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問題解決

Kahney(1986) 「問題解決」是利用個體已學過的知識技能去滿足 情境的需要,已獲致解答的過程。

Hatch(1988) 「問題解決」是一種過程,是針對問題尋求適當解 決問題方案的一種過程。

Solso(1995) 「問題解決」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的思路,此種思 路涉及了眾多反應的形成及從中的選擇。

2-2 問題解決的意義(續)

Sternberg(1999)

「問題解決」是要去達成「克服障礙以達到解答」的 去解決,例如:綜合運用知識技能(張春興,1997 ;Sternberg, 1999)、提 取舊基模(唐偉成、江新合,1998)、將已學過的概念與規劃加以組合

(葉安琦,2000 ; Gagne’, 2000)…等。本研究所使用之 TRIZ 工具有其 一定的使用步驟。此外,TRIZ 之 40 個解題原則為 Altshuller(1999)從 四十萬件專利發明經驗所發展出來的,可說是集合了眾成功發明之經驗、

情境因素、先備知識技能、解決的目的與期望、策略的使用…等。Wallas Wallas

(1926)  Garofalo和Lester

(1985)

問題的覺知問題的理解目標分析計畫發展

計畫執行執行程序和答案的評估。

Bransford 和Stein

(1986) 

有效的問題解決步驟(IDEAL)為:

定義現存的問題定義問題的本質找出問題可能 的解決方案並決定最佳的策略行動檢討策略是否 有效

Glass 和 Holyoak

(1986) 

形成問題表徵研擬可能的解決方法重新界定、

陳述問題實行計畫及檢討結果

Mayer(1987)  問題轉譯問題整合解題計畫及監控解題執行 Klein

(1996) 

界定問題設計問題解決策略執行解決策略

評鑑策略效益 Davidson和Sternberg

(1998) 

2-3 問題解決歷程(續)

提出者 問題解決歷程 王前龍 

(2001)

確認問題的存在界定並表徵問題題出可能的解 決策略決定解決策略按照策略採取行動評鑑 行動效能

洪文東 

(2003)

產生困惑發現問題產生想法選擇想法以解決 問題評鑑結果

黃茂在、陳文典 

(2004)

發現問題確認問題形成策略執行實現整合 成果推廣應用

問題解決過程會因問題類型、預期目標、研究重點等原因而異。各 歷程間的次序,鮮少是固定不變或依序前進的,所以沒有所謂公認的問 題解決歷程模式。本研究所使用之TRIZ 有一定的解題步驟,詳情可見 下一節之「TRIZ 的解題步驟」,因此研究者綜合上述文獻並參考 TRIZ 設計步驟及課程規劃歸納出一適用於本研究之問題解決歷程順序,即

「產生困惑並察覺問題理解問題並找出關鍵構思擬定解決方案及策 略選擇解決方案及策略執行解決方案及策略」。

三、 問題解決表現相關評量工具

由於問題解決是一相複雜的心理及大腦行為,故在其評量上需多方 考慮,例如:問題解決的歷程、使用的策略、如何選擇方案、計畫的執 行、學生的動機…等面向。因此,從事問題解決評量時,常用多元的方 式來評量出學生真正的表現。

研究者在文獻蒐集過程中,大部分學者皆以「問題解決能力」為評 量目標亦或是以其研究目的之特定需求而設計。因此,較沒有一定的內 容格式。最為人熟知的為以Guilford(1967)的智力結構理論及王萬清

(1987)所提之「問題解決模式」為編製測驗的理論基礎所編製的「問 題解決能力測驗」。另有由詹秀美和吳武典(1991)所編,修訂自 Zachman,

Jorgensen, Huisingh,& Barrett 於 1984 年所製的『問題解決測驗』(Test of Problem Solving ,TOPS)之問題解決測驗。其他的測驗如簡真真(1981)

根據 Felidhusen, Houtz, &Ringenbach(1971)編製的「The Purdue

Elementary Problem Solving Inxentory」所修訂而成之問題解決能力測驗。

再之後,張志豪(2000)根據簡真真所修訂的「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與 詹秀美、吳武典所編製適宜高中生使用的「問題解決測驗」。而詹雨臻 和葉玉珠(2005)依據「多重問題解決模式」(The Model ofMultiple Problem Solving, MPS)的四個問題解決歷程所編訂之生活問題解決測驗 是近期常被使用之評量工具。

本研究主要研究學習者之問題解決歷程及結果,Sternberg(1999)

指出從解題者在問題解決時的表現,可瞭解解題者面對問題的思考歷程 與處理能力。黃茂在及陳文典(2004)指出由於問題有大的有小的、有 複雜的有簡單的,我們要來評量一個人「問題解決的能力」,若是以他 解決某些問題的成功率來決定,可能會失準。為能有明確的表徵得以觀 察,他們嘗試分析解題者對問題解決的三項的內涵:

1. 態度(面對問題的態度):解題者能否保持正向、積極的心態;

能否做出合理評估,並具有勇於承擔的態度,以及周全考量、

詳細瞭解與規劃的習慣。

2. 方式(處理問題的方式):解題者能否以有規劃、有條理的方 法或步驟處理問題,包括與人合作協調、善用多方資源和時 間解決困難、統整成果或對資料作詮釋。

3. 品質(問題解決的品質):解題者能否適切地、合理有效地解 決問題;解決的結果是否切合原先的目標。

這種切分的方式只是為了評測時觀察的方便,其實三項之間仍是相

資料來源:黃茂在及陳文典(2004,25)

 

李雅惠(2005)分析了低年級學生問題解決之歷程,建立一低年級 資料來源:李雅惠(2005,74)。

謝君偉(2010)依照兒童操作科學教具解決問題時,可能採取之解

資料來源:謝君偉(2010,49)。

在「成為更好的老師」(陳佩正譯,2002)一書中也提及了一解決

資料來源:陳佩正(譯)(2002,66)。

從國內外學者對於問題解決歷程之界定及上述四表及可觀察歸納出,

問題解決歷程的評分向度,與其對問題解決歷程之定義及欲研究之重點 有關,然從中可歸納出一些共同點,即「問題理解、想法規劃、決定、

執行及評鑑」(洪文東,2003 ; Klein, 1996 ; Polya, 1957)。大致上以這四 點為主要架構,再依需求細分或增加。

因此,本研究之問題解決歷程評分規準向度將以此四項為出發點,

參考上述四份關於問題解決歷程評量工具,並搭配研究者依文獻及 TRIZ 步驟重新定義之問題解決歷程及課程規畫進行增編。

而在評分標準上,由上述四表中可觀察出,其評分層級以「有無、

是否」與「數量」等,這些在程度上較能明確判斷的分類法來訂定標準。

本研究亦將參考此方式,便於教師能做更明確的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