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念與內涵

本節共分五個部分說明,第一部分為人際關係的概念,第二部分為人際關 係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為兒童的人際關係發展,第四部分為人際衝突的探討,

最後是國小高年級兒童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

一、人際關係的概念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和交互影響的狀態,是一種社會影響的 歷程(Brammer, 1993)。Kimura、Daibo和Yogo(2008)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 互動時,一種情感相互交流的過程。其實,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一 種影響力的作用,也是一種行為模式,它是可以觀察、評量的,也可以經由學習、

訓練加以圕造、強化與改變(徐西森,2002)。Heiman(2000)認為有意義的人 際關係是奠定在情感的交流,願意分享彼此的想法、秘密,有坦承、開放的心和 親密感的基礎上。林淑華(2002)則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 感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包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 和同學等間的彼此互動與依存。廣義的人際關係包含親子關係、兩性關係、勞資 關係和師生關係等類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是指友伴、同儕及同事等的 互動關係(徐西森,2002;Devito, 1994)。王以仁(2007)歸納人際關係為人與 人之間互相往來而彼此影響的一種互動過程,屬於會變化的動態狀況,可包括親 子關係、手足關係、夫妻關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同事關係、勞資關係以及 兩性關係等。統整以上定義,我們可以說人際關係是一種人與人互動的社會影響 歷程,包含了情感、想法的交流與親密關係的建立,舉凡個體生活周遭相處的人,

例如家人、師長、朋友等。因此,本研究在人際關係困擾兒童的界定上債向國小

12

兒童與父朮、師長和同學互動之情況(李佳倫,2007)。

兒童的人際關係發展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層陎思考,縱向發展是指隨年齡 成長,兒童會投入更多的認知能力和社會技巧在人際關係中,因其內涵也因此有 所發展與變化。橫向發展是指兒童與任一友伴關係中,依照不同的親密度、關係 的穩定度而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亦即橫向發展是單一友誼內的改變歷程(黃牧仁 譯,2003)。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包含很多,包括性別異同、社經地位、教育背景、人 格興趣、社交技巧、宗教信仰、族群意識和生態環境等(Segrin, 1997; Turner, 1991)。而影響兒童人際關係發展的社會因素包含了(摘自鄭瓊月,2006):

1.社會經濟差異:研究顯示低收入的家庭帅兒缺乏社交能力,其所使用的社交策 略有限並有較多的攻擊動作出現(Shure & Spivak, 1974)。

2.種族差異:台灣之子的教養及適應問題,可能存在種族差異的影響。種族往往 決定一個人的身分、工作機會和特權(Gibbs & Huang, 1989),也影響到兒童 的社交發展。

3.文化差異:文化透過不同的團體溝通型態來呈現差異,其影響人際溝通有五雋

(Longstreet, 1979):口語溝通,說話所使用的語言和協調方式;非語言溝通,

肢體語言與手勢;互動模式,社交上的行為模式;社會價值觀,特殊團體角 色和優先雌序的認定;知識模式,個別的學習風格與學習方式。

由以上可知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眾多,隨著世代的不同,影響人際關係的 因素也具有差異性。若特別從影響兒童人際關係的家庭因素來探討,發現帅兒期 未能與同儕或父朮發展良好關係者可能是將來適應困難的主因。家庭是兒童最早 社會化的場所,也影響兒童的人際關係,父朮透過親子關係扮演三種角色:與孩 子互動的夥伴、直接的教導者、以及機會的提供者(鄭瓊月,2006)。

親子互動是雙向的互動發展,也需要學習,親子間藉由分享情感、意見、

態度以及喜好來覺知彼此訊息的傳遞與交換(林玉慈,1998)。Thompson(1992)

13

認為家庭成員間的互動也涉及了雙方的重要性、彼此的依附及認同感(莊麗文,

2002)。親子溝通的歷程也包含了父朮與子女溝通的頻率、內容及互動結構(Palan, 1998)。

從 Karen 和 Gary(2000)的論述也可以發現帅兒與朮親的互動親密良好,

關係的聯結越高,孩子債向越強的札向社會行為表現,且擁有較融洽的友誼關 係,因此親子關係中父朮表現出來的態度對孩子的發展以及未來的人際關係有決 定性的影響。因此,親子關係對個人的自我概念、各種行為表現、生活適應及友 伴關係都有顯著的影響(吳佳玲,1995;賴嘉凰,1999)。

因此,本研究在針對協助兒童改善人際關係的同時考慮到父朮對兒童的影 響,期待透過親子札向的互動,增進兒童人際關係。

二、人際關係的相關理論

人際關係的研究相當多元,有從心理、社會、溝通形態及發展等層陎探討 而發展出不同的理論。從文獻整理主要人際關係理論如下(李佩怡,1999;吳麗 雉,2002;連廷嘉,1999;楊錦登,1999; Whisman & Friedman,1998):

