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台灣醫療發展歷史沿革

自十六世紀中國移民逐漸渡海來到台灣定居開始,台灣的醫療方 式就更為多元化,因為民間傳統的中醫師並沒有經過官方正規的教育 訓練。在 1860 年代西方教會抵達台灣之前,傳統中醫一直是台灣醫 療體系的主流。在西元 1865 年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 Maxwell 及 1872 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 Makay 來到台灣,分別在台灣台南及淡水 兩地設立西醫診所之後,台灣接受西醫訓練的人才開始增加。

1895 年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將 西醫建設為台灣醫學之主流,並以教育作為台灣現代化及皇名化的手 段之一,從此中醫在台灣的發展開始逐漸式微,在 1897 年的調查,

台灣的中醫師人數約有 1070 人,但歷經日本統治,從 1899 年至 1945

年,日本政府在台約培養了 2800 名西醫師,直到 1945 年日本戰敗,

台灣有執照的中醫師卻僅存不到 20 名(陳永興,1997)。

1945 年台灣光復之後,採取中西醫並存的政策,對中醫師執照 的取得,採取放鬆政策及中醫特考,只要經過自學或學徒出生者均可 報考中醫師執照而沒有任何的學歷限制,此一放鬆的中醫政策加上中 醫師移入台灣,短短幾年之內,使得台灣原本在 1945 年時不到 20 人 的中醫師人數,至 1954 年時中醫師人數變成高達 1545 人(Chi,1996)。 1958 年教育部核准成立中國醫藥學院,開始將中國傳統醫學納 入正規醫學教育體制內,醫學院之中醫人才養成教育正式開始,1966 年成立中醫學系,為七年制,其目的乃在培養更現代化、中西醫兼學、

素質更高的中醫執業人員。且自 1966 年度起將修業年限延長為八 年。1984 年又成立了五年制的學士後中醫學系,招收大學畢業具有 學士學位以上資格,對中醫有興趣者。1988 年中國醫藥學院更接受 考選部的委託,負起了中醫特考筆試及中醫師教育訓練的責任,希望 能充份利用中國醫藥學院的師資、設備及經驗來培育更優秀的中醫人 才,而後中國醫藥學院也陸續成立中醫學系碩士班及博士班。教育部 於 1991 年核准國立陽明大學成立傳統醫學研究所碩士班,1998 年亦 核准設立博士班。1998 年長庚大學也設立了中醫學系,共同為培育 中醫人才而努力。民間團體亦相繼開辦針灸、內科等研習課程,以輔

導民眾加入中醫師的行列。

二、 大陸醫療發展歷史沿革

大陸在 50 年代初期,政府打出「團結中西醫」方針,將中醫藥 學的發展導入正確的途徑。在行政體系上設立中醫藥事業管理單位,

在衛生部內設立中醫司。在省市縣各級行政體制亦予以設置。1955 年,發展成中醫學術研究委員會,並切集合了零散的中醫師,從而建 立數萬所聯合診所。創立許多中醫診所及中醫醫院,也在綜合醫院設 立中醫科。

1956 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大都市,在黨中央、國 務院的指示下成立了四所中醫學院,至此,中醫學教育才正式成為大 學教育的一環,堂堂邁入大學教育之途。此為大陸中醫高等教育之始。

但由於大陸人口眾多,對衛生人力的需求高,故亦同時開辦「中醫帶 徒工作」希望在 56 年至 62 年之中,培養 50 萬名新中醫,除了在一 般中醫教育機構培訓外,一般 中醫師都可以做師父帶徒弟,而招募 的對象,只要初中畢業,或高小畢業語文程度較佳者即可參加。不過 並沒有培養到預期的 50 萬名的目標即廢止。

在 1956 年到 1966 年間,中醫學院有 21 所,在校生數有 10155 人。十年間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高達 7100 人。同時,西醫學醫師

的中醫學研修生便有 2046 人。這十年間,在歷史上而言是中國傳統 醫學最為光輝的時期,其原因就是大陸的中醫政策與「團結中西醫」

的方針所致(錢信忠,1995)。

大陸在 1966 年至 1976 年-文化大革命這十年間被稱為「動亂的 十年」,學生成為紅衛兵罷課、學校也停課,整個教育為之斷層,中 醫教育亦不例外,遭受到嚴重的摧殘。許多年老的中醫師受到迫害,

中醫師人數在這段期間急遽減少。大量貴重的中醫學古老文獻被破 壞,中醫學的醫院設施,教育研究設施也被解散或合併,其他包括房 屋、財產、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都遭到嚴重的破壞,中醫基礎 理論研究被取消,中醫學術討論被制止,原本中醫醫院有 300 多所,

