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與 知覺復癒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與 知覺復癒關係之研究"

Copied!
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 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宜檉 博士

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與 知覺復癒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延平鄉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為例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formation-Convey Effect, Travel Involve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ceived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on

Sazasa Forest Heritage Museum of Yanping Township in Taitung

研究生:倪明樑 撰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2)
(3)
(4)
(5)
(6)
(7)

謝誌

自專科畢業離校 35 年後重新入學當研究生,過程備感艱辛,能 夠進入謝誌的這個階段,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宜檉老師,在教學 及兼辦行政公務繁忙的情況下,仍能不斷給我各方面的指導及幫助,

資質本來駑鈍的我,在研究的過程中屢次想中斷放棄,幸有老師溫言 良語鼓勵與指導,讓我得以突破困難順利完成這篇論文,內心由衷表 達「老師謝謝您!」 。

感謝口試委員,夏則智教授、辛信興教授費心審閱我的論文,並 給予寶貴的建議與指導。

也感謝兩年來授課的凱智老師、美芬老師、昱仁老師、永權老師 與導師蔡進士教授的教導,對學業與工作兩頭燒的我們無盡之寬容與 體諒。

另外,感謝同學治國、明淦、軒豪、麗雪、淑惠、冠銘在課程學 習中給予協助,論文寫作期間好友良河、仁傑;同學治國、軒豪謝謝 你們對於我論文的鼎立相助!內人延英對我的包容與支持是我完成 論文的最大動力,謝謝!

倪明樑 謹誌 104.6

(8)
(9)

i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 入、人際關係及知覺復癒的影響關係。本研究以 104 年 4 月 15 日至 5 月 14 日期 間內到訪森林博物館遊客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發出問卷 350 份,回收 289 份,有效問卷 275 份。透過 Smart PLS 軟體進行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資料,其結果研證本研究所發展之研 究架構與假設,茲將主要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之「資訊傳遞效果」對「旅遊涉入」有正向顯著影響。

二、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之「旅遊涉入」對「人際關係」有正向顯著影響。

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之「人際關係」對「知覺復癒」有正向顯著影響。

四、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之「旅遊涉入」對「知覺復癒」有正向顯著影響。

五、資訊傳遞效果對於旅遊涉入可解釋變異量為 43.2%,所以資訊傳遞效果做為 自變項,對於旅遊涉入,有一定程度預測力。

六、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對於人際關係的合併可解釋變異量達 61.3%,所以 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兩個變項能有效預測人際關係。

七、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對於知覺復癒的合併可解釋變異量達 69.0

%,所以旅遊涉入、人際關係兩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知覺復癒。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意涵,將可進一步提出具體可行的實務與 研究建議,以供原住民部落、社區團體、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依據。

關鍵字:資訊傳遞效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知覺復癒、森林文化博物館

(10)

ii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vel involve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erceived restoration of Luan Shan Forest Museum (LSFM) in Taitung County.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April 15 to May 15, 2015. 275 valid samples out of 289 were received from on-site tourist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echnique with Smart PLS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empirical data.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l hypothesis of research were supported. The main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ravel involvement.

2. Travel involvemen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restoration.

4. Travel involvemen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restoration.

5.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a critical antecedent that explains 43.2%

variance of travel involvement.

6. Both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ravel involvement can account for 61.3% vari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7.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ravel invol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n account 69.0% variance of perceived restoration; thus, travel invol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re the most powerful predator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rawing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some instrument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indigenous tribes, community groups,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study.

Key words: Information-Convey Effect, Travel Involve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erceived Restoration.

(11)

iii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次... iii

表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問題... 4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6

第二節 資訊傳遞效果... 8

第三節 旅遊涉入... 11

第四節 人際關係... 15

第五節 知覺復癒理論...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說發展... 24

第二節 問項設計...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2

第四節 研究設計... 3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34

第一節 受試者樣本描述... 34

第二節 研究架構主要構念之描述統計分析... 39

第三節 研究架構主要構念間因果影響關係之探討...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4

參考文獻... 57

附錄一...67

附錄二...71

(12)

iv

表次

表 1 涉入之相關定義... 12

表 2 人際關係之定義... 16

表 3 資訊傳遞效果問項表... 27

表 4 旅遊涉入問項表... 28

表 5 人際關係問項表... 29

表 6 知覺復癒問項表... 30

表 7 個人資料問項表... 31

表 8 問卷回收情形... 34

表 9 受測者性別資料分析表... 35

表 10 受測者年齡資料分析表... 35

表 11 受測者教育程度資料分析表 ... 36

表 12 受測者職業區分資料分析表... 36

表 13 受測者居住地區資料分析表... 37

表 14 受測者每周工作時數資料分析表... 37

表 15 受測者休閒活動偏好資料分析表... 38

表 16 受測者平時偏好戶外活動類型資料分析表... 38

表 17 受測者參與本次活動成員資料分析表... 39

表 18 受測者是否參訪過森林文化博物館資料分析表... 39

表 19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資訊傳遞效果子構面分析摘要表... 40

表 20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旅遊涉入程度子構面分析摘要表... 40

表 21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人際關係子構面分析摘要表... 41

表 22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知覺復癒子構面分析摘要表... 41

表 23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資訊傳遞果-網路口碑)... 42

表 24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資訊傳遞果-效果)... 43

(13)

v

表 25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旅遊涉入-自我表現)... 43

表 26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旅遊涉入-吸引力)... 43

表 27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旅遊涉入-中心性)... 44

表 28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人際關係-社交能力)... 44

表 29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人際關係-人際上歸屬... 44

表 30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人際關係-情感需求)... 44

表 31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知覺復癒-遠離性)... 45

表 32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知覺復癒-魅力性)... 45

表 33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知覺復癒-延伸性)... 45

表 34 本研究模式變數之信度、效度整理表(知覺復癒-相容性)... 45

表 35 構面之相關係數與鑑別效度)... 47

表 36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49

(14)

vi

圖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 5 圖 2 研究架構圖... 24 圖 3 本研究結構模式路徑分析結果... 50

(15)

vii

(16)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國人從事遊休閒旅憩活動的年平均次數,隨著農、工、商業經濟的快速、教 育與生活水準的提升及政府實施縮短工時等因素而逐年提升,旅遊產業相關產值 亦逐年不斷的成長。依據交通部觀光局(2012)調查資料,受訪者當中有 60%

表示喜愛親近自然景觀、野外登山及健行等活動,而全年前 10 大到訪據點中為 國家公園或風景區及風景特定區有 8 點。顯示出觀光型態的發展逐步由過去大眾 旅遊走向個性化、差異化旅遊取向趨勢。

台灣土地面積狹小、人口稠密,許多觀光旅遊景點在假日期間多人滿為患,

加上缺乏各自的獨特性,不當的規劃管理及過度人工化建築的硬體設施,導致觀 光休閒品質的日益惡化。隨著時代的改變,對於休閒遊憩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一 般觀光區的旅遊行程已經不能再滿足於時下的民眾,而希望接觸更原始的自然野 地,或在行程中加一些知識性及環境教育性的內容,並在其過程中得到生理、心 理、社會、智能與精神上全方位的健康。於是,為了因應遊客對不同自然環境與 文化傳統的消費需求,以及追求新鮮、與眾不同的旅遊行程規劃方式,在最近幾 年內迅速崛起。

時代社會變遷,資訊科技與人類生活的互相結合,使網際網路隨之興盛。依 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公布 2013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上半年 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台灣地區 12 歲以上曾經上網的民眾達 1,645 萬人,而整 體的上網人數達 1,798 萬人,占所有人口的 77.09%。這個比例略遜於日本(79.5

