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佛教以食修心觀

第二章 佛教飲食觀源流

第二節 中國佛教以食修心觀

本章節探討原始佛教傳至中國後,僧侶飲食方式與精神意涵演變流傳。

一、律典「食存五觀」的影響

在第二章第一節談到原始佛教時的僧人以乞食為生,但傳到中國之後為什麼中 國僧人乞食的生活沒有再延續呢?這是與中國的民情及僧團在中國的發展有關。在 中國,因文化風俗,乞食行為已不適用,中國人對於乞食的行為並不為中國人所接 受,乞食在中國的認知與價值觀皆有別於印度,除了形象在中國視為乞丐之行儀外,

另一個原因是氣候關係,大師曾說:

印度是一個熱帶國家,出家人偏袒右肩,外出托缽,並不會感到寒冷。

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冬天時,經常是冰天雪地,寒風冷冽,若要偏

92 同上註,頁 41。

93 在中國,出家人用餐都是到齋堂裡「過堂」,目前只有南傳佛教國家仍實踐佛陀時代托缽起時的制 度。

94《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 7,《卍續藏》第 38 冊,頁 760。

30

袒右肩,外出托缽乞食,這並不適合。所以,「托缽乞食」的制度在中國 也就沒能延續下去。95

除此之外,另一方面東晉佛教的迅速發展產生了各種問題,認為作為社會問題 來說,僧侶是遊民,他們不勞而獲,逃避租賦,建立寺塔浪費國庫,對國有損無益96, 而有了僧官、度僧制度和寺職等政府相關規定,從中國佛教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東 晉時期屬於寺院經濟除見萌芽的時期。而後佛教傳到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發展,

僧眾人數增多,寺院經濟的興起,將原始佛教的乞食至轉向了定居方式。97

「乞討」在中國為卑賤的行為,何況在普遍重視現世生活的勞動社會,僧人乞 食被視為「不事勞作,不事生產」,難以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與尊敬;其次僧團不斷 擴大人數增多,寺院又位處偏遠托缽乞食不易,生活上有實質的困難,在此情況下,

南北朝皇室貴族以賜田方式供養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飲食,因此僧團的飲食方式開 始組織生產,自給自足。因此,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風俗民情,僧侶在中國的食 物的內容、來源與形式雖然產生了不同的的形式,但根本的戒律也是持續延續著。

傳統佛教佛陀依著當時的情境而制定關於「食」的戒律,於中國翻譯家所翻譯的律 典當中,影響著當時後的中國僧侶。

關於食存五觀,《十誦律》98提醒僧眾在受食時應內觀:「比丘食五食時應觀,是 食難求得、難成辦;當觀入口在生藏熟藏;若出時由是食因緣故,起種種煩惱罪業 受苦果報。是名食法。」99唐朝《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100則提到僧眾進食前、畢 都應先觀「食」的五種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自忖己德行全缺多減。三 防心顯過不過三毒。四正事良藥取濟形若。五為成道業世報非意。」101,「五觀想」

的內容,在第三「防心離過不過三毒」,在後期朝代有些微的不同:

95 星雲大師,〈第十四講-素食齋菜〉,《僧事百講.第六冊》,高雄:佛光文化,2012,頁 275-276。

96 鐮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頁 74。

97 賴永海,《中國佛教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頁 195。

98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第 23 冊。

99《十誦律》卷57,《大正藏》第 23 冊,頁 419。

100 唐.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第 40 冊。

10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2,《大正藏》第 40 冊,頁 84。

31

宋代《叢林校定清規總要》102卷2 更改後,:「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 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故。

應受此食」103,延續至元朝《勅修百丈清規》104卷6:「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 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故應受 此食」105、明朝《佛祖三經指南》106卷3:「佛制比丘凡受食當作五觀一計功多少量 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闕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方 受此食」107到了清代《百丈清規證義記》108卷6:

佛世分衛乞食。乃為正制。惟今東土。所施甚微。數家不足供一僧之食。

又僧眾多雜。漫無威儀。若齊遊乞。未免駭眾。且妨道業。故立斯執。

代眾行乞也。然收供既代眾勞。眾僧何以安享。故律制受食。須存五觀。

五觀者。(一)。計功多少。諒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是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 受此食。由是五觀相應增進道業可成。所謂身依食住。道由身修也。如 此庶不虗消信施。不然。難免償還。109

清代《百丈清規證義記》裡提到佛陀制定乞食制度,到了東土中國,維持戒律 的僧侶甚少,僧眾人數眾多良莠不齊,且沒有威儀,若到外乞食甚為駭人且有失道 業,且受應供食勞師動眾,僧眾如何無愧安享?顧及到色身的需要,且維持戒律的 僧侶甚少,僧眾人數眾多良莠不齊,且沒有威儀,若到外乞食甚為駭人且有失道業,

