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5.1 中小企業的創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5.1 中小企業的創新

【說明】

創新之分類可依性質、程度、進入市場先後等分類方式,本研究採用依 性質分類的觀點,將創新區分為「技術系統創新」與「管理系統創新」。而 技術系統創新的分類包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至於管理系統創 新可分為組織創新與策略創新。舉例而言,技術創新包含:公司內部投入技 術研發的經費總額、公司內部碩士以上的研發人力、公司取得的專利件數等。

而策略創新可包含:以新產品為基礎的新事業領域數、在既有業務委外或是 上下游價值活動整合採行重大改變、公司營收模式(Business Model)有重大改 變等。

【個案】

透過本研究對於十四屆 152 家中小企業國家磐石獎得主的篩選,挑選出 績效表現較優良的九家企業,並且依據各研究變數針對其創新行為做分類,

可以得到【表 5-1-1】的整理,採行管理系統創新的有研華科技(策略創新)、

美律實業(組織創新)、茂順密封(組織創新)與奇菱科技(策略創新)四家,而本 研究中的九家個案皆採行技術系統創新。其中,研華科技與美律實業除了管 理系統創新外也採行技術及產品創新。茂順密封與奇菱科技除管理系統創新 外,也採行技術創新。

 研究發現 1:

績效優異之中小企業,採行「技術系統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

流程創新)的比率,高於採行「管理系統創新」(組織創新、策略創新) 者。此外,採行「管理系統創新」的企業也會同時採用「技術系統創 新」。

1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表 5-1-1】個案公司創新種類彙整 研究個案

(獲國家磐石獎時間)

創新類型

策略 組織 技術 產品 流程 1.研華科技(1993) ○ ○

2.美律實業(1993) ○ ○ ○

3.茂順密封(1995) ○ ○

4.圓剛科技(1995) ○ ○

5.杏輝藥品(1996) ○ ○

6.科風公司(1996) ○ ○

7.精技電腦(1997) ○ ○

8.麗臺科技(1997) ○ ○

9.奇菱科技(1998) ○ ○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說明】

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曾經針對台灣中小型製造業的研發狀況進行調 查,研究發現:1.中小企業靠經驗累積是最主要的生產技術來源。其比率(84.54

%)明顯高於大型企業的比率(69.78%),顯示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仍是中小企業尋求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2.因為中小企業礙於資金、技術、

人力的限制,較無能力與國外廠商技術合作,所以較大型企業注重參考國外 產品改良創新。3.中小企業遭遇研發困難的比率逐年下降。不少廠商自設研 究部門、自行研發,且在民國九十年的調查中顯示,只有 85.65%的受訪廠商 表示在從事研發產品中遭遇困難,這是自民國八十五年以來最低的比率。4.

中小企業遭遇研發困難主要是規模太小、無開發能力。中型企業自行研發的 主要困難是國內技術人才(34.26%)與資金的不足(21.49%);而小型企業 自行研發得最大困難則是規模太小以及無開發能力(32.94%)。

 研究發現 2:

長期表現績優的中小企業個案中,採「技術系統創新」者佔多數,其 中又以「技術創新」最多,「產品創新」次之。

1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本研究觀察長期在營收與獲利皆保持穩定成長的中小企業,縱然台灣中 小企業有靠「做中學」以累積經驗的習性,然而個案企業明顯的重視技術、

產品的創新。

【個案】

參考【表 5-1-1】,從本研究的個案觀察顯示,除了精技電腦由於其「自 動資料收集產品」佔營收比僅 20%,對精技電腦而言,流程創新與產品創新 相對重要,因此對於研發資金的投入也就相對偏低。其他八家個案企業皆採 行技術創新,最明顯的指標是研發支出佔營收比重,其中研華科技、圓剛科 技、杏輝藥品、麗臺科技歷年的研發支出佔營收 5%~10%不等,明顯高於其 他中小企業。在專利或著作權件數上,美律實業有 67 件專利、杏輝藥品有 5 件專利(26 件申請中)、科風公司有 8 件專利及商標權、麗臺科技有 37 件專利 及 12 件著作權,從這些指標可以看出個案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

採用產品創新者僅次於技術創新,研究中有七家個案企業採行產品創 新。產品創新的操作型定義是新產品推出件數(對公司/台灣/世界),新產品指 的是在功能或效果上明顯改良、材料或介面上有改變革新。研華科技的產品 創新根據林啟仁協理表示,研華科技的客制化程度非常高,因此每一項產品 都為了配合客戶需求去創新。

客戶有什麼需求我們就做出來給他們。有時候不一定是多困難,而是沒 有人做得出來。往往市場上只有我們可以提供他們這樣的產品和服務,如果 他們不找我們也不知道還有誰可以做,自然毛利率就會高。長期累積之下我 們的品牌已經是世界龍頭,ADVANTECH 的品牌打出來可以比同業多 20%的 溢酬。(研華科技 林啟仁協理)