%)及韓國(82.5%),在亞洲排名第三,略勝於香港(74.5%)及新加坡(75

%)。根據調查,這兩年民眾無線上網、行動上網人數快速增加,半年內曾使用 無線上網人口大約有 1107 萬人,而曾使用行動上網也有 855 萬人,較去年度大 幅成長了 6 成,行動上網已經成為台灣主要的上網方式之一。行動上網用戶的快

(17)

2

速成長的主要原因為硬體設備的研發快速成長與普及。

由於網路資訊搜尋傳遞的便利性,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以電腦、行動裝置 設備為媒介資訊溝通作為決策過程(Kozinets,2002)。時下民眾在自主規劃旅遊 行程之前,會先上網搜尋旅遊景點、交通、食宿及當地文化等相關資訊並參考其 他使用者評價、推薦後再做決定。網路資訊傳遞的訊息已成為影響其他消費者決 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地資源永續經營利用是世界潮流,亦是政府施政的長期目標,換言之,是 國家經濟長遠發展與子孫延續生存繁榮的憑藉。原住民保留地的永續經營利用亦 屬相同的道理,也是原住民可以賴以生存發展的保證。近來民間對以自然環境為 背景的戶外遊憩活動需求又日益殷切,以保存原始自然環境,體驗當地習俗、生 活與尊重當地文化為背景之戶外遊憩方式逐漸興起。遊客不是為了高度人工化的 設施與奢華的住宿及服務而來,所規劃的遊憩活動均以能否融入當地環境與體驗 生活為考量。因此,原住民保留地不用大量建築開發,自然環境及水土保持得以 維護,賓主透過生活、文化交流等活動,得以建立互相尊重的友誼,創造出良好 之旅遊口碑,吸引更多遊客造訪,以能維持原住民保留地在經濟收入方面永續經 營。

第二節 研究動機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位在臺東海岸山脈南端都蘭山西麓的延平鄉鸞山部落 轄區,該部落居民大部分為布農族群為主,這幾年來該部落因森林文化博物館的 旅遊發展結果,出現了重大改變,從偏鄉僻壤不知名的原住民部落到成為眾人知 曉的旅遊勝地,吸引眾多僅靠口碑及網路資訊傳遞的遊客造訪。森林文化博物館 為什麼能夠利用網路訊息塑造電子口碑吸引遊客?此為動機之一。

原住民部落大都位於風景優美,自然原始低度開發地區,生態資源豐富,部

(18)

3

落特殊的風俗民情、文化特色,非常適合觀光產業發展。據文獻分析,鸞山的布 農族於日治時期自內本鹿(Isdaza)地區集體遷居移住而來,對這片承襲自卑南 族南王部落的土地並不具有歷史淵源關係,惟今移居鸞山部落之耆老逐漸凋零,

現住部落人口大都為移住後出生,祖先的世居地既然無法返回,當然會更加珍惜 這塊僅存安居樂業之地。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區的生態樣貌,從過去布農族人移 住成立部落就存在至今,地形地貌並無太大改變,過往很少引起注意。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在成立短短八年間,僅靠口耳相傳的口碑行銷,就能達 到約 15 萬人次的參訪記錄,絡繹於途帶著不同目的的訪客更將鸞山森林文化博 物館的名氣推到高峰。博物館如何運用與整合該地區得天獨厚之天然資源,設計 出那些獨特的文化休閒體驗活動,如何讓遊客沉浸在旅遊涉入體驗活動?此為動 機之二。森林療癒在日本已風行多年?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旅遊涉入對遊客所 達到知覺復癒效果如何?此是為動機之三。基於上述,探討部落與鸞山森林文化 博物館在遊客涉入體驗後知覺復癒的效果,當為本研究之重要課題。

第三節 研究目的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有豐富的原始森林資源,管理者阿力曼善用布農族生活 文化設計出許多項體驗活動,使遊客可以在體驗中去暸解過去原住民祖先的森林 智慧。在導覽解說方面,利用奇特的自然景觀對應許多布農族人的神話傳說,已 故事來增加其精采度,並輔以電影情節場景來詮釋,讓遊客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短短數年間,參觀人數已達 15 萬人次。博物館在旅遊體驗的面向,算是經營的 非常成功。本研究希冀達到下列目的:

一、瞭解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資訊傳遞效果、人際關係、旅遊涉入及知覺復癒的 現況。

二、探討資訊傳遞效果對旅遊涉入之影響關係。

(19)

4

三、探討資訊傳遞效果對人際關係之影響關係。

四、探討資訊傳遞效果對知覺復癒之影響關係。

五、探討旅遊涉入對人際關係之影響關係。

六、探討旅遊涉入對知覺復癒之影響關係。

七、探討人際關係對知覺復癒之影響關係。

第四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為下列七項:

一、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資訊傳遞效果、人際關係、旅遊涉入及知覺復癒的 現況為何?

二、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資訊傳遞效果對旅遊涉入的影響關係為何?

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資訊傳遞效果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關係為何?

四、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資訊傳遞效果對知覺復癒的影響關係為何?

五、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旅遊涉入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關係為何?

六、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旅遊涉入對知覺復癒的影響關係為何?

七、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人際關係對知覺復癒的影響關係為何?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

本研究把論文分成五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緒論(了解研究的背景與動機,近 一步,確定真正的研究方向)。第二部份為文獻探討(分別針對資訊傳遞效果、

旅遊涉入、人際關係、以及知覺復癒理論做相關文獻的整理探討)。第三部份為 研究設計(從文獻中,歸納設計研究架構及問項,設計研究問卷)。第四部份為

(20)

5

研究議題擬定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架構與假說

問卷設計

問卷調查

資料分析與結果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結論與建議

資料分析(從蒐集到問卷數據進行資料分析)。第五部份為結論與建議(提出本 研究的結論並給予建議)。本研究的實施流程如圖 1 所示。

圖 1 研究流程圖

(21)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一、成立緣由

延平鄉鸞山部落居民大部分屬布農族系下的一個原住民族群,日本殖民時期 實施理蕃政策,為了方便管理當時居住高山上所謂的生蕃人,於昭和 17 年(1942)

大關山事件後,大舉將原散居內本鹿山區的各個小部落強迫遷徙下山至現住地集 中管理。鸞山部落布農族人稱之為「Sazasa」,意指土地肥沃,農作物容易種植 生長,動物活躍之地。此地東靠都蘭山,南緊鄰卑南溪,隔溪對岸與鹿野台地相 對望,近可俯瞰花東縱谷的綠野田疇風光,遠處可眺望中央山脈的重巒疊翠景 色,風景秀麗。尤其是部落的上方漫佈著一大片原始林相,當中野生動植物數量、

種類豐富多樣,其中更有廣達 7、8 公頃的榕樹群,樹齡百年的巨大榕樹為數眾 多,不僅高大蓊鬱、盤根錯節,且氣根蔓延不斷擴散分立,幾與主幹難分軒輊,

這些似像電影阿凡達場景的巨木,村人稱為「會走路的樹」,遊客乍見都會覺得 驚奇不已。

也正因為此地地形背山望水視野良好,風景秀麗,2004 年殯葬業者看上這 塊風水寶地,擬開發興建納骨塔及花園公墓。但這裡不僅是布農族部落的天然獵 場,更有少見的原始榕樹巨木群。部落族人阿力曼先生憂心財團蒐購土地進駐開 發的行為,將危害到部落周遭的原始生態環境,進而影響到布農族傳統文化的傳 承。於是除了用盡所有家財外、另外向親友借貸及銀行貸款,才搶先一步從財團 手中購買下了這塊部落綿延後代子孫的土地,亦同時對內向部落宣揚土地規劃使 用理念,結合族人的支持力量,對外則尋求其他原住民團體的協助,與「財團法 人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合作,阿力曼以董事長的身分樹立森林文化博物館 獨具經營的核心價值,走出適合自己族群特有的路,「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就 此誕生。

