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ISA 數學素養建模過程

2. 主張 C2

A2PR18081:那你有試圖推翻你的答案嗎?

A2PS18082:有,就是一開始做這個題目,抱持的觀點就是要把這整個大扇形把 它分成3 等份。可是之後覺得怎麼分都是差一點點,就覺得自己的方法應該是錯 的,答案不可能這樣子解,然後就開始自爆自棄了,這東西怎麼這麼難喔,好煩 喔。

逐字稿,S18 為主張 C1、C2 所提出的說明

2. 主張C2

主張C2:「D 點防守以AD̅̅̅̅、β 角平分線所圍的扇形區域;C 點防守以 α、β 角 平分線所圍的扇形區域;B 點防守以 α 角平分線、AB̅̅̅̅所圍的扇形區域。」是個粗 略的答案主張,在此題中共有四位學生自行寫出主張C2,高程度 H 組有 2 位、

中程度 A 組有 2 位,不論是學生自行寫出的答案主張,或是經由研究者介入題 意後所更正的主張,皆會導向C2。只有 S18 因為徒手作不出三等分線,使得答 案主張恰巧為C2,其餘的學生皆有提出論據作為說明,可分成有 14 位學生提出 的W2.1:「作∠DAC、∠CAB角平分線。」、1 位學生提出的 W2.2:「作BC̅̅̅̅、CD̅̅̅̅中 垂線。」、2 位學生提出的 W2.3:「作中線」三種,這三種論據在此題中都是指同 一條線,在 W2.1 中有 8 位 GGB 環境的學生,其中 6 位有邊使用 GGB 作

∠DAC、∠CAB角平分線。

主張 C2+C3、主張 C2+C4 是由 C2 再延伸說明的主張,更細緻的考量當球 落在角平分線上時,是如何分界的,因此在應用過程中,學生並沒有為這兩個主 張提供相關論據。

圖4-18 S04 操作 GGB 節錄

A2GR04001:第二小題,你解的過程你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A2GS04002:就是畫角平分線

A2GR04003:你是根據哪一個線索?

A2GS04004:因為他說到距離最近的,所以這個點到這個中間的距離,要等於這 個點到這個,要大於這個到這邊的距離,所以畫角平分線的話,這點到這邊的距 離都會大於這點到這邊的距離

A2GR04005:小於吧!

逐字稿,S04 為主張 C2 所提出 W2.1

圖4-19 S14 作答紙節錄

A2PR14047:那我畫這個給你,你覺得它會是誰該防守的?

A2PS14048:C 點

A2PR14051:你用目測的嗎?那有沒有比較數學的方式可以肯定一點,不只是用

眼睛來看,它真的是離C 點比較近?

A2PS14052:…不知道

A2PR14053:好,那如果你今天把它連起來(指 CD),這一個正三角形,你怎麼確 定這個會離這邊比較近(指某點離 C 比較近),你現在就只確定這一段跟這一段的 關係嘛!(指某點與 D、C 兩點的距離)你要怎麼肯定這一段比較短?(指某點與 C 點的距離)

A2PS14054:把正三角形分中垂線

逐字稿,S14 為主張 C2 所提出 W2.2

圖4-20 S12 作答紙節錄

A2PR12017:那我這樣想問你一下,如果今天這個球落在這裡,你覺得它是 D 還C?

A2PS12018:如果以我畫的是 D

A2PR12019:但是我們這一題是要考量距離最近嗎?還是考量等分?

A2PS12020:距離最近

A2PR12021:那你覺得離距離最近的是 D 點的柴犬嗎?還是?它感覺很中間耶!

A2PS12022:對啊,因為我那時候的想法我應該就覺得是 D 吧,但是現在畫下來,

感覺就中間

A2PR12023:那中間應該也是有一個人要負責吧?雖然它很模糊,但是應該有一 個明確的人要負責,那你覺得應該是哪一個位置?

A2PS12024:所以應該是要作一條中線嗎?

A2PR12025:中垂線嗎?還是角平分線?

A2PS12026:應該是一樣的吧!

