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中文部分

王伯魯(2009)。萃思學(TRIZ)及其推廣應用問題探析。科技進步與 對策,26(18),132-135。

王美芬、熊召弟(1998):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前龍(2001,6 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解決問題」課程目標之 涵義與理論探討。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會議論文集(頁273-281),台北市。

王萬清(1987)。電腦輔助問題解決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程式思 考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甘賽雄、宗曼莉(2011,5 月 30 日)。淺談 TRIZ 理論在形態創新設計 中的作用。萬方數據。2012 年 6 月 12 日,取自

http://articles.e-works.net.cn/cai/article87492.htm

余亮(2004)。模糊與 TRIZ 理論應用在 CMP 問題與決策系統之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093NTUST489098。

李雅惠(2005)。低年級問題解決歷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明隆(1998)。以網路為主的教學環境(Web-Base Instruction)內涵 及規畫原則。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12,22-38。

吳明隆(2011)。以數位化行動學習迎接新挑戰。T&D 飛訊,124,1-5。

吳振民(2006)。結合 TRIZ 方法與整合新產品創新流程方法進行產品 綠色創新。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德邦、吳順治(編譯)(1998)。解題導向的數學教學策略。台北市:

五南。

呂欣(2009)。TRIZ 理論中 39 矛盾矩陣與 40 創新原則的產品創新設計 研究。包裝工程,30(5),211-213。

岳修平(譯)(2000)。E. D.Gagne 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

台北市:遠流。

林佳蓉(2008)。ISD 系統化教學設計與數位教材實務工作坊,台北市:

心理。

林聰儒(2000)。e-learning 輔助知識管理之初探。國立台北大學企業 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平勺(2002)。生活科技網路輔助教學模式建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洪文東、李震甌(2001)。從科學問題解決看創造思考的研究。屏師科 學教育,14,46-59。

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 教育學刊,11(4),407-430。

洪文東(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 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43,26-42。

看創新教育理論(TRIZ)在高校的應用(2008,4 月 11 日)。中國教 育報,3 版。

高天志(2005)。TRIZ 法應用於工業設計構想發展之初探。國立台灣 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波、王新(2000)。基於 Internet 的網絡教學及其相關技術。中國遠 程教育,2,43-46。

原來(2002)。以 TRIZ 理論建構可以提升國家競力的創造力教育體系。

研習資訊,19(3),54-65。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 科學教育,8,2-28。

唐一寧(譯)(2009)。今野勤、井上清和、中野惠司、安部有正、林 裕人、池田光司著。利用 QFD、TRIZ、田口方法提升開發暨設計 的效率。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行為。教學 科技與媒體,59,63-73。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6,

15-30。

徐新逸(2006)。數位學習內容。載於資策會(主編),2005-2006 數 位學習白皮書(頁 195-203)。台北市: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辦公室。

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載於國立交通大學舉辦之「第 一屆大學教學方法與網路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頁 13-30),新竹 市。

孫春在、林珊如(2007)。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協助學生自我覺察科技創 造力-總計畫: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協助學生自我覺察科技創造力

(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5-2520-S009-001)。新竹縣: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翁國亮、黃俊明、洪焌燿、王創茂、洪文義(2010)。運用創造性問題 解決(CPS)模式結合 TRIZ 技法建構產品之創新流程-通用設計 為例。創新與經營管理學刊,1(1),85-100。

曹世亮(2001)。電子學習(e-Learning)發展現況之探討。生活科技教 育月刊,34,32-39。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作者。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6)。高中藝術領域課程輔助教學參考手冊 1

-美術。台北市:作者。

陳佩正(譯)(2002)。G. O. Martin-Kniep 著。成為更好的老師-八個 教學創新構想的實踐(Becoming A Better Teacher)。台北市:遠流。

陳盈全(2006)。半導體公司供應商品質管理系統之改善-運用 TRIZ 方法。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市。

張世忠(200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 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祥唐(2003)。整合 TRIZ 與可拓方法之綠色創新設計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博士班博士碩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鴻(2010)。當創意遇上科技-擴增實境,商機無限。貿易雜誌,10

(8),44-47。

張忠友、韓勇(2012,5 月 17 日)。TRIZ:將思想變成行動的創新方法。

學習時報。2012 年 6 月 12 日,取自

http://big5.qstheory.cn/kj/yjsk/201205/t20120528_160502.htm

張旭華、呂鑌洧(2009)。運用 TRIZ-based 方法於創新服務品質之設 計-以保險業為例。品質學報,16(3),179-193。

張玉山、林建志(2010)。節能減碳之 TRIZ 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工業 科技教育學刊,2,31-38。

