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傳統醫藥學至今已有數千年之歷史,是我國先人所遺留之豐 富資產。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對我國的農業、工業、

金融、貿易、服務業等各行各業都將產生巨大的衝擊與嚴峻的挑戰,

我國中醫行業未來也將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尤其是面對同文同種的中 國大陸之威脅,面對這種局勢,我國中醫業不能只是靜觀其變、消極 的適應,而應該主動出擊,尋求可行的應對策略。下列僅就本研究之 SWOT 分析,依 Weihrich 學者所提出之 SWOT 分析之策略擬定方法,

研擬出我國中醫業之因應策略並將其歸納整理如下:

一、在 WT 策略方面

(一)將衛生署下的「中醫藥委員會」提昇為「中醫藥管理局」

大陸十分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制訂一系列保護和扶植中醫藥 的方針與政策,並在其憲法中明確規定「發展現代化醫藥和我國傳統 醫藥」,將中醫與西醫分開,並設置「國家中醫管理局」與「衛生部」

並行,把「中西醫並重」訂為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故建議台灣政府應 更正視中醫藥的地位,提升中醫藥管理機構的層級設立「中醫藥管理 局」,以使中醫單位擁有更多資源,落實中醫藥建全體制。

(二)加強中醫教育的師資陣容

中醫系學生未來肩負起國人健康保健之責任,故優良的師資陣容 是很重要的。因醫學是實用科學要有臨床授訓的經驗,除了上課、研 究之外,還需到醫院臨床教學,尤其要負責見習、實習醫師教學,並 且對學生的病歷寫作、辨證能力及其他基本處方能力予以考核。如此 一來,一方面可使教師不脫離臨床實務經驗,另一方面又能使課堂教 學達到一致性與連貫性的效果。

(三)成立中醫教材編輯委員會

我國目前所使用之中醫教材有學校統編、古籍考試用書和自編講 義等,由於教材較無統一性、系統性,且統編教材編輯年代已久,故 可能會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擾。故應可以成立中醫教材編輯委員會之 類的單位,負責推動新版本之統編教材,並注意所編教材的系統性,。

這樣教學上才能有一致性,且教材應每二年更新版本較佳。每一門課 程上課有一大致的順序,學習才能有連貫性,學生之學習效果也會較 好。

(四)推動中醫現代化,研發中醫診療療效評估

中醫藥為一經驗累積而成的經驗醫學,應提出足夠的證據來證明 其有效性。對於中醫診療可以與科學工程結合,發展望、聞、問、切

診斷儀器,使得豐富經驗外,再加上數據及客觀。而治療儀器,如:

雷射針灸儀、傷科治療儀可研發,而中醫藥執行臨床療效評估,已是 刻不容緩的工作。期望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臨床療效評估方法,針對 已在應用的方藥,證明其真正具有的療效與適應症,同時進行新醫療 效能的開發及新藥研發工作,對於現有常用的方劑去蕪存菁,當足以 發揚傳統醫藥。

(五)建立中醫專科醫師制度

衛生署依據「醫師法」第七條之一規定,於 1988 年 6 月 29 日訂 定「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建立專科醫師制度之目的,為鼓勵 醫師接受完整臨床專業訓練,促使其不斷吸收醫學新知,以提升醫療 服務品質,照顧國民健康。因此之後,便積極委託各專科醫學會辦理 各科專科醫師甄審工作。此制度開辦迄今,成效斐然,對醫療品質的 提升,具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但此目前只限於西醫部份,因中醫診所 皆不分科,故現今中醫診所有健保給付者,門診業務範圍中每位醫師 都涵蓋了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科及傷科。但亦有一些中醫師於門 診中只看專科的,如只看內科、只看針灸或傷科者。相較於中醫醫院,

