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歸納以下幾點建議提供原住民地區之社區、部 落、政府機關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一、 對原住民社區及部落的建議

相關研究指出自然景觀對人的生、心理有復癒效果,原住民部落大都位於風 景優美,自然原始低度開發地區,生態資源豐富,非常適合休閒產業發展。本研 究對象臺東縣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藉由口碑行銷、故事行銷及體驗行銷策 略,能在數年間造就十幾萬人次參訪記錄,其活動行程設計、解說教育、資訊傳

55

遞效果、生態環境維護與效益評估等項目,可做為其他原住民地區未來發展觀光 休閒產業規畫執行時參考依據。

二、對政府機關的建議

(一)林政主管單位

林政主管機關應加 強 社 區 民 眾 參 與 地 方 森 林 資 源 管 理 經 營 之 內 涵,將 在 地 社 區、部 落 文 化 及 傳 統 知 識 融 入 社 區 林 業 經 營 計 畫 上, 協 助 社 區 發 展 , 以達山地自然資源與觀光遊憩事業永續發展。

(二)原住民保留地主管機關

原住民保留地約有三分之二面積屬水庫集水區、水源保護區或保安林範圍,

嚴格限制開發利用,影響原住民的發展與生計。依據「原住民基本法」第 19、

21、22、23、32 條、「森林法」地 3、5、15 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10、16、

21-1 條等法令,雖然政府確認原住民土地及自然資源的權利,但又規定對於動 植物、礦產及水資源的利用,僅限於非營利的傳統文化、歲時祭儀或是自用,對 原住民部落財產權的承認及經濟發展並無實質幫助。

就保育地永續發展而言,應如何透過原住民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的重構,並 容許它為部落共同的生存勞動目標,進而重建與自然資源共生的經濟系統及文化 生產,實際參與經營並成為土地守護者,降低環境衝擊、經濟衝擊與社會衝擊。

建議主政單位如欲健全原住民保留地資源之利用與管理,宜以財產權保障,資源 利用效率及永續發展等理論為基礎,參考原住民傳統的土地權(非私有權)與自 然哲學,探討原住民保留地目前面臨之課題,進而與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及區域計 畫協調配合,並修訂相關法令,以建立尊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管理制 度。

三、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56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基於本研究目的的考量,僅以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 館私人林地作為研究對象,因各地生態樣貌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地域,

其社會文化背景及環境條件也有其差異性,是以,本研究結果不適合推論 其他地方,僅可提供其他地區做參考。

(二)給予經費充實學校休閒設備、設施:讓學校教師同仁有一起進行某項休閒 活動的機會、場地,除了能增進其休閒參與的涉入水準,還能活絡、拉近 同仁間的友誼,幫助學校建構溫馨和諧的學校工作環境以提升教師幸福 感,進而使教學效能得到提升。

四、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擴大研究變項:本研究以知覺復癒為依變項,探討旅遊涉入、人際關係對於 知覺復癒的直接影響與資訊傳遞效果對於知覺復癒間接影響,而於事實上,知覺 復癒的相關影響變數仍多,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以本研究為基礎擴大研究變 項,增加研究結果之豐富程度。(二)擴大研究變項:本研究以教學效能為依變 項,探討休閒參與的涉入程度、幸福感對於教學效能的直接影響與人格特質對於 教學效能的間接影響,而於事實上,教學效能的相關影響變數仍多,因此建議未 來研究者可以以本研究為基礎擴大研究變項,增加研究結果之豐富程度。

5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怡堯(2002)。溫泉遊客遊憩涉入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北投溫泉為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偉哲,(1997)。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台中。

交通部觀光局(2012)。中華民國100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交通部觀光局,

台北市: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3)。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2013年11月20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0804c.pdf

朱珮瑩(2002)。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碩 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吳幸怡(1988)。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 響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李慶長、張銀益、郭曉蓉、蔡聰源,(2011)。部落格訊息對行動加值服務使用意 願之影響研究。北商學報,19,21-41。

李春長(2008)。資訊揭露、信任、搜尋成本對委託房屋仲介業售屋意願之實證研 究-以高雄市為例。住宅學報,17(1),71-104。

李素馨、郭彰仁、 張肇翰、 謝宗恒(2010)。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遊憩體驗與知 覺復癒關係研究─以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3(2),1-24 李燕宏(2013)。休閒阻礙對銀髮族休閒涉入的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台北市。

吳肇銘 (2008)。影響部落格加值服務購買行為之因素研究。電子商務學報,

10(4),1107-1128。

58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林彣珊、唐嘉鴻(2010)。網路口碑說服效果之研究。行銷評論,7(2),187-208。

林建邦、黃正聰(2006)。打個噴嚏大家都感冒—以病毒行銷觀點探討電子郵件 之散播。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論文,臺北。

林于稜,(2003)。臺灣地區休閒農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台中。

周逸衡、巫喜瑞(2003)。觀光研究學報, 9(2)113-132。

沈進成、曾慈慧、林映秀(2008)。遊客休閒涉入、體驗、依附影響之研究-以南投 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創刊號(2008) 113-132。

沈進成、趙家民、張義立、曾慈慧(2007)。志工認真性休閒、涉入、阻礙、效 益與承諾影響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1),