(22)

7

根據森林文化博物館在所發出的行前通知中,將現今原住民自覺運動做了一 番論述,其原住民自覺運動主要有二個大方向論述:一是適應都市文明,爭取在 主流社會中應有的位置與對待;一是走回山林部落,重新學習久被遺忘的前人智 慧。前者著重主流社會脈絡中找到原住民文化的生機,並從公部門原住民政策的 主流思想中,爭取原住民日常生活事務能夠得到平等及尊嚴的看待,這其中最大 的隱憂並非單純的將文化窄化成語言與物質文化等具功利價值的項目,而較讓人 憂心的是,原住民從此遠離山林所提供的自然養份及生活文化,無法銜接上島嶼 原住民流傳千年的古老智慧,這將是原住民最大的損失,因此森林文化博物館希 望透過布農族的森林文化智慧與世人對話,藉由旅遊活動行程設計深化使用者認 同,把單純的旅遊活動行為,提升到文化認同層次,以呼應原住民自覺運動的另 一方向-走回山林(紀博妃,2014)。

二、體驗活動過程

遊客進入森林文化博物館,首先,拜訪「會走路的樹」家族,導覽人員敘述 著在地布農族人如何從高山遷居低海拔地區,又如何適應學習新環境中人和森林 之間的關係與智慧;而後,登上帝王台、天堂門,眺望花東縱谷、高台、初鹿牧 場、卑南溪七層河階地形地貌、瞭望內本鹿布農族舊部落的老家,一邊聽著卑南 王的傳說故事;終於正式進入森林博物館區,在布農傳統家屋前,人們手持竹叉 火烤山豬肉,捧著一杯小米酒,圍坐在炭火前談天說笑;然後收拾嬉鬧心情,獻 上檳榔及米酒虔誠祭拜祖靈土地祭儀後,踏上布農獵人們打獵的路徑,整個路程 崎嶇難行,途中障礙物橫亙其中,時而穿越僅數十公分的石縫,不一會兒又要手 腳並用爬上數公尺高的巨木。遊客在汗流浹背的體驗過程中,發現每人都沒顯露 倦容,反而是滿臉開心笑容;當大家手拿月桃葉捲製而成的碗,盛裝著那原始山 林的純樸野味,無疑是絕妙的吃食體驗;最後,當這群人親手種下了樹苗,也同 時與這片土地產生了心靈連結,並讓遊客醞釀重遊意願。

(23)

8

從上述的行程的縮影中,不難發現森林文化博物館整個策展設計是以「體驗」

為主軸。一般的博物館透過展板、文物、互動投影或是表演形式,單向地與民眾 溝通,企圖引起民眾的同感。但在森林文化博物館,體驗活動就是展覽的主題,

不需要其他圖說輔助,透過身體外在的感受、以心靈覺察「沒有電的智慧,沒有 文字的文明」。森林文化博物館捨棄現代人處理知識的方法—書寫成文字、製作 媒體看板,而是透過每位遊客的親身體驗,直接用身體和森林對話,將汗水滴在 泥土上,感受泥土的芬芳,以實踐來論述典範轉移,作為守護歷代祖先的土地承 諾(紀博妃,2014)。

第二節 資訊傳遞效果

資訊傳遞為資訊從資訊源流動至資訊接收端的過程,透過資訊傳遞,人們得 以交換訊息、互相溝通。1948 年 Shannon 提出的資訊理論便呈現資訊從資訊源 到資訊端的傳遞過程,在資訊傳遞的過程中涉及三個元素的動態互動:使用者、

資訊源與中間媒介。而 Shannon 所關切的議題主要在於某一資訊管道所能夠經由 編碼、解碼的方式,以最有效的方式,將資訊中由甲方傳遞的資訊能夠完整讓乙 方複製,其目標在於傳遞過程中的效率與效能,與傳播學所關注的意義的「再現」

與詮釋為完全不同的取徑。

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的來臨,追求更快速的資訊傳遞已是趨勢所在。隨著網 際網路的盛靡,全球上網人口急遽竄升,各種網際網路相關應用服務亦紛紛出 籠。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與硬體快速發展使網際網路能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對一 般人的影響不再只是報章、雜誌、科技與體育版的新聞,它已經走入各行各業,

深深影響人們未來的生活與交易型態,它可使資訊傳遞更為快速,產品訊息容易 相互流通,買賣雙方間更容易彼此認識。

(24)

9

一、網路口碑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愈臻成熟,口碑傳播的場域以延伸到了網路上面,形成 所謂的網路口碑(electronic word-of-mount,簡稱 eWOM)。網路口碑多以文章撰 寫的方式來傳播資訊及分享經驗,訊息接收者未必和訊息傳播者有關係(Bickart

& Schindler, 2001)。Hennig-Thurau, Gwinnner, Walsh & Gremler,2004)等學者定 義網路口碑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消費者意見評台上,潛在或是實際顧客可以透 過網際網路,針對一個產品或服務發表個人正面或是負面的意見。不特定的人都 可以透過瀏覽網頁的動作,蒐集其他消費者所提供的產品資訊與主題討論,並同 時能針對特定主題提供自身經驗、意見與相關知識分享。

有別於傳統口碑的概念,網路口碑提供非同步、一對多、快速的資訊行銷傳 播方式,且網路口碑為數位化可以輕易的複製貼上,快速、完整地將二手訊息傳 的給更多人。因此網路口碑的擴散猶如病毒般滋長快速散播,國內外行銷學者將 此種現象稱為「病毒行銷」(林建邦、黃正聰,2006; Phelps, Lewis, Mobilio, Perry,

& Raman, 2004)。

網路口碑的效應已經遠超過大眾傳播媒體,轉而在網路社群製造口碑的影響 力。近年來,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逐漸增加,如臉書(Facebook)、MySpace 以及 無名小站等,促使使用者不只可以藉由網站的互動功能,將現存生活圈的社會網 絡關係延續至網站中維繫,也能夠透過網站認識新的朋友彼此交流。因此,朋友 之間在網路上交換經驗時,無形中也幫助商品或其服務等建立網路口碑,故口碑 傳播逐漸轉型至網路口碑傳播的發展(Chu, 2009)。

然而網路口碑需要有顯著的影響力,需要靠人的社會資本累積,並且擴散個 人社交朋友圈,藉由網路平台上的交流互動,得以讓傳播者訊息得快速傳遞網路 口碑訊息。網路口碑傳播的形式較傳統的口碑傳播多樣化,傳遞的範圍也較廣,

網路口碑傳播的優點在於訊息容易保存、比傳統口碑傳播容易測量。網路口碑傳

(25)

10

播可發生於任何網路平台,討論區、官方網站、部落格與社交網絡服務網站,影 響網路口碑傳遞過程的因素有許多種,由於網路口碑傳播的效果需要倚靠人際關 係的緊密度才能夠較有效的傳遞。口耳相傳的效應因網際網路 web2.0 的興起,

帶動網路口碑傳播的興盛,促使人們在購買產品之前,增加訊息蒐集的便利性。

傳統口耳相傳的口碑傳播需要倚靠人際關係的管道,由於產生口碑效益需要時間 的累積,口耳相傳的口碑傳播受到地域的限制,傳播的速度相當緩慢。至今,網 際網路的快速成長發展,使得使用者能易於透過網路搜尋想要得資訊,透過網路 討論區、部落格及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等資訊分享,從中產生網路口碑傳播,達到 使用者彼此在網路環境中資訊交換的目的。因此,不同於以往傳統大眾媒體單方 陎傳播以及口耳相傳的口碑傳播,透過網際網路的網路口碑傳播更具有便利性、