由於業務量及醫師人數較多之關係,多半將中醫分為內科(含婦、兒 科)及針傷科兩大部分,以應付門診之需求。但基於保障醫療服務品 質,未來中醫專科制度也有其必要性。

(六)推動中醫藥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2002 年進行二項有關中藥臨床試驗 的研究計畫,其一為醫學中心成立中藥臨床試驗中心,衛生署中醫藥 委員會支持 8 家醫學中心成立「中醫藥臨床試驗中心」,以利中醫、

中藥的發展;另一為中藥臨床試驗教育訓練,分北、中、南三區舉辦 系列教育課程,配合衛生署積極推動臨床試驗研究相關訓練課程,包 括科學研究方法、醫學倫理、保護受試者權益、不良反應處理等。未 來將要求中西藥臨床試驗研究計畫主持人,均須接受此類教育訓練課 程。

(七)落實中醫師進修,定期舉辦學術大會

目前醫師法第八條規定醫師執業應接受繼續教育進修,且必須每 六年提出完成繼續教育證明文件,才可辦理執業執照更新。為此中醫 藥醫療相關團體則有義務提供新知落實訓練之責,而目前在中醫師公 會有被要求定期舉辦學術大會。

二、在 WO 策略方面

(一)將中醫師人力培養回歸正規教育體系

就目前中醫師人力資料顯示,台灣中醫師人力有過剩情形;目前

所產生之醫師;且實施中醫總額後若過多的中醫師提供醫療服務,而 相對於健保點數亦下降,過多的醫療服務供給易造成市場機制的失 衡、惡性競爭及醫療資源的浪費,為防止情形發生政府應當機力斷停 止中醫師特考制度以確保市場之平衡機制。將中醫師人力培養回歸正 規教育體系,加強教(教育部)、考(考選部)、用(衛生署)單位之 結合,建立良好之關係機制以共同規劃人力。

(二)修法推動中西醫學的結合

「中西醫並重」訂為大陸衛生工作方針之一,因大陸有政府全力 支持與推動中西醫結合,使得大陸目前中西醫結合發展的制度受到國 際肯定,反觀台灣,目前要推動中西醫學整合工作仍受到許多相關法 規限制,造成台灣中西醫結合窒礙難行,有鑑於要完成中西醫結合之 任務,需從中西醫師的教、考、經由臨床療效評估,確定以中醫藥治 療較有效果的疾病,結合西方醫學之診斷優勢,互相擷長補短。針對 具有中西醫師雙重資格者,應准予雙重登錄執業,發展中西醫結合,

並應提供適當、優良的執業環境,使中西醫療方式得以結合,建立本 土醫學之特色。另由加強中西醫療結合教育之推廣著手,使中西醫學 之從業人員能互相溝通攜手合作,期能早日突破現代醫藥衛生體系之 瓶頸,為人類疾病治療的效果再創契機。

(三)參加國際中醫藥針灸學術大會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傳統醫藥興趣日濃,均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

從事研究工作,欲促進中醫、中藥暨中西醫結合之發展,須增進國際 學術交流、參觀訪問及技術合作,並且應將研究具體發表於期刊或提 出論文。顯示台灣中醫藥在研究成果並相互學術交流。

三、在 SO 策略方面

(一)將中醫與預防醫學相結合,以防患未然

世界各國人口平均餘命上升,國民所得增加,相對於健康的要求 日益增高,中醫藥除了治病之外,在養生保健、疾病預防、及增進人 類福壽上,都有其無法取代的地位,故可將中醫在預防醫學上作進一 步的結合,如此一來,除了可保障國人的健康,還可增加中醫的優勢 提升中醫的競爭力。

由於本研究僅就台灣及大陸地區的教育、考試制度、中醫行政管 理單位、醫療服務提供四個層面來探討,故仍有許多未盡完美之處,

有許多主題值得深入的探討。最後,希望本研究能對我國在加入 WTO 後,在面臨中國大陸的衝擊下,在中醫藥策略的擬定方面有些許幫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