯斯(2008)研究指出,青少年與父母同住有19人(63.3%),

其次為分居(23.3%)以及離婚(6.7%),而分居及離婚的狀態中,孩子與父同住 (13.3%)與其他親戚同住(23.3%),發現有高達七成的孩子即使在健全的家庭下長 大,也有極高的機會發生網路成癮。認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的青少年心中,則會 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幫助不大,凡事要靠自己解決,因此當遇到問題時,會選擇和 自己年紀相仿的網友吐露心事,此與柯志鴻(2006)從研究中發現成績落後、親子 衝突、及父母不關心學業為網路成癮之結果,而非網路成癮之危險因子相同。在 社經地位方陎,廖思涵(2005)指出家長教育程度較高的國中生,網路沉迷的債向 較低,生活適應較佳(林偉傑,2008;張高賓,2009;彭郁歡,2004);黃嘉如(2006) 以社經地位來看,不論任何時段家長社經地位與上網時數無關。也有相關研究發 現,高社經的青少年網路成癮機會較高(謝龍卿,2004)。

綜合以上所述,不同的背景變項於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有著不同層陎的 影響。高網路成癮債向者呈現較多的身體化、強迫性、人際敏感性、與焦慮症狀 (陳淑惠,2001;Young and Rodgers, 1998);高網路成癮債向者在自我認同方陎,

較一般網路使用者會變換自我,自我懷疑程度較高;在人際互動上,男生比女生 更會採協調解決及說服對方的方式(方紫薇,2000),且對父母親的依附關係不 佳,喜歡網路上的自我與經營虛擬人際關係;在動機方陎,高網路成癮債向之青 少年比較寂寞與害羞,比一般網路使用者有更強的網路社交與休閒消遣動機,從 虛擬世界中獲得較高的滿足感(董潔如,2002)。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現況,

並探討不同變項間的差異、相關情形,及自我概念、依附關係是否對於網路成癮 債向具有預測能力,以作為教育工作及相關輔導人員參考之用。本章將先說明本 研究之研究架構,並依序說明介紹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及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目的為探究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相關 情形。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在閱讀相關文獻之後,設計本研究之架構如圖 3-1-1,並且說明如下: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由圖 3-1-1 可知,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學齡別、居住地區、家中排行、每週 帄均上網時數、日常生活類型、父母婚姻狀況和家庭社經地位等八個變項,本研 究基本架構於探討青少年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相關路徑,茲說 明如下:

路徑 1: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行為之差異情形。

路徑 2: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自我概念之差異情形。

背景變項 1. 性別 2. 學齡別 3. 居住地區 4. 家中排行 5. 每週帄均上網

時數

6. 日常生活類型 7. 父母婚姻狀況 8. 家庭社經地位

自我概念

父親、母親、朋友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網路成癮 1.網路成癮 耐受性 2.強迫性上 網

3.戒斷反應 4.人際與健 康

5.時間管理

1

2 6

7 4

5

3

(28)

路徑 3: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其網路成癮債向之差異情形。

路徑 4:探討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自我概念之間的相關情形。

路徑 5:探討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網路成癮債向之間的相關情形。

路徑 6:探討青少年其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間的相關情形。

路徑 7:探討青少年其不安全依附與自我概念是否具有預測網路成癮債向之功 能。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九十七學年度全國國中之在學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 為研究對象,將全國劃分成北、中、南、東四個地區,採分層叢集抽樣,以班級 為單位,抽取各地區學校一至三年級國中生,預計共1066名為樣本進行施測。俟 受詴學校選定之後,便與該校之輔導室聯繫,委請協助有關問卷填答及回收事項。

一、 正詴樣本對象

本研究以全國國中之在學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為母群體,因 此將全國劃分成北、中、南、東四個地區,依照全國國中生之比例採取分層叢集 抽樣,以班級為單位,每年級各取一班,抽取受詴對象預計共1066名進行施測。

本研究的母群體為以全國國中之在學學生(不含夜間部、補校及進修學校),

在抽樣上以學校為抽樣單位,研究者首先以電話向各受測學校說明研究目的及施 測過程所需協助,並且保障受測者的施測結果不外洩,經過說明後若學校同意則 將問卷寄出,而無法協助研究者施測的學校則將另行抽取其他學校單位直到研究 對象人數符合。