其他企業像美律實業,其專注於電聲技術的發展近來並積極應用到手機 產品開發上,何協理表示公司現階段承擔 95% Sony Ericson 手機產品的電聲 系統之開發到製造,產品創新的能力很重要。圓剛科技從原始的簡報系統產 品尋找新潛力產品以求突破營收瓶頸,後來成功將重心轉到多媒體系統的產 品,近期每年都會至少推出五到六樣新產品,營收也因此突破十億大關。科 風公司從民國 89 年到 94 年共計推出 101 項產品創新成果,也藉著產品線的 廣度得以和世界大廠競爭。

1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說明】

根據 2005 年的中小企業白皮書,2004 年的 116 萬家中小企業若按照三 大產業別由高到低來排,分別是服務業(80.7%)、工業(18.39%)、農業(0.91)。

若按照 2004 年的銷售值 9,352,477(百萬)的貢獻比由高而低來排,分別是服務 業(51.86%)、工業(48%)、農業(0.14%)。縱然服務業在中小企業中不論家數或 是營業額都是最高,然而本研究所採樣的中小企業磐石獎得主ㄧ直到第十三 屆的白木屋食品公司才出現第一家服務業得主。

但是以大行業別來區分,製造業雖然家數比僅有 11.4%,但是銷售值貢 獻比為 32.61%(僅次於家數比為 53.22%,銷售額貢獻比 39.57%的批發及零售 業),出口值更有 65.67%的貢獻。在以製造與出口為重心的中小企業裡,技術 是製造的來源,產品是與顧客接觸的第一線。因此技術的創新往往成為產品 創新的後盾,新產品創新可以是功能、材料或介面上的創新,最終目的在迎 合客戶或消費者的「需求改變」。相對於產品創新從需求面出發,技術創新是 從供給製造出發,以台灣中小企業多以製造出口為主力下,供給和需求間的 配合也相形重要。

【個案】

根據【表 5-1-1】,採行技術創新的有八家企業,此八家企業除了茂順密 封與奇菱科技沒有同時採行產品創新外,其餘六家都同時採行技術創新與產 品創新。其中,茂順密封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密封件生產廠商,其他國內競爭 者實力與其尚有落差,加上其產品為油封、防塵套與橡膠製品等非終端的使 用產品,因此茂順僅將重心放在「模具」與「橡膠原料」的開發上,屬於技 術創新的層面。至於奇菱科技,在奇美集團轉型進入電子業之後,奇菱定位 成為奇美集團的後勤支援角色,屬於集團上下游垂直整合的ㄧ員。角色定位 以及產品為上游原獲中游零組件供應的特性,使得奇菱科技的重心在策略創 新與技術創新而非產品創新。

 研究發現 3:

採行技術創新的企業也會同時採行產品創新。

1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對於研華科技而言,技術創新的來源除了本身的研發之外,也經由與微 軟或 IBM 等企業透過策略聯盟得以技術交流,至於產品創新的驅動是來自客 戶的不同需求。研華堅持專注的工業電腦產業,對客戶量身訂做的情形特別 明顯,因此以技術基礎為後盾加上產品變化滿足客戶需求是研華並重技術與 產品創新之因。美律實業主要在接國際品牌大廠的代工訂單,由於美律專精 於電聲領域,面對週期短且推陳出新的電子通訊產品必須仰賴技術的更新與 學習,因此美律仰賴研發人員的組織學習藉以提升技術創新。再者,美律負 責新產品在聲音部分的研發到製造,所以產品介面或結構改革美律也同樣看 重。

圓剛科技在技術創新上,具備視訊轉換系列、影像視窗系列及影像重疊 系列的設計、製造能力,但後續切入多媒體系列新產品線,多媒體視訊產品 結合數位、類比、軟/硬體的技術、設計困難、零組件眾多且製程複雜,大 廠不易切入此領域,小廠也有技術上的障礙。圓剛掌握本身的技術以及新產 品開發能力,不斷推陳出新取得先機。杏輝藥品屬於製藥業,技術與產品間 的密切配合屬於產業常態。科風公司在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Supply)產 業中屬於台灣第三大廠,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戰場中之利器是它的廣大產品 線,囊括「離線式不中斷電力設備」、「在線互動式不中斷電力設備」、「在線 式不中斷電力設備」。在這樣的態勢之下,基礎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成為科風 的兩大要務。麗臺科技對於影像、視訊、語音、通訊協定、訊號壓縮等處理 技術與系統整合均累積相當深入的技術與經驗,但情況類似圓剛科技必須靠 產品的各種創新來吸引消費者。

【說明】

彼得杜拉克(1985)在企業創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ㄧ書中提 到「可行的」創新有幾種情況:1.為了有效果,一個創新必須簡單集中在某 一 範 圍 。 2.有效的創新開始都是小規模的。班恩企管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從其累積兩百多個案研究中發現「聚焦帶來成長;縮小範圍帶來擴

 研究發現 4:

長期績效優良的中小企業多從利基市場立足,再不斷透過產品創新擴 張市場突破營收瓶頸。

1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