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互動式學習的發展

第二節 互動式學習的發展

一、互動式學習之意義與應用

資訊科技的創新進步,影響了各個領域,對教學環境亦有重大的變革,學習 的型態從被動地靜態學習,逐漸朝向互動式的動態學習,強調個人主動學習的歷 程(薛雅明、徐玉瓊,2005)。互動式的動態學習著重的是教與學雙方之間的交 流,學生在學習環境中,和教師、同學或於課堂上使用之教學教材做直接地溝通、

對話和使用。互動式學習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 機與興趣。

Moore (1989) 提出教學的三種互動形式,包括:學習者與教材的互動、學習 者與教師的互動、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這三種互動形式之意義如表 1 所 示。不論是學習者與教材、教師或其他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透過互動式學習,可 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力,讓教學環境變得更有趣、多樣化。

表 1

教學的互動形式

互動形式 意義

學習者與教材的互動 由學習者主動接觸教材內容,以學習者的角度、

或從其原先的認知結構,和教材產生互動過程,

讓學習者的觀點、認知產生轉變,吸收相關教材 所呈現的知識。

學習者與教師的互動 透過教師自行設計及準備課程內容,以激發、維

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為目標,在與學 習者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提供即時的回饋,

也能夠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評量。並且不同專業 的教師能夠教授不同的新知識,以滿足學習者不 同的學習需求。

(續下頁)

10

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 學習者之間透過彼此的討論、解釋與交流,來理 解學習的新知識。學習者可能是個別與個別之 間,或是形成一個討論小組、讀書會,教師可能 參與討論或者不參與,強調的是學習者與其他學 習者之間的互動學習。

資料來源:“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by M.G. Moore,1989,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86-88.

根據 Moore (1989) 所提出的三種互動形式之中,隨著科技的進步,教材不 單單只是教科書、講義,教學工具包含了電腦、互動式電子白板、單槍投影螢幕 等科技設備。學習者與科技之間的互動,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互動 介 面 必 須 設 計 適 當 , 避 免 造 成 學 習 者 使 用 上 的 困 難 (Hillman, Willis, &

Gunawardena, 1994) 。學習者與資訊科技之人機互動,亦注重使用的情境與情緒 感知,符合學習內容的情境,能讓學習者更快速融入學習(周書暉、林祐全,2011)。 互動式學習 除了 廣泛 地 被使用在 課程 教學 上,也 被 運用在展 覽活動。

Tunnicliffe 與 Beer (2002) 將動物的骨骼構造組成與活動型態,以互動方式於博 物館展出,相較於過去對骨骼構造的文字看板說明,參觀者願意參與互動展覽,

發 現 更 容 易 瞭 解 展 覽 內 容 , 並 且 感 到 印 象 深 刻 。 Bickmore 、 Vardoulaki 與 Schulman (2013) 在博物館裝置一套虛擬動畫裝置,由虛擬人物擔任導覽、說明,

參觀者可以由觸控方式與虛擬人物作互動,發現參觀者了解展覽品的意願較高。

Abate、Acampora 與 Ricciardi (2011) 利用擴增實境來進行虛擬互動導覽,讓參 觀者在互動過程中,認識展覽中的考古文物。然而,展覽的互動機制除了必須符 合展覽內容,應注意其親和性、適用性,才能引發參觀者使用意願(張崇山,2009)。

11

二、互動式學習應用於學習之相關研究

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進行互動式學習愈趨普遍,常見教師使用多媒體教材來 輔助課堂的教學,Mayer (2003) 認為多媒體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和學習的使用工 具,當使用多媒體來介紹課程內容時,會引發注意,產生吸引力,而教師透過多 媒體的運用,搭配視覺與口頭形式的表達,可以促進學生更容易理解。並且學生 對於能夠使用多媒體教材來進行學習,有高度意願且持樂觀態度的 (Neo, M., Neo, T. K., & Yap, 2008)。

近年來,有許多利用各種不同的多媒體教材進行教學的相關研究,Johnson、

Rickel 與 Lester(2000)希望用動畫人物來輔助教師教學,利用動畫人物進行課 程的教學方式,學生必須操作電腦與動畫人物做互動,在虛擬環境以對話的方式 與學生面對面教學,動畫影像能夠表達過去教師較難口頭講解的內容,例如:幾 何圖形、立體空間、人體器官等,創造豐富且面對面互動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 注意力並且提升其學習動機。互動式的學習也可以應用在特殊教育,開發使用音 頻的環境模擬系統,虛擬現實環境讓視障者身臨其境,高程度的互動性物件能夠 讓視障者積極探索虛擬化環境,增強且方便於空間環境的學習 (Merabet, Connors, Halko, & Sa´nchez, 2012) 。Oberg 與 Daniels(2013)利用行動載具讓學生自行 學習英語,在與行動載具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會主動尋找解決方法,相較 於一般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成效高。

然而,互動式學習常被應用於概念認知的學習,尤其是在數學與科學空間概 念。喻平與馬再鳴(2002)將概念分為四類,分別為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難下 定義的概念與易下定義的概念、初級概念與二級概念、具體概念與定義性概念。

Flanagan (2013) 將孩童分成兩組學習算術,一組使用電腦虛擬算盤學習,另一組 透過實體操作算盤練習數學題目,發現直接操作算盤實體作互動的孩童,其學習 成效較高,並且可能影響孩童早期開發數學概念、空間概念的認知。可見讓學習 者能夠親身體驗、操作學習工具,互動式對概念認知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