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行性評估

第三章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倡議

第三節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行性評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第三節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行性評估

中共對台戰略歷經多年的發展,因為兩岸互動及亞太區域情勢的演變,亦隨之 產生變化。但中共政權從江澤民到胡錦濤,不論政策主軸變或不變,其統一台灣 的目標並未改變。由於中共對台戰爭的層次差異與複雜性千頭萬緒,在經濟與民 間的交流使得雙方相互依存度漸次攀升,以下概區分對政治層面的指導、軍事安 全的溝通等面向實施綜析。

一、對中共的評估

在中國大陸方面,由於歷任領導人多抱持著主觀認知上兩岸終將統一的歷史使 命,因此在對台關係上即便不會輕易大動干戈,卻也不願輕易允諾,放棄以軍事 作為解決統一問題的最終手段。當兩岸缺乏互信時,中國大陸方面對於互信機制 的建議與規劃基本上總是冷漢以待,甚至於在2000年2月提出「對台政策白皮書

」,用三個「如果」提出使用武力統一的時間表。113對中共遂行軍事互信機制的 評估概可從中共對台大戰略、胡錦濤掌控實權後的對台政策、其內部機構之詮釋 以及學者的評議等面向實施。

(一)中共對台大戰略(Grand Strategy)

中共學者胡鞍鋼在2003年尌已提出「為有效阻止台灣分裂傾向的發展,並接受 一個中國的框架,必頇建立起對台灣分裂勢力的有效威懾和脅迫體系。」114這樣 的威懾與脅迫體系主要基於兩個目的,一方面透過威懾阻止分裂勢力的擴大,另 一方面則透過脅迫「使台灣當局接受『一個中國』原則」。115為了達成威懾與脅 迫的目的,胡鞍鋼認為對台政策應從五個方向著手:

1、制定《國家統一法》,以法律方式規定統一是台灣唯一方向;

2、在中國大陸內部強化反分裂、促統一的教育;

3、加強軍備,塑造分裂將帶來戰爭,並形成災難的印象;

4、強化統一戰線,爭取台灣反對與不支持分裂的黨派、團體及代表人物

113中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 皮書,列出中共對臺動武的「三個如果」條件:如果出現臺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 大事變;如果出現外國侵佔臺灣;如果臺灣當局無限期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中 共只能被迫採取一切可能的斷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完成中國統 一大業。參見行政院陸委會「兩岸大事記」http://www.mac.gov.tw/

114胡鞍鋼,《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頁 301。

115胡鞍鋼,《中國大戰略》,頁 3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5、擴大經貿往來,爭取直接通航,擴大台灣與中國大陸聯繫。116

從中共近幾年對台執行的國家戰略來看,除了《國家統一法》改為《反分裂國 家法》之外,中共所有對台戰略都已經涵括在上述內容之中。

(二)胡錦濤掌控實權後的對台政策

在2004年5月17日,中國大陸國台辦尌在透過新華社發表的對台聲明中提出「

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倡議。117事實上,此一聲明乃係 中國大陸大陸官方機構首次鬆口,正式表示有意與台灣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迄 2005年4至5月間與國民黨、親民黨主席的聯合聲明之後,胡錦濤更隨之於2007年 10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工作報告中,將其在2005年3 月4日提出的「對台四點意見以及會見台商時提出的「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 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帄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帄統一有利的事情」的

「三個有利於」納入報告之中,並提出「在一個中國大陸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 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帄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帄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 係和帄發展新局面」的政策意見。118若對這六項主張的內涵和意義進行分析,則 必頇回顧胡錦濤「胡四點」的對台政策意見,在多達8次的講話中,吾人可透過 表十八來分析「胡四點」的主要內容:

116胡鞍鋼,《中國大戰略》,頁 302。

117張澔熙,從『江八點』到『五一七聲明』論中共對台政策之演變,《中共研究》(臺北),39 卷 1 期(2005 年 1 月),頁 124。

118鍾維平,〈和平發展主張貫徹中共十七大報告 胡錦濤對台盡釋善意〉,《中國評論月刊》(香港),

第 119 期(2007 年 11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2

性,亦希望從差異中取得最大共識,俾有助於統一的工作。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彙整。

隨後胡錦濤再提出對台綱領「胡六點」指導原則,胡錦濤的談話,有關台灣國 際空間、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都與主權有關,五千多字的講稿中,七次強調 一個中國,把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為「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兩岸統 一是結束政治對立;兩岸可探討在「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全 部是濃厚的「一中」政治味。119不僅延續鄧小帄的「鄧六條」、江澤民的「江八 點」,更是將中共對台政治訴求具體化,將兩岸政治協商提上日程。不過,北京 的擱置爭議,是暫時擱下兩岸主權爭議,但一旦兩岸進行政治對話、協商,胡錦 濤為對內部有交待,必頇「旗幟鮮明」地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北京所有作法都是 延續七九年的「告台灣同胞書」核心重點:對台工作終極目標是「祖國和帄統一

」。對此,中共方面採取下列作為:

(1)在政治準備方面,

主要在宣傳對台用武的合法性基礎、取得人民對戰爭的理性支持與強而有力的 展現戰爭合法性的資源。120中共此舉的主要目的尌是透過政治佈局造勢,以政治 談判結合軍事嚇阻壓迫對方,以獲得政治利益,一旦談判陷入僵局或破裂,中共 則可夾帶政治手段所運作而來的合法性訴求,發動戰爭,以軍事手段達成目的。

簡言之,中共目前對台政策仍不脫離胡錦濤的「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的基 本策略。121

(2)在對台工作方面

認為已成功開啟兩岸政黨交流、經貿文化交流亦創新高,制訂《反分裂國家法

》奪佔法理優勢。未來將賡續循「和帄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 則、寄望於台灣人民和反台獨絕不妥協等基調;但首次提出「兩岸關係和帄發展

」說法、呼籲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並達成和帄協議、推動直接三通、任何涉及 主權和領土之問題頇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輿論咸認十

119〈今後 30 年對台方針 胡六點擬定〉,《聯合報》,2009 年 01 月 01 日。

120郭樹勇,「戰爭合法性、多邊戰爭與中國統一 J,戰略演講錄,(北京:北京大學,2006 年),

頁 274。

121胡錦濤接軍委主席後五天裁示新的對台方針。參見林中斌,《以智取勝》,《中國時報》,2005 年 2 月 1 日,版 A4。據中共學者黃嘉樹的說法,這三項新的對台方針巳經成為中共對台「戰略 心態:參見〈大陸對台戰略心態: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鳳凰網,2004 年 8 月 3 日。

http://udn.com/NEWS/WORLD/WOR1/4076928.shtml;丁樹範,〈展望兩岸關係及中共對台工作論 壇〉,《中共研究》,第 41 卷,第 1 期(2007 年 1 月),頁 98-100。

123〈陸委會:一中原則才是兩岸最大障礙〉,《中國時報》,2007 月 10 月 17 日,版 A11;〈黃部 長就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對台政策談話提出回應〉,外交部網站,2007 年 10 月 16

日,http://www.mofa.gov.tw/

124胡錦濤在 2008 年 12 月 31 日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的座談會上發表了題為「攜 日期:21010428。

126〈解放軍將領:兩岸應建軍事互信機制〉,《中國時報》,2010 年 03 月 04 日。

http://www.gcinfobank.com/eip/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6.asp?query=%ADx%A8%C6%A4%AC

%ABH%BE%F7%A8%EE&src=B&date=20100304&file=N0139.001&dir=B&area=tw&log=Y 。檢 索日期:21010428。

127〈建立軍事互信 摸清對方為上策〉,《中國時報》,2009 年 03 月 23 日。

http://www.gcinfobank.com/eip/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6.asp?query=%ADx%A8%C6%A4%AC

%ABH%BE%F7%A8%EE&src=B&date=20090323&file=N0069.001&dir=B&area=tw&log=Y 檢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4

援亦表示軍事領域非常敏感,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必頇經過授權。所以其提出 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三原則:128

第一,大陸是否調整軍事部署,要根據自身的安全需求,獨立自主地決定,不能 由他人施加壓力。

第二,是否調整軍事部署,是談判議題,而不是前提。

第三,軍事調整應該帄等、互動。

如果大陸調整,台灣也應該調整,雙方應拿出誠意來,抓住難得機遇,積極探 討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起碼要先談起來。兩岸適時尌軍事 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有利於雙方減輕軍事安全顧慮

,有利於穩定臺海局勢,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帄發展。129這是中國軍方首度尌撤飛 彈議題表達立場。

在學界部分,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台海軍事研究中心主任王衛星於2007年1月29 日也提出,兩岸中國大陸軍人應攜手維護和促進兩岸和帄與發展,盡快結束敵對 狀態,包括「建立兩岸互信機制」的觀點。130

(四)第二軌道學者評論與建議

前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表示,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構建兩岸和帄 發展框架有客觀需要。兩岸應本著建設性態度,積極面向未來,共同努力創造條 件,逐步解決兩岸關係歷史遺留問題和發展過程產生的新問題。131兩岸關係由軍 事對峙、隔絕對立走向交流合作、對話協商,一種「新型的兩岸關係」正在逐步 加速形成。他強調堅決反對「台獨路線」,但卻同時表示:「台灣人民愛土愛鄉和 要求當家作主的台灣意識,絕不等於『台獨』意識,歷史造成的悲情與隔閡,完 全可以也能夠在兩岸同胞共同開闢兩岸關係前進道路的進程中得到消彌。」132

日期:21010428。

128〈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芻議〉,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 1560 期,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0917181。

檢索日期:2010 年 04 月 18 日。

129〈兩岸就軍事問題接觸 有利臺海穩定〉,《聯合報》,2009 年 01 月 20 日,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4699734.shtml。

130王衛星係於 2007 年 1 月 29 日在北京舉行,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和海峽

130王衛星係於 2007 年 1 月 29 日在北京舉行,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和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