僧團對於飲食的制戒規範,要惜福適量不能過少也不能貪著,而有了「食存五觀」。

102 宋.惟勉編次,《叢林校訂清規總要》,《卍續藏》第 63 冊。

103《叢林校訂清規總要》卷二,《卍續藏》第 63 冊,頁 618。

104 元.德輝重編,《勅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 48 冊。

105《勅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 48 冊,頁 1145。

106 明.道霈,《佛祖三經指南》,《卍續藏》第 37 冊。

107《佛祖三經指南》,《卍續藏》第 37 冊,頁 810。

108 清.沙門儀潤注,《百丈清規證義記》卷 6,《卍續藏》第 63 冊

109《百丈清規證義記》卷6,《卍續藏》第 63 冊,頁 455。

32

從上可看出,從一開始後秦《十誦律》內容傳達佛世乞食的食法精神,在修行 過程要了解所供養之物的因緣難得難成,警惕僧眾在面對供養當中,關照自心自我 檢討,一整天有多少功德,並思量眼前的食物,粒米維艱,來處不易,所謂「『佛觀 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進 而激發道心。」110

二、慈悲護生的素食

在佛世時,僧人乞食,所托到供養什麼,比丘就接受什麼,並沒有特別強調不 食肉,相沿迄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上座部的佛教區域,還保留著當時的古 風,也就是供養者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制斷肉食皆出大乘經律,小乘國家未能見 到大乘經律,故未斷除肉食,但如食物含有肉類,則必須屬三淨肉(沒有見到殺生、

沒有聽到被殺聲音、不是特地為我而殺)111才允許食用,正如中國儒家《孟子》言「見 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但《大般涅槃經》112對戒律中的三淨肉進行 解釋:「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113,強調的是方便近次斷肉食的過程。114到了南北 朝佛教,比起原始佛教的飲食,中國佛教僧侶飲食最顯著的特徵的是「素食」,素食 是佛教所主張和鼓勵的,這是基於慈悲的立場,中國僧人素食也和篤信大乘佛教的 梁武帝有莫大的關係。

從東漢開始直到梁武帝時代,佛教地位、實力達到六朝的高峰,然在大乘經律 前南傳國家未能見到大乘經律,所有的僧侶弟子,故未斷除肉食,僧伽不守戒律,

蠹俗傷法。梁武帝篤信佛教,因晚年全心全意信仰佛教,堅持素食,過著戒律生活,

被稱為菩薩皇帝,115 武帝因聽聞《涅槃經》116以後,便極力主張素食,本著大乘菩

110 星雲大師,〈食存五觀〉,《人間萬事12.悟者的心境》,台北:香海文化,2009,頁 205-206。

111 星雲大師,〈第一行由品-問題討論〉,《六祖壇經講話》,北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頁 35。

112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 冊。

113《大般涅槃經》卷4〈4 如來性品〉,《大正藏》第 12 冊,頁 386。

114 賴永海,《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頁 392。

115 鐮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頁 87。

116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 冊。

33

薩精神,以「斷酒肉」為實踐菩薩戒行之始,武帝在與會僧尼大眾前發誓遵行大乘 菩薩行,生生世世修菩薩道,並以此勉勵沙門同行菩薩法,從他本人開始,並勸一 切僧俗佛子皆斷肉食,梁武帝以朝廷的力量來影響社會,佛教進入了做為一個佛教 徒食素的戒律生活。117武帝以此新的戒律標準來匡正僧伽的行為。「欲成人之美,

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乃提倡「菩薩戒行」的新理念,並嚴格督並嚴格 督促一切僧尼徹底實踐,而梁武帝君權思想的新內容應該是淵源於種「菩薩戒行」

的特殊性格,並為「皇帝菩薩」的理想奠定基礎,可見「斷酒肉文」充滿大慈大悲 的菩薩精神。118

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召集諸沙門立誓永斷酒肉,並以法令公告,違者嚴懲。由 於帝王的推動,加上中國寺院自耕自食,廣大的莊園提供素食來源,這項教團改革,

收到極大的成效,直至今日中國佛教僧團仍堅行素食。119

戒律有著不殺生戒,對於食肉是不允許的,戒殺生,主要是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120所以佛教徒提倡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殺害動 物等眾生的生命,也就是不忍眾生苦,也是為了實踐佛陀的慈悲精神,因為動物有 心識,你傷牠的命,吃牠的肉,牠會害怕、恐懼、痛苦。儒家也有「見其生,不忍 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同等慈悲心懷。大悲心的養成,第一是戒殺,第 二是放生,第三是不吃眾生肉,基於佛教本著眾生生命重視的大悲心,本著慈悲教 義,僧人一律素食禁食葷菜。

117 鐮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頁 85。在賴永海,《中國佛教通史》

第四卷,頁405 中有更進一步說明:「五月二十三日,1448 位僧尼在華林園華林殿前廣場,正式舉 行『斷酒肉』法會。光宅寺法會為法師,瓦官寺慧明為都講,梁武帝親臨,一千餘僧尼依次而坐。

首先,由都講慧明唱《大般涅槃經.四相品》的四分之一,並標問『食肉者斷大慈種』主旨,在《斷 酒肉文》當中有完整的紀錄。」

118 顏尚文,「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國立台灣師範

118 顏尚文,「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國立台灣師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