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

6.3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

6.3 研究建議

6.3.1 對產業的建議

台灣中小企業基於國際分工、產業歷史等眾多因素大多屬製造及外銷導 向,可能也因此對創新的思考會先以技術面的突破為主。從本研究的個案顯 示,許多成功的中小企業確實靠著技術與產品面的創新不斷成長。然而這些 成功的企業皆不斷依賴創新所獲之資源,再行蘊釀下一步創新,具有長遠的 思考和佈局。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亦顯示最能夠快速累積資源的並 非技術系統創新,而是策略創新。策略創新的執行需要思索的是營收模式

(Business Model)的改變、新事業單位的開創,或說是嶄新的企業自我定位。

從技術創新開始著手並無不好,能夠開始改變就是好事,但是在執行的過程 中也要時時檢視是否有策略創新的可能。

6.3.2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將個案鎖定單一產業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能力,選擇的個案公司所涵蓋的產業領域較廣,後 續研究者可以將焦點專注在單一產業進行研究,可減少產業間的特性差異而 造成對研究的影響。

2.增加多重訪談提升效度

本研究的訪談個案,是依據中高階管理者的角度,並未接觸實際負責技 術創新或產品創新的研發工程師。因此建議未來後續研究者可增加不同對象 的多重訪談,可以提供多角度的論證提升研究構念的效度。

1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

3.深入單一企業進行動態的資源與創新關聯研究

研究過程中對於創新與資源累積之間的動態描述,由於時間即能力無法 更深入探討。再者由於受訪者個人的認知以及資歷,亦不見得能夠有對自己 公司有最完整的剖析。若能夠深入觀察一企業,追蹤各時期各階段各層級的 員工將會有更深入的收穫。

1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六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

1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劉常勇(1997),「技術資源管理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影響之研究」,中華 民國科技研討會論文集。

(2) 蘇育民(1993),「卓越中小企業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3) 黃祐安(1996),「企業創新能力對新產品研發過程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十論文。

(4) 許強(1999),「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政治大學企業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台北:臉譜出版:城邦文化。

(6) 彼得.杜拉克著;張墊興譯(1985),「企業 創新」,台北:頂淵文化。

(7) 彼得.杜拉克著;林肇熙譯(1986),「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台北:志文出 版。

(8) 柯立思.如克,詹姆斯.艾倫;楊幼蘭譯(2002),「從核心擴張」,台北,商 智文化。

(9) 劉平文著(1993),「經營分析與企業診斷-企業經營系統觀」,台北,華泰。

(10) 蔡如菱(2002),「企業內部創新發相過程及影響因素之探討研究」,中正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11) 林欣亭(2005),「企業創新能力、創新認知程度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關聯性 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92),「國家磐石獎專輯」,台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13)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0),「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創新研究專輯」,台北,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14) 劉俊毅(2005),「不同創新類型之知識資源建置過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廖崇廷(1992),資源管理方式與新產品發展策略之關係研究:台灣冷氣機

1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6) 賴秋燕(2003),「組織內外在因素,事業網路互動強度與組織創新績效之 關聯性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威芩(2003),「創新不確定性、核心能耐與創新策略對新產品績效影響 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姜星狄(2004),「不同產業知識創新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19) 李友智(1998),「知識管理,產品創新與影像兩者關係的干擾變數之研 究」,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陳玫伶(2003),「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企業成長之動態歷程」,政治大學經 營管理研究所。

(21) 胡騰井(2003),「探討產業特徵,企業資源及高階經理人特質與企業績效的 關係」,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張如蓮(1996),「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沈文慈,鄭呈皇(2006),「跳出就有成功小池塘-坐上全球電視卡王位」,

商業週刊 965 期。

(24) 洪震宇(2003),「超競爭時代-四把只剩金鑰匙」,天下雜誌 274 期。

(25) 洪震宇(2004),「傳產科技大獲利」,天下雜誌 298 期。

(26) 熊毅晰(2006),「奇菱科技躍升奇美下一個金雞母」,天下雜誌 345 期。

(27) 熊毅晰(2006),「決勝創新力」,天下雜誌 345 期。

(28)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華民國九十ㄧ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9)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30) 吳思華(1998),「知識流通對產業創新之影響」,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主辦。

(31) 司徒達賢(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天下遠見。

(32)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

(33) 吳健鑫(2002),「我國中小型資訊軟體技術知識特質與創新行為研究」,政

1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徐建銘(2002),「高科技中小企業創新與知識管理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劉家潾(1995),「中小企業機動性之研究-資訊交易成本觀點」,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溫慕壵(1995),「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經營環境、企業資源、業主能力 之互動」,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鄒允中(1993),「中小企業規模成長與內部資訊處理特性改變相關之研 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研華科技公開說明書(2005) (39) 美律實業年報(2001)

(40) 茂順密封公開說明書(2004) (41) 圓剛科技年報(2004)

(42) 杏輝藥品公開說明書(2005) (43) 科風公司公開說明書(2005) (44) 精技電腦公開說明書(2003) (45) 麗臺科技公開說明書(2004) (46) 奇菱科技攻開說明書(2005)

1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英文部份

(1) Aaker, D. A. (1985), “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 35-36.