此時只剩下 129 所,全國中醫人數也減少為原來的三分之一,整個中 醫事業大為衰弱,嚴重的影響中醫學的後繼者及未來發展(陳梅生,

1997)。

1978 年秋,文革結束,學校復課,中醫藥教育亦逐漸復甦,衛 生部召回大批中醫藥人員,重新安排工作,並且恢復過去被拆除的中 醫機構,將從前未定職稱的中醫工作人員確定技術職稱,從此中醫藥 人員在社會上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位置。並從民間老醫師中,選拔了 一萬名優秀人員,派往全國各中醫機構服務,出版大量的中醫藥書籍 雜誌,經過如此的努力,數年後,中醫藥關係者便由 23 萬人增加到

30 萬人次。中醫學院得以修復、調整,增加了 23 所,募集學生數從 一萬餘人增加到二萬多人(1975~1980 年之間)。在這但期間,中醫 專門醫院以及中醫診療所由 117 增加到將近 1000 所的程度(錢信忠,

1995)。

1986 年,根據大陸憲法發展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的規定,將中 醫和西醫分開,成立「國家中醫管理局」,與衛生部並行,同屬於國 務院,使中醫事業的管理成為一個獨立的機關。1988 年改名成「中 醫藥管理局」,不只管理中醫,同時也管理中藥。此單位的責任範圍 包括:管理中醫藥事業;培育中醫人才;使中醫藥學的繼承與向上更 加發展制定中醫的各項規則、法規;制定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計畫;決 定實業經費與建設投資預算;管理中醫、中西醫結合業務指導;建立 中醫藥關係者的職務等級;制定採用基準與管理方法;促進中醫藥學 得國際學術交流及展開技術協助等工作。

大陸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下,召集全國中醫科際研究,及 中醫藥專家與行政人員集會,訂定了「1988 年至 2000 年中醫教育事 業發展戰略規劃」,設立了具體的目標,要增加中醫師、士 25 萬人;

中藥師、士 10 萬人。平均每千人口擁有中醫師、士 0.42 人;中藥師、

士 0.14 人。到 2000 年,中醫師、士人數達到 702000 人。此外增加 中醫護士 126000 人,培養中醫藥研究生 4000 至 5000 人,西學中醫

人員 4000 至 5000 人,留學生 500 至 600 人。(陳梅生,1997)。

三、中西醫學基本之差異

中醫與西醫使兩種不同的醫療體系,各有其診治疾病的特色。中 醫是辨證論治,西醫則是對病下藥。中醫的最大的優點,在於整體地 考察問題,但這同時也正是它最大的弱點,即缺乏深入。中醫以宏觀 的綜合與分析方法,乃是千百年來中醫思維邏輯的核心。它是一種缺 少具體定量的抽象定性過程。盡管它具有明顯的全面和系統考察事物 的趨勢,但是卻缺少實驗分析手段的支持,因此在理論上帶有假說的 性質。

中醫發展歷史由於沒有與近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缺乏先進的科學 檢驗手段,因此只能用四診的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宏觀的辨「證」,而 不能辨「病」。雖然中醫也有「病」的論述,但多是以「證」或「症」

代「病」,如咳嗽、胃痛、泄瀉、水腫、中風等。每一種中醫的「病」

都包含著諸多西醫的疾病在內,而且彼此界限含混,缺乏準確而細緻 的鑑別方法。且受歷史條件的限制的緣故,中醫不能準確辨「病」, 是其短處和不足。

西方人講究剖析,而且唯恐剖析不夠,越細越好,越深入越好。

對於那些抽象的、綜合的、概括的、含蓄的東西,總是覺得很難接受。

這反映在醫學領域內就是現代醫學中實驗分析學科的高度發達。西醫 診治疾病首先必須確定診斷,即疾病定性診斷。由於西醫的發展始終 與現代科技的進步相結合,所以西醫診斷技術不斷地深化。由於西醫 利用多種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為自己發展服務,如心電圖、腦電圖、

心向量圖、心肺功能、內窺鏡檢查、超聲波檢查,以及 CT、磁共振 等。所以能夠較準確的確定疾病的性質、部位和程度,即疾病的實質,

如肺結核、肺癌、潰瘍病等。但是,它的這一最大優點,同中醫一樣,

也是它最大弱點之所在。也就是說,這種目無全牛的分析方法,必然 帶有形而上學的傾向性,從而使人們忽視了全面和系統考察事物的必 要性。

中醫強調把每個人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把人與自然界看作 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而強調普遍性和共性;而西醫則強調個體的 無窮分解,強調每個局部的限性條件,從而強調特殊性和個性的局 面。但是,反映在疾病治療方面,卻又出現了中醫強調特殊性和個性,

即強調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而西醫強調 普遍性和共性,即強調某種藥物對某類疾病的普遍有效這樣一種完全 相反的局面,此為中西醫觀點上基本之差異。

故中醫強調以宏觀角度來治病,而西醫則以較微觀的角度來分析 病因,若能將兩者之優點相結合,則為人類疾病治療之一大福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