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中音直笛教學及相關研究

壹、直笛的發展簡史

直笛又稱為木笛,英語學名是 recorder,意思是「像鳥兒一樣的唱歌(to sing like a bird)」(范儉民,1990)。直笛音色甜美柔和,源起於中世紀,是文藝復興 時期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根據現存的文獻資料,直笛的輪廓最早出現於 11 世紀 的法國精密工筆繪畫裡,在 12 世紀時,英國就有使用直笛的歷史記載,很多古 老教會牆上的雕刻,有手執雙管直笛的人像,直到 1450 年,才有關於直笛的文 字記錄(陳國泮,1987)。直笛這項木管樂器,從中世紀時就非常受到歡迎,常 在歌唱或是舞蹈場合擔任重要的伴奏樂器,在 15 世紀左右,直笛的使用普遍程 度,已經到了連農夫都人手一支(吳舜文,1991)。

巴洛克時期歐洲的社會結構產生了極大改變,隨著羅馬梵蒂岡教廷權勢的瓦 解,在政治上,各國的國王及貴族們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財力與權勢,不再依附 於羅馬教廷,也不再受制於教廷的政權;在經濟上,中產階級興起,漸漸成為社 會的重要階層。這些轉變使得巴洛克音樂發展多樣且豐富,在器樂方面,直笛以 獨奏樂器的角色占極重要的地位,此時期的音樂家如 G. P.Telemann、G. F. Handel 和 J. S. Bach 等,為直笛創作不少樂曲,使得直笛在此時期進入全盛時期(蔡曄

琳,2005)。到 18 世紀中葉,由於德國人 Theobald Böhm 改革長笛,使得長笛的 優點超越直笛,加上管弦樂的興起,直笛因為音域狹窄和音量小等無法克服的缺 點,逐漸被新的管樂器所替代,慢慢地被人們所遺忘,不再被世人談論(范儉民,

1990;陳國泮,1987)。

沉寂 150 年後,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興起古樂復興運動,英國學者 Arnold Dolmetsh 是這股木笛及古樂復興運動的先驅者,他出版 17、18 世紀音樂演奏專 書,於 1919 年製作古樂器運動中第一支仿製巴洛克形式的直笛,並且成立自己 的古樂器製作工作室,第一本現代直笛教學手冊出版於 1928 年,1935 年在倫敦 三一音樂學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確定直笛為教學的樂器,並介紹給在學 校的兒童,1937 年,Dolmetsh 等人組織直笛演奏者學會,發展活動、出版樂譜 和雜誌,使得直笛進入另一個巔峰期,德國吉他演奏家及樂器製作者 P. Harlan 將 Dolmetsh 所製的直笛帶回德國,並且嘗試製作,當時的作曲家 Paul Hindemith, 寫道:「在羞怯的嘗試後,人人都能立即吹奏出美好的聲音。」由於這樣的認知,

直笛被運用於音樂教育,使得直笛更大眾化(范儉民,1990;蔡曄琳,2005)。

貳、直笛音樂教育在臺灣之發展

來自比利時的蘇恩世神父(Rev. Alphonse Souren Cicm)於 1969 年在臺北市 光仁小學設立臺灣第一所「兒童音樂教育卡爾奧福教學法研究中心」,為實施奧 福教學(Karl Orff Schulwerk),全面教授直笛吹奏,不僅為奧福教學播種,也間 接為臺灣的直笛吹奏撒下第一把種子。1971 年,洪海東在深刻體認推廣直笛的 先決條件後,自創品牌,研究生產鹿鳴高音及中音直笛,並且創立鹿鳴出版社,

積極推動直笛音樂教育。1974 年,林榮德創立「榮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直笛遊戲吹奏、重奏、合奏等諸多相關教材及有聲軟體,開啟臺灣地區兒童 學習直笛之先導風氣。1981 年,臺灣省立交響樂團擬定直笛輔導小組計畫,並 且在全省各縣市輔導推展,為直笛教學培育種子教師(林淑芬,2005)。

我國音樂教育體制從早期設置「樂歌」一科開始,音樂課程內容幾乎侷限在 歌唱教學和一些簡易的樂理。民國 51(1962)年頒布「初級中學音樂課程標準」,

始納器樂學習課程,但僅有鍵盤樂器(教育部,1962)。民國 72(1983)年配合 國民教育法,增列「美育」目標,修訂「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加入吉他、中國 樂器(二胡、梆笛)、直笛等器樂教學,正式將直笛納入國一的樂器教材綱要,

其主要包含直笛的指法練習與直笛的簡易合奏曲等兩個部分(教育部,1983)。

為使國民中小學課程能適應時代變遷和青少年身心發展,民國 83(1994)年,

教育部修訂「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器樂部分包含中音直笛基本練習、高音及中 音直笛吹奏、直笛合奏與重奏等,明訂中音直笛為主要學習樂器,兼以複習高音 直笛。對有演奏樂器能力之學生,並鼓勵以獨奏、重奏、合奏等方式發表,且除 課堂表演外,也可舉辦校內比賽(教育部,1994)。

為提升國民之素養與增進國家競爭力,我國自民國 92(2003)年實施國民 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教材編選內容在音 樂技能包含音感、認譜、歌唱、樂器、演奏等(教育部,2003)。民國 94(2005)

