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簡食度眾的善巧方便

第三章 星雲大師簡食觀

第二節 簡食度眾的善巧方便

大師度眾的善巧方便,除了領眾生入門,目的是要引導眾生離苦得樂,如同《法 華經.方便品》中「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

60

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220,所謂方便有多 門,六根也可以是入道的方便,例如:有人見到莊嚴堂皇的殿堂而入道,有人聆聽 鐘鼓海潮而入道,有人嗅聞壇場馨香而入道,有人品嚐酥酡妙味而入道,有人朝山 禮拜而入道,有人感悟生命無常而入道。《維摩詰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 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221慈悲與方便,正是令眾生入佛知見的最佳要道222。 而飲食在全世界各地都是生活中必須的,透過吃,是最能直接與大眾接觸,大 師說:「佛門把吃齋視為度眾的方便法門之一;許多人入佛的因緣,就是因為到寺院 吃了一頓素齋。」223,如同《法華經》中佛以方便智慧,示現聲聞、緣覺、菩薩之 三乘教義,讓不同根器的眾生,升起對修學佛法的信心:「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224,大師也舉例過去蔣中正喜歡到雪竇寺吃飯,當時的 住持大醒法師的六菜一湯和蔣中正的胃口,因此建立了蔣中正與佛教的一段因緣,

透過吃,能滿足眾生內心欲望的信心。

一生實踐人間佛教,其特色以人為本,以不同善巧方便器裡契機的方式來接引 不同的大眾,以給予歡喜與認識自心的因緣,佛教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佛教,

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人所需要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人的生活所需。而 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就是從生活當中,從中以般若方便善巧,以非佛不做的理 念,用出示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接引大眾,並從中引導大眾在參予過程中,啟發 般若正見,自覺當下的用心。

對於「善巧方便」一詞,在程恭讓「以『善巧方便』為核心的《法華經》思想 理念及其對當代佛教義學建構之可能價值」225中,程根據早期漢譯《般若經》中以 鳥之兩翼的譬喻「善巧方便」一詞,引申將方便、般若作為菩薩弘法度眾之兩翼觀

220《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大正藏》9 冊,頁 5。

221《維摩詰所說經》卷2〈8 佛道品〉,《大正藏》14 冊,頁 549。

222 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佛光學.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9,頁 31。

223 星雲大師,〈素菜度人入佛門〉,《星雲大師全集 186.如是說 1》,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頁 297。

224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262 冊,頁 6。

225 程恭讓,〈以『善巧方便』為核心的《法華經》思想理念及其對當代佛教義學建構之可能價值〉,

《佛光學報》,2017。

61

226,而一生實踐人間佛教思想的大師,也明確表示『善巧方便』是一生弘法度眾 中所奉行的,先從大師生平的事蹟實例來探討:

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晚上,大師與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功讓 在大雄寶殿跑香,談話中提及:如你說『善巧方便』,這是我一生所奉行 的。例如有人問我:吃素好?吃葷好?我若說吃葷不好,要吃素,他可 能就不跟我來往了。我就說:葷食是你們向來的習慣,素食是另外一個 境界,你若心體會,就試試多吃一點素食,慢慢地就會比較出來好或不 好。227

從文獻資料來看,大師的成長背景可知,十二歲出家並於寺院裡成長,身為佛 教徒的大師,飲食必然是素食,對佛教的飲食觀念和素食的好處必然了然於心。但 對於不全然食素的社會大眾,大師並不強迫一定要接受吃素,這和當時佛教乞食一 樣,雖然在古印度不是特別的事情,但亦非普遍,並不是人人尊重和接受,太子二 十九歲出家,為求真理尋師訪道,初期藉由托缽乞食方式維持生命,之後曾於伽闍 山苦行六年228,《現在過去因果經》提到:「爾時憍陳如等五人,既見太子,端坐思 惟,修於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復二日,乃至七日,食一麻米。」229, 由經文中可知,六年的時間悉達多太子苦行中曾一天只吃少許的麻、米等過活,苦 行中的太子全神貫注端坐思惟,無閒暇去注意飲食的美惡,在《增壹阿含經》中:

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 如敗壞瓠盧,亦不成就我頭。爾時亦復如是,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皆

226 程恭讓,「以『善巧方便』為核心的《法華經》思想理念及其對當代佛教義學建構之可能價值」,

《佛光學報 》,2017,頁 201-250。

227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53 如是說 4》,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頁 232。

