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普遍受到大眾的重視與關注。人際關係 即為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範圍極為廣闊,包含了同 學、同事、親人、或更親密的摯友之間,且此種互動方式會因人而異,與不同的 人際交往模式會造成各種不同的互動型態。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人際關係的定義非常廣泛,各家研究者皆有論述,以下就國外與國內研究者 的檻法分別敘述之:

Newcomb(1953)以共同取向(co-orientation)的觀點,將人際關係解釋為

「兩個人彼此對於外在的目標,所採取的一致行動」。

Heider(1958)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間的關係――通常是指兩個人或三 個人之間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他人的看法、感覺,或是對待的方式為何。

Schutz(1958)認為人際關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方面的目的而 產生的交互作用。

Schutz 與 Luckmann(198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 種目的的互動。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是兩個人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另外 一個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Bukowski 與 Sippola (2005)認為友誼的發展是影響人際關係最重要層面,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張春興(1989)指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人際關係的和諧與 否繫於各人處世待人的態度與能力。

16

17

鄭佩芬(2002) 人際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僵化的,是動態的(dynamical)、

發展的(developmental)過程,具有階段性。

18

而充份地發揮情感交流的作用,同時亦能夠增強個人情感發展(楊錦登,民 87)。 Lindgren(1953)認為,一個人是否被其所隸屬的團體接納,會影響其人格 發展與社會適應。因此,個人在團體中與他人的互動過程若關係和諧,將可使個 人本身的許多需求被滿足,經由團體社會肯定的方式,進而增進個人成長,個體 也較易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三、人際關係的功能

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在促進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的歷程中,確實有其功能。

在這方面,根據 Devito(1983)的說法,人際關係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

(一)Devito(1983)的人際關係功能

1、減輕寂寞(to alleviate loneliness)

寂寞是因為缺乏了親密與滿足的關係而有一種強烈不舒服的經驗(楊錦登,

1998)。親密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我們被關心、喜歡、愛和保護的需求,個人在 大團體中生存,必然需要有誼的滋潤,以免除寂寞,這是一種渴求同伴的需求,

故每個個人皆需與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2、尋求刺激(to secure stimulation)

人基本上是一種智慧性動物,人際關係互動需要討論、爭辯、交換意見等刺 激,促進智能的發展。人也是情感的動物,透過身體接觸如握手、擁抱等刺激感 受被愛與關懷,因此不能沒有刺激而活,人們會尋求各種刺激來豐富生命。

3、滿足需求(to fulfill needs)

基本上,人人都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因此個人必須與他人產生關聯,彼此 發展依附關係、互相照顧、關懷的關係。Schutz(1973)認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建立和維持,需要視彼此的人際需求配合程度而定。人際需求可分為三類,不同

19

需求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

(1). 接納(inclusion):強調自己是重要、有價值的,且有被他人或團體所接 納、關懷的感受。但這種接納需求的強度則是因人而異,過度與不及,對 於發長良好的人際關係無所助益,唯有適度的人,才能與人建立良好的人 際關係。

(2). 控制(control):控制的需求是希望能夠有能力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 望。其範圍是從主動地控制他人到被動地受他人控制之間的一種連續性關 係。控制需求低的人較易服從權威,但不願意做決定,會逃避責任;控制 需求高的人競爭性強,但亦無法擔負責任,故唯有控制慾望適度的人,才 能適度調整己身順利成功扮演社會的角色。

(3). 情感(affection):反映出個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接受與表達的程度,是一 種情緒上的需求或感覺。對情感需求少的人,易脫離群體且對自己的情感 缺乏信心,寧願躲避人群;而多情的人,則常希望能獲得他人的喜愛,以 減輕內心的孤寂。因此,唯有情感須情合宜者,才能有效建立起良好的人 際關係。

4、增進自我瞭解(to establish contact for self Knowledge)

由於個人的自我概念往往透過他人的看法形成,因此和別人接觸,可以增加 對自己的瞭解。所謂當局者迷,朋友、親人站在旁觀者的立場給予意見,可以讓 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判斷會更正確。

(二)Hamachek(1982)之人際關係的功能:

1、提供社會比較的基礎(a basis for social comparison)

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可以讓個人隨時檢視自身行為的合適性與正確性,並 由此獲得與他人比較的機會與回饋的一些訊息,有助於增進對自我行為的瞭解。

20

2、減少孤獨帶來的身心傷害(short-circuits the hazards of loneliness)

個人的人際關係如果不良,心理上易感到孤獨,引發沮喪導致憂鬱、焦慮、

恐懼等情況,進而出現一些心理上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燥鬱症、焦慮症、

妄想症等,長期這些心理疾病因素會轉為生理上的疾病。因此,必須要常與人接 觸互動,保持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如此才能經常感到開朗、愉悅的心情,以 保持身體健康(蘇逸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