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對護理人員瀕 死病患照護行為之影響之綜合分析討論

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綜合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對護理人員瀕 死病患照護行為之影響之綜合分析討論

壹、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照護瀕死病患人數、自覺照護瀕死病患重要之程度與瀕 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體、家屬照護行為成正相關;就學期間曾否 接受臨終護理課程、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工作醫院別、工作病房 別、與同仁分享工作心得之程度、護理長對照護瀕死病患的支持度與瀕 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體、心理靈性溝通、家屬照護行為有關;以 下就素質因素、促進因素、增強因素等十六項自變項與瀕死病患照護行 為間之相關分別做一綜合分析與討論:

一、素質因素(人口學變項)

研究結果顯示素質因素中之年齡、工作年資、教育程度、宗教別等 四項人口學變項均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無關,由於各研究使用之量表及 依變項不盡相同,無法完全加以比較,僅就一些相關之研究討論之:

(一)年齡方面:本研究結果與 Craytor, Brown, & Morrow(1978)之 研究發現相似,年齡與癌症病患之身、心、社會照護行為無關;Reisetter

& Thomas(1986)及 Waltman(1988)之研究指出:年齡小的護理人員 與瀕死病患之「溝通」佳;年齡大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 續照顧”較佳;“年齡”可預測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但與 瀕死病患“一般急性照護行為”無關(Waltman,1988);由於各研究對 象、研究工具、依變項不盡相同,導致結果不一。

(二)工作年資、教育程度方面:工作年資、教育程度與瀕死病患照護 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結果不一: Craytor 等人(1978)之研究亦發現護 士之工作年資、教育程度與癌症病患之各項照護行為無關;Reisetter & Thomas(1986)亦指出教育程度與瀕死病患之各項照護品質無關;

Waltman(1988)的研究:教育程度高者,溝通、家屬之繼續照顧較佳;

Hare & Pratt(1989)發現專業護士因為教育程度高,比半專業護士 面對瀕死病患較自在;杜異珍(民 86)的研究則指出護理人員工作年資 長者自覺照顧能力或照顧感受態度較正向。

(三)宗教方面:本研究結果與顧艷秋(民 86)及顧艷秋(民 88)之研

究結果相似,宗教與瀕死病患照護態度無關;王桂芸(民 78)的研究:有 宗教信仰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照顧態度較正向,杜異珍(民 86):信仰 基督教及常參與宗教活動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心理照顧態度較正 向。

上述各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依變項不盡相同,可能是導致結果不 一的原因(Craytor et.al,1978;Reisetter & Thomas,1986;Waltman,

1988;Hare & Pratt,1989;杜,民 86;王,民 78;顧,民 86;顧,

民 88)。

二、素質因素(照護瀕死病患人數、自覺照護瀕死病患重要之程度、照 護瀕死病患知識、曾否有重要親友瀕死死亡經驗、是否應全力救治瀕死 病患的態度、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

本研究結果:素質因素中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照護與瀕死病患 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體、心理靈性溝通、家屬照護行為成正相關;瀕死 病患人數及自覺照護瀕死病患重要之程度與瀕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 及身體、家屬照護行為成正相關,與心理靈性溝通照護行為無關;照護 瀕死病患知識、曾否有重要親友瀕死死亡經驗、是否應全力救治瀕死病 患的態度與瀕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體、心理靈性溝通、家屬照護 行為無關。

(一)照護瀕死病患人數方面:許多研究結果認為曾否接觸瀕死病患的

經驗會影響照護行為(Samaroo,1996;Reisetter & Thomas,1986;

Hare,1989; Brockopp, King & Hamilton,1991);Samaroo(1996)

認為醫護人員一旦面臨病患迫近死亡時都會感到不安;Reisetter & Thomas(1986)指出“個人重要他人死亡的經驗”會讓護士更敏感的覺 察到瀕死病患之需求,“照護瀕死病患的經驗”會增加其照顧技巧;

Brockopp, King & Hamilton(1991)的研究:照顧瀕死病患較多之護 理人員比較成熟、也更穩定;Hare & Pratt(1989)的研究也發現接 觸頻率高者,不安程度較輕;Waltman(1988)的研究發現過去二年內 有重要親友死亡經驗的護理人員對瀕死病患家屬之繼續照顧較佳。

(二)自覺照護瀕死病患重要之程度方面:本研究以“自覺照護瀕死病 患重要之程度”來測量護理人員照護瀕死病患的態度,發現自覺重要程 度愈高者,照護行為愈多;與其他研究有相似之結果(Waltman,1988;

Harrington,1995;杜異珍,民 86);Waltman(1988)的研究指出“護 理人員對瀕死病患的照護態度”可以預測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意圖,態 度愈正向者照護行為意圖也愈正向;Harrington( 1995)認為護士對 瀕死病患照護態度會影響靈性照護品質,護士愈了解和接受瀕死病患 者,靈性照護品質愈佳;杜異珍(民 86)的調查指出護理人員對瀕死病 患態度愈正向時,愈願意提供瀕死病患心理方面的照顧。