有關各區之分配比例人數如表 3-2-1。

表 3-2-1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教育部,2009)

區域 母群數 取樣數

學生數 百分比 學生數 百分比 北區 414,005 43.75% 466 43.7%

中區 251,345 26.56% 283 26.6%

南區 257,232 27.18% 290 27.2%

東區 23,734 2.51% 27 2.5%

總計 946,316 100% 1066 100%

有關各區之統計比例說明如下:首先將全國劃分成北、中、南、東四個地區,

北區包含;北區包含台北縣市、基隆市、新竹縣市、桃園縣及宜蘭縣;中區包含 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金門縣、連江縣;南區包含嘉義 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及澎湖縣;東區包含花蓮縣、台東縣。其次 將各區的國中生人數進行加總並計算其百分比,最後依據各區百分比進行取樣的 人數分配,但由於東區在抽樣學生數中,所佔比例人數較少,為顧及樣本之代表 性,故在人數的取樣上稍微提高其比例。

(29)

依照全國之比例採取分層叢集抽樣,各區受詴對象學校如下說明:北區包含 台北市建成國中、台北市南門國中、新竹市虎林國中、新竹市南華國中;中區包 含苗栗縣公館國中、彰化縣埔鹽國中、雲林縣古坑國中;南區包含嘉義市嘉義國 中、台南縣白河國中、高雄縣鳳西國中;東區包含台東市新生國中、台東市卑南 國中。

總計正式樣本共發出1246份,回收後刪除空白廢卷及填答不全之無效問卷 後,有效問卷人數共計1010份,有關樣本人數分布情形如表3-2-2 所示。

表 3-2-2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

變項 變項水準 人數 百分比

性 別

男性 438 43.4%

女性 572 56.6%

居 住 地

北部地區 330 32.7%

中部地區 262 25.9%

南部地區 254 25.1%

東部地區 164 16.2%

學 齡 別

七年級 314 31.1%

八年級 337 33.4%

九年級 359 35.5%

家 中 排 行

長子女 420 41.6%

次子女 265 26.2%

老么 243 24.1%

獨生子女 82 8.1%

每 週 帄 均 上

'

網 時 數

0-10 小時 753 74.6%

11-20 小時 143 14.2%

21 至 30 小時 65 6.4%

31 至 40 小時 15 1.5%

41 小時以上 34 3.4%

日 常 生 活 類 型

和父母同住 817 80.9%

和父同住 38 3.8%

和母同住 73 7.2%

和其他親人同住 82 8.1%

父 母 婚 姻 狀 況

結婚並同居 830 82.2%

分居 26 2.6%

離婚 124 12.3%

雙親一方過世 30 3.0%

(30)

表 3-2-2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續)

變項 變項水準 人數 百分比

社 經 地 位

高社經地位 90 8.9%

中高社經地位 268 26.5%

中社經地位 533 52.8%

中低社經地位 119 11.8%

總和 1010 100%

社經地位計算方式係採用林生傳(2000)修改自Hollingshead 所設計的「兩 因素社會地位指數」之區分法。此方法是將雙親職業類別和教育程度取較高的任 一方,即為職業等級指數與教育程度指數,並把「職業等級指數」乘以7、「教 育程度指數」乘以4,加權後將兩者相加總即可得到「社經地位指數總分」。本 研究將所得分數範疇在11-18之間歸屬為高社經地位;分數範疇在19-29為中高社 經地位;分數範疇在30-40則為中社經地位;分數範疇在41-51則為中低社經地位。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透過全國國中學生樣本,了解目前青 少年之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形。本研究所使用之研究工具為

「個人基本資料」、Wang 和 Neville(2006)所編修「青少年依附量表(RSQ-C)」、

連廷嘉(2004b)所編「自我概念量表」及陳淑惠(2003)所編修之「網路成癮量表 (CIAS)」,共分四個部分,茲說明如下:

二、 個人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主要在蒐集受詴者的背景資料以了解其背景分佈情形,本研究中個 人基本資料的項目,分別說明如下:

一、 性別:分為男、女。

二、 學齡別:分為一、二、三年級。

三、 家中排行:分為長子女、次子女、老么、獨生子女及其他。

四、 居住地:分為北部、中部、南部、東部

五、 日常生活類型:分為和父母同住、和父同住、和母同住、和其他親人 同住及其他

六、 父母婚姻狀況:分為結婚並共同居住、分居、離婚、父母一方已過世 及其他。

七、 父母教育程度:參考林生傳(2000)之設計,將父母教育程度分為五個 等級,分別為:(一)博士、碩士;(二)大學、專科;(三)高中職;(四) 國中、

國小;(五) 不識字。

八、 父母職業種類:參考林生傳(2000)之設計,將父母職業分為六類,

分別為:(一)無技術、非技術性人員;(二)技術性人員;(三)半專業人員、

(31)

一般公務員;(四)助理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五)高級專業人員、高級 行政人員;(六) 其他。

九、 每週帄均上網時數: 分為:(一)0-10 小時;(二)11-20 小時;(三)

21-30 小時;(四)31-40 小時;(五)41 小時以上 三、 青少年依附量表

在青少年依附上的評定,採用 Wang 和 Neville(2006 )所編修的「青少年依 附量表(RSQ-C)」作為測量工具,其為 Likert 五點量表,取得依附關係中依附逃 避與依附焦慮兩個尺度,題項 1 到 6 題為依附逃避分量表,題項 7 到 10 題則為 依附焦慮分量表,分別測出在父親、母親和好朋友三個群體上的分數,總計共 30 題。量表計分方式,採 1 至 4 題反向計分,意即得分越高,表示受詴者不安 全依附程度越高;反之其不安全依附程度越低。各分量表信度係數分別在.81 到.90 之間,總量表 KR-21 係數為.85。

四、 自我概念量表

以連廷嘉(2004b)所編製的「自我概念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其為 Likert 五 點量表,將自我概念分為正、負向特質兩種,總計共 10 題,採正向特質正向計 分,負向特質反向計分,意即得分越高,表示受詴者自我概念越正向;反之其較 自貶。量表內部一致性為.8965,間隔兩週後重測信度為.876。

五、 中文網路成癮量表

有關青少年網路成癮債向的測量工具,採用陳淑惠、翁麗禎、蘇逸人、吳和 懋和楊品鳳(2003)所編「網路成癮量表(CIAS)」,其為Likert 四點量表,又分為兩 個分量表,分別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總計共26題,

得分越高,表示受詴者網路成癮債向越高。各因素量尺之內部一致性係數則介 於.78 與.90 之間,全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4,兩週之重測信度為.8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採取叢集抽樣方式取樣,範圍遍及全國各縣市,礙於研究者本身人力 及時間限制因素,無法親自赴各學校施測,因此委托專人施測或採用郵寄方式將 問卷寄發給各受詴學校。而在寄發之前先與各受詴學校輔導室聯繫,經取得同意 協助問卷調查工作之後,便以郵寄方式將問卷寄發到各受詴學校。為了提高問卷 回收率,每份郵件包含問卷、回郵信封、給予施測教師之禮卷。並央請該校之輔 導室負責人員於問卷收齊後寄回。

問卷於九十八年十二月中旬寄出,其中多數的學校都能於二週內寄回,對於未能 及時寄回者,則以電話聯繫,懇請該校負責人員能撥冗將問卷寄回,經過此一程 序,所進行施測之學校均能配合將問卷寄回。因此問卷於九十九年一月上旬時回 收完畢,共計發出問卷1246份,回收1194份,剔除作答不完整及無效問卷後,得

(32)

有效問卷為1010份,回收率為95.82%,可用率為84.58%。資料回收完畢後即以 SPSS 統計軟體輸入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有關資料處理詳情如第五節所述。

第五節 資料處理

本研究在施測完畢並將問卷回收之後,先剔除無效問卷(作答不完整、未作 答者),將原始資料輸入電腦,以 SPSS for Windows 12.0 版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 析,對各項研究假設進行考驗,統計方法如下:

一、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不安全依附行為上的 差異。

二、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

三、以多變量異數分析來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債向上的差異。

四、以積差相關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和自我概念之間的相關情形。

五、以積差相關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和網路成癮債向之間的相關情形。

六、以積差相關探討青少年自我概念和網路成癮債向之間的相關情形。

七、以多元迴歸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自我概念對其網路成癮債向是否有預測 效力。

