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央山脈守護者-布農族(Bunun)

在文檔中 我們的學習地圖 (頁 37-40)

(四) 富象徵意義的生活態度:

月圓—豐收的意象。

月缺—消失的象徵(除蟲、除草)。

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長的含義。

盪鞦韆—小米長得與鞦韆一樣高。

(五) 小米的擬人化:

小米有靈魂、有五官、可移動,因此對它特別敬重。

亦有父粟與子粟之分。父粟有五個耳朵,管理子粟的 成長。(粟:小米)

.社會制度 一、組成特色

布農族是以父系社會,以氏族為基本構成單位,並利用 氏族中的各級單位組成部落中的組織系統。在一個部落 中,往往有二個以上的最大氏族的組織單位,而各單位 與本氏族均保有密切關係。

氏族則共有獵場、共食獵肉、共守喪忌。亞氏族則共有 耕地、共同耕作、共行祖靈祭、母族禁婚。

完整的布農部落裡,有三位領導人物:

(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 秩序、協調糾紛。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 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是勇士,也是對外作 戰的指揮者。

二、財產繼承

布農族的財產繼承,完全以家族為單位,家族財產由家長 掌管,然後由全家共同使用。在父系繼嗣原則的支配下,

家長都由輩份及年齡最高的男人擔任。

三、婚禮

以嫁娶婚為主。以父系繼嗣為原則,婚後多半行隨夫居。

片來源: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onytran/Costume/c_bunun.htm 資料來源:http://www.tacp.gov.tw/home02_3.

aspx?ID=$3071&IDK=2&EXEC=L

池上鄉因鄉內有一天然泉湖而得名,該地古名大坡

(TAPO)— 阿美族語,其意義為大池,池上鄉因適位於 該池之上,日據時代遂以日語譯為「池上」,沿用至今。

池上鄉農會碾米工廠舊址位於今中山路320號,本為日 據時期商人林石連所建,後再售予本鄉巨富邱家庭,民國 37年轉售池上農會。民國四十五年因碾米廠發生火災所有 廠房、機械、辦公廳都付之一炬,幸得本鄉士紳們苦心策 劃同舟共濟出錢出力重新購買廠房與機械,讓池上鄉碾米 廠得以繼續。

池上鄉農會碾米廠目前占地1.2甲,重要設備有特大型烘乾 機、低溫冷藏桶,並引用新型日本進口礱穀機、精米機、

及周邊設備。投資金額逾新台幣壹億元,是全國最先進的 碾米工廠之一,而本廠出廠的良質米已經成為台灣精品,

不但連續蟬聯全國稻米競賽三屆總冠軍,更成功進軍日本 市場,池上碾米廠已成為台灣生產良質米的「聖地」。

池上鄉農會希望能結合專業碾米加工製程、米食DIY體驗與 池上農事體驗活動等,讓本廠能成為一個兼具教育與休閒的 景點,於是民國100年成立觀光工廠,以期提供旅客一個感 性休閒與知性教育之場所。廠區內設有金色豐收館內含文物 區、體驗教室,還提供免費的場區預約導覽,以及禮品展售 中心等服務及設施,成為全台唯一結合精緻碾米加工與稻米 教育之觀光工廠。

米香之都 池上平原

在文檔中 我們的學習地圖 (頁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