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4

15

第二章 佛教飲食觀源流

大師一生所行不離佛教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下稱佛陀)之本懷精神,可於《人 間佛教佛陀本懷》中可見:

我們之所以要把人間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做一個多面向的回顧與 展望,主要也是希望藉此提供教界大眾,對人間佛教的思想內涵、精神 特質、發展脈絡及弘化方式,都能有個清楚的交代與了解,並且回歸佛 陀的時代。29

本章節回朔首探原始佛教僧侶的托缽乞食方式與其精神意涵,後探討佛教東傳 至中國之脈絡,延續至大師推廣的「簡食」,探討「食」為生活中的修行特質,一以 貫之皆為原始佛教對於飲食展現的精神態度。

第一節 原始佛教托缽乞食制

本章節首探討原始佛教托缽乞食在印度之源流,從印度的四姓種族中婆羅門種 性的信仰「婆羅門教」的傳統乞食制度的延續,如何發展成佛教以「食」為修行的 觀念態度,因研究過程發現內容牽涉至印度的宗教信仰,其信仰源流資料過於龐大,

而本論主以探討星雲大師簡食精神,因此本章節研究範圍僅於托缽乞食行為的精神 與意涵延續,過程談到的宗教信仰則不再本研究範圍內。

2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市:佛光文化,2016,頁 51。

16

一、延續傳統,自利利他

乞食制度,不是從佛教開始,而是古印度社會的「傳統」30,佛教起源以前,形 成印度文化主流的雅利安人,其宗教信仰把祭祀當做最重要的大事,祭祀和唱讚歌 有專業的僧侶住持,就是「司祭者」或稱為「婆羅門」,其祭祀儀式中的讚歌和祈禱 文解釋形成了「吠陀文獻」,是為印度文化史上之「吠陀31時代」,而「婆羅門」也成 了世襲的專職。後來社會結構改變,人民以小聚落為單位的氏族制度農業社會,古 印度社會階級逐漸故化、職業世襲,形成了印度的四姓制度。32

四姓種性制度,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與首陀羅,而興於印度的印度教 中,將四階級嚴格化分,把僧侶階級的婆羅門和貴族階級的剎帝利,當做是神定的 第一、第二階級;的三階級以吠舍為庶民,首陀羅為賤民(奴隸)階級,33社會分成四 個階級,特別是婆羅門姓的一生歷程也分為四個階級:「梵行期、住家期、林棲期、

遁世期」34,做為修行、服務、退休、歸隱的理想生活,如此四階級的理想生活制度,

剎帝利、吠舍也如是,但屬於賤民階級的首陀羅種姓並沒有平等受到同等對待,35不 同的階級之間禁止通婚和甚至共同飲食,能見印度不平等的階級制度差異甚大。36

遁世期婆羅門之修行法,其後為佛教沿用者不少,如遊行、乞食、雨安居等即 是,《大林間奧義書》記證悟了的婆羅門,「捐棄其後嗣之想望,財富之慾求,世間 之貪戀,而遊方乞食」,《蒙查羯奧義書》說:「安靜修學者,乞食兼自任,苦行兼敬 信,生活在閑林」。37意旨遁世期婆羅門乞食的行為目的,為斷絕世俗之慾望執著,

30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29。

31「『吠陀』,是智識的意思,意指以宗教智識為內容的聖典。印度古代的傳說,這世古時聖者,受神 的啟示所送出的讚頌,這都是神聖的睿智所發現,故稱吠陀。」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0 年 3 月,頁 7。

32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 1991,頁 6。

33 張澄基,《佛教今詮》,台北:慧炬出版社,1973,頁 14。

34 (一)梵行期,八歲就師,其後十二年學吠陀,習祭儀。(二)家住期,返家結婚生子,祭祖靈,營俗 務。(三)林棲期,年老則家產讓子,棲居樹林修苦行,專心思惟,入宗教生活。(四)遁世期,絕世俗 之執著,被粗衣,持水瓶,遊行遍歷,也就是人到老年,遍遊四方,於人世間托缽徒步,這是「比 丘」-乞士之行為。

35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6。

36 中村元,《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市,香光書香,1995,頁 10。

37 參照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台北市:渤海堂,2011,頁 141。

17

一心修道。後來沙門集團出現,為了維持生活也依此托缽遊行,照樣有人供養(古印 度的修行者除極少數務農耕作,或養牛獲取奶和油之外,一般都不事工作,四處游 化乞食維生) 38

「沙門」的出現,其中是為反對當時的婆羅門種姓高居四姓之上,神秘繁瑣的 祭祀儀式,行為上勸人為善,實際上生活卻奢迷、放逸宴安的態度,因此有許多為 了反抗舊有婆羅門的傳統,因而產生一些以自由的立場思索、修行,欲求解答宗教 上及哲學上的問題修行者,這種修行的人,在當時為數頗多,社會上稱這種人為「沙 門」。

在印度,凡是修行的人都可以叫做沙門,「沙門」是修行者的意思。佛教的解釋,

叫做「勤息」,就是所謂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只要這個人能夠勤修戒定 慧,以熄滅貪瞋癡,就可以稱作「沙門」。39那麼印度佛教沙門怎麼以「食」為修行 呢?《中阿含經》卷十〈食經〉中:

有愛者,其本際不可知,本無有愛,然今生有愛,便可得知,所因有愛。

有愛者,則有食,非無食。何謂有愛食?答曰無明為食。無明亦有食,

非無食。何謂無明食?答曰五蓋為食。五蓋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五蓋 食?答曰三惡行為食。三惡行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三惡行食?答曰不 護諸根為食。不護諸根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護諸根食?答曰不正念、

不正智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念、不正智食?