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等特點,使得傳播速度比口耳相傳來的快速,範圍也比較 廣,故吸引使用者願意透過網站中他人所提供的網路口碑資訊來獲取產品或經驗 等相關訊息。

二、傳遞效果

劉俊良(2002)指出面對消費者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業者對於各類商品資 訊的揭露,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方案。當消費者在業者所提供的各種不同資訊時,

資訊揭露確實存在較適量,使得購買意願達到較大(江啟先、黃思明,2003)。

購買意願被視為購買行為最精確的預測項(Morwitz &Schmittlein, 1992),過去學 者定義購買意願(purchaseintention)即對產品或服務之購買決策過程所產生的 一種結果,乃衡量消費者購買產品之可能性,當消費者接受廣告刺激而對產品形 成之態度與意向,購買意願越高即代表購買機率越大(Schiffman & Kanuk, 2000)。Bhat and Reddy (2001)、張善智、黃承弘(2006)口碑傳遞意圖是口碑 接收者將其對此產品、品牌的口碑以正面或負面的資訊敘述他人,並推薦他人再 度購買或警告不要購買的意圖(林彣珊、唐嘉鴻,2010)。因此,部落客考慮購 商品時,會受到他人意見影響(吳肇銘,2008)。越來越多研究認為參與線上資

(26)

11

訊討論,會影響未來消費者在該產品和品牌上消費(Fong & Burton, 2006)。當 消費者透過口碑傳遞效果對資訊更瞭解,進而影響購買意願(Cheung, Anitsal, &

Anitsal, 2007)。藉由資訊揭露,企業傳達相關資訊予外界,使其能見度提高,消 費者再根據企業所提供之資訊,選擇其適當的買賣條件,可見資訊之揭露增加購 買可能性(李春長,2008)。消費者傾向在做出購買決策之前,會先上網瀏覽部 落格類似使用者對此產品介紹或服務評價等,以做為未來購買決策之參考(李慶 長等,2011)。

第三節 旅遊涉入

一、涉入的定義

涉入(involvement)的觀念最早是由 1947 年的 Sherif and Cantril 和 1961 年 的 Sherif and Hovland 在「社會判斷理論」(Social Judgment Theory)的研究中所 提出。此理論主張的「自我涉入」(ego-involvement)是指一個人對某一事件所 反應出的態度。涉入的概念於 1970 年代末期開始慢慢地應用在休閒產業(Wiley, Shaw, & Havitz, 2000)。Mcintyre (1989)將涉入的概念帶入休閒遊憩相關領域 中,他認為個體對於活動的涉入,是來自於個體在參與活動時得到歡愉之感受,

而逐漸將該活動視為具有自我意涵且重要的休閒活動中心之過程中。Engel、

Blackwell 及 Miniard(1993)對涉入的定義為「在特定情境下,經由某一刺激而 知覺到其對自身的重要性或興趣之水準」,此水準之高低即為涉入程度之高低。

而 Havitz 與 Dimanche(1999)所提出的休閒涉入定義在現今在休閒遊憩領域被 廣泛討論,他們定義休閒涉入為「個體與遊憩活動、旅遊地點、或相關遊憩設備 及產品之間,無法察覺出的刺激覺醒、興趣覺醒的心理狀態,會被某種特定的刺 激或是情境影響,並具有可驅動行為的特性」。楊琇慧(2009)指出,涉入是會 受到某一事物對於個人價值觀、需求、目標在特定情境下的相關程度而影響的一 種心理上的狀態,相關性越高,則個體的自我攸關認知越高,涉入程度即加深,

(27)

12

進而會有對該事物關心等後續行為產生。范聖傑(2011)也指出涉入是指對某一 活動或相關產品所產生的一種無法察覺的動機、關注及認同感,是被特定的激勵 或狀態所引發出的。因此,旅遊涉入於個體對於休閒參與的行為或心理思考,有 具體的影響。國內外對於涉入的定義繁多,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涉入的定義如下:

表 1 涉入之相關定義

研究者(年代) 定義

Engel,

Blackwell,andKollar

(1982)

指出涉入為某一特定情境,受到刺激而產生興趣,並 感受到個人重要性的程度。

Rothschild(1984)

對於個人和活動或產品中的一種動機、擾動或興趣之 看不見的心理狀態,會由特殊情境或刺激所引發,並 影響資料蒐集、訊息處理和決策制訂。

Zaichkowsky(1985)

個人基於本身的需求、價值觀和興趣,而對某項事務 所感覺到的攸關程度,也就是個人對目標物所關心的 程度。

Selin and Howard(1988) 存在於個體與休閒活動之間,是參與休閒活動所獲得 愉悅與自我表現之程度。

Ellis and Witt (1989)

休閒涉入是指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對活動中的行動與 意識之感受度,當人們參與喜好的休閒活動時,心理 會感受到興奮、狂熱、不易受干擾、自由及專注等心 理狀態。

Havitz and Dimanche

(1999)

涉入為個體與遊憩活動、遊憩地點、相關遊憩設備及 產品間無法觀察的刺激、興趣之覺醒的心理狀態,且 可藉由特定的刺激或是情境影響,並據可驅動行為的 特性。

方怡堯(2002) 定義活動涉入指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對行動與意識的 認知程度。

廖文正(2003) 認為涉入為個人對於目標物感受到攸關程度,也是某 特定情境下受刺激所引發而知覺到個人興趣的程度。

劉朝銘(2003) 定義涉入為對特定的產品或服務,消費者基於個人需 求、價值及興趣,所認知道之重要性及相關性。

蔡巧玲(2005) 涉入為當個人喜愛這項活動時,從不斷持續參與過程 中得到愉悅、快樂的價值且知覺到活動的重要性

(28)

13

表 1 涉入之相關定義(續)

研究者(年代) 定義

程元杰(2006)

為個人心裡認知的狀態,受到產品、情境或其他特殊 刺激,感受事物對自己本身的重要性與攸關性,進而 對事物產生不同程度的關注水準和行為。

沈進成、趙家民、張義 立、曾慈慧(2007)

休閒涉入可說是個人在參與休閒活動時所投入的時 間、金錢、相關設備等,是屬於外在行為的參與情形。

另一方面,休閒涉入也是個人與遊憩活動間的一種覺 醒或感興趣的狀態,當參與者涉入程度有差異時,其 外在行為的表現與內在心理的動機都會有所不同。

黃鈺婷(2011) 是指遊客對休閒活動產生興趣,並知覺到休閒活動的 價值及重要性,進而對休閒活動產生投入的意願。

范聖傑(2011)

涉入是指對某一活動或相關產品所產生的一種無法察 覺的動機、關注及認同感,是被特定的激勵或狀態所 引發出的。

李燕宏(2013)

休閒涉入是參與者進行特定休閒活動之後,透過參與 者與休閒活動之間的互動體驗,產生對該休閒活動的 關心、重視和持續參與,這整個過程就是所謂的休閒 涉入。

馮育豪(2014) 外在行為的參與情形,同時亦代表內在心理一種重 視、感興趣、投入的狀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歸納上表中各研究者對於涉入的定義及前述對於旅遊休閒涉入的探討,可以 將涉入歸納出以下幾個要素:

(一)涉入會表現在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的外顯行為上:,包含投入時間、花費 等。