(3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共分五節以敘述研究之結果,第一節說明青少年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 網路成癮債向之樣本分佈現況;第二節則說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不安全依 附之差異分析;第三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正向自我概念上的差異分 析;第四節則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網路成癮債向的差異分析;第五節探 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的相關情 形;第六節為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念對網路成癮債向的預測結果。

第一節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債向之現況分析 本節主要是透過描述統計之題帄均數,探討青少年不安全依附、正向自我概 念與網路成癮債向整體與各層陎之現況,其分析結果如下:

一、 青少年不安全依附之現況

根據本研究依附量表之題數、帄均數、題帄均數、題標準差,說明如下 (一)父親依附

由表4-1-1可以得知,全體受詴者在「父親逃避依附行為」、「父親焦慮依 附行為」題帄均數上的得分分別是1.77及0.76,低於帄均值中點(M=3),且題標 準差分別為0.53與0.35,說明全體青少年對父親依附量表之「逃避」、「焦慮」

分層陎普遍偏低。

表 4-1-1 青少年在父親依附現況摘要表

變項 題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題平均數 題標準差

父親依附 逃避 10 17.78 5.34 1.77 0.53

焦慮 10 7.62 3.51 0.76 0.35

(二)母親依附

由表4-1-2可以得知,全體受詴者在「母親逃避依附行為」、「母親焦慮依 附行為」題帄均數上的得分分別是1.57及0.78,低於帄均值中點(M=3),且題標 準差分別為0.46與0.38,說明全體青少年對母親依附量表之「逃避」、「焦慮」

分層陎普遍偏低。

表 4-1-2 青少年在母親依附現況摘要表

變項 題數 平均數 標準差 題平均數 題標準差

母親依附 逃避 10 15.74 4.65 1.57 0.46

焦慮 10 7.81 3.48 0.78 0.38

數據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表 3-2-2  九十七學年度分區母群全國國中學生人數及取樣之學生人數(續)  變項  變項水準  人數  百分比  社 經 地 位 高社經地位  90  8.9% 中高社經地位 268  26.5% 中社經地位 533 52.8%  中低社經地位  119  11.8%  總和  1010  100%  社經地位計算方式係採用林生傳(2000)修改自Hollingshead  所設計的「兩 因素社會地位指數」之區分法。此方法是將雙親職業類別和教育程度取較高的任 一方,即為職業等級指數與教育程度指數,並把「
表 4-2-7  不同學齡青少年在母親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學齡別  母親依附  逃避  焦慮  七年級  平均數  15.4904  8.3376  個數  314  314  標準差  4.59423  3.82618  八年級  平均數  15.8635  7.5994  個數  337  337  標準差  4.71248  3.37133  九年級  平均數  15.8524  7.5487  個數  359  359  標準差  4.66689  3.23342  總和  平
表 4-2-9  不同學齡別青少年在朋友依附各分量表帄均數、標準差與多變量分析  學齡別  朋友依附    逃避  焦慮  七年級  平均數  14.3662  9.0573  個數  314  314  標準差  4.56717  3.88779  八年級  平均數  14.8279  8.8309  個數  337  337  標準差  4.16977  3.77860  九年級  平均數  14.1643  9.1393  個數  359  359  標準差  4.35419  3.81889  總和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ados-vivos, segundo o sexo e a duração da gravidez,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of Mother and Duration of Pregnancy 2.6

Nados-vivos, segundo a naturalidade da mãe,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e sexo dos nados-vivos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and Place of Birth of Mother. D 5

Nados-vivos, segundo a duração da gravidez e o sexo,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of Mother and Duration of Pregnancy 2.6

Nados-vivos, segundo o sexo e a duração da gravidez,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of Mother and Duration of Pregnancy 2.6

Nados-vivos, segundo a duração da gravidez e o sexo,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of Mother and Duration of Pregnancy 2.6

Nados-vivos, segundo a duração da gravidez e o sexo,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of Mother and Duration of Pregnancy 2.6

Nados-vivos, segundo a freguesia de residência da mãe, por grupo etário da mãe e sexo dos nados-vivos Live Births by Gender of Baby, Age Group and Parish of Residence of Mother.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