年公布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九年級基本素養指標解說手冊」,音樂 部分六年級提出「能運用一種樂器,能表現個人唱奏能力並能主動參與音樂活 動。」九年級提出「能熟悉一種樂器,能個別或與他人唱奏樂曲」(教育部,2005)。 民國 97(2008)年頒布「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附錄部分增列教材內 容,第 4 階段(國中一至三年級)的音樂方面提到「以模仿或視譜等方式,演奏 多種文化風格的樂曲」(教育部,2008)。由此可見,直笛教學如今能夠在臺灣普 及發展,與直笛課程正式納入課程標準而成為體制內的學習材料與內容有關,再 由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觀之,雖無明文規定樂器教學須為中音直笛,但多數音樂教 師仍沿用直笛於課堂之樂器教學(徐千智,2002)。

除了正式課程,每年度全國音樂比賽的直笛合奏項目,各校參賽十分踴躍。

推動這股直笛合奏音樂比賽風氣的幕後功臣是陳忠秀校長,陳校長對音樂活動及

音樂教育都非常熱心。民國 71 年,陳校長擔任臺中縣輔導團音樂科召集人時,

連續三年寒暑假皆舉辦直笛研習會。民國 74 年,臺中縣教師直笛團隨後成立,

當「勵學會」(該會是臺中縣海線鄉鎮一些成功企業家,基於自幼無法安心求學 而回饋社會,提供獎學金給清寒家庭的民間社團組織)徵詢陳校長舉辦「勵學杯」

國中小師生直笛吹奏比賽,此促成臺中縣第一屆直笛合奏比賽,每屆與賽人數超 過 1200 人,當時臺南縣、新竹縣皆派人前往觀摩,作為該縣音樂教育推廣工作 之參考,「勵學杯」所催生的國中小師生直笛吹奏比賽舉辦至今已趨近 30 年,不 僅首開風氣,也肩負臺中縣示範與推廣直笛教育之重任,實為臺灣大規模推動直 笛教學發展之先驅(林淑芬,2005;張碧蓮,1987)。

民國 69 年,當時的省立交響樂團實施「直笛輔導小組計畫」,由 17 至 18 位教師組成,聘請指導教授密集指導 1 至 2 年後,到各縣市輔導推廣。民國 74 年暑假舉辦直笛指導教師夏令營及直笛合奏巡迴研習暨演奏會。至民國 77 年,

已有臺中、新竹等各縣市先後成立 7 至 8 個教師合奏團,並且經常舉辦教學觀摩 會,當時臺灣省教育廳音樂輔導團以極有限的經費辦理全省北、中、南三區直笛 比賽成效斐然,而也由於比賽與教學合而為一,這種模式受到各界諸多肯定與認 同,於是直笛便被納入臺灣省年度音樂比賽個人與團體組項目(趙景惠,1986;

張碧蓮,1987;林淑芬,2005)。

直笛教學在臺灣蓬勃發展,除了學校設立直笛課程、國中及國小直笛教學普 及、全國音樂比賽納入直笛項目之外,民間音樂團體的推廣也很重要。在臺中縣 教師木笛團成立後,各縣市之教師直笛合奏團紛紛成立,民間的音樂團體如卡農 木笛合奏團(國內第一個專業的直笛演奏團體)、臺北木笛室內樂等,提供教師 與各地直笛愛好者及演奏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近年來,民間與政府合作舉辦國 際性直笛研討會,邀請國外專業演奏家來臺演出,或是開授大師班示範教學;國 內也有個人及合奏團體遠赴日本、荷蘭、德國等國家,參加和觀摩國際性比賽,

彼此交流蔚為風氣(張碧蓮,1987;林淑芬,2005)。

參、中音直笛教學對音樂教育的功能與價值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 Carl Orff 將直笛應用於兒童音樂教育並加推廣,歐美 音樂教育也利用直笛作為培養學生音樂基本能力的工具(陳國泮,1987)。研究 者蒐集直笛教學者與音樂教育專家的論點,綜合歸納後,探討直笛教學對於音樂 教育的功能與價值,以下分述之。

一、 增進基本音樂能力

直笛教學可以增進音樂的基本能力,包括認譜、音感、節奏、音樂句法、創 作及培養欣賞的能力。吳榮桂(1986)認為藉由直笛的教學,能一音一音地進行 認譜教學,以聽音演奏方式訓練音感,感受正確的音樂節奏,學習基礎的音樂句 法。趙景惠(1986)提到直笛教學,可以讓音樂教師在創作教學中更得心應手。

郭惠嫻(1987)認為直笛吹奏可以訓練學生節奏感、音感及即興創作的能力,加 強閱讀樂譜的能力,使得讀譜的速度提高。張瑞瑂(1988)提到利用直笛教學,

對學生認譜、音感、節奏的學習很有幫助,更可進一步嘗試作曲。林鎧陳(1989a)

提出直笛在音樂教育有多種的優越功能,包括能幫助認譜教學,訓練學生節奏 感、旋律感、和聲感以及即興創作和協助音樂句法的訓練。吳舜文(1991)則認 為直笛是一種輔助性質居多的教學樂器,可以在音樂教學上作為認譜、音感、節 奏、創作及欣賞等音樂學習項目之輔助教學,其主要作用在促動學生多方面基本 音樂素養與能力的達成。楊文碩(2004)提出直笛的教學功能:藉由直笛的實際 操作,能加速學生的認譜能力,訓練曲調感及旋律感的聽音能力,提升節奏感能 力和學習音樂樂句的詮釋。

二、培養器樂演奏

吳榮桂(1986)認為直笛吹奏是必須追求正確的呼吸法,努力做好開放喉嚨,

運作下沉的橫膈膜抗力,來控制平穩平順的氣流,學會理想的腹式呼吸法,以作 為日後學習長笛、喇叭等管樂器的基礎。郭惠嫻(1987)認為直笛吹奏能使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