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世界公民教育的意涵 世界公民教育的意涵 世界公民教育的意涵 世界公民教育的意涵

壹 壹

壹 壹、 、 、 、世界公民教育的 世界公民教育的 世界公民教育的 世界公民教育的意義 意義 意義 意義

在相關的研究文獻中,有許多與世界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相似的詞被使用,如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國際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世界研究(World Studies)、和平教育(Peace Education)、發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以及世界中心課程(World Core Curriculum)等,各有其學界發展的背景與淵源,在基本涵義及研究範圍方面,發 現多少仍有重疊之處(Becker,1979;蔡清華,1987;簡妙娟,1992;張秀雄,

1995;洪美齡;2003),其中以世界公民教育較能表達出其意涵及理念,故本研 究採用之。

二次戰後,核戰的悲慘印象、對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覺醒、對全球經濟相互 依賴的知覺,加上許多世界性問題發生,如失業、通貨膨脹、人口移動、資源短 缺等,使各國開始針對這些議題提出因應策略。二次大戰後成立的「聯合國教育、

科學、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即依據「教育係消除戰爭罪惡的最佳利器」的信念,著手推動全球 教育的實施,鼓勵各級學校共同針對「世界問題及聯合國解決之角色」、「人權」、

「其他國家與文化」、以及「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等四項問題進行實驗教學(蔡清 華,1987)。

美國社會科學國家委員會(NCSS,1982)所認為的世界公民教育應是「培養 年輕一代世界觀的各種措施,且應強調各文化、物種、行星之間的關聯,使他們 擁有適當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以便在自然資源有限、種族紛雜、文化多元、以 及相互依賴程度日增的今日過著更有效率的生活」。

學者 Hanvey(1982) 在其《達得到的全球觀點》(An Attainable Global

18

化、科技等議題,使我們學習和理解與我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並從他人的觀點 來看世界,瞭解世界上所有人和族群對生活的看法雖有不同,但都有共同的需要 和慾求。

其後 Leestma (1979) 更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應關心人類種族的生存、每個個 人發展的遠景,以及人類生活品質的發展(引自顏佩如,2004)。

除了提出關心人類種族、理解不同文化、重視生態、經濟等議題之外,更有 學者提出世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像 Anderson (1979) 則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致 力於改變教材、教學法及教育的社會內容,使學生在全球時代成為好公民,它是 在全球社會中,公民能負責且有效參與的一種教育。

Kniep(1987)在《Next Steps in Global Education:A Handbook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中,以四個重要概念來彙整出世界公民教育的內涵:

1.人性與人類價值:(1)瞭解人類的人性價值、人性尊嚴、基本權利及共享與 獨有的信念、文化、態度;(2)普遍價值: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標準。

2.全球系統層面:幫助學生瞭解全球系統,包括(1)文化層面:多元人類價值;

(2)經濟系統;(3)政治系統;(4)科技系統;(5)生態系統。

3.持續的全球問題與議題:(1)和平與安全;(2)發展問題與議題;(3)環境問 題與議題;(4)人權議題。

4.全球歷史層面:(1)文化與社會的接觸與借用;(2)文化和價值的起源與發 展;(3)全球系統的演進;(4)問題與議題的歷史進程。

其後 Merryfield (1997) 在《A Framework for Teacher Education》一文中,提 到世界公民教育應包含八大要素,相關內容說明如表 2-2-1:

表 表 表

表2-2-1 Merryfield 世界公民教育課程內容架構一覽表世界公民教育課程內容架構一覽表世界公民教育課程內容架構一覽表 世界公民教育課程內容架構一覽表

課程要素 內容說明

1. 人類的信仰和價值 (1)普遍與多樣化的人類信念與價值 (2)觀點認知/多元觀點

(3)明白與他人的互動和學習中,個人價值、文化與世界觀的作用 (4)理解價值與信念如何構成社會、文化規範與人類衝突的基礎 (5)人類的信念和價值觀在語言、藝術、文學、口語傳統、自然資源

的運用、環境科技、統治和歷史的創造中所扮演的角色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 Merryfield (1997)

20

Bennett(1995) 亦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強調「一個世界(one-world)」理想的 實現,其不只是開授世界歷史或世界地理的課程,而是一種統整的教學取向,其

Navehebrahim and Masoudi(2011)提出學生應接受倫理、社會行為、理解世界 等相關課程,並在全球化浪潮下成為一個有行動力且思想獨立的世界公民。

一個聯繫華人青年領袖的論壇-龍傳基金會(The Dragon Foundation,2012)則 提出特別的觀點,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教導一種展望未來並且相信人類有能力使

其後洪美齡(1996)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針對當前多元發展所帶動的重大變 遷及衍生的衝突現況,進行相關主題的學習,以使學童獲得寬廣的視野及胸襟,

做好生活於未來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社會的準備。

西元兩千年以後,楊明華(2003)則提出世界公民教育乃是為了相互依賴日增 的地球村時代來臨,希望透過教育上的各種措施,努力擴展學生世界觀,培養學 生具備適當的知識、態度及技能,進而能有效地參與世界事務,成為良好的世界 公民。