(二)涉入是個體對於參與休閒活動之重要性、價值性的心理評估與覺知:對於 參與休閒活動感興趣、重視的程度或對於休閒參與的投入意願。

(三)涉入的高低會影響在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的內在心理狀態與外在行為上:

(29)

14

休閒涉入程度較高者與較低者,兩者之間的休閒參與情形,不管是內在心理 上或外在行為上皆有所不同。

本研究中,將旅遊涉入的概念具體稱為「旅遊體驗的涉入程度」,並將之具 體定義為:個體對於參與旅遊活動之重要性、價值性的心理評估或覺知,而此心 理評估或覺知會影響個體顯於外之參與行為。

二、涉入衡量構面

Laurent and Kapferer(1985)首先提出消費者涉入剖面(Consumerinvolvement profile, CIP),後被廣泛應用於休閒與涉入之研究,並呈現出及極好的效度與信度 (Havitz and Dimanche, 1997)。而逐漸地發展出衡量休閒活動之休閒涉入,主要以 持續性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之三構面:重要性與愉悅性、象徵或自我表達;

其後 McIntyre(1989)加入之中心性(centrality)與原 Laurent and Kapferer 之風險可 能性及風險結果兩構面, 成為五涉入構面。Kyle 和 Chick( 2002)整合相關研 究,提出關於休閒遊憩的涉入,包含「吸引力」(attraction)、「中心性」(centrality lifestyle)及「自我表現」(self expression)三個子構面,茲說明如下。

(一)吸引力:指從參與該活動中感受到其重要性與愉悅的程度,也是對於參與 活動後產生的愉悅感之價值性評量。

(二)中心性:指此活動占參與者的整個生活氛圍中的核心程度;如果個人的生 活因該活動而較優先次序安排與規劃,可稱之具有高中心性。

(三)自我表現:也被譯做「自我表達」,則為個人希望藉由參與此活動而塑造 出自我印象或自我表現之程度。參與者藉由參與該活動的行為來獲得認同自 我內心的感受並對外界表現出本身自我實現的需求。

本研究以旅遊的涉入程度進行探究,所以在涉入程度之衡量方面,採用曾慈 慧(2008)參考自 McIntyre 與 Pigram(1992)的涉入量表,以測量旅遊地的旅

(30)

15

遊涉入。此量表如上述,將涉入程度分為吸引力、中心性及自我表現三個子構面。

第四節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普遍受到大眾的重視與關注。人際關係 即為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範圍極為廣闊,包含了同 學、同事、親人、或更親密的摯友之間,且此種互動方式會因人而異,與不同的 人際交往模式會造成各種不同的互動型態。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人際關係的定義非常廣泛,各家研究者皆有論述,以下就國外與國內研究者 的檻法分別敘述之:

Newcomb(1953)以共同取向(co-orientation)的觀點,將人際關係解釋為

「兩個人彼此對於外在的目標,所採取的一致行動」。

Heider(1958)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間的關係――通常是指兩個人或三 個人之間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他人的看法、感覺,或是對待的方式為何。

Schutz(1958)認為人際關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方面的目的而 產生的交互作用。

Schutz 與 Luckmann(198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 種目的的互動。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是兩個人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另外 一個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Bukowski 與 Sippola (2005)認為友誼的發展是影響人際關係最重要層面,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張春興(1989)指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人際關係的和諧與 否繫於各人處世待人的態度與能力。

(31)

16

蕭文(1997)認為少數人――通常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即為人際關係,亦即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得看法、想法及做法。

陳皎眉(1997)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兩人間彼此相互影響、

相互依賴,而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

吳幸怡(1998)認為人際關係即為個體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可因其不同的性 質而分為親情、友情、愛情,其中也包含靜態的思想和動態的溝通。

涂秀文(1999)則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間的交互作用,可包括朋友、家人、

師長等等之間的關係。由此可知,人際關係即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互動方 式,互動的範圍極為廣闊,包含了親人、同學、摯友之間,且此種互動方式會因 為個人不同的人際交往模式而造成各種不同的互動型態。

陳文昌、鍾玉英、奉春梅、周謹、嚴炯(2004)則表示人際關係是人們在社 會活動中所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直接的社會心理關係。國內外對於人際關係的定義 繁多,茲整理國內外學者對於人際關係的定義如下:

表 2 人際關係之定義

研究者(年代) 定義

Rothschild

(1984)

對於個人和活動或產品中的一種動機、擾動或興趣之看不見的 心理狀態,會由特殊情境或刺激所引發,並影響資料蒐集、訊 息處理和決策制訂。

Selin 和 Howard(1988)

存在於個體與休閒活動之間,是參與休閒活動所獲得愉悅與 自我表現之程度。

Ellis 和 Witt (1989)

休閒涉入是指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對活動中的行動與意識之 感受度,當人們參與喜好的休閒活動時,心理會感受到興奮、

狂熱、不易受干擾、自由及專注等心理狀態。

喬 健(1982) 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個人、團體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個人、團體 間相互作用、影響的狀態。

蘇裕隆(1986) 人與人之間先以「同」的概念為基礎,再進一步考量彼此間情 感與利害,所表現出的互動狀態。

金耀基(1992) 基於特殊準則的人際關係。

(32)

17

表 2 人際關係之定義(續)

研究者(年代) 定義

楊中芳(1999)

認為華人在人際關係會考慮兩個方面,一為既有存在的關係,

另一為交往所產生的關係,亦即除了天生的關係外,還有後天 關係。

楊錦登(2000)

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互有關聯的人彼此產生交互作 用的狀態或歷程,且即間也醞釀著共同的知覺、評價、學習、

瞭解以及回饋等心理與行為模式,進行形成良性互動的歷程。

林淑華(2001)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感情的溝通以及生命的 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涵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

同學等等之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鄭佩芬(2002) 人際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僵化的,是動態的(dynamical)、

發展的(developmental)過程,具有階段性。

徐西森、連廷 嘉、陳仙子、

劉雅瑩(2002)

人際關係又稱人群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 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影響歷程。

楊慕慈(2002)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關聯,可發生於親子、夫妻、

職場、兩性、同學、師生、朋友,乃至陌生人之間,彼此的共 同活動中;或是為了滿足個人不同層次德需要時所建立的活 動,並且此一活動不侷限於可觀察到的交互作用,也涵蓋了許 多複雜的心理歷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藉著語言、思想、感 情、知覺、態度等行為模式,表現吸引、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在個 體成長過程和同學、師長的關係,生活上和親人、朋友的關係,工作上和同事、

主管的關係等,彼此之間交互作用、依存關係,深深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人是社會性動物,個人無法脫離群體而生活,故無可避免的,人際關係為我 們生活中重要的一環。隨著個體的成長「人際關係」愈加伸張擴大。人際間的互 動最具建設性的層面,乃在於它能夠使得參與者開放自己本身內在真實的情感,

(33)

18

而充份地發揮情感交流的作用,同時亦能夠增強個人情感發展(楊錦登,民 87)。 Lindgren(1953)認為,一個人是否被其所隸屬的團體接納,會影響其人格 發展與社會適應。因此,個人在團體中與他人的互動過程若關係和諧,將可使個 人本身的許多需求被滿足,經由團體社會肯定的方式,進而增進個人成長,個體 也較易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三、人際關係的功能

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在促進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的歷程中,確實有其功能。

在這方面,根據 Devito(1983)的說法,人際關係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

(一)Devito(1983)的人際關係功能

1、減輕寂寞(to alleviate loneliness)

寂寞是因為缺乏了親密與滿足的關係而有一種強烈不舒服的經驗(楊錦登,

1998)。親密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我們被關心、喜歡、愛和保護的需求,個人在 大團體中生存,必然需要有誼的滋潤,以免除寂寞,這是一種渴求同伴的需求,