許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葉乃靜(2008)。由時間和空間觀探討網路學習。國家圖書館館刊,97

(2),1-22。

葉安琦(2000)。促進國小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個案研究-發展 問題表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葉繼豪(2007)。從「忽略衝突成本的管理者,末路己近」談起-以創 新構思問題解決法(TRIZ)强化企業衝突管理之品質。品質月刊,

43(8),39-41。

曾念民(2004)。TRIZ:6 Sigma 創意問題解決的新利器。品質月刊,3,

46-52。

黃貝玲(2001)。從線上學習的發展看企業線上訓練。電子化企業經理 人報告,19,12-23。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 析。台北市:教育部。

黃惇勝(譯)(1991)佐藤允一著。問題解決方法與應用—問題掌握及 擬定對策的方法。台北市: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

黃義峰、許銘津(2003,4 月):國小學童應用網路工作室實踐非同步 專題式學習之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第十一屆國際 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光碟D2-3,台北市。

蒯光武、陳浚卿(2010)。影音部落格於網路教學應用之關鍵成功因素 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94,40-59。

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詹雨臻、葉玉珠(2005)。「生活問題解決測驗」之發展。測驗學刊,

52(1), 1-30。

鄒景平(2000)。問題比答案更重要-企業導入 WBT 應考量的因素。管 理雜誌,309,38-41。

經建會人力規劃處(2001,12 月 25 日)。電子學習(e-Learning)現 況及未來展望,新聞稿。2011 年 9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846

廖文進(2005)。萃思 TRIZ 方法之實務應用-以液晶螢幕翻轉裝置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組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竹市。

廖鳳池、鈕文英(1998)。問題解決諮商模式。台北市:張老師。

蔡秀勤(2004)。美國 Allen Interactions 之 e-learning 教材發展理念—

從教學設計與學習動機激勵角度分析。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學習產業 推動與發展計劃。2011 年 9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531/09/18017_530461.shtml 蔡碩穎(2010)。DISCOVER 課程對提升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與

創造力之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蔡光榮、陳建富(2005)。遙測技術應用於台灣中部集集地震災區崩塌 地植生處理工程之植生指數評估。航測及遙測學刊,10(2),

203-212。

潘文福(2001)。應用學習單的網路化教學設計與成效分析。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志成(2002)。TRIZ 方法改良與綠色創新設計方法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博士班博士碩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志成、陳家豪(2003)。TRIZ 創新法則於綠色創新設計的應用。工 業污染防治季刊,85,164-174。

劉君毅(2007)。數位學習的現況與發展。研習資訊,24(4),118-119。

劉明洲、蔡蕙芳、陳立輝(2007)。網路學習歷程中的解題思考活動研 究。網際網路技術學刊,8(2),179-183。

鄭勝隆(2004)。以 TRIZ 輔助汽車內裝產品設計之研究。大葉大學設 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鄭稱德(2002)。TRIZ 的產生及其理論體系。科技進步與對策,1,

112-114。

賴奕璇、張瓊穗、王尹玲、甘珮甄(2003)。網路教材介面設計之原則 與實例探討-以「土石e 點流」教學網站為例。資訊與教育,94,

71-81。

盧昆宏、魏振育、歐惠鳳(2010,4 月)。FDTAIM 分析改善模式之建 構與應用。載於正修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所舉辦之「全球商業經營管 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 894-905),高雄市。

謝君偉(2010)。非制式教育環境兒童對科學教具之操作偏好與問題解 決表現。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謝惠雯、陳昭珍(2011)。開放式課程教材之著作權問題研究。教育資 料與圖書館學,48(3),381-405。

簡真真(1981)。國小資優實驗班學生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發展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叢東昇、張明勤、張瑞軍、蘇謙(2010)。廣告與 TRIZ 的理論結合在 新型立體車庫概念設計中的應用。起重運輸機械,12,70-74。

羅素貞(1996)。問題表徵與問題解決。屏東師院學報,9,149-176。

蘇惠玉(2004)。網路教學。台大教與學期刊電子報,22。2011 年 10 月1 日,取自 http://edtech.ntu.edu.tw/epaper/930310/tips/tips_1.as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