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小杰的自我調整寫作歷程

(一)小杰的放聲思考自我調整寫作歷程

小杰在看到作文題目之後,就問:「不用寫大綱喔?」(放聲原案 2006-1-111),我請他自己作決定,於是小杰先「想要寫哪一件事情,

想哪一件事情是最難忘的」(放訪 2006-1-111),然後就針對作文題 目,寫出大綱:

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和家人出去玩 和家人出去玩得心情

小杰的第三段大綱,以口語產出內容時,說的是「和家人出去玩,

然後回來的心情」(放聲原案 2006-1-111),但是當他寫成文字時,卻 只寫了「和家人出去玩得心情」(放聲大綱 2006-1-111)。

寫完大綱後,小杰就開始針對所寫出來的大綱,將想法寫成文字。

雖然小杰在開始寫第一段以前就已經擬定整篇文章大概的內容方向,

但是實際寫作時,卻停頓了八次,「在想下一句要寫什麼」、「下一個(段)

要寫什麼」(放聲原案 2006-1-111),當下作計畫,甚至當下「就隨便 掰一掰(因為小杰沒有玩過海盜船)」(放訪 2006-1-111),所以文章中 的部分內容並非當時全家出去玩時實際發生的事,因為小杰覺得「讀 者不知道∼嗯∼我以前出去玩的事」(放訪 2006-1-111)。

小杰在把想法書寫成文字與標點符號後,有時會馬上發現寫錯,

當下立刻修改,有時也會經由再次閱讀該句,仔細思考後,再做修改

(放聲原案 2006-1-111):

「有的字是寫錯的,有的是寫到一半寫錯的!然後有的是重讀過 不通順的地方擦掉,寫過擦掉重寫的!」(放訪 2006-1-111)

在寫作的過程中,小杰會透過閱讀,幫助自己「修改錯字和修改 不通順的地方」、「想下一句」(放訪 2006-1-111)。全文寫完後,小杰 將 全 文 重 頭 到 尾 閱 讀 一 遍 , 但 是 沒 有 再 做 任 何 修 改 ( 放 聲 原 案 2006-1-111)。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小杰寫出來的第三段大綱與第二段大綱相 同,但是小杰在實際寫作時,卻很清楚的知道「這個(第二段)是在 遊樂園的心情,這個(第三段)是回家的心情」(放訪 2006-1-111);

顯示小杰在將想法書寫成大綱時發生了錯誤,但是他自己並未發現,

也不影響他寫作,因為他是按照最初心中計畫好的大綱來寫作的(放 訪 2006-1-111)。

小杰在寫作時,選擇使用鉛筆,因為「鉛筆可以擦掉,原子筆不 行擦掉」(放訪 2006-1-111),而且有兩次遇到不會寫的字,他都主動 查字典解決問題(放聲原案 2006-1-111)。

(二)寫作教學前後小杰寫作歷程的比較

小杰是在實施第三階段寫作策略教學後,進行放聲思考寫作的。

從小杰的放聲思考自我調整寫作歷程可以分析出,小杰已經會運用「寫 作前計畫策略-擬定大綱」、「寫草稿策略-寫出想法與不斷閱讀修改」

與「轉譯後修改策略-閱讀檢查修改」。

根據小杰的說明,可知「寫大綱」是他在我教導後,才會運用的 寫作方法(放訪 2006-1-111);雖然小杰覺得「寫大綱」是寫作歷程中 最困難的一部份,「因為要先想要寫什麼,所以比較困難」,但是「寫 草稿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想那麼多」(放訪 2006-1-111),所以當他看到 作文題目後,即使老師沒有要求,他也決定先擬大綱再寫作。至於「目 標設定」的部分,小杰只有在心裡想「字數」的目標,但是他覺得沒 有 把 目 標 寫 出 來 也 沒 有 關 係 , 因 為 「 記 在 心 裡 就 好 啦 」( 放 訪 2006-1-111),而且他並沒有根據此目標自我要求,原因是他覺得「因 為有的時候想得會比較多,有時候想得比較少」(放訪 2006-1-111)。

在文章的修改方面,小杰此時只修改錯字(標點符號)以及增加、

刪減字,而且著重「轉譯時的當下修改」,邊寫邊修改;全文寫完後雖 有再次閱讀檢查,卻沒有再做任何修改(放觀 2006-1-111),這是因為 小杰覺得他的文章中已經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了(訪 2006-1-12)。雖 然從訪談中可知小杰已習得修辭的相關知識,但卻沒有充分運用在計 畫 、 寫 草 稿 與 修 改 文 章 上 ( 放 聲 原 案 2006-1-111 ; 放 聲 作 品 2006-1-111):

我:「你覺得哪裡有進步?」

小杰:「比較會修辭!」

我:「你知道的有哪些種修辭嗎?你現在記得的?」

小杰:「嗯∼疊字、摹聲、摹味、摹狀、譬喻、擬人∼」(放訪 200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