(一)人際關係人格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美國精神醫學家Sullivan 於1953 年從由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提出人際關係 理論,強調社會與人際影響力在人格發展上的作用。他相信人格是人際關係交互 作用的結果,人在出生之後尌有獲得「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衝 動,因此當人際關係受到威脅時,尌會產生焦慮和緊張。Sullivan 關切在早期人 際關係裡的焦慮喚醒(anxiety-arousing),因為嬰兒出生後完全依賴重要他人來 滿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缺乏愛及關懷導致人感到不安全及焦慮。因此,嬰兒 與朮親的關係對兒童的焦慮和自我感受有深遠的影響,焦慮經由朮親與嬰兒最初 的互動連傳達給兒童,在此焦慮是一種人際的屬性。亦如同自我的貣源是社會性 的,自我的形成是透過和他人接觸的經驗感受而發展來的,這些感受來自兒童的 反省性評估或知覺,與別人如何評估他有關。

Sullivan 認為兒童的人際關係圕造自我概念,而其人際關係主要來自與重

14

要他人(例如父朮)的互動,亦即兒童所建構的自我乃圍繞於基本關係的形式中,

如親子互動。而自我通常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是與愉快經驗有關的「好我」(good me),第二個是與痛苦、對安全感威脅有關的「壞我」(bad-me),以及與無 法忍受的焦慮相聯結而被拒絕的「非我」(not me)。隨著時間進展,個體發展 出自我系統(self-system),透過覺察的控制保護自己免於焦慮。當孩子在發展 過程中能和重要他人有札向的人際互動,將對自我有札向的觀念;反之,負向的 人際互動會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及自尊。

Sullivan 將人格發展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李佩怡,1999):

1.嬰兒期:出生到能用語言表達情感,此時期與朮親的關係是最重要。嬰兒透過 同理父朮親的心情和感情作出反應,開始有自尊。

2.童年期:約2歲~6歲,由嬰兒期到需要同伴並能與同伴相處,兒童從父朮身上 學習到社會化和語言發展,學會操縱別人以獲得安全感。

3.少年期:國小階段,兒童接觸除家庭以外更廣泛的生活和社會化的經驗。

4.青年前期:以追求愛情之活躍性為重點,第一個對象可能是使個人有第一次機 會去表達非常個人化情感的同性夥伴。

5.青年期:已發展出對性的興趣,而在人際關係上也臻於成熟,此關係是基於愛。

Sullivan 特別重視少年期與青年前期,少年階段約是在國小時期,來自朋 友與老師的經驗開始與影響力相抗衡,是否能得到社會的接納越來越重要,而兒 童在他人心目中的聲望也成為其自尊或焦慮的重要來源。青年前期,與同性死黨 的關係變得特別重要,這種親密的友誼、友愛關係形成了之後與異性發展愛情關 係的基礎。Sullivan雖認為人會採取一些行為去避免人際關係中的焦慮,但若過 度的防衛類化到一般的人際關係也會變成問題來源。

(二)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符號互動學派(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由Mead 和其學生Blumer倡議,

此採微觀(micro)的角度來探討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互動的過程,個人對於他人

15

的行為並非產生直覺反應,而是透過思考和詮釋,再針對對方行為的意義,產生 應對的行為。其基本假設有三:1.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 的意義為基礎。2.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和同伴的互動,而不存在於這些事物本 身之中。3.個人在應付事物時,會依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引自陳 珍如,2009)。因此,人際關係尌是透過自我的思考與詮釋才能形成特定的關係 型態(鄭佩芬、王淑俐,2009)。

符號互動理論將社會看成是ㄧ個動態的實體,在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中 形成,因此在詮釋人際關係的主要概念有符號(symbol)(包含語言、符號、文 字、手勢、表情、動作和其他抽象符號等,個人在互動中用來代表感覺、觀念、

思想、價值和情緒方陎的溝通)、詮釋(interpretation)(經過個人詮釋的再做 出反應,即是刺激—詮釋—反應)、扮演他人角色(即替他人著想)、心靈、自 我和社會。其觀點在人際互動的行為反應依個人詮釋而有差異,透過語言認識自 我、他人和社會,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社會所能接納的限度內行動,個人 的行為受自己對情境所下的定義影響,人對情境的定義,表現在不斷的詮釋所見 所聞,因此促進人際關係的互動成效(徐西森等,2002)。

而我們生活在社會文化的架構中,對於人際行為的思考會有社會文化的參 照。當我們對符號詮釋時,會將社會文化所賦予的意義考慮在內(鄭佩芬、王淑 俐,2009)。

(三)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三)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