故每個個人皆需與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2、尋求刺激(to secure stimulation)

人基本上是一種智慧性動物,人際關係互動需要討論、爭辯、交換意見等刺 激,促進智能的發展。人也是情感的動物,透過身體接觸如握手、擁抱等刺激感 受被愛與關懷,因此不能沒有刺激而活,人們會尋求各種刺激來豐富生命。

3、滿足需求(to fulfill needs)

基本上,人人都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因此個人必須與他人產生關聯,彼此 發展依附關係、互相照顧、關懷的關係。Schutz(1973)認為人際關係的開始、

建立和維持,需要視彼此的人際需求配合程度而定。人際需求可分為三類,不同

(34)

19

需求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

(1). 接納(inclusion):強調自己是重要、有價值的,且有被他人或團體所接 納、關懷的感受。但這種接納需求的強度則是因人而異,過度與不及,對 於發長良好的人際關係無所助益,唯有適度的人,才能與人建立良好的人 際關係。

(2). 控制(control):控制的需求是希望能夠有能力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 望。其範圍是從主動地控制他人到被動地受他人控制之間的一種連續性關 係。控制需求低的人較易服從權威,但不願意做決定,會逃避責任;控制 需求高的人競爭性強,但亦無法擔負責任,故唯有控制慾望適度的人,才 能適度調整己身順利成功扮演社會的角色。

(3). 情感(affection):反映出個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接受與表達的程度,是一 種情緒上的需求或感覺。對情感需求少的人,易脫離群體且對自己的情感 缺乏信心,寧願躲避人群;而多情的人,則常希望能獲得他人的喜愛,以 減輕內心的孤寂。因此,唯有情感須情合宜者,才能有效建立起良好的人 際關係。

4、增進自我瞭解(to establish contact for self Knowledge)

由於個人的自我概念往往透過他人的看法形成,因此和別人接觸,可以增加 對自己的瞭解。所謂當局者迷,朋友、親人站在旁觀者的立場給予意見,可以讓 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判斷會更正確。

(二)Hamachek(1982)之人際關係的功能:

1、提供社會比較的基礎(a basis for social comparison)

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可以讓個人隨時檢視自身行為的合適性與正確性,並 由此獲得與他人比較的機會與回饋的一些訊息,有助於增進對自我行為的瞭解。

(35)

20

2、減少孤獨帶來的身心傷害(short-circuits the hazards of loneliness)

個人的人際關係如果不良,心理上易感到孤獨,引發沮喪導致憂鬱、焦慮、

恐懼等情況,進而出現一些心理上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燥鬱症、焦慮症、

妄想症等,長期這些心理疾病因素會轉為生理上的疾病。因此,必須要常與人接 觸互動,保持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如此才能經常感到開朗、愉悅的心情,以 保持身體健康(蘇逸珊,2002)。

第五節 知覺復癒理論

現代社會生活緊張與忙碌,讓人們不斷生活在壓力當中,進而影響到人類的 健康福祉。相關研究指出自然景觀對人的生理、心理有復癒效果,藉由參與活動 產生的遊憩體驗能讓人獲得身體、心理及社會上的效益。過去研究證實自然環境 能帶給人生心理上較高的復癒能力(Hartig, Mang, & Evans, 1991)。Kaplan

(1995)的研究也指出自然環境中是個極佳的休息環境,可使人由活動中體驗到 深沉的寧適感,使心理的疲勞消除產生復癒體驗(restorative experience)。陳惠 美(2005)則提及遊憩行為可以恢復及平衡生活,藉以達到身心健康的效益。

一、復癒相關理論

(一)復癒之定義與內涵

「restoration」一詞可翻譯為「復癒」、「復原」或「恢復」;「恢復」、「回復」

或「復原」(Restoration)在牛津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94)中定義 為「恢復一個人的健康與身體之力量」。我們可以發現恢復是一種心生理改變

(psychophysiological changes)的歷程(Han, 2003)。而恢復的歷程牽涉了個體 的需求特性、個人特徵、以及社會環境與時間的特徵(Hartig, 2003)。過去研究 顯示:自然環境或具有自然元素的場所,比都市或人工環境,較有助於復癒

(Laumann et al., 2001)。人類較喜歡有植物及水的自然環境,主要依據景觀偏好

(36)

21

的演化理論(Kaplan & Kaplan, 1989; Kaplan, 1995)。目前的兩個主要的復癒理 論,亦是從景觀偏好的演化理論所衍生出來;分別為 Ulrich 的「心理演化論」

(psycho-evolutionary theory),以及 Kaplan 與 Kaplan 的「注意力恢復理論」。

(二)心理演化論

Ulrich(1991)的「心理演化論」認為人類對環境的反應是以知覺(Perception)

為基礎,來處理環境資訊的結果,認為「情緒」是對外在環境資訊第一個反應,

然而情緒是一種內心直覺之情感反應,並非一定是由認知所引發。Ulrich 復癒理 論是以心理層面為中心,強調情緒中之正面能量與負面能量增減變化。並以壓力 理論為研究基礎,認為人之所以能達到復癒是因為壓力減少的關係,而非直接注 意力之恢復(Parsons,1991),鑑於此 Parsons 將其命名為「心理演化論」。

(三) 注意力恢復理論

Kaplan 與 Kaplan(1989)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中提到,人類透過直接注 意力(directed attention)與魅力(fascination)來感受環境。認為人類對環境之 反應是結合情感與認知之綜合評斷(Kaplan,1987; Hartig,1993),是一種偏好感

(preference)的反應。人類需要維持頭腦認知清楚(cognitive clarity)來維持日 常生活的正常運作(Kaplan &Kaplan, 1982),需要應用直接注意力以摒除雜念或 干擾(Kaplan & Kaplan, 1989; Hartig,1993)。然而,人類之直接注意力若經過長 時間使用便會耗損而產生「心理疲勞」(mental fatigue),會降低表現能力與工作 效率,且會增加負面情緒、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透過充 分 睡 眠 來 消 除 這 種 心 理 疲 勞 , 或 著 暫 時 停 止 對 直 接 注 意 力 的 需 求

(Kaplan,Bardwell, & Slakter,1993; Hartig et al., 1997)來消除疲勞,另一種消除 注意力疲勞的方式則是暫時停止對直接注意力的需求(Kaplan,1995; Hartig et al.,1997)並以魅力(非自主注意力)取代之,這種心理疲勞的恢復也稱為為「注 意力恢復論」或「注意力復癒論」。

(37)

22

(三) 知覺復癒性環境之特徵

Konpf ( 1987 ) 提 出 自 然 環 境 存 在 著 四 項 潛 在 的 效 益 : 自 然 復 癒

(naturerestores)、具文化象徵或自我象徵的意義(symbols of culture or the self)、

幫助重建的能力(competence building)、及提供愉悅的能力(pleasing diversion)。 後續學者研究亦證明觀看自然環境可以降低壓力、促進正向情感(Ulrich &

Addoms, 1981; Ulrich, Dimberg, & Driver, 1991)、幫助由疾病中恢復(Parsons, 1991),對人的生理、心理會有更正向的影響(曾慈慧,2010)。

本研究採用曾慈慧(2010)針對 Kaplan(1989)所提出的環境復癒知覺概 念而發展出的相關量表(Hartig et al., 1996, 1997; Laumann et al.; 2001; Purcell et al., 2001),這個量表包含了四大主題,包括了 Kaplan 所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的環 境四大特徵:遠離日常生活(being away)、延展 extend)、符合性(compatibility)

