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valuation 之英文字首縮寫,意義為發展教育及環境改善計畫之相關政

策、法令與組織;PRECEDE 模式的第一、二階段是社會、流行病學診斷,

第三、四階段是行為環境、教育診斷,第五階段是行政政策診斷,第六、

七、八階段是執行與評價;本研究利用此模式一系列診斷步驟中之第 三、第四階段做為探討『影響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照顧行為相關因素』

之架構,期望藉著本研究先診斷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之問題所 在,影響照護行為的因素為何,方能進一步發展未來教育及環境改善計 畫之相關政策、法令與組織;其他階段並未運用於本研究中。

Green於此行為理論第三、四階段中說明了影響行為的三大因素即 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1)素質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

是指個人或團體的知識、態度、信念、價值觀、感受等,是導致某行為 的原因,例如「不能改變」的個人屬性和人格特質,以及「可能改變」

的認知、態度、信念和價值觀等;(2)促進因素(enabling factors)

是指技能、醫療資源之有無或可及性,為表現某行為所需之技能、資源,

護理人員就學、在職期間有否受過死亡教育或臨終護理相關課程等均會 影響對瀕死病患之照護行為;(3)增強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

係指家人、朋友、同儕等人的態度與行為,工作環境之性質、常規、及 機構中的法規或條文,若提供的是支持的力量,則行為的表現會趨向頻 繁且穩固。

以下探討 PRECEDE 模式中之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對護理 人員照護瀕死病患之影響:

一、素質因素

(一)素質因素—人口學變項 1.年齡

Golub & Reznikoff(1971)調查 82 名護士,70 名護生之死亡態度,

發現護士對死亡之態度未因年齡、工作科別、年資而有差異。

年齡與死亡態度的關係說法不一,Kalish 與 Reynlolds(1977)的 報告指出,年齡大者比年輕者,較接受一般的及自己的死亡。Kalish 與 Reynlolds(1977)調查 434 名大洛杉磯地區的成年人,依年齡分三 組,男女各半,年齡大者遇到的死亡事件及參加之喪禮較多,也較常想 到自己的死亡,較少道出他們害怕死亡。年齡輕者,正好相反,年齡居 中者,結果介於中間。Mullins & Lopez(1982)調查的結果與 Kalish

& Reynlolds(1977)相反,Mullins& Lopez(1982)用 Templer’s DAS 測死亡焦慮與年齡之關係,228 名居住在護理之家平均年齡為 75.18 歲,59.5%女性,所受學校教育平均 8.72 年,住在機構平均 21.86 個月,

依年齡分二個群體 74 歲以下(young-old) 及 75 歲以上(old-old)。 結果年齡大的這一組有較高之死亡焦慮,同時主觀的健康較差,功能較 差,教育程度較高。

年齡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小的護理人員 與瀕死病患之「溝通」佳(Reisetter & Thomas,1986;Waltman,1988)。 年齡大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較佳(Waltman,

1988)。“年齡”可預測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但年齡無法証 明與瀕死病患「一般急性照護行為」之相關性(Waltman,1988);此結 果與 Craytor, Brown, & Morrow(1978)之研究發現相同,護理人員 之年齡與癌症病患之「身、心、社會照護行為」無關。

2.工作年資

工作年資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結果不一。杜異珍(民 86)的研究中指出,護理人員「工作年資四年以上」及「照顧瀕死病患 人數十人以上」者「自覺照顧能力或照顧感受態度」較正向。

Denton & Wisenbaker(1977)的研究則是“工作經驗多的比經驗 少的護士,「死亡焦慮」較高”;這可能表示:護理人員因為工作經驗 多了,更了解他們對重病患者的無力感,而有較高的死亡焦慮。Stoller

(1980)也有相同的發現:護理人員(RN)之臨床經驗增加時,照顧瀕 死病患之不安也增加(“臨床經驗”增加,“與瀕死病患交談、討論死 亡、及病患哭泣”均令護士“不安”增加)。Craytor, Brown, & Morrow

(1978)未能証明護士之“工作年資”與癌症病患之身、心、社會照護 行為有關。

3.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結果不一。Waltman

(1988)調查 372 名護士「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意向」之研究:教育程 度高者「與瀕死病患溝通」、「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較佳;但“教 育程度”與“瀕死病患之一般急性照護行為”沒有顯著相關,此與 Craytor, Brown, & Morrow(1978)的結果相同,未能証明“教育程 度”與癌症病患之身、心、社會照護行為有關。

Hare & Pratt(1989)調查 312 名護士面對瀕死病患之舒適程度,

發現專業護士(RN, registered nurses & LPN, licensed practiced nurses)因教育程度高,比半專業護士(CNA, certified nursing assistants)面對瀕死病患之舒適程度高。

Reisetter & Thomas(1986)抽樣調查 210 名護士對臨終病患的 照顧,結果“護理人員的教育程度”與瀕死病患之「溝通」,「持續照 顧」,「家屬照顧」等照護品質未能証明相關。

4.宗教別

有研究指出有宗教信仰者可使人降低死亡焦慮,或許有宗教信仰者 比較相信有來生、有輪迴,認為生命是永恆不滅的,對來世還有希望,

較不恐懼;而無宗教信仰則關心此生一結束就沒有了,因而焦慮

(Templer & Doson,1970)。Templer & Doson(1970)的研究指出有

宗教信仰且較積極參與宗活動者,對死亡恐懼與焦慮較低。

國內李復惠(民 79)也發現宗教虔誠度越高之大學生,死亡恐懼度 較低。黃琪璘(民 80)的研究發現信仰虔誠度強烈之醫師,對「死後生命 說」及「永生說」持非常相信肯定看法者在恐懼自己死亡及恐懼自己瀕 死均有較低的恐懼。王桂芸(民 78)的研究指出,有宗教信仰的護理人員 對瀕死病患照顧態度較正向;杜異珍(民 86)的研究中信仰基督教及常參 與宗教活動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心理照顧態度較正向。

