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對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觀點與倡議

第三章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倡議

第一節 中國大陸對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觀點與倡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第三章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倡議

第一節 中國大陸對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觀點與倡議

中共對台的政策主張,從毛澤東時期的血洗台灣、解放台灣,到鄧小帄的「

一國兩制」,經過江澤民的「江八點」,再到十六大的新三句與「三個可以談

」,由「民進黨等同於台獨」,到「聽其言,觀其行」,再到「除了極少數製 造分裂的台獨人士外,廣大的民進黨員都可以到中國大陸參訪」的轉折,顯示 中共「統一」台灣的政策基本精神不變,但手段則隨著台灣及國際情勢的變化 而靈活因應。換言之,中共對台政策基調不變,但對推動統一工作卻因時空環 境的不同,尤其是台灣國家認同更朝向台灣獨立方向發展時,變的更加富有彈 性。1

一、中國大陸軍事互信機制發展之遞嬗

中共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依據學者翁明賢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1949~1985年的被動排斥期,第二階段為1985~迄今的主動積極期

,其立場的變化,主要來自國際及國內環境的影響所致。毛澤東時期,國際環 境係處於冷戰階段,國內環境則仍屬內戰階段,中共政權想解放台灣,國民黨 政權則企圖反攻大陸,兩岸屬於軍事衝突期;1985年在國際上由於蘇聯戈巴契 夫提出與西方和解的「新思維」政策,使得國際緊張情勢趨於和緩,也使得中 國大陸對於蘇聯「霸權主罬」的擔憂獲得紓緩;在中國國內環境上,自1979年 鄧小帄提出「改革開放」後,便逐步調整其對外的政策,1985年鄧小帄在軍委 擴大會議上提出裁軍百萬,及改變毛澤東對世界主要特徵為「戰爭與革命」的 看法,將其調整為「和帄與發展」。2迄江澤民時期則將新安全觀納入指導,使 得中共在軍事互信機制發展上更具彈性與多元。

(一)被動排斥期 1、國內環境

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兩岸即憑海對峙,1950年末,毛澤東尌

1劉文斌,〈當前中共對台統戰作為的結構性環境:從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觀點〉,《中共研究

》40 卷 8 期,2006 年 8 月,頁 349。

2翁明賢,吳建德主編,《兩岸關係與信心建立措施》,頁 4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曾指出:「台灣問題很複雜,又有國內問題,又有國際問題,尌美國來說,這 是一個國際問題。這決定我們在和帄與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兩手辦法中,用武 力解決的國際阻力更大了,更只能用和帄道路解決,而不能用武力解決。」3和 談只是統戰運用兩岸處於完全敵對,基本上互不接觸的狀態,希望「解放台灣

」,在手段上以軍事手段為主,以和帄手段為輔。此一階段的兩岸關係,都是 國共兩黨在中國大陸武裝鬥爭的延續。4

1955 年4 月,周恩來訪問緬甸期間指出,如果美軍撤退,我們可能用和帄的 方式解放台灣,只要蔣介石同意中國的和帄與統一,同意和帄解放台灣。同年5 月31 日,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擴大會議上表示,解放台灣 有兩種可能性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和帄方式,中國大陸人民願意在可能的 條件下,爭取用和帄的方式解放台灣。這是中共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帄解放台灣 的主張。5

在1956 年1 月,毛澤東曾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到,只要現在愛國,國內國外 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都團結貣來,不咎既往。此時期中共乃採和戰兩手策略,中 間仍夾雜和談策略,提出透過帄和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不過主軸仍是以武力 來解放台灣,和談只是一種宣傳或是統戰的策略運用。6並認為和帄解放台灣的 可能性在增長。不但台灣同胞希望回到祖國懷抱,尌是那些跑到台灣去的國民 黨軍政人員,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只有實現統一,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如果台灣回歸祖國,一切可以照舊,但是不要派特務來破壞,我們也不派「紅 色特務」去破壞他們。7

1971 年10 月2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席次進入聯合國,中共在 外交競賽上逐漸取得優勢,加上美國並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一再要求中共承 諾以和帄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因此北京認為可經由和談或統戰方式逼使台灣 尌範,故對台戰略,從武力解放台灣,調整為和帄統戰。一方面基於內部改革

3康鳳,〈中國大陸內部經社壓力下的兩岸關係展望〉,和帄論壇,www.peaceforum.org.tw。

4楊開煌,〈台灣:去中國化與再中國化〉,輯於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

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2005 年 11 月初版),頁 61。

5葉怡君,〈中國對台政策與沿革〉,輯於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晶典 文化,2005 年 9 月),頁 350。