(2) Ansoff, I. H. and J. M. Stewart (1967), “Strategies for a technology-based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12-121.

(3) Arora, A., Fosfuri, A., Gambardella, A. (2002). Markets for Technology: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Strategy. the MIT Press

(4) Betz, F. (1993),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New York : McGraw-Hill

(5) Chandler, A. D. (1990),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Clark, K. B & Wheelwright, S. C. (1992),”Organizing and Leading Heavyweight Development Teams,”Revolutionizing Product Development:

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 NY, Free Press

(7) Cohen, Wesley M. and Daniel A. Levinthal , (1990), “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128-152.

(8) Cooper, R. G. ( 1984 ) , “ The Strategy-Performance Link in Product Innovation, “ R&D Management, 84(April), pp.247-259.

(9) Grant, R. M.(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pp. 109-122

(10) Hamel, G. and C. K. Prahalad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1) Henderson and Clark(1990),”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Ithaca; Mar 1990; Vol. 35,Iss.

1; pg. 9, 22 pgs

(12) Hall, R.(1982)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3, p.135-144

(13) Iansiti, M. and Clark, K. B. ( 1994 )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 :Evidence fro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1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Mainframe Computers” .ICC , pp.557-605.

(14) Levitt, T. (1966), “Innovational Imit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 - October, pp. 63.

(15) Leonard D. & Sylvia, S. (2002). 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27 p.485-500 (16) Lynn, L. H. , Reddy, N. M. and Redy, N. M. (1996). Linking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Innovation Community Framework. Research policy, Vol. 25.

pp. 91-106

(17) Ritta Katila & Scott Shane (2005),”When Does Lack of Resources Make New Firms Innovative?” Ac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Vol 48,No.

5,pp814-829.

(18) Robertson(1967),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1, p.14-19

(19) Rothwell, R. (1992) 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 R&D Management, July, Vol. 22, No. 3, pp.221–239.

(20) Tushman, M. L. and Nadler (1986),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8(3),p.74-92

(21) Trott, P. (1998), Innovation Management &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pp. 119-120, pp. 111-138。

(22) Tyre, M. ( 1991 ) , “ Manag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cess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a Multi-Plant Network,“ Research policy, 20: 57-76.

(23) Utterback(1994),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Evolution.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79-102

(24) Yin, R.K.(1989),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 ,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25) Zand, D. ( 1981 ) ,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Power-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New York:McGraw-Hill, pp.11-12.

1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網站部份

(1) 公開資訊觀測站 http://newmops.tse.com.tw (2)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http://www.moeasmea.gov.tw (3) 花王企業 www.forward-net.com.tw

(4) 川飛工業 www.falconcycle.com.tw (5) 宜進實業 www.yijinn.com.tw (6) 美律實業 www.merry.com.tw (7) 研華科技 www.advantech.com.tw (8) 福興工業 www.fuhsing.com.tw (9) 圓剛科技 www.avermedia.com.tw (10) 杏輝藥品 www.sinphar.com (11) 科風公司 www.pcmups.com.tw

(12) 雷虎模型http://61.221.10.43/indexmain.

(13) 精技電腦 www.uniteck.com.tw (14) 麗臺科技 www.leadtek.com.tw (15) 技嘉科技 www.gigabyte.com.tw (16) 奇菱科技 www.chilintech.com.tw (17) 飛宏科技 www.phihong.com.tw (18) 創見資訊 www.transcent.com.tw (19) 福隆尖端 www.mdi-fuluong.com.tw (20) 研揚科技 www.aaeon.com

(21) 慶鴻機電 www.chmer.com (22)巨有科技 www.pgc.com.tw (23) 沛亨半導體 www.analog.com.tw (25) 佰鴻工業 www.brightled.com.tw (26) 驊陞實業 www.wieson.com (27) 千如電機 www.abctwn.con.tw

16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28) 亞翔工程 www.lkeng.com (29) 岳豐科技 www.cables.com.tw

16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