與魅力性(fascination)(Laumann, 2001)。

1.遠離性(Being Away)

有三個遠離方式(Kaplan & Kaplan, 1989):離開不想要的環境分心(being away)或是令人不悅之刺激物;其次為遠離日常之環境、活動與掛心的事物及 上述有關之相關事物;最後則為暫時停止特定目標之追求(Hartig,1993;Hartig et al., 1997; Laumann et al., 2001)。遠離是離開一個與個人日常生活不同之環境。

自然環境(如海邊、山區、湖泊、溪流、森林和草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能夠提 供長期修養的空間。對於多數生活在都市的人而言,在比較容易到達的自然環境 便成為使人注意力恢復的重要資源。

2.延展性(Extent)

延伸性是一種在時間或空間上擴展成為一個更大且不同世界的環境

(38)

23

(Hartig et al.,1991;Kaplan et al., 1993;Kaplan,1995)。此環境具有豐富和協調 的環境資源,能夠使人心靈契合,並促進其產生探索的動機。例如在空曠的荒野 中,有形的延展性是較易被發現的。而無形的延展性強調的是一種想像的概念,

是具有機能性的,如處在具有歷史性的文物空間中,便常會令人對過去年代歷史 和環境的聯想,也因此擴大了對世界的感受。

3.魅力性(Fascination)

魅力乃指某些特定事物、內容、事件或過程的本質,其能輕易地吸引人的 注意與興趣者(Hartig et al., 1997; Kaplan et al.,1998)。是一種不須費力的注意力 或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注意,可直接進入特定的內容與事件,而同樣的可在探索 與感覺環境獲得(Hartig et al., 1997)。在自然環境中會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柔 性魅力”如雲、夕陽、雪的型態、微風中飄動的樹葉,即是極容易引人入勝的注 意。然而在不費力的注意這些形態時,人們仍能有思考其他事物的空間。

4.相容性(Compatibility)

主要概念為環境、個人的意圖與環境需求與環境中所提供的活動不相符合

(Kaplan,1983),簡單來說是指一個能夠支持個人喜好或意圖的環境,也就是 個人行為的目的與環境提供的需求有無符合(Kaplan & Kaplan, 1989)。自然環境 常具有特別高的相容性,可以和人們的喜好間產生共鳴與興趣。對許多人而言,

在自然環境中比在人為開發的環境中更使人容易引人入勝。

(39)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章主要是根據前述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回顧來建立本研究之架構及研究 假設。以下各節就研究變項解釋、問卷設計、抽樣方式、資料分析方法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說發展

一、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回顧歸納整理,以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為 研究對象,透過相關的研究設計,瞭解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遊客的資訊傳遞效 果、旅遊涉入、人際關係及知覺復癒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架構發展如圖 2 所示。

圖 2 研究架構圖

人際關係

社交能力 人際歸屬 情感需求

遠離性

魅力性

延伸性

相容性

自我表現 吸引力 中心性 網路口碑

傳遞效果

H2

資訊傳遞 知覺復癒 效果

旅遊涉入 H1

H3

H4

H6

H5

(40)

25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架構,提出以下待驗證之研究假設,分別說明如下:

人際關係係指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隨著網際網路興 起之後,將人際關係區分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人際關係。真實人際關係係指在真 實生活裡與個體有具體互動的人,存有面對面的溝通與分享,共同參與真實活 動,如同儕朋友、同事、父母與師長等。在工商業忙碌社會型態裡,往往會受到 空間、時間、地理環境的侷限疏於互動,而透過網路資訊相互傳遞文字、圖片分 享。在網路世界中發展出新起的人際互動經驗,吳筱玫(2003)。藉由網路拓展 人際關係範圍,不僅可維繫舊有情誼且可結交新朋友。透過 E-mail、即時通訊、

聊天室等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溝通及聯繫,間接使得人際關係能夠拓展並延伸,以 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彌補的管道。故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H1如下。

H1:資訊傳遞效果對人際關係有正向影響關係。

由於資訊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使網際網路成為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與來源,

加上目前網際網路已經越來越貼近生活,網路的功能也愈來愈多樣性。消費者上 網搜尋旅遊相關的資訊相當普遍,當消費者產生的需求或問題時,須亦相關之資 訊,以作為消費決策之用(Solomon, 1994),正面的網路口碑會影響購買意願。

近年來國內學者(曾慈慧,2004;李素馨,2010)探討非現地景觀體驗與健康復 癒研究結果,利用圖片驗證不同景觀環境所產生的福祉與復癒會有差異,發現高 山與森林環境中的賞景動機可帶來復癒效果,山景形成的福祉與復癒效果多因人 偏好感而達成,森林環境則是透過遠離來達到,水體的效果是因為水本身的魅 力,而公園題共的是相容性。由於社交網路服務網站社群及使用者的快速增加,

彼此間會交換各式各樣的資訊,流傳感人的文章與寧靜美感圖片,圖文並茂可產 生復癒效果。故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H2 H3如下。

H2:資訊傳遞效果對旅遊涉入有正向影響關係。

H3:資訊傳遞效果對知覺復癒有正向影響關係。

(41)

26

旅遊涉入可說是個人在參與休閒活動時所投入的時間、金錢、相關設備等,

是屬於外在行為的參與情形。另一方面,休閒涉入也是個人與遊憩活動間的一種 覺醒或感興趣的狀態,當參與者涉入程度有差異時,其外在行為的表現與內在心 理的動機都會有所不同。沈進成、趙家民、張義立、曾慈慧(2007)。Beard &

Ragheb(1983)針對一般遊客旅遊動機之調查研究認為,遊客旅遊的社會動機 (social component):因友情及人際關係的需要而去休閒,而後者為了取得他人的 尊敬或注意。逃避的誘因(stimulus-avoidance):想逃避過於刺激的生活,想逃離 人群的糾紛,尋求自由獨立的感受,以放鬆自己。林于稜(2003)曾探討休閒農場 的消費者行為,發現到休閒農場的遊客以親朋好友的介紹最多,結伴同行主要是 家人或親戚,其研究結果,遊客的旅遊動機主要是為了身心的鬆弛與休養,為了 休息、放慢生活步調、為了達到心理上的放鬆、為了和家人相處增進感情及為了 擺脫日常生活的繁忙感、抒解壓力和緊張,此一結果與朱珮瑩(2002)、王偉哲

(1997)的研究結果極為相似。故本研究推論假設H4 H5 如下。

H4:旅遊涉入與人際關係有正向影響關係。

H5:人際關係對知覺復癒有正向影響關係。

涉入為某一特定情境,受到刺激而產生興趣,並感受到個人重要性的程度。

(Engel, Blackwell, & Kollar,1982)。社會心理層面的休閒涉入是藉由動機,喚醒 個人對產品、活動或一個主題的興趣(Rothschild, 1984),也是驅動個人參與休 閒活動的內在心理歷程(Laurent & Kapferer, 1985)。Kyle et al.(2004)談到遊 客自我涉入強化了遊客原先的態度,因而使得遊客對環境的適應與對立的影響均 被放大。環境中的復癒知覺乃為遊客對環境的一種態度,而遊客涉入一個環境 時,其中的重要性、愉快等可藉由環境的知覺來提供,因而假設遊客投入越高,

環境回饋給他的復癒知覺也越高。故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H6如下。

H6:旅遊涉入對知覺復癒有正向影響關係。

(42)

27

第二節 問項設計

本本節將架構中的各個構面整理其主要定義並條列問卷中所發展的衡量問 項,如下:

一、問卷內容設計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來衡量受訪者對問像的態度與看法,冀望透過問卷 測量方式,對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旅遊者做深入的了解,問卷內容主要參酌相關 文獻及研究目的,綜合研擬出適合本研究的變項。