為了因應未來全球化世界,顏佩如(2005)則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一種教育觀 取向,其核心是為了培養全球意識,型塑全球公民社會,增進跨國界的溝通與理 解。

學者吳清山、林天佑(2009)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是培養學生全球一體的胸懷與 能力,並進而能以全球的視野來思考、分析、探究重要與共同問題,以及願意為 改善全球品質而付出之系統性教育活動。

根據以上學者觀點歸納結果,本研究將世界公民教育定義為「培養對世界性 議題的理解、認知和關懷,學習尊重多元並包容差異,培養批判思維,能覺察社 會不公義並捍衛人權普世價值,實踐公民行動、增加溝通合作能力以解決世界性 問題之全球性的關懷教育」。

貳 貳

貳 貳、 、 、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Becker(1973) 認為促進教育的全球化,要有以下目標:1.培養學生的自我理 解;2.使學生認識他們是人類社會的一員;3.使學生理解,他們是地球的居民、

是地球的從屬者;4.使學生理解,他們是全球社會的一員;5.培養學生獲取能力,

過理智及負責任的生活(引自謝欣恬,2011)。

而 Hanvey(1982)亦提出世界觀教育的五個目標:

1.了解不同的觀點;

22

2.了解全球的狀況;

3.跨文化的理解;

4.全球動態的知識;

5.了解人類的選擇;

不同於 Hanvey 的五個目標,學者 Kniep(1989)則將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可以 分為知識、技能、價值觀與社會參與等四項目標,內容如下:

1.知識目標:瞭解全球歷史、全球體系、社會參與的基礎等。

2.技能目標:批判思考能力、探究學習的能力。

3.價值觀目標:使學童了解人我關係及人類共同性,並且能夠關懷生命、人 權、責任及生態平衡,培養參與、合作及和平解決衝突的意向。

4.社會參與目標則包括:能有效地參與各種制度;了解民主制度及其運作方 式、原理及其隱含的權利義務;能做各種決定,擴大個人及社會的福祉,

並選擇適當的生活方式。

而 Falk(1994)則將世界公民教育的重點表現在人權、環境保護、國際團結、

民族解放運動等議題之上。

Hendrix(1998)認為世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培養世界公民素養,包括知識、技 能與態度,學習尊重與欣賞差異,重視溝通與理解,屏除種族自我優越。

Merryfield(2002)認為世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發展學習者參與深具多元文化、

全球關聯,以及國際經濟競爭的世界事務所須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因為要 成為有效能的公民,學習者一定要了解世界事務的複雜性,並且要發展垮文化互 動的技能。

英國樂施會(Oxfam UK,2006)則進一步指出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1.提出問題與發展學習者批判思考的能力;

2.使青年具備成為積極公民的知識、技能及態度;

3.使學習者理解全球議題的複雜性;

4.揭示全球化已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5.使學習者理解身為人類的我們是如何與環境及他人產生關連。

2009 年 Miliziano 也提出與樂施會相近的概念,認為世界公民教育應教導學 生欣賞他人並接納不同觀點、並深入理解全球議題、事件與狀態,擁有對異族的 跨文化理解與全球動能的知覺。

加拿大安大略省 ETFO(2010)也明確定義世界公民教育目標如圖 2-2-2

圖 圖 圖

圖 2-2-2 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安大略省 ETFO 定義世界公民教育之主要學習目標定義世界公民教育之主要學習目標定義世界公民教育之主要學習目標定義世界公民教育之主要學習目標 引自引自

引自引自 Learning Goal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Ontario(2010)

也有學者認為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應著重於以下三點:1.使來自不同文化、

語系的人民學習共存於世界地球村;2.促使學生理解人類普世價值;3.無論單獨 或與他人合作,使學生具備學習與吸收知識的能力,並實際運用在世界各地 (Shahla & Alireza et al.,2012)。

根據上述學者或機構對世界公民教育目標的論述,研究者發現世界公民教育 乃因應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及國際合作的情勢而生,其目標大致分為以下三方面:

1.知識與理解(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培養學生具備世界觀,能瞭解 全球概念、架構與系統

基本權、權力、平等、社會正義 有依據且果斷的行動

身為全球公民的認同感 批判的公民識讀能力 多元信念、價值與世界觀

全球議題、解決衝突 全球化下的權利與責任

世界公民 教育主 要 學習目標

24

與世界的關聯。

2.價值觀與態度(value and attitude):培養學生尊重差異,理解並包容不同文 化與族群,關心世界正義,捍衛人權議題。

3.技能與實踐(skill and practice):培養能對社會發揮影響力、對自己及他人 負責任、對全球生態環境之均衡發展付出行動、主動參與國際事務、擁有 批判思考能力、具備問題解決能力的世界公民。

因此,本研究之「世界公民教育類目表」共分為三大主題類目,包括「世界 公民教育知識與理解」、「世界公民教育的價值觀與態度」、「世界公民教育的技能 與實踐」。詳細訂定內容如下:

((((一一一一))))世界公民教育世界公民教育世界公民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的的的知識與理解的知識與理解知識與理解:知識與理解:: :

1.1.1.1.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

1.1.1.1.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全球關連與互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