顧艷秋(民 86)調查 91 位護生之死亡態度發現死亡恐懼不受宗教信 仰影響。顧艷秋(民 88)調查 100 位護理人員死亡態度及面對瀕死病患因 應行為之研究發現宗教與瀕死病患照護態度無關。

(二)素質因素-曾否有重要親友瀕死死亡經驗、照護瀕死病患人數、

照護瀕死病患知識、是否應全力救治瀕死病患的態度、自覺照護瀕死病 患重要之程度、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

1. 曾否有重要親友瀕死死亡經驗、照護瀕死病患人數

一個世紀以前,人們較接受死亡,死亡發生在任何年齡,十幾歲時 可能就曾遇到家人過世。大多過世在家中,孩子們也都經歷過親屬之瀕 死過程。然而,現今許多護生在進入臨床前,可能並未經歷過他人之死 亡與瀕死。即使有親人過世,那可能也是祖父母輩隔代的長輩,在醫院 或護理之家過世。許多理論說明,護士如果在年幼時未曾經歷過死亡,

將來在護理工作中會有死亡焦慮與死亡恐懼。然而死亡經驗與死亡焦慮 的相關性到底如何,並沒有一致的結論(Denton & Wisenbaker, 1977)。

Yeaworth, Knapp & Winget(1974)指出高年級的護生比一年級 的護生死亡與瀕死態度較正向,因為高年級護生已照顧過瀕死病患;然 而 Lester, Getty & Kneisl(1974)指出是因為教育增加了,死亡恐 懼減小了;並非因為臨床接觸瀕死病患多了,降低死亡恐懼。Hopping

(1977)發現有選修臨床照顧瀕死病患之護生,實習結束後,死亡態度 並未改變。Stoller(1980)指出當 RN(registered nurses)與愈多 的瀕死病患接觸,愈不安,LPN(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與愈多 的瀕死病患接觸,不安會減少;“ RN 與愈多的瀕死病患接觸,愈不安”

是因為(1)工作的結構使得 RN 與瀕死病患直接接觸較少(比 LPN 少),

(2)當逃避不是辦法時,負向經驗持續累積,(3)與照護瀕死病患 及家屬相關的感情投入之早期失落經驗,引發不安。

Schrock & Swanson(1981)抽樣 594 名護生,發現護生在照顧過 程中病患過世,護生的死亡態度會顯著的改變;然並未說明護生的態度 如何的改變(恐懼增強?或是減弱?),因此有可能對照護瀕死病患之 恐懼態度增強或減弱;他們認為“間接的”照護瀕死病患不會影響其恐 懼得分,例如在瀕死與死亡過程之前照顧這病患,則恐懼得分不受影響。

Denton & Wisenbaker(1977)問卷調查 76 名護士、護生“死亡 經驗”與 “死亡焦慮”得分間的關係,測量(1)好友及親戚的死亡,

(2)目睹一個暴力的死亡,(3)個人的死亡經驗及個人想到她自己 死亡的死亡焦慮,此研究結果支持了“並非所有的死亡經驗都是一樣 的”,同時“不同的經驗對死亡焦慮可能會有正向,也可能會有負向的 影響”。

Golub & Reznikoff(1971)調查 82 名護士,70 名護生之死亡態度,

發現“護理教育、工作經驗”會影響“對死亡的態度”。護士與護生不 同之處有三:(1):護士比護生相信“心理因素會影響死亡”,護生較 多“未決定或不知道” 心理因素是否會影響死亡;(2)護士比護生

“贊成自己的屍體解剖”,護生持“均可”的看法較護士多;(3)護 生較護士多認為“嚴重疾病患者仍應全力救治,如器官移植、洗腎”。

護士比護生多人認為應“依個人年齡、身體狀況痛苦情形決定合理的救 治”。

許多研究認為接觸瀕死病患的經驗會影響照護行為(Samaroo, 1996; Reisetter & Thomas,1986;Hare,1989; Brockopp, King & Hamilton,1991)。一般認為醫護人員在照顧瀕死病患大多時間覺得舒 適,但一旦面臨病患迫近死亡時都會感到不舒適(Samaroo,1996)。 Reisetter& Thomas(1986)的研究:“個人重要他人死亡的經驗”會

讓護士更敏感的覺察到瀕死病患之需求,“照護瀕死病患的經驗”會增 加其照顧技巧;與 Brockopp, King & Hamilton(1991)的研究結果 一致:“經常照顧瀕死病患”之護理人員比“較少照顧”(一年少於五 個瀕死病患)者更成熟、更穩定。Hare & Pratt(1989)的研究也發 現接觸頻率高者,舒適程度較高。Waltman(1988)的研究認為:過去 二年內有個人死亡經驗的比沒有的,「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較 佳,但與「瀕死病患一般急性照顧」及「開放性溝通」無關。

2.照護瀕死病患知識

有研究指出瀕死病患照護知識會影響照護行為,杜(民 86)調查 212 位護理人員發現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之「生理照顧知識」與「總照 顧態度」有正相關,「生理照顧知識」與其「至死亡率高的病房工作之 態度」有正相關。

有研究指出瀕死病患照護知識會影響照護行為,杜(民 86)調查 212 位護理人員發現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之「生理照顧知識」與「總照 顧態度」有正相關,「生理照顧知識」與其「至死亡率高的病房工作之 態度」有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