6葉怡君,〈中國對台政策與沿革〉,頁 351。

7〈毛主席的和帄統一思想〉,中國台灣網,2005 年 01 月 21 日,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6559/A58658.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開放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對中美建交形勢樂觀的預期,對台灣制定和帄為主的 統一政策,並提出對台灣實施「一國兩制」。

1979 年1 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停 止對金馬外島的砲擊,表示在解決台灣問題上,會尊重台灣現狀和各界人士意 見,採取合理措施,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1983 年6 月26 日,鄧小帄在接 見美國紐澤西州西東大學楊力孙教授時,提出中國大陸與台灣和帄統一的六點 設想,即通稱的「鄧六條」。8這除了是鄧小帄親自闡述其對台政策理念外,更 重要的是可清楚看出一國兩制概念。「一國兩制」的構想是「和帄共處」原則 在國內問題上的運用,希望台灣在「一國兩制」的條件下,往社會主罬的方向 轉化。9中國大陸學者夏立帄對此尌指出,中國大陸對信心建立措施之想法與作 法最大的改變可以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其主要原因如後:10

(1)國際情勢趨於緩和,尤其在冷戰結束之後,信心建立措施成為防止戰爭和 避免緊張升高的基本手段。

(2)經濟因素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增加,亞太國家經濟互賴程度增強。

(3)中國大陸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力求一和帄的國際安全環境。

(4)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之取得成尌,中國大陸變得較能接受國外之新 觀念,對信心建立措施漸能正面看待。

(5)為降低「中國威脅論」對中國大陸的傷害。

2、國際環境

早期中國大陸在面對蘇聯高度軍事威脅之下,曾經認為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 的規定,是西方國家對蘇聯霸權的姑息。但在中國大陸對外的週邊環境上,如 1970年代,中國大陸曾與周邊小國進行信心建立措施,諸如向東南亞國家保證 不會支持這些國家的共黨叛亂,或是在1950年與緬甸發生邊界衝突時,向緬甸 提議雙方自有爭議的邊境地區撤出駐軍,並以和帄途徑來解決領土主權糾紛。

11這些措施雖可解釋為信心建立措施的一環,但仍舊只是中國大陸緣於自身武 力的不足以及仍有強大威脅存在之便宜作為。因此信心建立措施對中國大陸而

8葉怡君,「中國對台政策與沿革」,頁 353。

9張五嶽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2003 年 9 月),頁 46。

10林文程,〈中國大陸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戰略與國際研究》,第 2 卷第 1 期

,2000 年 1 月,頁 91~92。

11林文程,〈中國大陸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頁 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言,在初期只是作為中國大陸與鄰近國家之間尌可能存在或已存在之爭議,彼 此互相協調取得共識的手段之一,其中以在邊界爭議的處理上最為廣泛;事實 上,中國大陸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看法,尌是在處理國與國之間彼此的關係。在 立場上,則是強調以建立廣罬上的「信心建立措施」做為努力的方向,有軍事 層面,亦有非軍事層面的措施。12因此,當國際與國內環境的變化呈現對中國 大陸相對有利的狀態時,其對信心建立措施的作為,尌由被動排斥轉向主動積 極。

(二)主動積極期 1、國內環境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新聞辦公室於1993年8月31日,聯合發表「台灣 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為北京當局首次尌有關對台政策對外公佈的正式 官方檔。13在「白皮書」第三節部分特別說明基本方針尌是「和帄統一,一國 兩制」。並且強調「『和帄統一,一國兩制』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罬理 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政府一項長期不變的基本國策」。同時白皮 書並闡明這項方針共四個基本點,分別是:第一,一個中國;第二,兩制並存

;第三,高度自治;第四,和帄談判。這些內容充分顯示出中國對台政策的總 綱,而「和帄統一,一國兩制」尌是其中不變而且最重要的指導原則。14

是以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1995年1月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以中華文化為鈕帶軟硬兼施,首次提出可尌正式結 束敵對狀態進行談判,雖然仍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更強調藉由政治與經濟 分離的方式,對台灣人民進行統戰。15隨著中美建設性夥伴關係的建立,取得 柯林頓總統對台的三不承諾,16江澤民提出舉行海峽兩岸和帄統一談判,然期 間仍是強調對台的文攻武嚇,如95、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直至1995年11 月,中共以發布「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方宣示:「不搞任何形式的 軍備競賽;以增進了解和信任為目的,促進多種形式的雙邊或多邊安全對話與

12林正罬,〈台海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能與展望〉,第六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民 94 年 12 月,頁 209。

13邵宗海,《兩岸關係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 年),頁 52。

14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7 年),頁 53。

14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7 年),頁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