A2PR12027:對,應該是一樣的。

逐字稿,S12 為主張 C2 所提出 W2.3

總結:

在應用過程中,學生為自己的主張只提出論據作說明,無法看出不同環境與 程度對於學生所提出的論據有什麼影響與差異。

(三) 解釋與評估(Interpret & Evaluate):

探討解釋與評估的過程,論證簡圖可直接參考應用過程,在此題中沒有學生 使用限制修飾詞(Qualifiers)潤飾主張,有少數學生針對題目原文與圖像、自行發 展的主張等提出反駁(Rebuttal)的想法。關於驗證方面,經由研究者介入在 GGB 上給定一點,使得GH 組 S02、S04 測量其距離並拖曳移動,觀察距離的變化以 驗證主張C2。同樣地以 GGB 作驗證的還有 GL 組 S07 與 S08,驗證作用在 S07 主張C1 時,經由研究者協助在 GGB 上作出三等分線,並給定一個動點 E,詢問 S07 會如何分界,讓 S07 自行透過拖曳 E 點,觀察DE̅̅̅̅與CE̅̅̅̅觀察距離變化,發現 應該將主張C1 更正為 C2 並作∠DAC角平分線;S08 則是在最後形成主張 C2 後,

才在GGB 上拖曳動點 H,觀察DH̅̅̅̅與CH̅̅̅̅與BH̅̅̅̅距離,進行評估與驗證主張 C2。

A2GR07083:好,那你後來這個答案你有驗證它是不是對的嘛?

A2GS07084:應該吧!應該是對的吧!

A2GR07085:應該是對的,你怎麼知道,還是你用什麼方式 A2GS07086:就移動那個 E 點

A2GR07087:喔,用電腦移動 E 點。移動完就覺得應該是對的?

A2GS07088:恩

逐字稿,S07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A2GR08136:你怎麼知道真的是 D 比較近

A2GS08137:D 比較近唷,是不是有一個尺啊?(找 GGB 測量工具) A2GR08138:對,這裡

A2GS08139:D 到 H 跟 C 到 H 還有 B 到 H,這樣比的話就他會比較近阿

逐字稿,S08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在反駁方面,高、中程度組有出現反駁元素,其中高程度H 組 S04 與 S10 在 作答時,有出現反駁R6:「質疑為何以角平分線分界,就能找到距離最近的防守 範圍。」,但接續都以目測的結果,自行消弭R6 這個想法,不過在 GGB 環境下 的S04 透過研究者的介入,讓 S04 有機會以 GGB 進行測量並驗證,使得 R6 不 證自明。

A2PR10021:喔好,那你還有其他想法嗎?

A2PS10022:沒有,ㄟ當時會目測說,想說如果在上面找一點(指 DAK 扇形中),

會不會有可能C 點比較近,就是自己目測說有沒有可能我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A2PR10023:喔,那後來呢?

A2PS10024:後來覺得沒有,所以沒有繼續這個想法

逐字稿,S10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A2GR04025:那後來呢,有想出為什麼嘛?

A2GS04026:可是它是角平分線,我畫了幾個點去試試看,都是一樣的狀況都不 會比較大,都不會大於那個

A2GR04027:可是你又沒有長度,就是你又沒有量它,你怎麼知道...,你用目測 的方式,還是...?

A2GS04028:目測

A2GR04029:電腦可以用阿!你知道嗎?其實這兩條畫出來(角平分線),你應該 就想要試著點一個點嘛!剛剛有一個工具是測量長度嘛,你可以在這測量一下位 置。你可以稍微移動一下那個E 點(操作 GGB )

逐字稿,S04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中程度A 組 S03 與 S16 則在解題過程中,針對證據資料給定的文字與圖像 提出反駁R5:「質疑球靠近 A 點,該由誰防守?」,S03 在作答當下就提出 R5,

並順勢提出 R12:「質疑分工區域可以重疊嗎?」一同考慮,再經過研究者釋義 後便接續作答;而S16 則在想到反駁 R5 後,就放棄繼續思考未持續探究 R5。

A2GS03018:我有想到的是那如果球在近一點的地方,那要怎麼分?(指球靠近 A 點)

A2GR03019:什麼意思?你說比較近,近一點也是可以這樣分啊!

A2GS03020:他們分工防守區域可以重疊嗎?

A2GR03021:可以重疊嘛!好像也不排斥,那如果是你會怎麼分工?

逐字稿,S03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A2PS16033:我有想過如果假設它是落在比較靠近投出去的地方(靠近 A 點),是 要由D 來還是 C?

A2PR16034:那後來呢?

A2PS16035:後來…就沒有在想

逐字稿,S16 為解釋與評估過程所提出的說明

總結:

在解釋與評估過程中,並未出現修飾限定詞。反駁則在高、中程度組論證歷 程中有出現,高程度組S04 與 S10 針對自己所提出的主張,監控是否符合題意而 提出的反駁,GGB 環境提供 S04 後續可以拖曳動點進行驗證;而中程度組是針 對附圖的圖形推理提出反駁,後續學生便放棄思考由研究者釋義進行論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