(三)照護瀕死病患知識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照護瀕死病患知識與照

護行為無關,可能原因為此部分題目太少,基於現實的考量問卷題目不 宜過多,因此在知識部分僅以專家界定護理人員在照護瀕病患必須知道 的十一題,來測量護理人員照護瀕死病患的知識,事實上並不足夠,十 一題難以代表瀕死患整體性照護之知識,同時也未考慮題目困難度的問 題,故難以據此判斷知識與照護行為間之相關性;蔣(民 80)的研究指 出護理人員的知識與“疼痛處理行為”有關;杜(民 86)的研究指出護 理人員對瀕死病患之「生理照顧知識」與「總照顧態度」有正相關,「生 理照顧知識」與其「至死亡率高的病房工作之態度」有正相關,但未說 明知識與照護行為間之相關性。

由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瀕死病患照護知識得分並不理想,且差 距甚大,蔣(民 80)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蔣(民 80)發現護理人 員疼痛處理知識平均得分 55.04(13.21/24;滿分 24,最高 21 分,最 低 6 分,總平均 13.21)。

(四)曾否有重要親友瀕死死亡經驗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曾否有重要 親友瀕死死亡經驗與照護行為無關,可能因為本研究並未對“重要親友 之瀕死死亡經驗”做進一步的分析;Denton & Wisenbaker(1977)指 出“並非所有的死亡經驗都是一樣的”,“不同的經驗對死亡焦慮可能 會有正向,也可能會有負向的影響”,他的研究認為各種不同的死亡經 驗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未來的研究可針對不同的死亡經驗對照護行為

的影響做進一步探討。

(五)是否應全力救治瀕死病患的態度方面:由於國內外之研究對不可 恢復之瀕死病患是否應全力救治之看法差異頗大,本研究結果「是否應 全力救治瀕死病患的態度」與照護行為無關,有 22.4%的護理人員不同 意「應全力救治瀕死病患」,73.6%的護理人員同意;王(民 73)的調查 指出 47.64%的醫師表示不應繼續治療這類“無法挽救的嚴重遺傳惡 疾”病患,38.24%的醫師表示應繼續治療,以維持病患生命;73.17%的 護士表示不應繼續治療這類病患,20.23%的護士表示應繼續治療,以維 持病患生命;然王(民 73)的研究並未說明此態度與照護行為間之相關 性;有關「是否應全力救治瀕死病患的態度」並無定論,這牽涉到倫理、

法律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六)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方面:本研究發現護理人員照護瀕死病 患之自覺信心程度為 74.7%,照護瀕死病患之自我效能愈高者,瀕死病 患照護行為愈多;杜(民 86)的研究為 68.3%(平均得分/滿分

=10.92/16),然杜(民 86)的研究並未說明自我效能與照護行為間之相 關性為何;國外的研究也指出護理執業者的“自我效能”是影響護理執 業的重要因素(Thibodeau & Hawkins,1989),因此加強護理人員之自 我效能得到驗證。

三、促進因素中:就學期間曾否接受臨終護理課程與瀕死病患整體性照

護行為及身體、心理靈性溝通、家屬照護行為有關;在職教育曾否參加 臨終護理課程與瀕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體、家屬、心理靈性溝通 照護行為無關。

(一)就學期間曾否接受臨終護理課程方面:許多研究均指出死亡教育 或臨終護理課程對護理人員照護瀕死病患有正向的影響( Reisetter & Thomas1986;Samaroo,1996;Craytor, Brown, & Morrow,1978;鍾 春櫻,民 83;藍育慧,民 83;杜異珍,民 86);因此護理養成教育期 間將臨終護理列入必修課程有其必要性。

(二)在職教育曾否參加臨終護理課程方面:許多研究指出教育經驗(受 訓、研習會)與「照護行為品質」有顯著正相關,“死亡教育課程”會 增進照護瀕死病患的技能(Reisetter & Thomas,1986);杜(民 86)

的研究中指出曾參與瀕死病患照顧課程者,對瀕死病患態度較正向;本 研究並未發現「在職教育曾否參加臨終護理課程」與瀕死病患照護行為 之相關性,可能由於本研究對於這些臨終護理在職教育課程的內容、上 課的方式、時數等並未加以深入探討,未來可進一步探討臨終護理在職 教育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之影響。

四、增強因素中工作醫院別、工作病房別、與同仁分享工作心得之程度、

護理長對照護瀕死病患的支持度均與瀕死病患整體性照護行為及身 體、心理靈性溝通、家屬照護行為有關。

(一)工作醫院別: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醫院工作的護理人員,瀕死病 患照護行為多寡會有不同;這可能與醫院護理部之政策、主管是否重視 瀕死病患之照護有關, A 醫院對瀕死病患之照護行為均比 B、C 二所醫 院多,部分原因可能由於 A 醫院之瀕死病患較多同時主管較重視瀕死病 患之照護。

(二)工作病房別: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瀕死病 患照護行為會有不同:(1)加護病房比急診室對瀕死病患照護行為多,

(2)加護病房比一般急性病房(內外骨婦腫瘤科)對瀕死病患整體性 照護行為及身體、家屬照護行為多,(3)慢性、護理之家比一般急性病

(2)加護病房比一般急性病房(內外骨婦腫瘤科)對瀕死病患整體性 照護行為及身體、家屬照護行為多,(3)慢性、護理之家比一般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