228 余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 1991,頁 66。

229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卷 3,《大正藏》第 3 冊,頁 638。

62

由不食故也。亦如深水之中星宿現中,爾時,我眼亦復如是,皆由不食 故。猶如故車敗壞,我身亦復如是,皆悉敗毀不可承順。亦如駱駝脚跡,

兩尻亦復如是。若我以手按摩腹時,便值脊骨,若按脊時,復值腹皮,

身體羸弱者,皆由不食故。230

悉達多當時為了修行悟道,長時間苦修,終究影響健康,不僅身形骨肉消瘦,

據經文形容的外型已不成人形,這樣的狀態都因為「不食」所導致,而所謂不食,

或是從事絕食修行,也就是斷絕所有食物而活,231太子長時間一心只為專心修行而 沒有在意飲食,按照常理來說不是完全沒有吃,是只吃少許的麻、米等,長時間不 吃不喝的絕食或是不足身體所需的食量所導致營養不良,而陷於幾近死亡的狀態;

不過,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證悟解脫的方式,《現在過去因果經》云:

爾時太子,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 瘦,有若枯木;修於苦行,垂滿六年,不得解脫,故知非道;不如昔在 閻浮樹下,所思惟法,離欲寂靜,是最真正。今我若復以此羸身,而取 道者,彼諸外道,當言自餓是般涅槃因;我今雖復節節有那羅延力,亦 不以此而取道果,我當受食然後成道。』作是念已,即從坐起,至尼連 禪河,入水洗浴。洗浴既畢,身體羸瘠,不能自出232

經過六年苦行的悉達多,思維到長時間不吃不喝的絕食或是漸漸斷食這樣的苦 修並不獲得真理解脫的的方法,反而造成身體負擔與健康出現狀況。顯見不吃不喝 的行為,並不是佛陀認為的究竟修行而得解脫方式,遂回復正常和充足的飲食,最 後終於證悟成道。飲食不足,身體狀況不好,修行會受影響,佛陀也會關心弟子平 時的飲食狀況是否足夠,當弟子探望時,佛陀會關心:

230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 23,《大正藏》第2 冊,頁 670。

231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02 年,頁 45。

232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現在過去因果經》,《大正藏》第 3 冊,頁 639。

63

阿㝹樓馱!汝等起居適宜否?資生之供給適宜否?施食無缺乏否?233 諸比丘!堪忍否?滿足否?和合、歡喜、無爭、安樂以住雨安居,不為 食所困疲否?234

阿那律陀!忍否?足否?為乞食疲倦否?235

顯見修行中,佛陀也是人性化的關心弟子食量是否足夠。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 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236理念,在生活實踐面大師提到:

我所謂的人間佛教,是希望用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改善我們人生的準繩,

用佛法來淨化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使我們過得更 有意義。因此,真正的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 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237

人間佛教的四個核心要素「現實、大眾、社會、利他」238,不但要有原始佛教 對於飲食的修行精神,也要符合現代社會大眾的需求,佛陀善於教化眾生,教育弟 子的原則是以啟迪智慧,開展佛性為主,因應眾生各類根機而有不同的善巧方便在 經典中可見,如《雜阿含經》佛陀對飲食過量而肥胖的的波斯逆王說:「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239要讓國王瞭知飲食太多的過患、暴飲 暴食導致昏睡,影響修行,過多的飲食也會造成身體的肥胖,《增壹阿含經》中又勸 戒算數家目犍連切勿為了外在的身體過量飲食:

233《中部經典》卷4,《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 冊,頁 281。

234《犍度》卷4,《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 冊,頁 214。

235 同上註,頁 455。

23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市:佛光文化,2016,頁 330。

23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重光〉,《佛教叢書5-教史》,高雄:佛光文化,2012,頁 624。

238 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高雄市:佛光文化,2014,頁 103。

239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 42,《大正藏》第 2 冊,頁 306。

64

比丘之於端正諸根護門故,如來對其作更進之調御也。汝比丘!汝於食 應知量,以正思惟取食。勿為娛、為誇、為飾、為莊嚴。應為此身之存 續,為維持、為止害、為得善持聖行。240

諸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思惟飯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 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 梵行不絕。……如是,比丘飲食知節。241

經典中提到,要常思惟眼前的食物從何而來?怎麼的過程?適量食物為延續生 命為求修道,而不是以食為樂、求色身的相好圓滿,適時適量能維持生命的飲食加 上內觀自省,是為一個修行者所必須的。過與不及都不是佛教正確的中道修行觀,

調心治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誠如王陽明先生所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 難。」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執取色、

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欲樂,引生種種的煩惱痛苦,《遺教經論》:「苦有三種:

一者根欲放逸苦;二者多食苦;三者懈怠睡眠苦。是三種苦。」242如何時時守護我 們的六根門戶,是修行者所重視的。佛陀與大師的目的都是希望大眾能因不同的善

一者根欲放逸苦;二者多食苦;三者懈怠睡眠苦。是三種苦。」242如何時時守護我 們的六根門戶,是修行者所重視的。佛陀與大師的目的都是希望大眾能因不同的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