19-43。

紀博妃(2014) 。臺東縣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碩士 論文)。私立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善智、黃承弘(2006)。影響購物網站關係品質因素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11,

99-126。

張肇翰(2007) 。現地與虛擬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遊憩體驗與知覺復癒關係之比較-以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范盛傑(2011)。新竹地區運動彩券消費者購買動機、涉入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 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育豪(2014)。網球參與者休閒涉入、流暢體驗與運動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

59

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曾慈慧(2002)。景觀環境與福祉及復癒關係之探討(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 學,台北市。

曾慈慧、沈進成(2010)。遊客的休閒涉入、地方感與環境復癒知覺關係之研究 -以美國德州大彎國家公園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3(2),

109-146。

程元杰(2006)。探討壽險要保人投保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花蓮 縣。

彭于珊、林必寧(2011)。自行車長途團騎參與者最適體驗與持續涉入之差異,臺 中學院體育,8(2),156-171

黃鈺婷(2011)。溫泉遊客之休閒涉入、體驗與體驗幸福感影響關係之研究(碩 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楊錦登(1998)。國軍軍事院校學生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治作戰學校,台北市。

廖文正(2003)。球鞋業產品涉入程度與促銷活動對產品屬性影響之研究(碩士 論文)。淡江大學,台北市。

劉俊良(2002)。資訊暴露程度與消費者知覺價值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 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朝銘(2003)。認知風險、涉入、品質與價值關係之研究-以網路商店為例(碩 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惠美(2005)。遊憩治療理論與應用之發展。旅遊健康學刊,44(1),3-32。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國立空中大學,台北市。

陳文昌、鍾玉英、奉春梅、周謹、嚴烱(2004) 。社會心理學。台北,新文京開 發。

陳貴凰李惠滿(2012)。餐廳部落格資訊揭露量對資訊傳遞效果、購買意願影

60

響之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 7(2),21-40。

盧宜蔓(2009)。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韓可宗(2002)。自然環境對健康恢復的影響。科學農業 50(3、4),209-218。

蔡巧玲(2005)。休閒潛水者性別角色與休閒涉入之研究(碩士論文)。體育學院,

桃園縣。

蕭文(197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18-223。

蕭函中(2013)。電子口碑訊息來源可信度與產品涉入程度對旅遊產品購買意圖 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

屏東師範大學,屏東。

英文部分

Backman, S. J., & Cormpton, J. L. (1991). The usefulness of selected variable for predicting activity loyalty. Leisure Sciences, 13(3), 205-220.

Bhat, S., & Reddy, S. K. (2001). The impact of parent brand attribute associations and affecton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3, 111-122.

Bickart, B., & Schindler R. M. (2001).Internet forums as influential sources of consumer informat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5(3), 31-40.

Bukowski, W., & Sippola, L. (2005). Friendship and development: Putting the most human relationship in its place.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09, 91.

Beard, Jacob G. & Mounir G. R.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Research, 15(3), 219-228.

Cheung, M. S., Anitsal, M. M., & Anitsal, I. (2007). Revisting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s: A 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61

Practice, 15(3), 235-249.

Chu, S.-C. (2009).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Engagement in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dvertising Department Thesis.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6).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DeVito. A.J. & Kubis, J.F. (1983).Actual and recalled test anxiety and flexibility, rigidity,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9(6), 970-975.

Engel, J.F., Kollat, D.T. and Blackwell, R.D. (1982), Consumer Behavior, 4th ed., Hinsdale: Dryden Press.

Ellis, G. W. and Witt, P. A. (1989). The Leisure Diangnostic Battery User Manual.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dvertising: Examining consumer responses and motivations to pass along emai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33-348.

Fong, J., & Burton, S. (2006). Online word-of mouth: A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discussion board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18(2), 146-156.

Gunter, B., & Gunter, N. (1980). Leisure styl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odern leisur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 361-374.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amachek (1982). Encounters with others. New York: Dryden.

Hartig, T. A., Mang, M., & Evans, G. W. (1991). 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experien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3(1), 3-26.

Havitz, M. E., & Howard, D. R. (1995). How enduring in enduring involvement? A seasonalexamination of thre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Journal of Consumer

62

Psychology, 4(3), 255–276.

Havitz, M. E., & Dimanche, F. (1997). 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 Conceptual conumdrums and measurement advanc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 1–18.

Hartig, T., Kaiser, F., & Bowler, P. A. (1997).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 restorativeness (Working Paper No.5). Gävel, Sweden:

Uppsala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Housing Research

Havitz, M. E., & Dimanche, F. (1999). 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ed: Drive properties and paradoxes. Journal of Liesure Research, 31, 122-149.

Han, K. T. (2003). A relable and valid self-rating measure of the restorative quality of naturalenvironment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3, 209-232.

Hartig, T., Evans, G. W., Jamner, L. D., Davis, D. S., & Garling, T. (2003). Tracking restoration in nature and urban field sett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3,109-123.

Hall.Parasuraman, A., Valaric A, Zeithmal and Leonard L. Berry (1985). A conceptual

Hall.Parasuraman, A., Valaric A, Zeithmal and Leonard L. Berry (1985). A concep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