二、資訊傳遞效果

問卷第一部分主要是調查受訪者在計畫旅遊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前後資訊 傳遞效果項目,主要採用陳貴風等人(2005)蕭函中(2013)之資訊傳遞效果分 類方式,再依據本研究基地及目的修改而成,題數共 9 題(表 3-1)。問卷設計以 李克特五點量表(Likert scale)衡量,受訪者回答選項分為『非常同意』、『同意』、

『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依序分別給予 5、4、3、2、1 分數值 為標記,藉以評量受訪者各項感受程度。

表 3 資訊傳遞效果問卷題項表

子構念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網路 口碑

1.旅遊前,我會積極地去瀏覽各個旅遊網路口碑的內容。

2.旅遊前,我會去網路尋找奇特的景點作為旅遊目的地。

3.旅遊前,對於想去的目的地,我會尋找網路其他遊客的 意見與評論。

4.我常去社群網站、部落格搜尋各景點的最新資訊。

5.社群網站及部落格的圖文能讓我很快地瞭解目的地的 景點資訊。

6.探訪溫馨感人住民生活的網路資訊內容最吸引我。

陳貴風等人

(2005);

蕭函中

(2013)

傳遞 效果

1.旅遊網路資訊能改變我選擇旅遊活動的態度。

2.旅遊網路資訊能影響我選擇旅遊活動的決策。

3.旅遊網路資訊能實際影響到我購買旅遊行程。

(43)

28

三、旅遊涉入

問卷第二部分主要是調查受訪者在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之旅遊涉入項目,主 要採用項目主要採用曾慈慧(2008)參考自 McIntyre 與 Pigram(1992)的涉入 量表,將涉入分為吸引力、中心性與自我表達。Ragheb(2002)將休閒涉入分為 重要性、愉悅感、興趣、強化、中心性與意義 。以及 Kyle et al.(2004b)與 Kyle、

Abasher 和 Graefe(2003)以及 Ragheb(2002)等人提出之休閒遊憩涉入量表內 容,歸納出以吸引力、中心性與自我表達旅遊涉入分類方式,再依劇本研究之研 究基地及目的修改而成,題數共 11 題(表 3-2)。問卷設計以李克特五點量表

(Likert scale)衡量,受訪者回答選項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 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依序分別給予 5、4、3、2、1 分數值為標記,藉以 評量受訪者各項感受程度。

表 4 旅遊涉入問卷題項表

子構念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自我 表現

1.當我參予這項活動時,我可以做我真正的自己。

2.當一個人從事這項活動時,你可以看出他的與眾不同。

3.當我參與這項活動時,其它人看我的方式就是我想要的 給人看的。

沈進成、曾 慈慧、林映

秀等人

(2008)

吸引力

1.參與這項旅遊體驗活動對我來說很重要。

2.我對從事這項旅遊體驗活動很感興趣。

3.參與這項旅遊體驗活動是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4.參與這項旅遊體驗活動會令我感到很愉快。

5.我非常享受從事這項旅遊體驗活動。

中心性

1.我發現我的生活總是繞著這項旅遊體驗活動。

2.這項旅遊體驗活動在我生命中佔了重要地位。

3.我願意花錢、花時間與花努力來從事這項旅遊體驗活 動。

(44)

29

四、人際關係

問卷第三部分主要是調查受訪者在計畫旅遊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人際關係 項目,參考盧宜蔓(2009)張肇翰(2007)人際關係之問卷量表,再依據本研究 之研究基地及目的修改而成,題數共 13 題(表 3-3)。問卷設計以李克特五點量 表(Likert scale)衡量,受訪者回答選項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 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依序分別給予 5、4、3、2、1 分數值為標記,藉以 評量受訪者各項感受程度。

表 5 人際關係問項表

子構念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社交 能力

1.可以增進我和他人的互動關係。

2.可以和許多不同的新朋友交談。

3.可以認識和我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4.以與值得尊敬或體貼的人相處。

5.可以在這裡認識其他朋友。

張肇翰

(2007);

盧宜蔓

(2009)

人際 歸屬

1.我會與同儕或朋友談談我的心情。

2.跟同儕或朋友談話、一起參與活動,讓我有歸屬感。

3.我會和同儕或朋友一起去旅遊。

4.在交誼活動中,我喜歡一個人獨坐或和一個人交談。

情感 需求

1.可以暫時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

2.可以讓家庭成員及親友間更親密結合。

3.可以暫時獲得個人的空間。

4.可以和家人及親朋好友一起從事活動。

五、知覺復癒

問卷第四部分主要是調查受訪者在計畫旅遊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知覺復癒 之程度,項目主要採用曾慈慧(2010)針對 Kaplan(1989)所提出的環境復癒 知覺概念而發展出的相關量表(Hartig et al.,1996,1997; Laumann et al.,2001;

Purcell et al.,2001),並將所有量表的變項概念界定為四大類:遠離、魅力、延伸 感與相容性。Hartig et al.(1996)、Laumann et al.(2001)與 Purcell et al.(2001)

歸納之知覺復癒分類方式,再依劇本研究之研究基地及目的修改而成,題數共

(45)

30

17 題(表 3-4)。問卷設計以李克特五點量表(Likert scale)衡量,受訪者回答選 項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依序分 別給予 5、4、3、2、1 分數值為標記,藉以評量受訪者各項感受程度。

表 6 知覺復癒問卷題項表

子構念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遠離性

1.在此可讓我從每天規律生活中喘口氣,獲得身心靈壓力 的釋放。

2.這地方可遠離需要我注意的事情。

3.可以帶給我脫離世俗的一種體驗。

4.可以讓我感覺身處在一個與平常不一樣環境的地方。

5.我可以做與平常不同的事。

李素馨等人

(2010);

曾慈慧

(2010);

魅力性

1.這環境具有許多吸引我注意的特質。

2.此地發生的事情可以引起我的興趣。

3.園區的環境中有許多讓我感到驚奇的景物。

4.這裡有許多可以探索與發掘的地方。

5.在這裡很難覺得無聊。

延伸性

1.此地的環境很少有界線阻止我的行動。

2.這個森林環境所有的元素自然融合為一。

3.園區內的設施與環境相結合。

相容性

1.在這裡很容易做我喜歡做的事情。

2.有明顯的地標能幫助我不至於迷失方向。

3.我可以很快的適應這園區的環境。

4.我可以容易地在腦海中勾勒出旅遊景項與風情。

六、個人基本資料部分

問卷第五部分主要是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包括社經背景及遊憩特性。項目主 要參考林君儒(2006)之研究修正設計而成,共 11 題。受訪者社經背景包括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工作時間共 6 題;受訪者遊憩特性共 5 題。

數據

圖 1    研究流程圖........................................................................................................
圖 3    本研究結構模式路徑分析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a 5.0 (Wolfram 2003) 是一個強大的數值、 符號運算、 繪圖整合系統, 具有 高階程式語言能力的數學軟體。 它新增一個強大的內建命令 RSolve, 可以解遞迴方程。 在

3.表 2 請填寫公職人員及關係人之基本資料,並勾選填寫關係人與公職人員間屬第 3 條第 1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exa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se places;.4. recognize factors affecting tourist flows and the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four results of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such as (1) Investor

• Early experiences have long term impacts on brain power.. • Creative play and quality care make all

• Many people travel for gaining respect from others and a satisfying social status because one with plenty of trave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s

 透過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的圖畫 圖畫 圖畫 圖畫與少許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或者完全沒有 文字的結合,來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或說故事 傳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