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點,故系統中的代理機器人只有簡單的路徑規劃能力。情節如何發展、角色如何 行動則是由系統按照故事腳本中由作者撰寫的事件來決定。

2.3. 互動敘事中的攝影機規劃

早期的互動敘事由於受到技術的限制,所以只有出現一些簡單的網頁遊戲 (如圖 4)。例如,作者撰寫不同的故事支線情節放在網頁上,使用者則只要在網 頁上點選不同的連結以進行不同的支線劇情,但是這種簡單的互動故事模式,由 於內容是預先撰寫好的,只能由使用者選擇故事的走向,使用者的互動其實卻不 能改變故事所表達的內容。而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和電腦動畫的發展,以虛擬環 境為表現介面,內容更豐富的互動敘事系統(如圖 5),正蓬勃發展中。這類虛擬

圖 3. 整合了 narrative engine 與 behavior engine 的 interactive drama 系統架構 (截自[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環境中的動作、事物,都需要透過虛擬攝影師(virtual cinematographer)來決定哪 些資訊要顯示在螢幕介面上。

圖 4. 互動式多媒體網頁

(圖片截取自:http://rabbids.uk.ubi.com/gohome/)

圖 5. 3D 虛擬環境中進行的數位互動敘事系統 Merchant of Venice (圖片來源: http://www-scm.tees.ac.uk/f.charle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在較複雜的 3D 動態環境中,由於不易掌握場景中動態物件在系統進行時的 動作,若使用者要清楚地了解環境中的資訊,則需要透過即時(real-time)規劃的 攝影機系統來向使用者呈現畫面。L.-W. He 的[16]是第一個探討在即時環境中攝 影機自動規劃的研究,並加入了電影攝影的美學觀念,此研究透過有限狀態機 (final state machine)的設計來實現對話情境中攝影機的轉切。W.H. Bares[3]在他的 3D 互動敘事系統中,使用基於限制的(constraint-based)方法來解決鏡頭的問題。

但在 L.-W. He 與 W.H. Bares 的研究成果看來,我們可得知這些研究主要只針對一 些簡單的人物對話或行走的拍攝方法,未能考慮故事情境,拍攝效果較為單一。

M. Cavazza 與 F. Charles[27]於 2002 年發表的以角色為基底的互動敘事系統中,

建構出一可以即時根據環境變化來進行規劃的攝影機系統;在動態環境當中,亦 有能力處理在相同時間點中發生的不同事件。但此攝影系統則沒有對鏡頭進行篩 選,因此常有多餘的畫面擾亂了使用者的觀感。

為了讓攝影規劃更富有視覺藝術的效果,模組化攝影機的拍攝方式,可以讓 攝影機的拍攝規劃更加直覺,並讓使用者能夠以一般攝影學方式來要求系統如何 進行攝影規劃。D. Amerson 和 S. Kime[1]提出”FILM”(Film Idiom Language and Model)的系統,以電影攝影學技巧來建構攝影機擺放規則,利用 FILM 描述語言 建立出一個包含攝影模式(idioms)的場景樹(scene tree),供敘事規劃找出符合當 時場景限制的攝影模式,但是 FILM 語言明確地標示了每個事件讓使用的拍攝方 法,我們覺得這樣的設計對於故事的表達則缺乏自動化的彈性。

A. Jhala 和 R.M. Young[18]使用邏輯推理的”DPOCL”演算法,當建立好故事腳 本裡的事件節點(event node)後,透過 DPOCL 的計算,可建立事件節點間的連接 關係-因果連結(causal link),從而把場景中的限制加入到攝影機的模組中,讓攝 影機進行即時的動態規劃。另外,在 A. Hornung[17]的研究中,嘗詴把虛擬環境 中的腳本資訊與攝影機的呈現方式建立其轉化關係,實作出即時的自動攝影機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劃系統。然而,在 A. Jhala 和 A. Hornung 這兩份研究當中,我們能觀察到其引入 了故事劇情的元素,如事件發生的因果關係和情境屬性這類元素,作為攝影機架 設位置與拍攝方式的考量,這在敘事層面上對於決定攝影機的拍攝內容與方式是 比較合理的。

然而,在電影敘事的過程中,必需先了解故事的內容及其中的情節屬於何種 的情境,才能決定鏡頭。綜合上述過去的研究,我們希望能設計出應用於互動敘 事中的攝影機系統,並且具備即時動態規劃、理解故事情境特質、符合攝影學準 則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在下一章中,我們將介紹在數位敘事中形態學的運用,說 明在本研究中所運用的形態學方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3章 使用形態學的數位敘事

攝影機要拍攝環境中哪些事物,跟故事腳本的內容息息相關,而攝影機的角度、

拍攝距離、鏡頭切換的節奏則取決於導演偏好的個人拍攝風格。雖然第 2.3 節中 所述的研究都有對攝影機進行特別的模組化,但是卻欠缺對故事腳本內容的表達 能力,讓拍攝出來的畫面較為呆東和缺乏戲劇性。然而以現今的語言處理技術來 看,電腦仍然無法有效地理解故事劇本裡的真正內容和語意,要讓電腦系統能夠 直接了解劇本來進行拍攝規劃,需要克服大量語意資料的問題,因此我們考慮從 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劇本。要讓攝影機了解故事中描述的元素,就需要使用有系統 的方法來解析故事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