答曰不正思惟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正思惟食?答曰 不信為食。不信亦有食,非無食。何謂不信食?答曰聞惡法為食。聞惡 法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聞惡法食?答曰親近惡知識為食。親近惡知識 亦有食,非無食。何謂親近惡知識食?答曰惡人為食。40

38 屈大成,《原始佛教僧團生活導論》,台北市:渤海堂,2011,頁 141。

39 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1.叢林制度》,高雄:佛光文化,2012,頁 119。

40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食經」,《中阿含經》》卷十,《大正藏》第 1 冊,頁 488。

18

經典提到,眾生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而無明又以五蓋為食,而五蓋又以 三惡行為食,而三惡行又以不護諸根為食,而不護諸根又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

而不正念、不正智又以不正思維為食,而不正思維又以不信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 法為食。其中,「食」有牽引、長養、持續的意思,由經文我們可以瞭解:三毒(貪 瞋癡)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慮)的相續發展,是長養惡業,持續輪迴的 原因所在。41若有貪愛、無名、五蓋、三惡行、不護諸根、不正念、不正智、不正思、

不信、聞惡法者,都不是身為一個修行者所應具備的。

證悟成佛的佛陀前身是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當時出生於西 元前六世紀的悉達多太子(證悟成佛前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名),就是當時出家修道的眾 多沙門之一42。在《過去現在因果經》提到:「我今所以辭別父母、剃除鬚髮、捨於 國者,為斷生老病死苦故,非為求於五欲樂也。」43悉達多太子因一心求道,不惜拋 棄王位,出家修行,悉達多出家後,以沙門身分,由迦毘羅衛國南行,進入摩揭陀 國的王舍城,每日到城中乞食44,當時沙門身份的悉達多,自然也依照習俗,托缽徒 步乞食。45在悉達多悟道成佛後立教之初,承襲悟道前為沙門的習慣,延續乞食行為 來解決生活飲食問題,不同處為成佛後,佛陀遊化世間乞食,不僅只是維持色身的 需求,藉由托缽因緣中,佛陀將法意真理宣說給為培植人天福報而供養的布施者。

印度托缽乞食除了沙門與修道者之外還有其他人嗎?印度行乞的不僅只有沙門、

修道者,還有「外道」46,佛陀托缽乞食遊化過程在舍衛城也見到「種種外道,諸多 沙門婆羅門、普行出家徒等,為入舍衛城托缽」47,當時的沙門有六師外道48,即有 六名有名的宗教家,每一位都統率了弟子群,而被尊為教團之主49,綜合上文整理為

41 星雲大師,〈學道者的魔障〉,《佛教叢書1.教理》,高雄:佛光文化,2012,頁 368。

42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10。

43 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卷3,《大正藏》第三冊,189 經,頁 637。

44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 1991,頁 29。

45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 1991,頁 29。

46 在佛教興起後,沿用「外道」這個名詞,用來泛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團體。

47《自說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26 冊,頁 137。

48 分別為 1.不蘭迦舍、2.末伽梨瞿捨梨、3.阿耆多翅捨欽婆羅、4.婆浮陀迦旃那、5.散若夷毘羅梨沸、

6.尼乾子

49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02,頁 37。

19

以下表格可知,印度的乞食者有五種人與用意:

表2- 1 印度的乞食五者與用意

乞食者 乞食用意

1 遁世期的婆羅門比丘 絕世俗之財富、後嗣之慾求,與世間之執著貪戀。

2 剎帝利和吠舍 出家修行,以行乞去除執著貪戀。

3 出家修道的沙門 解決生活飲食問題,並給供養者種福田的機會。

4 初期佛教徒 延續傳統,次第行乞,解決生活飲食問題。

5 外道 解決生活飲食問題。

(資料出處:綜合上文內容整理製表。)

由上表格可知,佛教的乞食行為,因佛陀承襲沙門的習慣,並非獨創行為。那 麼如何分辨乞食者是否為佛教徒呢?在文獻回顧〈初期佛教飲食觀之研究-以阿含經 為主〉50論文中,以《長阿含經》與《增壹阿含經》二段經文內容提到佛教與外道之 差別為外道著重以飲食作為苦行消業,佛教則是強調飲食的中道、平等觀、重視飲 食問題,更可透過對飲食的態度與對食物的了解達到煩惱的解脫,此點與本論著重 之精神內涵相符,但本論提出外道與佛教徒不同之處還有另外一個特徵為「持缽與 不持缽」51,這是外道與佛教徒乞食行為外相行儀之不同處。

「缽」是原始佛教出家人吃飯的食器,梵名叫做『缽多羅』,中國話的意義叫做

「應量器」52,「缽」是簡略的名稱,出家人拿著缽向信徒化緣食物,稱為「托缽乞

「應量器」52,「缽」是簡略的名稱,出家人拿著缽向信徒化緣食物,稱為「托缽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